APP下载

高校公共体育足球课中踝关节损伤调查分析

2017-05-30袁福送

体育风尚 2017年9期
关键词:教学建议足球

袁福送

摘要:本文以湖北美术学院200名公共体育足球课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及个人访谈法对足球课中踝关节产生损伤的几率与学生参与足球运动的年限、场上的位置、运动量及运动强度、准备活动和放松以及护具的使用情况等进行了调查。依据踝关节的解剖结构、运动医学的基本原理、足球技术动作的特点以及运动训练的相关原则对造成踝关节损伤的原因进行分析。并结合课堂上快速处理损伤的实例,对普通高校足球教学给出相关教学建议,旨在预防损伤的产生,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足球;踝关节损伤;教学建议

足球是大学生喜爱的运动,也是大学公共体育的重要课程之一。由于足球运动对抗激烈,比赛时间长,技、战术要求较复杂多变等特点,使得足球运动成为运动损伤发生率较高的一项运动。在足球运动损伤中,急性损伤和轻伤占主要部分,其中扭伤、挫伤和擦伤为最常见,足球中大部分损伤都发生在下肢[1]。了解足球运动损伤的发生率、确定损伤解剖位置及损伤性质,掌握常见的损伤的治疗方法,对于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通过对湖北美术学院公共体育课选修足球的学生随机抽取班级进行问卷调查及个人访谈,结合教学实践,了解学生在运动中踝关节常出现的损伤情况,分析损伤产生的原因,并针对教学中的具体病例进行了现场的示范处理。同时,通过问卷了解学生在运动前的准备活动、运动中的自我保护以及运动后的放松等情况,并结合教学教授相关部位的准备活动练习方法,提高运动过程中自我保护的意识,并指导学生学习运动后的放松按摩手法,以便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此次问卷调查的研究对象是湖北美术学院(藏龙岛校区)本科2015级学生选修公共体育课足球的同学,随机抽取6个班级,共200名学生,均为男性,平均年龄约为20.7岁。

结合表1,参与此次调查的学生主要为湖北美术学院大二(2015级)学生,其年龄分布如表1所示。

(二)研究方法

1.文献综述法

通过大量阅读中外与该课题相关的文献,确定调查问卷的内容以及本文的大致结构。

2.问卷调查法

通过在课堂教学期间,对200名男同学进行问卷调查,并随机进行个人访谈,记录学生运动损伤情况以及学生对运动损伤预防知识的了解。

3.数据统计法

通过问卷调查收集相关数据,采用Microsoft Office 2010进行统计分析。

4.實践教学法

通过实践教学,让学生直观地体验运动损伤的康复过程以及指导学生进行动手实践,掌握基本康复技能。

二、结果与分析

本文结合大学生这一特殊运动群体,根据其运动特点制定了问卷内容,分别从学生参与足球运动的年限、场上位置、运动量及运动强度、准备活动和放松以及护具的使用情况等因素与踝关节损伤产生几率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并在本章最后,结合课堂上出现损伤的治疗实例给出大学足球教学的相关建议。

(一)运动年限及场上位置与运动损伤的关系

如表2所示调查的200名学生中参与足球运动时间不超过2年的占68.5%,参与足球运动2年以上的占31.5%。200名学生在场上的位置(前场、中场、后场及门将)分别为23.5%、25.5%、47.5%及3.5%。

运动年限不超过2年的学生中,有71位学生存在损伤史,占61.7%,这部分同学基本都是在进入大学后开始接触足球运动,没有训练基础及自我保护意识,对于足球运动造成的损伤了解和重视程度不够。运动年限在2-5年的学生中,有27位存在损伤史,占23.5%;超过5年运动年限的学生中,有17位存在损伤史,占14.8%,这两部分同学在进入大学前有过足球运动经历,但损伤在该群体中也较常见,通过访谈得知该群体对于足球运动产生的损伤有部分了解,但是重视程度需加强。

针对上述情况,由于学生参与足球运动的年限及在场上位置的不同而造成损伤几率的差异。⑴参与运动年限与损伤产生几率呈一定的反比关系,即初学者产生损伤几率较大,参与运动年限越久损伤产生几率有降低的趋势,原因在于初学者足球的基本技术掌握不牢固、比赛场上自我保护意识不够和初学者参与的非正规比赛活动,因场地、保护条件较差及参赛运动员技术较粗糙总有多余动作而造成的意外伤害而导致踝关节的损伤。⑵由于学生场上位置不同,前中后场及门将的职能各不相同,对于不同位置运动员的技术动作要求也各有不同,损伤几率也不尽相同,前场24.3%、中场27%、后场45.2%及门将3.5%。

(二)运动量及强度与损伤的关系

如表3所示,每周参与1次运动,时间在1.5-2.5h/次间的学生较易产生踝关节的损伤;每周参与2-3次运动,时间在1.5-2.5h/次间的学生产生损伤几率更高;每周参与4次以上运动的学生全部都有过踝关节的损伤。因此,可知踝关节损伤的发生几率与运动量及强度呈一定的正比关系。

(三)准备活动及放松与损伤的关系

根据科学的运动训练原则,在开始运动前应进行充分的准备活动以及活动过后对机体全面的放松,对于充分动员机体各项机能以达到最佳运动状态和消除机体运动产生疲劳及恢复体能有重要作用,同样按照科学的原则进行运动对于避免运动损伤也非常重要。而这一原则却很容易被许多初学者忽略,造成机体不必要的意外损伤。

1.损伤与是否准备活动及放松的关系

如表4所示,学生每次参与不超过1h、1.5-2.5h之间、超过2.5h运动时,准备活动及放松情况与踝关节运动损伤的关系。表3.3结合表3.2,每周进行2-3次运动,每次1.5-2.5h损伤产生几率较大;每周进行4次以上运动的同学全部都有过踝关节的损伤。不进行准备活动和运动后没有放松习惯的学生产生踝关节损伤的几率大于另外几种情况,而且学生每次进行1.5-2.5h的运动时产生损伤的几率也相对大于不超过1h和2.5h及以上的运动产生的踝关节损伤。

2.损伤发生时间与准备活动等因素的关系

如表5,学生的损伤大部分发生在比赛中,由于大部分学生是足球运动的初学者,各项技术动作掌握不够牢固、自我保护意识欠缺等因素的影响,在参加强度较大、较激烈的比赛时,易造成踝关节的损伤。而在课堂上,学生产生踝关节损伤多由于学生未能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准备活动,使机体在开始运动前未能达到良好的运动状态,课上练习强度逐渐增大学生不能很好地适应这一强度从而造成损伤。对于在自由活动中产生的损伤,多由于学生未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运动,快速开始强度较大、剧烈的运动,从而造成损伤。另外一个原因是学生在进行自由活动过程中,由于缺少教师的监督,运动过程中比较随意,注意力不集中、分心因素等造成的损伤。

(四)常见损伤类型及机制

如图1所示,踝关节的损伤主要包括扭伤、撕裂伤、组织挫伤、劳损肌腱炎及腱鞘炎、骨折和足球踝,其中扭伤、撕裂伤、组织挫伤和劳损较常见,分别占总人数的84.3%、14%、25.2%及20%。

根据踝关节的解剖学结构,外踝低于内踝,内侧的三角韧带强于外侧的三束韧带,并且使足外翻的腓骨第三肌较弱,而使足内翻的胫骨前肌较强,这些特征决定了踝关节的内翻幅度大于外翻,且内翻较易发生。因距骨头前宽后窄,跖屈时,较窄的距骨头后部进入踝穴内,有较大的内、外翻运动幅度,关节十分不稳定。在足球运动中,内翻出现的机会较多,支撑腿在着地支撑时足落地前均有自然呈屈位,而屈的动作常伴随有内翻, 当身体失去平衡时, 足一落地即受到来自地面的反作用力, 身体越重或落地速度越快, 则受到的反作用力就越大, 这时的内翻就可能超出关节的正常活动范围而引起外侧三束韧带(C Woods, R Hawkins, M Hulese等经临床数据统计距腓前韧带损伤最常见)的过度牵拉而造成踝关节扭伤。足球运动中,运动员由于相互拼抢在落地时重心失去平衡或踩在滚动的球面上而使踝关节过度内翻而造成损伤也较常见。也存在内侧韧带受伤的现象, 但较少见, 多由于落地姿势不正确, 身体重心向内偏移, 使得踝关节过度外翻造成内侧三角韧带损伤,也可能在踝关节内外翻过度引起韧带损伤的同时, 胫腓关节远端连接的骨之间的缝隙开裂产生劇痛,严重情况下会造成内踝的撕脱骨折(Weber A、B及C三型)。外侧韧带的损伤常表现为外踝稍下部软组织肿涨、疼痛、淤血,关节的活动度受限,足旋后或屈时疼痛加剧。

三、小结

通过对湖北美术学院2015级公共体育足球课学生在运动中踝关节损伤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并结合调查对象出现损伤的快速处理治疗实例及针对性教学建议,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一)通过问卷调查及个人访谈,分析学生参与运动的各类因素,运动年限低于两年最易产生踝关节损伤,占61.7%;场上位置在后场的踝关节损伤最常见,为45.2%;运动量及运动强度越大损伤产生的几率就越大;无准备活动及放松的学生群体踝关节发生损伤的几率最大;运动开始后半小时与运动结束前半小时的损伤比率相差不大,分别为25%和26%,其他时间损伤的比率为49%;踝关节在比赛中的损伤最多,占58%;81%的学生对护具使用的方法不了解,是造成踝关节损伤及护具使用学生较少(6.5%)的重要原因,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具体情况结合病例知道护具的使用方法。

(二)在课堂上出现的损伤,依据“PIRCE”原则对急性踝关节扭伤的几例学生进行快速处理及按照WebMD的家庭疗法指导学生在损伤后期对踝关节进行康复练习,踝关节急性扭伤的学生多在两周左右就能够恢复运动训练。同时指导踝关节护具的简单使用方法,对于踝关节再损伤有很好的预防作用,对于保证课堂出勤率,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单位:湖北美术学院)

猜你喜欢

教学建议足球
少年快乐足球
少年快乐足球
让足球动起来
少年快乐足球
关于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建议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理论研究
浅析泛义动词“打”及其对外汉语教学
“沉淀溶解平衡”认知结构测查及其学习困难分析
认识足球(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