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护理干预对艾滋病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分析

2017-05-29郑志女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11期
关键词:免疫功能艾滋病心理护理

郑志女

【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艾滋病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106例艾滋病患者, 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成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55例)。对照组患者只对其进行资料的收集调查整理并遵医嘱执行基础护理, 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以及免疫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护理后, 两组患者HAMA、HAMD评分较护理前均降低, 且观察组患者HAMA、HAMD评分降低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 观察组患者CD4+ T淋巴细胞数量为(166.79±101.86)个/μl, 对照组为(167.19±103.14)个/μl, 两组患者CD4+ T淋巴细胞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护理后, 观察组患者CD4+ T淋巴细胞数量为(396.89±221.67)个/μl, 对照组为(248.98±125.78)个/μl。护理后, 两组患者CD4+ T淋巴细胞数量较护理前均有增加, 且观察组患者的增加数量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对艾滋病患者免疫功能具有积极的影响, 有效的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 疏导患者的不良情绪, 值得推广。

【关键词】 心理护理;艾滋病;免疫功能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11.082

艾滋病在我国的流行趋势呈上升阶段, 感染和传播范围逐步扩大, 其组成部分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慢性消耗性传染病, 世界目前还没有有效治愈的方法, 病死的几率极高[1-3]。由于, 在患病過程中因代谢增加、经口摄入的食物减少、肠道吸收能力下降, 会引起营养不良、体重下降, 自身免疫系统有障碍, 导致机体感染加重病症, 最终导致多系统功能衰竭而死亡[4-6]。患者接受积极治疗的同时, 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非常重要, 及时疏导患者的不良情绪, 提高治疗的依从性。本文主要研究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艾滋病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特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本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艾滋病的患者106例为本次研究对象, 现将资料整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艾滋病患者106例为本次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均经过临床检查符合相关诊断标准。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成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55例)。观察组男30例, 女21例;

年龄22~79岁, 平均年龄(59.89±12.63)岁。对照组患者男31例, 女24例;年龄21~78岁, 平均年龄(59.12±12.38)岁。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只进行相应的资料收集整理, 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用药情况等, 并遵医嘱执行基础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 具体操作如下:与患者及家属将联系方式保留, 定期进行电话随访对这的用药情况, 身体方面、心理方面变化做好收集整理, 与患者及家属建立亲切、信任的护患关系, 消除患者的陌生感, 给予家人的温暖。对患者的资料全面收集, 包括基本信息即病情程度, 与患者深入的交流, 耐心倾听陈述, 并给予语言上的安慰[7, 8]。艾滋病患者由于病情的特殊性, 容易受到周围人群的孤立、歧视等, 患者常伴有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护理人员加强对患者不良情绪的疏导, 采用情感宣泄法、升华法等, 鼓励患者, 重点告知积极配合治疗的重要性。患者接受治疗的时候, 受到药物等其他治疗方式的影响, 身体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反应, 恶心、呕吐、无力等, 增加患者的痛苦, 降低治疗依从率[9-11]。护理人员及时给予相应的舒缓的护理方式, 并不断鼓励患者, 及时疏导, 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同时与家属做好联系, 对患者的治疗做好监督, 有疑问及问题及时沟通。工作人员资源允许的情况下, 可定期上门随访, 及时掌握患者的心理情况, 技术疏导, 多给予在温暖、鼓励、支持, 使患者可以正确看待疾病[12]。

1. 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HAMA、HAMD评分以及免疫功能改善情况(观察CD4+ T淋巴细胞是否增加)。

1. 4 判定标准 患者焦虑、抑郁评分依据HAMA-14项、HAMD-17项[2]进行判定, 焦虑评分≥14分判定为焦虑, 抑郁评分≥7分判定为抑郁, 分数越高说明患者抑郁、焦虑情况越严重[13]。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HAMA、HAMD评分比较 护理前, 对照组患者HAMA评分(16.57±1.82)分、HAMD评分(14.71±2.62)分;观察组患者HAMA评分(16.89±1.41)分、HAMD评分(14.68±2.59)分;两组HAMA、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 对照组患者HAMA评分(14.65±1.84)分、HAMD评分(10.15±1.52)分;观察组患者HAMA评分(9.79±1.56)分、HAMD评分(6.13±1.24)分。护理后, 两组患者HAMA、HAMD评分较护理前均降低, 且观察组患者HAMA、HAMD评分降低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CD4+ T淋巴细胞数量改善情况比较 护理前, 观察组患者CD4+ T淋巴细胞数量为(166.79± 101.86)个/μl, 对照组为(167.19±103.14)个/μl, 两组患者CD4+ T淋巴细胞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护理后, 观察组患者CD4+ T淋巴细胞数量为(396.89±221.67)个/μl,

对照组为(248.98±125.78)个/μl。护理后, 两组患者CD4+ T淋巴细胞数量较护理前均有增加, 且观察组患者的增加数量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艾滋病患者在接受积极治疗的同时, 由于病情的特殊性, 容易受到社会的歧视、孤立等, 造成患者的心理负担重, 容易造成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在治疗过程中直接影响治疗效果, 影响患者的免疫力, 造成治疗效果差[14, 15]。所以在积极治疗的同时给予患者心理护理, 加强与患者的交流、沟通、热情的为患者护理服务, 给予患者鼓励、支持, 使患者的心理不良情绪及时疏导, 对于临床的治疗更加配合, 提高治疗效果[16]。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经护理后, 两组患者CD4+ T淋巴细胞数量较护理前均有增加, 且观察组患者的增加数量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护理后, 护理后, 两组患者HAMA、HAMD评分较护理前均降低, 且观察组患者HAMA、HAMD评分降低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心理护理干预对艾滋病患者免疫功能具有积极的影响, 有效的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 疏导患者的不良情绪, 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翠肖. 心理干预对艾滋病患者预后的影响. 中国实用医药, 2016, 11(12):256-257.

[2] 崔林晟 .护理干预对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影响研究.中国保健营养 , 2012, 22(18):3857.

[3] 徐艳 , 柏春琴, 范春红, 等 . 心理护理干预对艾滋病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 护理学杂志, 2012, 27(1):71-73.

[4] 陈文君. 心理护理干预对艾滋病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健康前沿, 2016, 23(5):75.

[5] 汪静. 心理护理干预对艾滋病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皮肤病与性病, 2016, 38(3):199-201.

[6] 王月丽, 颜迎春, 张明香, 等. 心理护理对HIV/AIDS患者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 中国医学工程, 2014(1):169-170.

[7] 朝乐门. 心理护理干预对提高艾滋病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中国保健营养, 2016, 26(21):173-174.

[8] 武珊珊. 心理护理干预对高血压合并艾滋病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研究.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6, 4(16):115.

[9] 華永仙. 心理护理对艾滋病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分析. 医学信息, 2014(39):450-451.

[10] 范丽娜. 心理护理对艾滋病负性情绪及免疫功能的影响研究. 医学信息, 2014(36):219-220.

[11] 董文仙. 心理支持干预对艾滋病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分析. 健康必读(旬刊), 2013, 12(5):244-245.

[12] 夏雪容, 王林. 护理干预对艾滋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河北医学, 2015(1):169-171.

[13] 杨旭, 周明琴, 吴南屏. 心理护理干预对艾滋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中国现代医生, 2012, 50(30):98-99.

[14] 卢燕飞, 朱彩兰, 朱聪敏, 等. 优质心理护理干预对改善艾滋病患者消极心理状态的影响.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A1): 586-587.

[15] 唐月璐, 唐素荣, 石柳春. 护理干预对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效果的影响.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5(10):12-13.

[16] 韩晓萍, 史生华, 绽立雯. 护理干预对青海地区学生艾滋病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高原医学杂志, 2015(1):39-40.

[收稿日期:2017-01-05]

猜你喜欢

免疫功能艾滋病心理护理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诊断和治疗
2030年有望消灭艾滋病
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镇静对颅脑损伤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全肠外营养对早产儿营养、免疫功能及行为发育的影响分析
CT引导下射频消融联合靶向治疗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重度烧伤患者不同阶段营养支持效果探讨
6000万人感染艾滋病
关于艾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