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前后路手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疗效对比

2017-05-29鲁天祥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11期

鲁天祥

【摘要】 目的 分析对比应用前后路手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 每组50例。实验组采用前路内固定法给予患者进行治疗, 对照组采用后路内固定法给予患者进行治疗。手术完成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手术治疗前实验组Cobb角(25.4±3.1)°与对照组(24.9±2.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治疗后实验组Cobb角(3.1±1.7)°小于对照组(9.1±2.1)°,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腰段脊柱骨折后采用前后路内固定方法均可进行治疗, 但相比后路内固定法采用前路内固定的效果更加显著, 并对神经功能的恢复起到促进的作用。

【关键词】 胸腰段脊柱骨折;前路内固定;后路内固定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11.040

胸腰段脊柱是脊柱易骨折部位, 为脊柱中T10~L2段的脊椎, 其中包括胸椎后突、腰椎前突及关节突关节面朝向转换点等多个人体脊柱重要关节连接点, 胸腰椎脊柱骨折约占脊柱骨折的50%以上[1-5]。本研究针对该问题, 对应用前后路手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进行综合评价, 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100例, 受伤原因:交通事故伤31例, 高空坠伤27例, 重物砸伤21例, 跌倒摔伤21例。100例患者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 每组50例。实验组患者中男29例, 女21例;年龄21~67岁, 平均年龄(33.5±11.2)岁。对照组患者中男26例, 女24例;年龄20~71岁, 平均年龄(35.3±11.9)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术前均经临床CT、磁共振成像(MRI)、X光等确诊, 并对所有患者的骨折程度及神经的受损情况进行记录。对所有入选患者均经过本院伦理会批准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1. 2 方法

1. 2. 1 对照组 采用后路内固定方法进行治疗, 患者在行手术前将患者进行全身麻醉, 选择俯卧位将中心位置为骨折椎体, 从患者的后方中间位置入路。手术中按照暴露关节及横突在患者临近位置的椎弓根处给予放置椎弓根钉后对患者进行减压、复位。行手术期间给予患者进行钉杆安装过程对其进行固定, 在撑开后将其压缩后的椎体高度进行进一步恢复, 并在患者的横突位置处进行植骨操作并通过透视对患者手术后的结果给予确认。

1. 2. 2 实验组 采用前路内固定方法进行治疗, 患者行手术前将患者进行全身麻醉, 选择右侧卧位, 从患者的侧前方通过胸腔、胸腹膜或腹膜外入路后对患者进行次全切手术并将患者椎体管中的骨折碎片进行充分清理, 然后将压缩的椎体进行复位并通过患者自体骨骼进行治疗, 通过透视对患者手术后的结果给予确认。

1. 3 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对两组患者手术治疗前后Cobb角的变化情况进行临床观察记录。并根据每例患者的神经功能依据神经功能标准进行综合评定划分, 等级分为A、B、C、D、E 5个等级, 级数越高代表患者的神经功能状况越好[6]。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Ridi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手术治疗前后Cobb角的变化情况比较 手术治疗前实验组Cobb角(25.4±3.1)°与对照组(24.9±2.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治疗后实验组Cobb角(3.1±1.7)°小于对照组(9.1±2.1)°,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 两组患者手术治疗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比较 手术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胸腰段脊柱是胸椎及腰椎的重要连接位置, 是人体中的主要结构, 而作为连接点极易发生骨折现象[2, 7-10]。胸腰段脊柱骨折不仅仅能够对患者的机体周边神经组织进行压迫还能够对患者的神经功能造成影响, 患者甚至出现下肢瘫痪现象, 对患者的预后造成不良影响。在患者脊柱骨折中常伴有的主要伴随损伤为椎体高度丢失、后凸畸形、脊柱不稳等症状[3, 11-13]。胸腰段脊柱伤椎后移易引发患者的脊椎椎管狭窄, 进而发生患者脊髓的神经受损, 该现象约占胸腰段骨折患者的20%, 在临床中若对该病处理不当极大的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甚至影响到患者的生命[4, 14, 15]。近些年根据临床资料显示胸腰段脊柱骨折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 在临床中该病常常伴有多节段骨折损伤的特殊症状, 造成该病的原因多是有外界强力造成, 例如高空坠落、交通意外或外力重物碾压等[5]。对于胸腰段脊柱骨折的早期治疗方式方法对患者后期的康复尤为重要, 目前临床中对于该病的主要治疗方法主要为保守治疗以及手术治疗。对于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或者伴有脊髓损伤的情况, 一般临床中采用手术对患者进行治疗。目前阶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临床的医疗器械也不断发生着变化, 对于胸腰段骨折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也在逐步提升, 但是在给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手术中在手术入路的选择上仍存在较大的分歧。

本次分析对比应用前后路手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 实验组采用前路内固定法给予患者进行治疗, 对照组采用后路内固定法给予患者进行治疗, 结果显示, 手术治疗前实验组Cobb角(25.4±3.1)°與对照组(24.9±2.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治疗后实验组Cobb角(3.1±1.7)°小于对照组(9.1±2.1)°,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胸腰段脊柱骨折后采用前后路内固定方法均可进行治疗, 但相比后路内固定法采用前路内固定的效果更加显著, 并对神经功能的恢复起到促进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素明, 杭柏亚. 前后路减压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对比分析. 创伤外科杂志, 2016, 18(7):422-425.

[2] 孙晓辉. 胸腰段脊柱骨折应用前、后路内固定治疗的疗效观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6, 27(4):408-409.

[3] 刘刚, 梁裕. 前后路手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15, 36(10):75-79.

[4] 张晓鹏. 前后路手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疗效对比. 新疆医科大学, 2015.

[5] 张红, 刘战立, 常山, 等. 经前后路手术治疗胸腰段骨折伴脊髓损伤88例疗效分析. 海南医学, 2012, 23(21):68-69.

[6] 向春山. 后路手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76例报告.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1, 20(14):83.

[7] 詹世强, 周良安, 王义生, 等. 前路手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04, 12(10):751-752.

[8] 杨维权, 刘大雄, 孙荣华, 等. 胸腰段脊柱骨折的手术适应证和术式选择.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6, 21(12):948-950.

[9] 张波, 潘显明, 权毅, 等. 胸腰段脊柱骨折前后路内固定器的临床对比. 四川医学, 2005, 26(1):49-50.

[10] 王炤, 潘兵, 卢一生, 等. 胸腰段脊柱骨折手术治疗的选择策略. 中国骨伤, 2007, 20(10):703-704.

[11] 唐六一, 刘仲前, 王跃, 等. 胸腰段脊柱骨折减压与重建术式选择. 四川医学, 2003, 24(2):161-162.

[12] 王力军. 前路手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54例疗效分析. 现代预防医学, 2008, 35(9):1762-1763.

[13] 刘恩雄, 李明杰, 仵亚刚. 胸腰段脊柱骨折后路内固定手术失败原因分析. 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 13(3):364-365.

[14] 黄殿锋. 前、后路减压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临床对照研究. 当代医学, 2015(17):95-96.

[15] 童显荣. 胸腰段脊柱骨折手術治疗的效果观察.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3, 15(7):94-95.

[收稿日期:2017-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