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作文素材对对碰

2017-05-27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16年23期
关键词:塑令塑料袋文化

捐助餐VS“不要与职高生混”

请让孩子的眼睛看見“光明”

安徽省宿州市宋庙小学30名贫困学生接受了某银行合肥分行每人1200元的捐助。在捐资仪式后,所有相关人员,包括这些学生,一起前往饭店就餐。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为了筹集这笔餐费,宋庙小学已经提前向受捐助学生家长每人收取了200元,共计6000元备用。

虽然被媒体曝光后,安徽省纪委已经对相关人员进行了处罚;虽然,在此之前,宋庙小学校长马计杰就因听闻有记者询问情况而联系家长退还了钱;虽然,对于有媒体报道的“如果不掏钱就换捐助对象”一说,省市调查组事后核实,并不准确……虽然,有这么多的“虽然”,可那些接受捐助的贫困孩子们,已经看到了这一切,记住了这一切。

孩子的心是更为敏感的,没有人愿意戴上“贫困学生”的标签。拿捐助是为了能继续读书,而不是要将自己家庭的困顿张扬于所有人面前。所以,当这些接受捐助的学生面对着饭店里琳琅满目的饭菜时,他们的心里会是怎样的滋味?他们会不会默默看着叫不上名字的菜,想着自己家从来没吃过这样好吃的,在内心里生出愤恨与不平?会不会默默猜测,这一顿饭会值多少钱,爸妈要卖多少粮食、打多久工才能挣够?因此会灰心,觉得美好离自己太遥远?大人们或许已经习惯了这种“潜规则”,习惯了对权力的无奈服从,习惯了这种冷冰冰的利益与交换。可是,孩子们能理解大人们那种理所当然的“计算”么?

“不要与职高生混”观念从何而来?

“不要与社会上不良青少年或职高学生混在一起,以防上当受骗或被欺负。”在浙江省海盐县行知中学德育处发送给学生家长的一条关于学生返校参加考试的校讯通短信中,涉及到对职高学生的内容引发职高学生和职业学校的普遍不满,在网上引发热议。

“不要与职高生混”这种带有浓烈歧视味道的短信,迅速点燃了“职业高中与普通高中”这两个群体间对抗与冲突的火药筒。继而,关于普通高中生和职业高中生之间的优越性之争、好学品性之争,在网上也是吵得不可开交。

当下的教育环境中,到处充斥着歧视。而且这种歧视观念伴随着我们度过了整个幼儿和青少年时代。“不要与××为伍”之类的教育与警示语,时常被班主任和家长们念叨。具体到职业高中生与普通高中生,一般情况下,能在中考中“胜出”的要上普通高中,在中考中“失利”的要上职业高中。因此,就现实而言,职业高中生与普通高中生,是被严格的分数线划分成的两个群体。这两个群体,最大的差别在于成绩好坏,确切来说是中考成绩的好坏。在许多人尤其是部分教育从业者眼中,分数低也就代表了素质低、人品不好,还代表了没前途等等。

是虚妄的分数将两类人分裂开来了,是虚妄的分数为两类人划出了不同的人生成长轨迹,更是虚妄的分数让一部分人包括老师产生了心理优越感,继而最终导致教育模式和教育观念出现严重的分裂与对抗。

【对比解读】

都说孩子是国家的未来,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可是,少年的“智”与“强”,不仅仅是智力的健全与身体的强健,还包括心理的健全和人生观、世界观的强健,而后者的培养,不仅有赖于当事人的努力,也与社会环境有着莫大的关联。如果少年的眼睛看多了“黑暗”,如果少年的眼睛寻找不到“光明”,他们的心里会不会也蒙上一层黑幕?

“限塑令”VS“文明教练”

激活“限塑令”,不能依赖单一价格杠杆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自2008年6月1日起,所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遗憾的是,这一规定一直难以严格落实。在很多消费者看来,相比便携的需求,塑料袋几毛钱的成本感受不明显。在不少超市,每年仅出售塑料袋就能赚上千万元,“限塑令”甚至沦为了“卖塑令”。有统计显示,全球每年塑料总消费量4亿吨,中国消费6000万吨以上。

之所以说“限塑令”效果不尽如人意,并非源于一时惊觉,而早有蛛丝马迹可循。无论是日常的经验观察,还是整体的数据统计,都表明民众对塑料袋的使用未能得到有效抑制。这样一个局面,无疑有违初衷。其再次说明,重塑消费习惯、强化环保意识,单凭所谓价格杠杆,注定不足以解决问题。事实上,降低塑料购物袋使用频率,就如同许多复杂的公共治理议题一样,都需要足够的耐心和策略。

一个尴尬的结果是,“限塑令”不仅未能“限塑”,反倒助商家“卖塑”赚得盆满钵满。我们一方面呼吁减少塑料袋的使用,另一方面却通过“付费交易”的形式将“塑料袋的使用”合理化。不得不说,这两者之间,实则是存在着矛盾的——由此,消费者并不会意识到“花钱用塑料袋”是一种不合宜、不环保的生活方式,而只会将之当成是心安理得的正常交易。“花钱购买”的市场过程,减少了公众使用塑料袋时的道德负疚,这在根本上背离了“限塑”的主旨。

文明养成需要“教练”

最近,一条“汽车也有自己的语言”的微信,在朋友圈中引起广泛热议。闪一下大灯,提示前车绿灯已亮;连续闪三次大灯,提醒前车有故障;阶段性亮亮刹车灯,告诉后车请保持车距……这些简单而又实用的“信号”,比直接按喇叭含义丰富,且相对礼貌。

在德国开车,司机很容易把车汇入车流量较大的主街。“属于你的时间窗口一定会出现。”德国教练淡定地说。德国的交通规则,和我们国内并没有明显的不同。教练不仅“传艺”,更重视“传道”。德国“驾考”是出了名的严格,在正式进行驾照培训和考试前,需要先完成8小时急救课程;路考如果3次没通过,会被认定为“不适合开车”。怎么避让行人、自行车,并线拐弯一定要回头看,遇见救护车通过如何紧急让路,现场实操中都会注意体现车与车、车与人的关系,从而将交规自然融入学车人的行为之中。当“马路杀手”?教练是绝对不会给你机会的。

一种文明习惯一旦形成,有可能衍生出多种文明习惯。正如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所说,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

【对比解读】

有限的价格杠杆,无力撬动消费者“使用塑料袋”的惯性。我们更应该加强公共文化层面的引导,让“使用塑料袋”的行为,回归应有的、理亏的道德位置。知与行,从来都是不可分离的。“知”只有落实到行才是真“知”,只“知”不“行”不能算真“知”。那些看起来习以为常的良知良行,其实是文明社会必不可少的保险栓和润滑剂。系统而形象地教给人们行为规范,无数种文明习惯就能相互激荡,最终孕育出整体性的文明社会。

傩文化VS白局

文化遗产不应在岁月中失语

曾会和是萍乡市上栗县人,今年76岁。为了继承老父亲的生前遗愿,在前任守庙人过世不久后,他主动提出申请要去守庙,这一守就是十年。每天早上5点来钟,曾会和总会早早起来,“打水、洗脸、上香、点灯、添香油、抹神案……”十年来,不论风吹雨打,他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都是这样悉心打理,看护着这座庙宇,生怕庙里的文物受损。

傩文化广泛分布于我国的湖南、江西、河北、重庆、四川、云南等地,起源于上古时代图腾崇拜时期,被称为“戏剧活化石”。傩文化历史悠久,久远到我们难以想象,久远到越来越不被人所熟知。幸运的是,还有曾会和这样的老人,因着心中的信念,主动请缨去看守古庙,至今已满十载。然而老人因为身体原因,年后就要离开他热爱的古庙了。就算身体康健,76岁的老人又能守护这座古庙到何时?没有人看守的古庙,能够逃脱破败的命运吗?

南京年轻人传承“非遗”白局

2016年2月16日,90后南京白局传承人夏天与霍雨佳一同来到白局老艺人徐春华的家中,接受徐春华老人的戏曲指导。白局是南京地区的古老曲种,于2008年被评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目前,白局仅有不到20位传承人。徐春华等4位级别最高的省级传承人平均年龄也已超过72岁,面临青黄难接的困境。不久前,夏天刚和一群年轻人组织了一个白局传承社,希望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加入,一起身体力行将这项“非遗”传承下去。

【对比解读】

中华民族文化之所以丰富多彩,正是因为这些承载着厚重历史的文化的存在。这些文化遗产中最精华、最具艺术色彩的部分,不仅包含了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自然、对社会的理解。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傩文化、白局等文化遗产已经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甚至逐渐被社会“边缘化”。如果不能及时采取行动,加强保护,也许在不久的将来,这些中华民族文化中的瑰宝就会蒙尘。因此,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势在必行。

文化拿来VS文化保护

文化拿来主义

尽管遭遇“春运档”,《功夫熊猫3》依然刷新了中国电影史上的各项票房纪录。

如同1998年迪士尼公司推出的《花木兰》,梦工厂的“功夫熊猫”系列充满了各类中国元素。以源于中国的故事和元素为框架,背后包裹着鲜明美式价值观的大片,似乎已成为通吃中美两大市场的成功范例。这些范例在国内引起的反应较为复杂,无论人们如何质疑它们对中国文化的还原度,票房上的成功依然刺痛着国人的神经:本国的传统文化被其他国家利用。不少文化工作者从中得出结论:开发本民族宝贵的文化宝藏,才是振兴我们中国文化的唯一出路。

我们国家有几千年的历史,文化之流传不可谓不悠久,智慧之积累不可谓不渊深,但这些不能成为我们文化发展路线完全“内转”的理由,拿来主义在当代依然相当重要。因为,我们对传统文化并没有自己想象中懂得那么多。如果单纯开发文化遗产即可实现文化振兴,就不得不回答一个相当现实的问题:面对现成的遗产,为何不能创作出令人满意的作品。或许你的答案是“开发方式不当”,如此一来,你不得不继续回答“怎样开发才是正当的”,最后,你会发现自己没有比梦工厂更好的创意。我们对《功夫熊猫》等美式电影诠释中国文化的表现形式和效果存有异议,认为它们尽管使用了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道”“气”等概念,却并未以“中国式”的方式演绎出来。我们感觉“格格不入”,却不能言之凿凿地指出不对劲的具體地方。对于绝大多数没有专门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普通人来说,直觉也多是从国内影视、文学等作品中习得,并非源于自己的文化积累。我们与传统文化的距离已相当遥远,这并不意味着背叛,而是时代变迁使然,所以对于不很熟悉的传统文化不妨采取灵活的拿来,而不是拘泥的还原,先要创作出足够丰富的作品,传统才有重新立足之地。

“作品红,作者穷”的怪象该终结了

许镜清是谁?可能不一定每个人都知道。但要说到央视版电视剧《西游记》的音乐,相信很多人脑海中会立即响起《敢问路在何方》《女儿情》等熟悉的旋律。而这些音乐的作曲者,正是今年74岁的许镜清。

不过近年来,许镜清受到公众的关注,并非因为作曲的成功,而是因为他是一个作品版权得不到保护的“受害者”。在许镜清的微博上,一条写于2013年的微博至今仍被置顶:“想开一场《西游记》音乐会真是难啊……我在翘首企盼助我之人的到来。苍天啊,我的《西游记》音乐会路在何方?”

在很多人看来,对于这样一位作品红得发紫的著名作曲家,办一场音乐会如此之难,实在让人费解,而为难他的不是别的,仅仅是“钱”,这就更让人百思不得其解了。然而事实是,即使多年来作品被广泛复制传播,但直到2014年,许镜清才第一次收到了韩寒的电影《后会无期》所支付的十万元版权费,他和词作者杨洁每人分得5万元。而此前的版权费,多则几千块,少的只有2.7元。这样的版权收入,对比数百万的音乐会成本,当然只能是杯水车薪了。

一位作品享誉大江南北的作曲家,却要为办一场音乐会的钱犯愁,如此尴尬再次凸显了当前我国相关知识产权保护的不足。一位知名作曲家的遭遇如此,更遑论其他“普通作者”了。

【对比解读】

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我们的文化工作者若囿于从故纸堆寻觅振兴文化的迷梦,这将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悲剧。面对美国跨文化产业的兴盛,我们需要抱着更为大胆、奔放的拿来精神;单单“拿来”,远远不够,还需要保护,让创作者、创新者体面起来,保护好知识产权,文化创新才能实现,文化的春天方能真正告别“路在何方”的彷徨。

猜你喜欢

塑令塑料袋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别让新版“限塑令”沦为“口号令”
谁远谁近?
“限塑令”沦为“卖塑令”
欧几里得和塑料袋
“限塑令”之尴尬,如何化解
“限”塑令
有些塑料袋不能装食品
对塑料袋说“不”
塑料袋:正确还是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