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课结尾艺术的探究

2017-05-27陈冬平��

关键词:实践探究语文课

陈冬平��

摘 要:语文课结尾,结得好,结得巧,能使学生有“言已尽而意无穷”之感,能突破课堂教学时间和空间的局限,使教学艺术进入启思激情的意境。常用的教学结课的形式与方法有五种。教无定法,教学实践中要求教者做到水到渠成、自然贴切,前后呼应、中心突出,言简意赅、令人回味,善于延伸、学以致用,讲究形式多样,灵活运用,达到最佳效果,力争科学性与艺术性完美的统一。

关键词:语文课;结尾艺术;实践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24-031-2

古人写文章讲究设计一个坚强有力、发人深思的结尾,并形象地称作“豹尾”。同样,明人谢榛在《四溟诗话》中云:“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写作如此,教学也当如此。我们既要强调导入,也要讲究收尾,使学生一进入课堂,便在美的享受中开始,最后又在美的陶冶中结束,使学生感到“言已尽而意无穷”,突破课堂教学时间和空间的局限,使教学艺术进入启思激情的意境。

教学结课的形式与方法丰富多彩,常用的就有几十种之多。但结课有法而无定法。教师在教学艺术实践中,既可根据教学内容、学生情况或课堂临时出现的变化灵活选用、机智应变,更应根据实际需要探索创新,创造出各种有效的结课形式,而不可拘于形式、死板单调,或画蛇添足,影响效果。

一、提要钩玄,归纳总结

这是最常用的一种收束方法。它要求用准确简洁的语言,提纲挈领地把整个课的主要内容加以总结概括归纳,给学生以系统、完整的印象,促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培养其综合概括能力,是对知识进行条理化和系统化的总结,意在让学生由博返约,纲举目张,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

例如,教学完鲁迅先生的《藤野先生》,我是这样结尾的:“鲁迅先生以饱含深情的笔触集中叙述了修改我的讲义、纠正解剖图、关心解剖实习、了解女人裹脚四件事,也侧面叙述了匿名信事件和电影事件,从而表现了藤野先生的优秀品质及对他的无限感激之情,也贯穿了作者的思想历程及爱国主义情感。作者选取典型事例,抓住人物主要特征表现人物高贵品质,运用了一明一暗两条线索展开情节。”

这种结课方法既有对课文内容的总结,是语文训练原则的集中体现,能够加深学生的印象,起到强化和深化的作用。看上去顺理成章自然而然,但实际上只有那些在教学艺术上刻意追求的教师,才能巧妙灵活地使用这种结课方法,达到挥洒自如的艺术境界。

二、拓展延伸,提升阅读

一堂有品位的好课,不只是学生学习的结束,而是把结束作为一种新的开始,即把结课作为引导学生联系课堂内外的桥梁,让他们把学到的知识能力在课外得到延伸、扩张、充实,真正培养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

有位老师在完成了课文《狼》的精讲之后问道:“同学们,《狼》这一课的基本内容讲完了。‘狼在习性上有什么特点?”生:“狡猾,会装,凶狠,忘恩负义。”老师继续问:“同学们总结得很准确。狼的确很狡猾,因此对狼这种动物的形容都是一些贬义词,谁能说出一些成语来?”学生列举出了狼心狗肺、狼狈为奸、狼子野心、鬼哭狼嚎、狼狈逃窜等成语。这种举一反三的结课增强了知识的连贯性,认知的深刻性。

另外,还应把学生的视野由课内引向课外,使学生自觉地去课外寻求知识,以弥补课堂教学之不足。因此,教师宜在课堂教学临近尾声时,用简短的话语向学生介绍与课文有关的内容,引导学生由课内向课外延伸、扩展,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层次。

如学完了鲁迅先生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可引导孩子们去读散文集《朝花夕拾》,使之较全面了解先生的回忆散文。又如教完《杨修之死》后,同学们一定想知道一个“颜回不死”的祢衡,一个“仲尼复生”的孔融是如何遭到曹操的毒手的,请同学们课后阅读《三国演义》有关章节。

像这样的课堂收束,与其说是课的结束,倒不如说是课的开始,它能成为联系第二课堂的纽带,促使学生运用已知去获得未知,通过节选而阅读全篇,以此来不断扩大学生的阅读面,拓展学生的知识面,真正把学生引入另一个广阔的阅读天地,陶冶了学生的情操。这是语文教学的“课内外语文学习相结合”原则和“听说读写相互促进”原则的体现,是真正学好语文的正确方法。

三、激发感情,升华主旨

教师借助同课文内容紧密联系的文艺作品等,在课堂原有气氛的基础上,巧妙引入,课尾再起波澜,拨响听者的情感之弦,使之产生强烈的共鸣。同时,也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阅读面,达到一箭双雕的作用。如我在教自读课本《傅雷》一文时,为了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为傅雷夫妇写一个墓志铭,运用多媒体播放《送别》的音乐,另一方面出示“恕我不起来了!”(海明威),“活过,爱过,写过。在这里,沉睡着一个伟大的灵魂。……”(司汤达尔)墓志铭的范例,课尾让学生对傅雷夫妇用文字的形式再次抒发他们的崇敬爱戴之情,使学生再在教学终了之时运用准确精练的语言,对课文的精要之处点化,对情感再次升华,激发学生的思想感情,真正达到文章“如出我手,如出我口”的境界。

现代教育论专家斯卡特金提出“积极的情感背景是调动、感化、激发学生的情感的最有效的手段。”因此,言简意赅又情深意长的情感调动能够唤起学生理智感、道德感、审美感,收到发人深省的艺术效果。

四、悬念巧设,咀嚼揣摩

课堂教学的结尾也应像文章的结尾一样,讲究悬念迭出,回味无穷,给人一种课已结束而意未尽的感受,使学生在“欲知后事如何”的探究欲望产生的时候戛然而止,从而给学生留下一个有待探索的未知空间,激发学生探求新知识的迫切愿望,使“且听下回分解”成为学生的一种学习期待。这种方法既可用于两篇课文之间的教学衔接上,也可以用于一篇课文教学的跨课堂连缀处。因此,在课堂教学结束时,有时采用巧设悬念的方法,收到“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艺术效果。

比如教学完《孤独之旅》第一课时,可以这样设计课堂收束:“杜小康在‘四周只是草滩或凹地,已无一户人家这样的寂寞、孤独的环境中,又经历了一场暴风雨,他的意志是消沉下去了还是变得坚强了呢?我们下一节课分解。”

这样的收束,能紧紧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吊起了学生的胃口,在学生的心里激起悬念,诱导着学生去阅读后面内容,激起了他们的求知欲望,为上好下一节课作了铺垫。

五、画龙点睛,丰富想像

精妙的课堂教学结尾可以说是整堂课的点睛之笔。教师在一堂课结束时用声情并茂、抑扬顿挫的语言、恰到好处的板书,引导学生咀嚼回味,展开丰富想像,能使他们感受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境界。有位老师教《孔乙己》,课将结束,黑板上“孔乙己”三个字赫然在目。老师问道:“孔乙己有脚吗?”学生不假思索地答道:“有啊!”老师又问:“他在离开我们的时候用的是脚吗?”学生肃然答道:“用手。”老师顺势用低沉缓慢的语调说道:“孔乙己就是这样用一双满是泥污的手走了,走了,走出了生活的舞台……”老师一边说一边随手把黑板上的“孔乙己”三个字擦掉了,留下了一片空白。这么巧妙的一“擦”,化静为动,学生感受强烈。黑板上留下的一片空白,包含着不尽的潜台词,蕴涵着无数的画外音。它让学生在思考体味中去意会,去发现。这样的结课使教师、学生在对人物的悲惨命运上产生了强烈的感情共鸣,有对人物的同情,有对社会的控诉,讓孔乙己的悲剧形象在学生的心目中永生难忘。

因此,课堂上,即使周身画龙缺少结尾点睛,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往往只停留在表面的感性认识,缺少理性的升华。如果在周身画龙的基础上,以精炼含蓄、准确生动的语言进行课尾点睛,将更有利于引导学生体会文旨,达到领悟道理,陶冶情趣,丰富学生联想和想像之目的。

猜你喜欢

实践探究语文课
语文课文
最快乐的一堂语文课
初中化学合作学习实践探究
探究式科学活动的组织策略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与传统文化结合的实践探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研究
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宝贝
语文课代表的病假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