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于细微处彰显学校教育正义

2017-05-27张聪

中国德育 2016年24期
关键词:正义感校园生活正义

张聪

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印发的《关于做好2016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严禁初中学校教师干预或代替学生填报志愿,严禁初中学校或教师在招生过程中向中等职业学校索要、收受任何名义的经费或实物。应该说,填报志愿是学生自由选择权的基本体现,关系到学生的人生道路选择与职业生涯规划等一系列具有抉择性、关键性的问题。而初中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所进行的干涉明显侵犯了学生填报志愿的自由选择权。

教育正义,是教育者能够以合乎道德的方式对待他人的一种底线原则,以及受教育者以合乎理性的方式充分利用教育机会获取发展自由的一种基本限度。初中教师在学生填报志愿过程中表现出的干涉行为,是一种损伤教师形象、败坏师德风范的错误行为,仅仅以利益追逐的方式而置教师道德、教育理性于不顾,更是一种有伤教育正义的破坏之举。而这种破坏不仅仅是对教育过程的严重干扰、对学生前途命运的阻滞,而且更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班主任群体身份道义上的“污名化”。应该说,富有正义的学校教育不仅体现在校园文化构建、课堂教学实施、班集体建设等宏观或中观层面,而且更充分地体现在学校教育过程的诸多细微处。

于细微处彰显出的教育正义是基础教育改革民主化、学校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表征。例如,初中教师能否真正关怀初中生的个性化成长?能否在群体竞争条件下为处于弱势地位的学生匹配相关资源?能否较好满足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等不同教育主体的利益诉求?不难发现,那些最为平常的学校生活细部也最能体现出教师的教育正义,师生间的日常互动需要师生双方秉持真切的正义感。虽然教育正义作为人类发展的一种道德追求是较为抽象的话语表达,但对于一所普通初中而言,在诸多细节中建构教育正义需要强烈的实践意识与道德关怀,应遵循如下三条基本准则。

一是引导学生对学校教育正义的道德感知。美国哲学家杜威认为,教育即人类所具有的一种特殊的生活,而学校也正是体现这一生活方式的社会。其核心要义便在于指明学校教育为人的成长奠定了坚实的生长基础,而这种教育的“种子”将伴随人的成长全过程。从这个角度看,学校教育中的正义体现在校园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这种正义感作为一种特殊的道德感知,是评判人类社会中各种关系时所秉持的道德准则。有正义感的学校教育应真切地体悟受教育者的现实处境,引导受教育者生成对现实生活的道德关切。

实际上,依存于中国传统的公序良俗,我们的校园生活也在不自觉间出现了分化与重组的过程。一方面,我们如何坚守中国人自己的传统价值观,为新时期学校教育提供中国化的伦理支持,追寻本土文明观念中的道德法则,形成良性的人际关系建构。另一方面,我们又需要理性面对当下的现实生活,悉心诊断当下人际关系的道德变迁,在后现代思潮的深刻影响下,评判现代人生活、工作及其思考的内在机理。这其中,“正义”提供了化解当代学校生活矛盾的约束性条件,成为最为重要的道德准则。失去正义的学校教育如同失去阳光与水一样,表面上没有什么损伤,然而实质上却在丧失教育生存的可能性,学生也渐趋失去了对教育正义的道德感知。因此,引导学生逐渐生成对于教育正义的道德感知,成为基础教育的重要使命。

二是着力构建具有正义感的校园生活场域。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校园生活场域是一个由教师、学生、学校领导、后勤职工等多维主体建构的特殊关系体,是社会关系在学校中的综合性呈现与系统性映像。正是在这种人际关系的处理中,不断出现关乎“正义”的教育事件。初中班主任在志愿填报、招生宣传等方面所进行的干预正是一种损害教育正义的重要事件,涉及到侵权的教师、被干预的学生、道德默认的学校领导以及利益供给的招生学校等多维主体。这些主体的利益纠葛实际上反映出校园生活场域内正义感的进与退、强与弱。换言之,学生何以秉持正义的道德法则去审慎面对学校生活中的日常行为?正义的道德法则何以深刻影响学生的日常生活?教师能否在正义的感召下理性面对日常教育行为、妥善处置相关事件?回应这些问题的有效方式就是评判其是否具有正义感。每个人的成长都是从校园生活开始的,因而什么样的校园生活往往影响着学生日后会成长为什么样的人。从这个角度看,有正义感的校园生活场域恰恰為学生建构出一个有正义感的现代公民的逻辑起点。因此,学校教育细节处所彰显的正义不仅有利于学校自身的改革与发展,而且更有利于初中生自身的成长以及公民社会的渐趋生成。

三是主动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取向,也是学校教育开展的基本遵循。教育正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应有之义,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正义观、克服错误的义利观无疑是当前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校园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非单纯的道德说教或宣传展示,而应将学校教育内容与价值观教育有机融合,不仅要深入挖掘学校教育的价值观元素,夯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学校实践基础、生活基础与学生基础,而且也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重新审视学校文化、发展理念、课程教学与师生成长。对于初中德育课程改革而言,富有正义取向的学校教育内容应充分关照既有的思想品德课程,倡导与现行课程方案的有效衔接,与班主任日常工作的系统性融洽,主动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唯有此,学校教育正义的阳光才会“普照”于教育的诸多细微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才会更加充满学校生活气息。

猜你喜欢

正义感校园生活正义
开学复课按下“暂停键”,但“校园生活”不停歇
实践正义是否可以脱离理论正义
正义感、移情与司法裁判
铁肩担道义妙笔著华章
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
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
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
长大的理想
所谓正义感
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