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培养:当代基础教育的重要使命
2017-05-27叶一舵
叶一舵
基础教育的使命是什么?这是每一个中小学教育工作者都必然要思考的问题。毫无疑问,新时期基础教育的使命就是为和谐社会培养充满自信、希望、力量、创造性并具有光明内心、挺拔人格的人,以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成为实现“中国梦”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一句话,基础教育的使命和责任就是为学生的幸福生活奠基。
何谓幸福生活?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在其2011年的新书《持续的幸福》中,提出了幸福生活的五个要素:积极情绪、沉浸其中、人际关系、意义与成就。换言之,快乐的、沉浸其中的、有意义的、有成就的和有良好人际关系的生活就是好的生活、幸福的生活。显而易见,幸福生活的心理基础便是心态积极,包括积极观念、积极思维、积极情绪体验、积极人格特质等,其核心就是积极心理品质。积极心理品质是个体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稳定而持久的积极情绪和情感体验,以及对未来的乐观态度,其最大价值是具有一种在结构上和动力上“牵引”个体向自我实现方向发展的功能。具体而言,积极心理学所倡导的积极心理品质,既是个体人生成功的基本保证,更是个体一生快乐和幸福的源泉。基础教育通过培养积极心理品质以形成学生的积极心理,从而帮助学生获得生存和发展的内在动力,学生以此“潜在的积极力量”作为人生的“心理背景”,进而去指引人生的自我建构和人生的价值走向。在这一意义上,积极心理培养既是基础教育的必然使命,也是实现这一使命的必由之路。
如果说教育是对人的成全,那么基礎教育对学生积极心理的培养无疑就是这一“成全”的基石、核心和载体。基础教育理应致力于激发学生自身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并利用这些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来帮助他们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而获得成长过程中的持续的幸福。毫不夸张地说,没有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素质教育、德育抑或是心理健康教育,都是有缺陷的,也不符合当代基础教育的积极取向和发展趋势。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对儿童无微不至的关怀,并不是原谅他们的一切缺点和错误,也不是对他们的错误进行无休止的说教……真正无微不至的关怀,应该是培养儿童优秀的道德品质,并不断地使这些品质得到巩固。”这段话对本文论题似乎也是一个很好的注释。也正是基于此,近年来盛行的西方积极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对我们的基础教育应有着很好的借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