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养,是学问

2017-05-27刘琼

博览群书 2017年5期
关键词:皮皮女儿情感

刘琼

这是一本谈家庭教育的书,跟我平常的文艺“本行”有点距离,好在我是中学生的母亲,好在作者是认识了近20年的朋友,好在作者从事的工作也跟文艺有关,何况在此我也是重点聊聊作者李春利其人。当然,把文章标题改为“为母亲的女性”似乎更恰切。

若干年前看过一篇鸡汤文,大意是中国女性和外国女性的差别云云,文章论证了这些差别对于中国文化、中国社会以及西方文化、西方社会的影响,文章的核心观点是中国女性比中国男性出色,因此中华文明才是这样的形态,才有今天绵延有序的发展。文章自带强烈的文化自豪感,但我视为鸡汤文,是因为该文的论证逻辑不能说服人,还停留在想当然和自慰阶段。不过,文章关于母亲对于家庭教育起主导作用这一观点,我倒是完全赞同,因为不仅中国家庭如此,在西方社会,母亲这个角色在家庭教育中起的作用也大体如此,这是由女性的性别倾向和行动特征所决定的。

我们都知道,人区别于低等动物的一个重要表征是,人具有丰富的情感表达和复杂的理性思考的能力。情感表达有本能,更有情感教育的痕迹,情感表达能力成长是人格建设的重要组成。与理性思考、逻辑能力这部分的训练责任往往被指派给父亲相对,情感教育责任被指派给家庭中的母亲,因为大家认为,在生理学和伦理学层面女性群体都应该比男性群体更擅长交流和表达。总而言之,在一个正常家庭里,由父亲和母亲共同努力,通过情感教育、理性教育等各种教育形式,最后形成家教和家风。这个情况在中国社会有点例外。因为长期存在“女主内,男主外”这一家庭分工传统,男性因为工作忙等各种主客观情况,往往放弃家庭教育责任。这样一来,家庭教育几乎全部具体事宜都落在女性也就是母亲身上。母亲不仅担负情感教育责任,还要代替父亲行使理性、逻辑各种知识教育责任,母亲的责任显得格外重要。母亲的素质,决定性地决定了一个家庭的教育品质,也是这个家庭的未来。所以,自古以来,诗文传说中对于母亲的颂扬,要远远多于父亲。同时,人们也充分认识到母亲这个“角色”的重要性。“子不教,母之过”,比如,岳母刺字是家风好的正面典型,逆子法场咬食母乳则是溺爱导致严重后果的负面教训,等等。整个社会舆论对“母亲”的要求很高,作为母亲的女人也在压力中成长。

《不别离,我把世界都给你》这本书,是李春利的家教经验的书写。看书名,“不别离,我把世界都给你”,似乎饱蘸自信,却是满纸舔犊之情。我把这个书名理解为两层意思:一层谈的是爱的体验和伙伴教育——这是人格教育中的情感教育,通过父母的陪伴和导引,孩子获得了解和把握世界、“由此及彼”的成长经验;另一层谈的是语言教育——这是具象的知识教育,通过邀请互惠生到家,让孩子在多元文化交流中获得知识,获得更多层面的成长。因为之前交流过很多类似话题,说实话,书中许多人和人,包括理念、倾向,甚至语言方式,即便不读书,我也能想象出一个八九不离十,但我还是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书,并且被李春利那种爽利、笃定、无怨无悔的叙事气息打动了。

1998年夏天,8部重大题材国产电影座谈会上,第一次见到李春利——李春利当时还是一个时髦、漂亮、骄傲的姑娘,之后,关于她的传说,每一次都出乎意外。最吃惊的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歌曲《烛光里的妈妈》的歌词,竟然是李春利中学时代的作品。最意外的是,时髦傲气的李春利踏踏实实地嫁给了一个优秀的农家子弟——作为教授的丈夫不仅桃李满天下,自己担纲导演的作品也很出色。最让我感慨不已的是,李春利不仅在事业上辅佐丈夫,还在将近40岁之际生了一个美妙的小姑娘,并教养成人。

仔细想来,对李春利的这些“传说”,我也不应该感到奇怪。事实上,李春利生长在一个传统家庭,她的父亲是我刚参加工作时的老领导。这些年,逐年看着李春利对父亲尽孝,照顾常年卧病在床的母亲,贴切和关爱妹妹,看着这么一个孝顺友悌的姑娘成长为一个贤惠的妻子、出色的母亲。记得有段时间,我跟中青报的朋友一碰面就感叹:“春利真是爱操心!”那个朋友也是李春利多年的朋友。爱操心是个通俗的说法,它体现了李春利主动奉献和自我牺牲的传统价值观的一面。我赞成李春利这样的价值表达:有是非感,有责任心,有所为有所不为。

比如,她像一只老母鸡,张开自己的双翼,圈出一个地块,让女儿在其间获得春利心目中最好的教育,快乐、健康、完美地成长。这块双翼圈出的地儿,是李春利奉献给女儿的世界,为此,她要付出各种心力包括精力、时间、金钱,等等,她甚至一度几乎放弃自己的很多个人喜好,节衣缩食,辛苦地工作,全力培养女儿。 时间上,做了母亲的春利一度除了基本工作之外,早晚和周末从不外出。做了母亲的女人,是这样地牺牲自己,包括心力的付出、经济的奔波。委屈不委屈?值不值当?这是许多女人一边付出一边嘀咕的心事。牺牲是母性的一种本能,但不是每个做母亲的女人都会无怨无悔。有人或许会反驳说女性可以保留自己的自由,不一定要为孩子牺牲自己。这是生命价值标准问题,我们不去争辩。我也不赞成做了母亲的女人完全把自己的存在价值寄托在孩子身上——这应该是不安全的,这样的寄托对孩子也不公平。但看到李春利这样快快乐乐地享受“付出”和“回报”,突然理解了什么是奉献。奉献应该就是没有一丝委屈,高高兴兴地付出。某种程度上,对于包括亲人在内的他人的体贴和关爱,是李春利的一种习惯。一个漂亮时髦的姑娘成为另一个漂亮时髦的小姑娘的妈妈,一个新生命的诞生、养成使一个女性的生命价值获得了新的创造力。尽管岁月不可抵挡地逝去,柴米油盐和婆婆妈妈不仅没有消耗掉李春利的激情,成熟大气、依旧漂亮的李春利反而找到了生命的另一种自然、合理的出口。舔犊之情人皆有之,是人的本能,但并非每一个做了母亲的女人都具有家庭教育的能力。面对李春利的“成功转型”,我没有感到意外。一个女人自身受到的家教,往往决定了她能否成为一个合格的母亲,从李春利身上我再次看到了这个规律。

做了母亲的女人从飘浮的云端坠落到地上,生命以另外一种形式开始。我和李春利的交往也从这个时候密切起来。3年前,一次出差途中,李春利说以女儿皮皮成长为素材编剧的电影马上公映,导演是老公,女儿皮皮是主演。这就是后来获得第九届巴黎中国电影节最佳喜剧片奖等4个大奖、第六届英国伦敦万像国际电影节4个大奖、第十届中美电影节金天使最佳儿童奖的《洋妞到我家》。在这部影片里,扮演妈妈的徐帆、扮演爸爸的陈建斌和扮演女儿的皮皮(陈一诺)“并列”主角,近乎完美地诠释了中国中产阶级家庭面临的头等大事——下一代的成长教育问题。影片上映后在许多家长群里产生了强烈共鸣,还在国内获得了包括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在内的各种荣誉。 电影《洋妞到我家》是编剧李春利把自己的生活狀态,包括自己的困扰、自己的思考、自己的做法,用影像艺术的方式呈现出来。说实话,我看到的不是困扰,而是对于笃定的价值观的表达。这个“洋妞”,是李春利从女儿皮皮4岁半以后陆续请回家帮助孩子学习语言的来自哥伦比亚、德国、瑞典、英国、芬兰等国家的留学生,也是通过这部影片的还原,我清晰地看到了李春利的日常生活和她心血浇灌下的女儿的成长历程。特别是女儿皮皮,简直是中国版的秀兰·邓波儿:欢畅、健康、伶俐、让人爱不释手。看到了李春利的家庭教育结出了珍贵的果实,很多人包括我自己会改变此前的看法,比如早教的必要性,比如生活经验的教育,比如一个新的生命完成,不是在出生,而是在其后的教育,等等。

文如其人,这本书的爽利的语言也是李春利的日常语言风格,看到李春利的日常生活又由影像语言变成了文字,真为李春利这些年的付出和收获感慨。

(作者为人民日报海外版文艺部主任,评论家,高级编辑。)

猜你喜欢

皮皮女儿情感
我也得了A
情感
台上
谁厉害
如此晨跑
书低了
和女儿的日常
主题素材阅读之“情感”篇
女儿爱上了串门
我给女儿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