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家创业精神与创新驱动发展

2017-05-26邵传林王丽萍

当代经济管理 2017年5期
关键词:创新驱动发展实证研究创新创业

邵传林++王丽萍

摘 要 在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背景下,考察企业家创业精神对经济创新驱动发展的影响问题不仅有助于为决策层具体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新的突破口,还有助于给出更具科学性的政策措施。理论分析表明:在其他条件既定的情况下,企业家创业资源越丰富的地区,其经济创新驱动发展的程度越高。基于中国省级层面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表明,企业家创业精神确实对地区经济创新驱动发展产生了正向促进作用。各种稳健性检验再次印证了上述假说。

关键词 创新创业;企业家创业精神;创新驱动发展;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3-0461(2017)05-0018-06

一、引 言

近年来,伴随着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下降到中高速增长,当前经济发展已步入“新常态”,亟待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发展。就决策层而言,中共中央、国务院已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纳入到国家“十三五”发展规划,并颁布了《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可见,国家已将創新驱动发展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已成为新时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在此背景下,思考和探讨创新驱动发展的决定因素及其实施路径问题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此,学者们从不同视角进行了广泛研究和深入思考。比如,有人考察了科技经费支出[1]、产业集群、知识溢出[2]、地理邻近[3]、政府能力[4]等变量对产业或技术创新驱动发展的影响;也有人定量研究了融资约束、金融发展[5]、区域创新环境[6]等制度性因素对经济创新驱动发展的影响;还有学者分析了美国[7]、德国[8]、日本[9]等国外发达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路径和制度安排;另外,部分学者探讨了企业家工匠精神在创新驱动发展中的作用和功能[10-11]。但是截止到目前,尚未有人从理论上考察企业家创业精神影响经济创新驱动发展的机制,也未能基于中国地区层面数据资料实证检验企业家创业精神对创新驱动发展的影响程度。基于此,本文首先从理论上阐明企业家创业精神影响创新驱动发展的内在逻辑,并基于中国省级层面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在当前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本研究拟从企业家创业精神视角切入经济创新驱动发展机制问题的研究,定量评价、测度当前中国各地区企业家创业精神资源对创新驱动发展的影响,这不仅有助于为决策层具体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新的突破口,还有助于给出更具科学性的政策措施。

二、企业家创业精神影响创新驱动发展的理论分析

企业家创业精神不仅是一国经济长期持续增长的最重要动力因素之一,还是经济创新驱动发展的内在原动力。中国经济能否顺利从当前的要素投入型经济增长模式转向创新驱动型经济增长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家创业精神的有效发挥和企业家创业资源的有效配置。

首先,就理论层面而言,企业家精神是企业家的精神,尤其是民营企业家或私人企业家的精神。企业家精神包括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创业精神、冒险精神、不满足精神和英雄主义精神,其中企业家创业精神是企业家精神的核心要素,在本质上是一种创新精神。就中国的现实情况而言,有效激活企业家精神中的创业意愿和能力不仅有利于促进新常态背景下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还直接影响到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的实现。进言之,现代视域下的企业家创业精神已远不同于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的创业行为和创业现象。中国早期的民营企业家创业是在商品经济高度短缺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背景下进行的,由买方市场驱动,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创业成功的概率较高,但当前中国经济已高度市场化,绝大部分商品供过于求,部分行业产能严重过剩,此时的企业家创业已无法沿袭已有模式,再不能由“进城”农民工和下岗工人充当创业经济的主力军,需要将创新要素融入到创业精神中,尤其是要激活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创业积极性,提高中国创业经济的“高科技”含量。

其次,企业家创业精神的发挥有助于中国科技创新成果及科研成果的市场化转化。企业家创业会对科技创新成果产生需求,或者说企业家创业精神还有可能成为科技成果市场化的“催化剂”。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环节是市场化过程,能否成功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又取决于能否有效发挥企业家创业精神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进言之,在科技成果市场化过程中,具有创业精神的企业家应该成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而非科研单位,更不是政府机构。创业企业家具有普通科研工作者所不具备的特殊才能,能够遴选出具有市场潜力的科研成果,并拥有包括市场包装、品牌挂靠、网络营销、产品推广等一系列服务的转化渠道,而科研机构只拥有产品创新和研发能力,无法将科研成果成功转化为符合市场需求的商品,因此科技成果市场化绝对离不开广大企业家的创业实践和行为。总之,一个地区的企业家创业资源越是丰富,越有利于该地区科技成果的市场化,因而该地区经济由科技创新驱动的概率也就越高。

不仅如此,鉴于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产业基础是战略性新兴产业,而企业家创业精神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决定因素,企业家创新精神还会通过作用于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而对创新驱动发展产生影响。实践表明,节能环保、新兴信息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业、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规律明显有别于传统产业的发展规律。传统产业的发展多基于生存驱动型压力去创建,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依赖于机会驱动型企业家精神去创建,或者说企业家创业精神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助推作用要远远超过其对传统产业的助推作用。另外,企业家创业精神还有助于制度创新的产生和出现,而制度创新是经济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动力。具有企业家创业精神的民营企业家不会墨守成规,会主动进行制度创新试验,这些制度创新试验会成为经济创新驱动发展的内在动力。事实上,中国有很多自下而上的制度创新均由创业企业家发起,后来被权力中心默认或追认,如创客空间、科技创业孵化器、P2P金融等。

上文分析表明,现代视域下的企业家创业精神还是一种包含创新理念的创业精神,这种创业精神不同于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简单型创业,属于复杂型创业,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故企业家创业精神还会通过影响企业家创新精神进而对经济创新驱动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根据著名管理学家德鲁克(2009)[12]的经典界定,创新型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企业家创新行为和创业行为的出现,或者说企业家创新行为和创业行为自身就是经济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反映。事实上,正如著名经济学大师熊彼特(2008)[13]所言,企业家创新精神是经济创新驱动发展的根本动力。因此,一个地区越是具有活跃、频繁的企业家创业行为,该地区经济的科技创新成果越容易转化为市场化成果,经济发展由创新驱动的概率也就越高[14]。既然企业家创业精神能够影响地区科技成果的市场化转化,企业家创业精神必然会影响地区经济创新驱动发展的最终实现。简言之,由于企业家是经济创新驱动发展中的行为主体和能动主体,企业家创业精神对技术创新的吸纳效应和功能最终就会体现在经济创新驱动发展绩效上。

综上所述,企业家是经济创新驱动发展中的行为主体和能动主体,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在于企业家创业精神的有效发挥,企业家创业精神的有效发挥取决于当前经济体制能否有效激活企业家创业意愿以及能在多大程度上调动广大企业家创业的积极性。就宏观层面而言,一个地区越是拥有丰富的企业家创业资源,则该地区的企业家创新行为就越频繁,于是,该地区企业创新的活跃程度就越高,该地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率就越高。基于上述分析,本研究提出如下假说:

在其他条件既定的情况下,在企业家创业资源越丰富的地区,该地区经济创新驱动发展的程度越高。

三、研究设计与实证分析

(一)研究设计

为了评估和检验企业家创业精神对地区经济创新驱动发展的影响,本文构建如下回归模型:

Innoit=β0+β1chyit+■βj·Xit+ut+εit (1)

其中,因变量Innoit表示第i地区第t期的经济创新驱动发展程度,核心解释变量chyit表示第i地区第t期的企业家创业精神资源。为了控制经济发展水平、教育水平、地区开放程度等因素对创新驱动发展的影响,在式(1)中还需加入控制变量集Xit,它包括经济发展水平(GDP)、政府对资源的控制能力(exp)、国有经济(soe)、教育水平(edu)、产业结构(struc)、城市化水平(urban)、基础设施建设(lnroad)、市场分割(MFI)等变量。相关变量的界定见表1。本文基于中国1992年~2011年省级层面的非平衡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主要变量的原始数据取自《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各年《中国统计年鉴》及各省统计年鉴。

(二)实证结果分析

1.描述性统计分析

在表2的相关系数矩阵中,因变量Inno用于衡量地区经济创新驱动发展水平,chy1、chy2和chy代表3个衡量企业家创业精神指标的核心解释变量。从该表的结果来看,地区经济创新驱动发展(Inno)与企业家创业精神(chy1、chy2和chy)之间的相关系数均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大于零,并且用来衡量企业家创业精神的3个变量之间也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总之,表2的相关系数矩阵初步表明:企业家创业精神与创新驱动发展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但相关关系并非因果关系,接下来还须从计量回归的角度进一步检验企业家创业精神对地区经济创新驱动发展的影响。

2.基准回归分析

表3为企业家创业精神影响地区经济创新驱动发展的估计结果,并且表3中所有模型均基于回归方程(1)进行估计。在表3模型(1)中使用各地区私营企业户数在各地区总人口的占比衡量企业家创业精神变量(chy1),其估计系数为608.3062,且在1%的水平上较为显著,这表明企业家创业精神对地区经济创新驱动发展产生了促进作用,并且地区企业家创业精神资源越丰富则其对地区经济创新驱动发展的支持程度越强。模型(2)在模型(1)的基础上又控制了经济发展水平变量(GDP),结果发现,chy1的系数估计592.7424,且仍在1%的水平上显著。模型(3)、模型(4)、模型(5)、模型(6)又进一步控制了政府对资源的控制(exp)、国有经济(soe)、教育水平(edu)、产业结构(struc)等变量,结果发现,这些控制变量的加入尚未对企业家创业精神变量(chy1)的系数估计值及其显著性水平产生重大影响,企业家创业精神变量(chy1)的估计系数仍显著大于0。上述分析表明,企业家创业精神变量确实对地区经济创新驱动发展产生了正向促进作用。模型(7)在模型(6)的基础上进一步控制了城市化进程(urban)、基础设施(lnroad)和市场分割(MFI),结果表明,企业家创业精神变量(chy1)的系数估计值为603.7388,且在1%水平上是显著的,这进一步支持了上文的假说。

3. 稳健性检验

不同于已有研究仅仅采用单一指标来衡量企业家创业精神,在表4中,本文进一步使用企业家创业精神变量的其他衡量指标(即chy2)进行稳健性检验,从而在一定程度减弱了研究结论的偶然性问题。从表4的计量结果可发现,在列1~列7中,当用chy2衡量企业家创业精神时,发现chy2的估计系数均大于零且显著,这再次表明本文假说是成立的。另外,采用chy变量衡量企业家创业精神的计量结果也得出了同样的研究结论。显然,上述分析又进一步验证了本文的假说,企业家创业精神促进了地区经济创新驱动发展。

四、研究结论与政策含义

在当前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背景下,本文考察企业家创业精神对经济创新驱动发展的影响问题,这不仅有助于从理论上阐明当前中国权力当局同时将创业与创新放到国家战略层面的原因,还有助于为中国经济转向创新驱动发展增长模式提供突破口。本文的理论分析表明:创新驱动型经济增长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家创业精神的有效发挥和企业家创业资源的有效配置;企业家创业精神是企业家精神的核心要素,现代视域下的企业家创业精神还是一种包含创新理念的创业精神,并且企业家创业精神的发挥有助于中国科技创新成果及科研成果的市场化转化,还会通过作用于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而对创新驱动发展产生影响。就宏观层面而言,一个地区越是拥有丰富的企业家创业资源,则该地区的企业家创新行为越频繁,于是,该地区企业创新的活跃程度就越高,该地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率就越高。基于此,本研究提出研究假说:在其他条件既定的情况下,在企业家创业资源越丰富的地区,该地区经济创新驱动发展的程度越高。为了证明上述假说,本文基于中国省级层面的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企业家创业精神与地区经济创新驱动发展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不仅如此,企业家创业精神确实对地区经济创新驱动发展产生了正向促进作用。各种稳健性检验再次印证了本文假说。

无疑,本文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首先,本文的实证分析表明,在那些拥有丰富企业家创业资源的地区,经济创新驱动发展的程度更高,因此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和推进应该重点放在那些原本就拥有丰富的经商经验和创业传统的地区,而不能搞一刀切,要求所有地区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或者说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应重点集中在局部地区,即由那些拥有丰富创业资源的地区率先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其次,鉴于本文的实证研究表明,企业家创业活动与经济创新驱动发展具有重要的关系,在制定促进经济创新驱动发展的相关政策时,要优先考虑创新政策与创业政策的耦合性,引导和鼓励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工作者创业,重点支持具有较高科技创新水平的创业行为。最后,既然企业家创业精神的确对地区经济创新驱动发展具有正向促进作用,那么,凡是那些能够直接影响到企业家创业精神的变量或因素,就会间接影响经济创新驱动发展,如产权保护水平、融资便利程度、创业服务平台建设状况、中介服务机构数量等因素均会通过影响企业家创业精神进而对创新驱动发展产生影响,因此在未来时期可从优化和建设企业家创业精神有效发挥的制度环境入手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落实。

[参考文献]

[1] 方健雯,朱学新,张斌.长江三角洲技术创新驱动机制的比较分析[J].软科学,2008(2):113-115.

[2] 张秀武,胡日东.区域高技术产业创新驱动力分析——基于产业集群的视角[J].财经研究,2008(4):37-49.

[3] 韩宝龙,李琳.区域产业创新驱动力的实证研究——基于隐性知识和地理邻近视角[J].科学学研究,2011(2):314-320.

[4] 邵传林.政府能力与创新驱动发展——理论机制与中国实证[J].社会科学,2015(8):52-62.

[5] 解维敏,方红星.金融发展、融资约束与企业研发投入[J].金融研究,2011(5):171-183.

[6]岳鹄,张宗益.R&D投入、创新环境与区域创新能力关系研究: 1997~2006[J].当代经济科学,2008(6):110-116.

[7] 黄传慧,郑彦宁,吴春玉.美国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11(10):81-84.

[8] 陈强,霍丹.德国创新驱动发展的路径及特征分析[J].德国研究,2013(4):86-100.

[9] 季风.日本科技发展研究[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

[10] 张来武.论创新驱动发展[J].中国软科学,2013(1):1-5.

[11] 殷丽梅.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企业家精神培养[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7):48-50.

[12] 彼得·德鲁克.创新与企业家精神[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13] 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8.

[14] 邵傳林,徐立新.创新驱动发展的制度性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中国省际层面的实证检验[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69-76.

[15] 范子英,张军.财政分权、转移支付与国内市场整合[J].经济研究,2010(3):53-64.

猜你喜欢

创新驱动发展实证研究创新创业
玉雕专业学生专业认同的实证研究
温州小微企业融资环境及能力分析
创新驱动发展下信息管税与会计信息质量关系研究
创新驱动发展与知识产权制度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