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北省农村金融排斥态势与金融普惠策略分析

2017-05-25冯雪刘倩

现代商贸工业 2017年11期
关键词:河北策略

冯雪+刘倩

摘要:河北省农村金融扶贫中的金融排斥问题显著。为此,从资金供给、制度供给缺失、小农经济背景下对金融机构的抑制三个方面进行了农村金融排斥现状和障碍因素的解析,最后从立法、加强互联网建设、革新基层金融机构管理方式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河北;农村金融排斥;策略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11.038

河北省是扶贫任务较重的省份,到2015年底尚有3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燕山、太行山区贫困人口贫困程度较深,脱贫难度大。目前河北省有62个贫困县,燕山-太行山区连片特困地区县22个、片区外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23个、省定县17个。根据中央的规划,到2020年河北省需要确保贫困村全部出列并基本达到美丽乡村建设标准,确保贫困县全部摘帽。

2015年河北省政府印发了《河北省金融扶贫富民工程实施方案(试行)》,金融扶贫开始了系统化进行之路。由于存在地理可及性和社会经济等方面的障碍因素,农村金融发展面临着金融排斥。河北省的二元经济结构显著,城市化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因此河北省农村金融排斥问题更为突出。河北省如何脱贫,如何解决农村金融排斥问题已经成了需要迫切解决的现实问题。

1金融排斥的国内外研究述评

金融排斥概念最早由Leyshon于2008年提出,认为金融排斥的主要因素是地理可及性。20世纪90年代后广泛运用于英国政府部门,而后澳大利亚等国家也开始着重解决这一问题。在国内论文中提出政策建议部分时候经常借鉴英国、澳大利亚、美国的解决办法。金融排斥概念逐渐从地理学家的研究范畴转到经济学家、社会学家的研究范畴,于是排斥的概念逐渐被解释为“选择”。因此,金融排斥逐渐被归类为社会排斥的子集,被金融排斥的居民也会在其他方面被排斥和否定,因此金融排斥逐渐加重了其他方面的排斥。随着对金融排斥研究的深入,金融排斥从地理可及性的角度深入到社会网络、认识维度、价格维度、市场维度、条件维度等方面。尽管学者们从多方面对金融排斥进行阐释,其本质还是指某些人群无法找到合适的渠道获取金融服务。

国内学术界对金融排斥的研究始于2005年田霖、武巍的文章,由于我国城乡二元化经济特征显著,城乡金融系统割裂化严重,因此國内学者对金融排斥的研究主要聚集于对农村金融排斥。何德旭、饶明(2008)的研究表明我国传统金融结构更倾向于农村金融排斥,而谭露(2010)的研究表明农村金融的显著特征是较高的显性成本和畸高的隐形交易费。王修华、邱兆祥(2010)、贺小金(2011)的研究均表明我国农村金融排斥区域差异大。胡振、臧日宏(2014)、王静(2014)等诸多学者对造成农村金融排斥的因素进行研究,第一产业比重、交通条件、受教育程度、农林基建财政支出比例等都是学者们主要关注的方面。

本文的研究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首先是河北省农村金融排斥的现状进行统计描述,接着对河北省农村金融排斥的障碍因素进行分析,最后提出河北省普惠金融的政策建议。

2河北省农村金融排斥的现状与障碍因素研究

2.1农村金融资金供给方面

河北省农村金融供给主要由官方及民间两个方面。官方包括了农信社(包含农商行、村镇银行等农村金融组织)以及邮政储蓄为主;民间则是村里的贷款者以及村民互助组织。

从总的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规模来看,吸收的存款大大多于发放的贷款。以农信社为例,发放贷款难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农信社严重的历史问题。农信社建立之初制度不完善,管理漏洞多,贷款权利下行严重,于是贷款审批出现了乱贷现象,出现了大量不良贷款。于是后期矫枉过正,贷款难。

(2)优质抵押物较为缺乏。从河北农村状况来看,各个村镇除了少部分人口先富起来之外,大部分村民都缺乏优质抵押物或者是优质项目,因此获得贷款难。

2.2制度供给缺失

农村金融的发展受制于农村的各种制度,如不完善的土地制度、农户房屋所有权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农村金融信贷制度等相关顶层设计和与之相匹配的法律体系缺失,这一问题表象就是农村金融信贷风控、信贷成本降低难以落实到位。风控成本高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农村信贷金额小,放贷笔数多,地理分散,同时由于农业产业的利润微薄,难以支付较高利息,这样导致商业金融机构到农村开展信贷活动受限。

(2)与城市相比,农村的契约化程度较低。由于农村地区是熟人社会、宗族社会,且缺乏各方面的条件约束,因此,在发生债务拖欠后,追款较为困难。

2.3小农经济背景下对金融机构的抑制

(1)分散的小农经济在改革开放初期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激发了农民勤劳致富的热情,但是随着

农业产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农产品市场和水平的不

断深入,小农经济背景下的中国农民必然面临自我组织化程度低,农业生产资料配置规模经济下降,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不足,进而导致农村金融信贷风险成倍增加,反过来又抑制了现有正规金融机构对农村提供信贷支持的空间。

(2)我国农村居民文化程度较低,进而导致民主意识、合作意识、自我意识较低,难以自我自发的形成规模化的合作经济组织—农民合作社,这也是我国农民合作社多而不强的意识形态根源所在;同时多年来国家推行城镇化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即使偶尔有地方农村能组织形成了小规模的合作经济组织,由于企业家精神匮乏,难以成长为优秀农民企业家。

(3)农村较低的市场化程度,偏重于熟人间借贷的传统观念,导致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具有存在的意义和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这类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虽然没有正规金融组织那样完善的金融技术,但是针对本地农户的民间金融供给具有极强的适应性,对正规金融机构提供金融服务具备较强的竞争实力,反过来对正规金融机构向农村提供金融服务产生了竞争和挤出效应,进而进一步导致可统计的正规金融机构提供的金融服务偏低乃至匮乏。

3河北省农村金融普惠策略选择

消除农村金融排斥态势,发展普惠金融,这是河北省城乡统筹的重要内容。本文从体制内和体制外两个方面提出以下解决路径。

3.1体制内—下放金融自主权

农村金融的问题在农村,各地问题纷乱复杂,因此,下放金融自主权,各个农村金融机构因地制宜开展工作,或者是有益的探索。农村金融排斥的消除,农村金融的发展,首先需要一个完善的社会体系,如对农村金融的具体立法、对农业产业保险、担保的联动机制建立,同时应当开展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逐步淡出行政管理,强化服务职能。具体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

深化中国农业银行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突出政策性职能;

引导互联网金融、移动金融在农村规范发展,扩大在农民合作社内部开展信用合作试点的范围,健全风险防范化解机制,落实地方政府监管责任;

全面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加快建立“三农”融资担保体系。完善中央与地方双层金融监管机制,切实防范农村金融风险。

3.2体制外——发展“互联网+”

根据党中央的2016年1号文,引导互联网金融、移动金融在农村规范发展。近年来的主要操作模式有产业链条信贷(京东)、经销商下沉渠道(田田圈等)、扶贫基金+支付宝数据分析(蚂蚁金服)、农村消费金融(什马金融)。从目前的情况看,“互联网+”在农村发展,政府需要立法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独立机构下沉渠道被动,多成为大型涉农企附属金融板块;互联网工具应用教育需要时间;基层组织治理权问题。

参考文献

[1]吴海霞,霍学喜.信贷约束、农户融资困境及金融排斥影响因素分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14,(03).

[2]田霖.我国农村地区金融排斥研究[J].金融研究,2008,(7):195206.

[3]黄祖辉,刘西川,程恩江贫困地区农户正规信贷市场低参与程度的经验解释[J].经济研究,2009,(04):116128.

[4]阚景阳.金融支农扶贫模式研究——基于河北省“环首都扶贫攻坚示范区”视角[J].理论探研,2013,(11):2930.

猜你喜欢

河北策略
河北顶呱呱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河北顶呱呱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河北顶呱呱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基于“选—练—评”一体化的二轮复习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河北:西洋乐器畅销海外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孙婷婷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