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教育集团平台下“政行企校”深度合作途径及模式研究

2017-05-25莫颖邓慧敏

广西教育·C版 2017年3期
关键词:行业合作模式院校

莫颖 邓慧敏

【摘 要】本文分析影响院校、行业及企业合作的相关因素,探寻持续推进三者合作纵深发展途径,并在集团平台的基础上,扩大院校间资源共享的范围,打造政学产研密切合作的模式。

【关键词】集团平台 行业 企业 院校 合作模式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3C-0048-03

2015年,国务院、教育部分别印发《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关于深入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意见》,鼓励多元主体稳步构建和发展职业教育集团,持续增强校企合作以及产教融合,建设现代化的职业教育机制。并提出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市场引导以及政府推动的积极作用,贯彻落实“依法办学、加入自愿、育人为本、退出自由”的指导原则,鼓励境内外科研院所、职业院校、企业、行业及其他形式的社会组织组建和参与职业教育集团。同时,持续健全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具体实现途径和形式,为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提供保障机制,全方位增强职业教育集团的综合服务的水平。

不少实力较强的教育集团在大力开展职业教育的过程中,在政府部门制定的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下,运用“集团化”发展理念,以职业教育集团为总部,采取了联合办学、创建院校、兼并其他院校、校际联合及参股融资等多种方式,积极推动行业、企业、院校、政府、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联合所需的各种教育力量,组建约束力较强的、注重实质性联结的职业教育集团,形成了集团平台背景下的职业教育发展新模式。由此看来,职业教育集团作为教育资源和教育机构,通过采取集约化的职业办学方式,有效地共享和整合社会领域的多种职业教育要素和资源,充分吸收多方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到职业教育中来,稳步提升职业教育的办学效益及质量,实现职业教育集团的跨越式发展。

一、影响院校、行业及企业之间合作的因素

(一)企业的“被参与者”地位弱化了企业在集团办学中的作用。当前国内企业参与集团办学及职业教育的水平较低,在职业教育中发挥的作用非常不平衡。从市场供需方面来看,企业处于买方市场,应该在职教集团中居于主导地位,然而从企业在职教集团现行的运行机制、地位和职能来看,企业的作用被极大地削弱了。比如,在各种职教集团中,特别是在院校主导型及教育部门主导的职教集团中,相关企业受到政府或主管部门相关条款的限制和约束,仅仅处于“被参与者”地位。在职教集团组建前期,不少企业碍于地方政府领导的情面,只能“被动地”参与到集团活动中;从职教集团建设后期看,院校、行业及企业未能搭建良好的合作交流平台,或不存在事实上的人才需求,不少合作项目仅局限于粗浅的输送新生劳动力及员工培训等方面。虽然企业有旺盛的人才需求,但因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和长期合作的基础,企业在集团化办学合作中的作用被弱化,这大大区别于经济发达国家企业极大影响职业教育的现状。

(二)相对松散的合作结构与相对完备的功能需求的矛盾。不同主体在参与到职教集团时,采取了契约模式,大部分成员只是以契约、情感、信任为联系纽带,未能在人、财、物等方面高度融合,缺乏物质激励机制。一旦主体发生了利益冲突,或者市场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就可能产生“离心力”,现有运行机制、管理体系的约束力不强(或较弱)。

(三)行业协会未能充分发挥引导和规范作用。相关行业协会具有较强的官办色彩,缺乏较强的参与能力,它们更关注自身的利益,不能积极引导行业、院校、企业的合作。同时未建立顺畅的参与渠道,无法给予企业、院校合作带来实质性好处,反而可能会增加校企合作的负担与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行业、企业及院校间的合作。

(四)集团缺乏一体化的保障机制及合作载体。集团组织结构的分散化降低了集团办学总体的竞争力。目前绝大多数职教集团都不具有法律认可的社会身份,只能通过相关章程约束集团成员,缺乏一体化的管理机制及合作载体。如,集团中的院校单独制订教学计划,进行课程开发等,虽然采取了集团办学的方式,但是成员单位未能发挥优势互补,无法形成整体优势,培养出来的毕业生能力和水平参差不齐,总体竞争力不强。

(五)集团功能单一,无法有效满足相关方面的利益诉求。在企业集团成员单位开展合作的过程中,因职教集团成员构成呈现出多元化态势,成员不仅有企业、学校,也有科研院所和行业协会等,这些单位和机构的利益诉求存在着显著的差异。目前,绝大部分教育集团都是院校主导或教育部门主导,缺乏有效的利益分配和协调机制,因此它们会更加关注自身利益。虽然这些职教集团为企业和学校搭建了高效率的沟通交流平台,但是未能充分考虑其他机构和单位的利益诉求。比如,不少集团办学的主要目的是提升学生的就业率,未能充分关注学生继续升学、教师参加企业实践及进修和企业员工提升学历等方面的需求。此外,由于集团院校内部缺乏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机制,未形成协调兼容机制,不能顺畅地衔接升学考核与课程设置等内容,因此,出现非常尴尬的现状是,虽然职教集团拥有丰富的教育、教学、实习和就业资源,但这些资源的利用率非常低,不能从整体上提升集团办学效益。

二、进一步拓宽集团平台下行企校与校际合作的途径

如何充分发挥职教集团平台的优势,加深校企及校际合作,持续拓宽校企及校际合作的渠道和途径,实现内涵提升与共同发展的目标?广西商务职教集团在这方面做了有效的探索与实践。

(一)引企入校,深度产教融合。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广西商务职教集团的主要理事长单位之一,大力开拓院校及企业的合作途径,积极引入企业,得到了企业提供的相关设备及资金,累计达到了106万元人民币。使用企业投入的资源,在校园内打造了多个实训基地,如大益爱心茶室、天业航空模拟舱及百丽营销体验室等。通过与企业的密切合作,该学院开设了天业航空班、百丽店长班等多个“订单班”,为企业“量身订制”培养了394名应用型、高素质专业化人才;与百丽集团旗下的百朗体育用品企业共同实施了“百丽店长班”教育项目,大力试点现代学徒制,创新职业人才培育模式和校企合作途径。該学院还和广西地区的国际货运代理中心进行密切合作,帮助学生到协会的相关成员企业中开展实训、实习及观摩活动,邀请企业专家到校为学生举行专业分析讲座,在校内组建广西地区国际货运代理从业者考试培训点。

(二)多样化办学,凸显成效。在各理事长单位的大力支持和有效指导下,广西商务职教集团中的多所院校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比如,广西商务职教集团成员单位广西商业学校实施了校企合作“双主体、订制化”及“八共模式”,增加实训设备资金,积极地与广西烹饪协会开展联合办学,组建“广西地区少数民族餐饮服务人才考核培训基地”。广西商务职教集团成员单位右江民族商业学校创新校企合作方式,大力建设新型实训基地,和广东省鸿联九五现代信息公司进行密切合作,共同建立客户服务中心实训基地,实现了工作及教学情境的双对接;广西商务职教集团成员单位正久职业技校是一所由企业创办的培训学校,该校大力推进产教融合,以定制化方式培训企业所需要的员工,将经营实体及专业教学密切结合起来。

(三)贯通中高职教育,扩大办学规模。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和广西商务职教集团中的多个中职学校开展合作,与集团内多个中职学校开展帮扶共建活动,构筑了中高职教育衔接平台,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有5个专业实现了中高职院校合办。同时,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还在集团内职业院校中组建了中专部,签署“2+3”对口教育招生合同,实施招生教育培训活动,通过帮助集团内中职院校设计、推广宣传动画资料和视频等方式,帮助集团内中职学校扩大招生和教育规模,实现了中高职教育的贯通衔接,实现广西商务职教集团范围内多所中高职院校集体发展的目标。

(四)课程与专业的有效衔接,强化内涵建设。广西商务职教集团内大力推进中、高职课程及专业相互衔接,打造沟通联络交流体系。比如集团理事长单位之一的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积极联系其他会员单位,与其他集团单位共同编写了特色教材《计算机维护及组装》等,还与多家会员单位共同开设了会计类专业,在学生实训、课程设置及设备资源等领域实现了资源共享,共同开发和设置相同或相似的专业和课程。

(五)共建师资队伍增强集团软实力。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主导多个师资培训活动,开展了旅游管理、电子商务、慕课平台建设及现代学徒制等方面的培训,为广西商务职教集团培训骨干教师累计超过百余人次。通过实施集团内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共建及帮扶互动,分享重点建设专业及课程建设等方面的资源以及指导建设校园文化、实训室建设等方面的工作,增强了职教集团的软实力。

三、职教集团平台下合作模式的设想

(一)构建集团办学协调机制。一是充分发挥政府部门主导职教集团办学的积极作用,打造优良的发展空间和环境,制定科学的制度和政策;二是提供行业指导信息,颁布实施专业人才的岗位资格及分类标准,为相关单位提供动态的岗位、行业需求信息,使职业教育集团有针对性地培育人才,实现岗位和人才的有效对接;三是企业要积极参与到相关院校的课程、专业、师资建设中;四是学校积极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于企业的人才需求。

(二)完善职教集团办学激励体系。创新产教合作体系和体制,革新运作中的利益分配制度,通过风险共担及利益共享,更好地提升合作效率。

(三)打造监督评估体系。一是科学制定和落实集团办学的监控及评估制度;二是充分发挥社会各界的督促和监督作用;三是强化用人单位反馈人才质量信息制度建设;四是采取办学质量统一认证机制。

(四)强化内部管理。在职教集团内部开展分层管理与集中领导相结合的制度,科学地界定不同成员的义务及权利,顺利、有序推进集团办学进程。

(五)构建政府部门主导的集团教学管理体系。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相关政策、营造优良的环境、搭建良好的合作平台,及时提供需求和反馈信息,引导职教集团主动适应迅速变化的市场需求,积极自主办学。借助投资、评估、税收政策,通过购买培训、教育产品等多种方式,有效地调节和管理集团运作,引导其发展和办学方向。

(六)構建和完善多元化投资融资渠道。要贯彻职教集团的教育公益性,保障财政投入的主导性地位,多渠道筹集办学经费,构建适应市场发展的集团办学投资融资体系。

(七)完善紧密型的集团管理组织结构。大力促进集团办学的管理组织机构改革,使之从松散合作型升级为紧密合作型。构建“一会三系统”,“一会”指的是理事会或者董事会,“三系统”指的是监督系统、执行系统及反馈系统。理(董)事会贯彻落实集团集体决策,服从最高权力,协调、统筹及管理集团办学的具体事务,执行董事会统一领导下的法人负责制度。

(八)依托行业协会组织,规范、引导集团办学。充分发挥集团中行业协会的积极作用,使它们充分参与到职教集团的全方位办学运作及管理过程中。强化对企业的监督,注重信息引导,颁布实施相应的职业标准及行业规范,推行统一化的行业职业教育规定和指标体系,引导制定职教集团办学中的人才培养内容、目标、课程教学及专业设置。稳步强化政府部门、行业协会、职教集团、生产企业及科研机构的配合与联系,持续推动职教集团朝着更加高效的方向发展。

四、结语

职业教育集团应该充分发挥集团平台的优势,积极利用自身的优势资源,进一步提升产教研等因素的融合,积极开展行业与院校、校企、校际之间的合作培养行业及企业发展必需的技能技术型高水平人才。在此过程中,坚持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增加受教育者的就业机会、服务于本地区及本行业的发展为导向,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企业积极参与、行业提供指导、尊重学校在合作过程中的作用。制定和实施集团平台下促进职业院校的科学发展战略,最大限度地调动集团内的多种力量,吸引更多教育资源和要素汇聚到职教集团中来,使其朝着纵深方向稳步推进。

【参考文献】

[1]丁敏旭,郑关中.院校主导型职教集团校企合作机制创新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1(12)

[2]尹华丁.国外经验对我国政府主导职教集团化办学的启示[J].职教论坛,2011(7)

[3]匡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的国际比较研究[J].外国教育研究,2008(6)

[4]施丽红,朱德全.和谐共生:职业教育城乡统筹发展体制与机制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人大复印报刊资料),2012(7)

[5]周建松,谢峰.行业、校友、集团共生态:高职院校办学模式创新[J].中国大学教学,2008(2)

【基金项目】2014年广西教育科学规划项目“广西商务职教集团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中的作用实践研究——以电子商务和酒店管理专业为例”(2014JD306)

【作者简介】莫 颖(1973— ),女,广西宁明人,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邓慧敏(1982— ),女,广西隆安人,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行业合作模式院校
试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深化与发展
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产学研用合作模式实践研究
专车行业改革必要性探究
立足行业的产教融合培养模式的研究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