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2017-05-24孙武文

魅力中国 2016年37期
关键词:交流数学课堂

孙武文

合作学习是《数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小组合作学习是学习好数学的关键。对于小学生来说,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在课堂上互相交流的机会,对于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的培养和合作能力的培养起着巨大的作用。小组合作学习也较好地解决了有限的课堂时间问题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问题。

现在的数学教学中,虽然大多数老师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但小组合作学习还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讨论的问题缺乏挑战性;有的小组分工不明确,学生显得手忙脚乱,降低了合作效果等。这样无法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达到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这就要求站在教育的前沿的我们,做好课堂的引导者,采取科学的方法,有效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根据小组所要合作解决的问题,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一边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和学习数学效率的提高。

那么,数学课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必要性有哪些呢?教师应如何开展数学课堂下的小组学习呢?下面本人就从数学的实践谈几点粗浅的体会。

一、小组合作学习在数学课中的必要性

1、教师要转变观念,明确合作学习的意义,当好“指导者”、“参与者教师在合作学习整个过长中,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导师”、“合作的伙伴”、“交往的对象”。从以前的“大包大揽”到把舞台留给学生,并不意味着教师无所事事,相反,教师要担负起个大的管理和调控职责。教师的发挥得越有效,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得就越充分。老师的介入,应该悄然无声、水波不停,在不经意中,教师很自然的成为同学们的一名合作伙伴,师生分享交流研究的成果,是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对问题的人士渐趋全面,对知识的理解也渐趋深刻。

2、从学生自身利益来说

学会欣赏与激励,每一个人从内心深处都希望自己是成功者,因而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也是学习合作目的之一,所以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要教学生学会欣赏。同学的发言有创造性,要懂得鼓掌,表示赞赏,教师要教学生学会使用语言激励评价,既能充分肯定同学发言好的地方,又能诚恳指出存在问题与不足,大胆讲出自己对问题的看法。这样,真城的相信别人,帮助别人,互相欣赏,互相鼓励,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形成了和谐、宽松、积极向上的氛围,有利于每个人发展。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发展自己的见解,学会与人交流,小组合作学习更有利与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当学生从中获得成功时,会感到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也会感到集体力量的伟大,我认为这样更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学生学习数学更有利。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既有利于学生的主体性,又有利于张扬学生的个性,教学中,要努力为学生创造条件,努力为学生提供学习的空间,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交流表达能力和自主创新精神,促使学生持续健康的发展。

3、从课堂教学质量来说

如果一节数学课堂不加任何修饰,那学起来会比较枯燥、无味。特别是对于喜欢多变的孩子看多了,听多了,也会由想动一动的欲望。那么,如何让所有同学都参与进来呢?小组合作学习则是一种很好的选择。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可以让学生的思维集中到一起,病向着共同的目标去思考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这样不但节省了时间,也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最终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4、从学习效率来说

小组合作学习能转化为学习的动力,促进智能的发展,学生的交流与合作,从而达到提高学习的目的。所以,作为教师,我们要为学生创造有利条件,让学生积极参加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不断发展与提高自己。只要学生对数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产生了兴趣,我相信学习效率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提高,并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1、组织分工,明确职责

根据班级学生数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6人,组长一名,负责组织工作;副组长一名,负责协调,记录工作;其他组员编号,这样做既可以保证小组学习有序有效进行,又能为全班交流提供便利。

2、创设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学生如果有探究欲望,他才会在组内积极发言;繁殖,如果没有动力,他就只会坐在那里默不作声。所以,激发其探究欲望是关键。如何才能激发其探究欲望呢?我认为,必须得创设一个良好的生活情境。

3、个别谈心,教师巡视指导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常常会出现每个小组均由胆大好强,能说会道的个别好学生独有“包办”,其他组员任听其说,沉默寡言的现象,针对这种现象,我会课前先把这些好胜逞强的“霸王龙”单独找来谈心。要下台进行巡视。

4、树立威信,组长模范带头

在平时的教学中学生都面向讲台,教师很容易发现哪个学生没有认真听讲,针对上述现象,组长就应该旅行起自己的职责。制止“开小差”,使小组合作学习正常开展。

5、鼓励为主,教师评价有方

在每次小组合作学习完成之后,教师要及时给予小组适当的评价。教师可以说几句激励的话,或者给五角星,或发小红旗,或让全班为他们鼓掌,经过多次评价之后,就无形当中促进了组与组之间的竞争,久而久之,小组合作学习就会有新的面貌。

三、教师如何有效开展教学课堂下的小组合作学习

1、合理安排合作对象

由于小学生的性别。性格及能力的差异,教师在组织小组合作前,一定要做好调查,对学生的各种水平能力做到心中有数,以便是小组合作学习达到预期的目的,让每个成员都能从中有所收获。如果教师不做好安排,任由学生发挥,那学生很容易在合作过程中成为一盘散沙,从而得不到任何提高。所以,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合理安排合作对象显得尤为重要。

2、熟练掌握合作技能

小组讨论交流前,教师要给学生讲清合作规则,如:讨论前兩分钟组员先独立思考,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然后再由组长安排各组员发表自己的见解,其他人要学会倾听,最后讨论,形成集体意见后整理出来。

3、合理安排小组合作的时机

数学学习中不是每个内容都需要小组讨论。因此,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选择的内容要有一定的挑战性,要有一定探索和讨论价值,要有一定的开放性。教师应做到让同学之间互补互助,共同进步,否则小组合作学习就失去了意义。、

有的学生说最初对数学学习不是十分感兴趣,但是经过老师课堂上灵活地组织小组合作学习使他们感到十分新颖有趣,这样的课堂氛围也正式他们想要的理想课堂。

实践证明,小组合作学习对小学生学数学来说确实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小组合作学习是小学生学好数学的关键。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新课改倡导的三大学习方法之一,有其巨大的优越性,能更好地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促进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为此,作为教师的我们一定要做好小学合作学习的工作,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利用小组合作学习,不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激发他们血丝数学的兴趣与欲望,最终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猜你喜欢

交流数学课堂
如此交流,太暖!
欢乐的课堂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交流平台
交流平台
写字大课堂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一条鱼游进了课堂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