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海拔干旱山区果树建园技术

2017-05-24许竹林

南方农业·下旬 2016年12期
关键词:高海拔

许竹林

摘 要 通过总结武山县果园建设工作,从园址选择、园地规划、苗木定植方法以及定植后的管理等技术环节,论述武山县县域内高海拔干旱山区的建园技术,以期为相似自然条件地区的建园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高海拔;干旱山区;果树建园;武山县

中图分类号:S66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6.36.009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果品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以及相关政策的大力扶持,一些土地流转大户和农户开始积极投身于果园的投资和建设,但实际操作中,由于相关知识普及程度的不足,暴露出不少的问题。为了更好地提升果园建园水平和质量,笔者以多年的建园工作实践经验为基础,融合周边果业发达地区的建园经验,探讨和总结武山县高海拔干旱地区的建园技术,以期为相似环境条件地区的建园工作提供参考。

1 武山县自然条件概况

武山县位于天水市西北部的渭河上游,甘肃省东南部,东经104°34′~105°08′,北纬34°25′~34°57′,处于秦岭山地北坡西段与陇中黄土高原西南边缘复合地带,海拔

1 365~3 120 m,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0.3 ℃,

无霜期195 d,年日照时间2 331 h,降水量500 mm左右。

2 建园的环境要求

2.1 土壤

土壤为植物提供生长所需养分的最主要资源库,良好的土壤条件是果园优质高产的前提保障。所以要求在土层深厚、土质疏松、通气性和排水性良好、地下水位

2 m以下的砂质壤土上建园。pH值6.5~7.5的微酸性土壤适宜大部分果树生长,但建园时可根据果树的生长习性进行适度的土壤改良。

2.2 光照

光照的强度和时长直接影响叶片光合作用,从而影响果实产量、品质以及树体的健壮程度。而大多数果树都为阳性树种,喜光,需要充足的光照,且年日照时间必须达到1500h以上,有些品种则要求更高,所以选择园址时应着重考虑光照情况。

2.3 温度

大部分北方地区阔叶果树生长所需年平均气温在8~12 ℃,年最低气温不得低于-27 ℃,1月份平均气温不低于-10 ℃,生长期(4-10月)平均气温在13~18 ℃,夏季(6-8月)平均气温在18~24 ℃。但不同的树种耐受性有所不同,建园时可按当地具体的气候特点选择适宜的树种进行建园工作。

3 建园前的准备

3.1 园地规划

根据高海拔干旱山区的地形特点,首先,要将坡地修成水平梯田,果园行向可按照山坡等高线进行规划设计;其次,根据果园需要把果园分成多个小区,小区面积可大可小,应按照管理需要确定;最后,还要考虑果园灌水和排水系统、防风林带、管护房、供电线路等基础设施都要安排落实。

3.2 苗木准备

首先确定主栽品种、授粉品种、苗木大小及砧木种类,提前做好主栽品种和授粉品种所需数量的预定,合理安排栽植时段,尽可能缩短运输时间,做好苗木栽植前的各项工作准备。

3.3 贮水备膜备肥

由于所处高海拔干旱山区,降雨量偏少,且不均匀,为了确保初栽苗木成活和生长需要,提前贮备一定量的水是果园建设的首要工作,备膜备肥是保墒增温、促进苗木根系恢复、生长的有力保证,更是建园成败的关键。

3.4 整地、打点放线

根据栽培品种、地形地势和管理水平来确定所栽果树的株行距。山地坡面栽植应沿等高线布行、顺山体走向布列,以有利于通风透光、田间作业和运输;在浅山台地或河川平地建园,行向为南北走向、东西向布列。用测绳按照地形地势确定栽植点,并用白灰打下标记,依此方法确定每一块地,注意协调好乡邻地块的栽植距离,避免邻里间发生矛盾。

4 苗木栽植

4.1 栽植时间

每年9月至第二年4月都可以栽植,一般果树从落叶后到次年3月均可栽植,在此时期内苗木栽植越早越好。春栽在苗木萌动前栽植,即3月初至4月初;秋栽在苗木落叶后即可,秋栽由于地温还较高有利于苗木根系愈合生长,再加上秋季雨水较多,更利于苗木成活,故多以秋栽居多,但越冬前要做好苗木的防寒措施。

4.2 栽植密度

栽植密度应根据地形地势、土壤气候条件、树种、品种、砧木特性以和选择的树形以及果园肥水管理水平来确定,对于地处高海拔干旱山区建园,目前一般苹果栽植密度为3 m×4 m、核桃栽植密度为5 m×6 m比较适宜。在建园初期,幼树行间还可以种植一些低秆作物来增加收入,通过对间作物的日常管理,既有利于幼树的生长发育,又能让果农乐于接受。

4.3 苗木处理

起苗时要做到先灌足水后再挖苗,以保证苗木根系(特别是须根)完整,尽可能减少苗木根系损伤;如果苗木运输距离较远,要特别注意苗木的包装和根系保护、保湿。栽植前应对苗木进行消毒、吸水或生根处理。用杀菌剂浸泡苗木20~30min,再用清水对苗木根系浸泡24h,此外,还应对苗木进行根系进行修理,剪去损伤、干枯、病虫根和嫁接口薄膜,然后蘸泥浆栽植。

4.4 授粉树的配制

主栽品种与授粉树一般按5∶1或4∶1配制适当的授粉树,可提高果品的产量和品质,选择授粉树时,必须选择品质好、花粉多、丰产、有经济效益的品种。

5 苗木定植后的管理

5.1 中耕除草

幼树生长季节要对果园进行多次中耕除草,以解除地表板结,切断毛细管,减少水分蒸发,增加土壤通气,促进肥料分解。同时,清除杂草可以节约水分、养分,减少病虫害发生。尤其在下雨后、灌溉后和干旱季节效果更为明显,全年一般中耕除草3~5次。果粮间作的果园,可结合对间作物的管理,对树盘下杂草及时清除。

5.2 浇水及施肥

苗木栽植后应根据生长情况和土壤墒情及时浇水,并适时追、施肥。春季栽植的苗木,待苗木发芽5 cm后追施第一次肥,以速效氮肥、磷肥为主。以后根据苗木生长情况酌情施用,每次用肥量按树种不同而有所差异,到9-10月再施基肥一次;第二年于苗木发芽前和6月各追肥一次,9-10月施基肥一次,施肥量视苗木生长情况较上一年略有增加。施肥采取环状、条状、穴状三种方法,施肥深度为追肥10~20 cm、基肥30~40 cm,施肥位置在树冠垂直投影外缘挖沟,每次施肥后必须进行苗木浇水灌溉,否则,将造成肥料浪费,尤其是不能及时给苗木提供足够的营养而导致生长缓慢。

秋季定植的苗木,要埋土越冬,不能用埋土越冬的果树,应用作物秸秆或报纸包裹枝干越冬,到第二年春季土壤解冻后,去土扶苗或解除枝干包裹物,修整树盘,根据土壤墒情酌情浇水,然后给树盘覆膜保墒,苗木发芽后施肥管理措施和春季定植苗木相同。

幼年果树根系开始活动期与芽萌动期相同,幼树地上部生长很慢,而根系却生长较快。试验表明:果树根系全年有三次生长高峰,第一次大約在萌芽前到4月下旬,影响此次根系发生的主要因素是树体贮藏营养、土壤温度和水分;第二次大约在5月底到7月底,此次新根发生量最大,持续时间也最长,是肥水管理的最佳时期;第三次大约在8月底直到果树落叶,是果树秋季根系发生的又一高峰期,此时关键是保护好叶片,这一时期的肥水管理,对提高树体的贮藏营养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责任编辑:赵中正)

猜你喜欢

高海拔
论黄河沿岸高海拔循化红线辣椒疫病防治技术
四川高海拔地区电网工程医疗保障费用标准的修正和完善
在高海拔上处理大断面地下洞室塌方
高海拔地区公路勘测外业测量的几点经验
龙胜县高海拔林区造林树种选择研究
高海拔地区银杏露天优质高产壮苗培育模式试验
秦岭山区草莓春延后栽培技术
七峰龙潭 无关风月
高海拔地区变电工程造价水平分析
音频大地电磁法在高海拔地区工程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