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永州柳学的成果

2017-05-24吕国康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永州柳宗元研究

吕国康



永州柳学的成果

吕国康

(永州市教育局,湖南 永州 425000)

永州市柳宗元研究学会自2001年成立至今已15年,经过同仁们的共同努力,立足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在著作、课题、论文等方面取得了诸多成果,产生了广泛影响,成为全国柳宗元研究基地之一。

柳宗元研究;成果;学会;永州

柳文化是永州最重要、最独特、最具代表性的地域文化之一,研究力量较强,研究成果丰硕。经过永州市柳宗元研究学会同仁15年的辛勤耕耘,无论是柳学研究的广度还是研究的深度,无论是专著、论文还是研究课题,这一阶段所取得的成果都大大超越了第一阶段,在全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成为继广西柳州后又一重要研究基地。可以说,永州柳学进入了一个新的繁荣时期。

一 著作方面

这一阶段,永州学人的涉柳著作时有出版,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不完全统计,学会同仁共出版柳学著作26部;在学会的组织下,学会10名学术骨干参与了《柳宗元大辞典》(黄山书社2004年)500多个条目的撰写工作。永州学人的著作从不同角度对柳宗元的文学作品、思想及诗文教学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大多注重了学术性与普及性的有机结合,充满了永州地域特色。其中,翟满桂教授的《一代宗师柳宗元》是永州学者比较系统研究柳宗元的一部专著,该著重点阐述了柳宗元在永州十年的生活、心境、踪迹,对其思想、文学成就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对现代柳学研究进行了归集和梳理,得到了国内外柳学专家的充分肯定和留学研究者的好评。值得一提的是学报编辑、学会副秘书长王涘海将前后跨越25年,从《零陵师专学报》到《零陵学院学报》、《湖南科技学院学报》上发表的“柳宗元研究”专栏文章137篇,共计115万字加以搜集整理,主编了《柳宗元研究:1980-2005》,该书既是对过去柳学研究成果的阶段性集结,又为后续的柳宗元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中国柳宗元研究会会长孙昌武先生不仅为该书作序,还极力称赞“这部文集无论是作为总结性的学术成果,还是作为文献资料,都具有相当高的价值。”

在综合研究中,吕国康的《柳宗元评说》,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共收录75篇文章,38万字。本书是作者近20年来心血的结晶,比较全面地介绍了柳宗元的生平、思想、创作及影响,分为“生活的轨迹”、“睿者的智慧”、“艺术的美感”、“奇葩的芬芳”四辑,对柳宗元进行多层次、多角度、多方位的探索。无论长文短章,都充满了学术激情,用事实说话,用论据立题,在研究中注意扬长避短,探索学术疑难问题,提出了不少观点独到的新见解。

在思想研究中,李钟麟的《柳宗元官德研究》,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独辟蹊径,以“官德”的视角剖析了柳宗元置身官场生态中的价值趋向。作者在历史地考察中国古代优秀的官德文化之后,聚焦柳宗元的官德实践,从为官目的论、为官用人论、为官修养论、为官风格论、为官职责论。通过佐证、阐释、论析,指出“忧国忧民”是其思想核心,彰显了“官为民役”这一浸润民本主义思想的历史光辉。作者梳理了柳宗元官德思想的现代价值:官为民役,仁民爱物,公正无私,廉洁自守,尊贤惜才。并联系现实,针砭时弊。骆正军《柳宗元思想新探》一书,由湖南大学出版社出版。全书共九章,第一章概述,第九章结语,二至八章分别是:以“儒学四德”为德治之本;以“虞舜之道”为“德治之范”;以“易学理念”为从政之基;以“佛学精髓”为佐世之道,以“辅时及物”为“文学之根”;以“荣卫学说”为“治国之术”;以“利安元元”为“终身之务”。该书对柳宗元思想建构的本原,以及他的德治思想、易学思想、佛学思想、文学思想与民本思想等方面,进行了全景式的开掘与探究。为柳学的繁荣奉献了新的优秀成果。作者认为:对柳宗元而言,“永贞革新”是其政治与生命之愿景的锋芒初试,被贬永州使其政治与生命之愿景得到“淬火”与成型,而任职柳州则是其政治与生命之愿景的部分实验与验证。这是十分中肯的。吕国康《柳子风范》列入丛书“永州这本书”,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全部分四个部分。“谪居永州十年风雨”、“刻苦攻读发奋著述”,一、二部分对柳宗元在永州十年的生活做了阐述。第三部分“睿者之智思想之光”,对柳的主要哲学思想及治国理论做了介绍。第四部分“一代宗师风范长存”,从5个方面对柳的人格魅力做了阐释。该书短小而精悍,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在作品研究中,早在2002年,由湖南文艺出版了陈松柏、蔡自新主编的《柳宗元与永州山水》,吕国康、杨金砖主编的《柳宗元永州诗歌赏析》。前者用生动的笔调介绍了永州历史和山水名胜,柳宗元在永州的生活与永州山水的联系,柳宗元在永州的部分传说故事,“永州八记”及部分山水诗赏析,图文并茂,可读性强。后者收录了柳宗元在永州创作的全部诗歌,另增选了两首赴长安途中写给永州亲友的佳作,共81题101首,集注解、今译、赏析于一体,雅俗共赏,易于普及。刘继源《柳宗元诗文研究》,列入“潇湘文化”系列丛书,由珠海出版社出版。作者长期从事地理教学与教研,尤其对柳宗元笔下的永州山水情有独钟,从地理学的角度开展田野考察,反复考辨,对柳诗文中的大量地名遗址,以及柳在永州的住所、行踪、交往等,都认真地作了考证,得出了令人信服的结论。作者对柳的部分诗歌提出己见,纠正谬误。涉及领域广泛,角度新颖,既有宏观阐述,又有微观剖析,新见迭出,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黄伯荣《柳宗元永州山水散文鉴赏》一书,由中华图书出版社出版。作者将柳的山水游记与实地考察结合起来研究,不仅在诸多注释中作了切合实际的订正,而且在赏析中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文笔练达流畅,可见先生治学之严谨与功力。正如曹典谟先生所说:“综合评价、义理、考据、辞章兼备俱佳,乃本书一大特色。”

雷运福是永州从事柳宗元集版本研究的代表。他的《柳宗元集版本探微》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全部分为上、下二篇,上篇为版本探微,下篇为集文考述。上篇全面梳理了自刘禹锡编《柳宗元集》以来的各种《柳集》版本,并将《柳集》中的外集与附录作为重要的方面来论述。同时,对永州、柳州两地的历代《柳集》版本进行了探索,特别是对明万历壬辰永州刻二十二卷本《柳文》的专题研究和对刘禹锡原编《柳集》无《非国语》的新认识,将使刘禹锡原编《柳集》的复原成为可能。下编主要收录近十年来关于柳文化的研究文章,多为考辨类论文。

翟满桂的《柳宗元与舜文化研究》,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从文化学角度探讨了对潇湘大地有深远影响的两位历史人物虞舜与柳宗元。用“文化考论”、“文化影响”、“文化认同”、“文化淡源”四辑30余篇论文系统论述了柳宗元与多元文化的关系,柳宗元诗文的文化意蕴和柳宗元的文化认同等问题。从屈原的《天问》到柳宗元的《天对》,柳宗元对湖湘文化是一脉相承;虞舜推行孝悌,是中华民族的道德始祖,柳宗元与舜帝,二者的思想文化有着继承和开拓的关系。柳宗元谪居永州期间,非常崇仰舜帝,既写了不少歌颂舜帝的文章,又努力实践和光大舜帝的伦理道德文化。

杨再喜《唐宋柳宗元传播接受史研究》是在博士论文的基础上修订后,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其中大多数内容在全国各地社科期刊发表,影响广泛。该书视角新颖,材料翔实,将柳宗元文学的接受传播与历史演变,古代哲学发展和古代文论思想结合起来,打破了传统的文学接受史研究的局限,颇具开创性和启发性。厦门大学吴在庆教授在《一部深化柳宗元研究的新著作》中评价说:“终于从传播接受史研究的角度扩展了柳宗元的瓶颈,从不同的视角提出新见解,展开一些新问题,取得不少成果,开拓并深化了柳宗元的研究,是一部颇有学术深度和价值的新著。”

骆正军在从事柳学研究的基础上,创作了电视剧本《霸亭柳》,后将其改成长篇历史小说,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作品以柳宗元奉诏重返长安作为切入点,将参加永贞革新、贬谪永州十年的生活,通过回忆来展开,柳州生活以整块呈现在读者面前。在结构安排、故事穿插、人物刻画等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总体而言,这是目前以柳宗元为题材的写得较好的一部文学作品,著作中有不少闪光之处。同时,也存在一些值得探讨、商榷的问题。为此,永州柳学会组织开展了讨论,尚永亮、张勇、吕国康、何生风、吴同和、陈仕龙等发表了意见。《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4年第4期刊登了一组评论文章。

翟满桂《柳宗元永州事迹与诗文考论》,由上海三联书店2015年4月出版。该书是作者在其博士论文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由20多万字扩充到了25万字,对柳宗元的永州十年做了比较系统的研究。专著分为上下两编共十章。上编《柳宗元永州重要事迹考辨》分别考察了永州的人文地理、柳宗元至永州的路线及称谓、柳宗元在永州的寓所、柳宗元在永州的家眷及亲属、柳宗元在永州的交往、柳宗元在永州的行踪。这部分既有历史文献的梳理,也有地形地貌的实地考察,厘清了不少模糊的历史问题。下编《柳宗元永州诗文考论》按文体分类分别论述了柳宗元在永州创作的诗歌、骚赋、论说文、游记和书启。还有专章论述柳宗元对永州及湖湘地域文化的影响。正如作者在华中师范大学读博士时的导师戴建业在《序》中所言:“上编侧重于考,下编侧重于论,考为下文的论作了坚实的铺垫,论建立在文献考辨的基础之上,因而考不是为文献而文献,论不是凌虚蹈空的无根之谈,它们表现了作者扎实的文献功底和深厚的理论修养。”著作中还附录《柳宗元永州诗文系年考》,在前人的基础上,对柳宗元永州十年的诗文重新进行了系年。戴建业教授认为:“可以预料,后来的柳宗元研究者不能也不会跳过这部专著,这是对一部专著学术价值的无声肯定,也是对一个学者辛勤汗水的最好回报。”

吴同和、马重阳主编的《柳宗元研究大系·晋湘篇》, 由现代教育出版社2015年5月出版发行,是“中国阅读学会经典阅读研究中心”荣誉推荐的一部柳学新著。该书共汇集湖南、山西两地柳学研究专家的52篇文章,从生平稽考、行迹研究、诗文评析、文化研究、地域影响、研究动态等六个方面展开。《大系》所收录的文章,均为湘晋学者的最新成果,可以说该书是诸多同仁共同努力的结晶。《大系》得以顺利出版,离不开晋湘二地柳学会鼎力相助,离不开晋湘学者通力合作,离不开中国柳宗元研究学会各位领导的大力支持和悉心指导。关于本书出版的意义,正如现任中国柳宗元研究学会会长、武汉大学文学院博导、教育部长江学者尚永亮教授所说:“文字省净,著意朗然,其于柳氏及其著述,实具发明阐扬之功,而于当今治柳学者,更饶集成借镜之效。”不仅引领着“柳宗元研究”众多的前沿问题,拓展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而且广泛收集湘、晋两地文献资料,凸显出“柳宗元研究”的地域文化特色。

二 论文方面

这一阶段的论文发表收益多多,不仅从数量上显出了优势,而且研究面广,新见颇多;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复印中心和《唐代文学年鉴》收录篇目呈逐年递增态势。有的在考释中时见新意,如刘继源对“永州八记”遗址和柳宗元永州行迹的考释和论述;有的开拓了新的研究领域,如吕国康从分析柳宗元与法华寺有关诗文人手,对柳的住所、交往、游踪、崇佛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陈松柏对柳宗元创作中奉行的主题先行论详加辨析;翟满桂通过对柳宗元在永州的私人交往与创作的分析,论证了这种特定的人文环境对柳宗元巨大成就的取得具有的重大作用;张官妹对柳宗元与周敦颐哲学思想的联系详加探讨;杨再喜发表了系列论文,对柳宗元的文学作品、文艺思想、哲学思想乃至其为人等方面在中晚唐、五代和两宋时的传播接受情况进行了探讨。

永州一批学术骨干十分活跃,在全国形成了一个核心作者群。据张伟检索《唐代文学年鉴》(2004-2008年),被“柳宗元研究一年综述”及论文索引收录永州学人2003-2007年间发表的论文共55篇。其中,吕国康11篇,夏卫平8篇,翟满桂5篇,杨再喜4篇,杜方智3篇,骆正军、张官妹、何蕌、何生风、王祚昌各2篇。据广西柳州市图书馆郭丽娟、兰献《2006-2009年上半年CNKI关于柳宗元(柳学)的研究分析》(《柳宗元文化通讯》2009年第2期),在此段时间,全国发文3篇以上的作者共10人,其中永州5人。杨再喜、吕国康各发文12篇,赵新国6篇,杜方智、陈松柏各3篇。尹华君检索中国学术期刊网,自2008年至2014年3月,永州学者40余人在全国50多种期刊发表有关柳宗元主题的论文134篇,这还不包括在报纸发表的大量柳学文章及部分硕博论文以及收入论文集的文章。作者队伍、研究范围呈逐年扩大趋势,同时,也涌现不少新生力量。发文最多的是杨再喜,共17篇,他在博士论文的基础上,以柳宗元传播接受研究为主攻方向,在全国发表了系列文章。如《唐宋柳宗元接受之比较》、《柳宗元接受“拐点”的开拓者王安石》、《欧阳修的文学关联及其思想差异》等。吕国康发文13篇,研究柳的生活、寓所、思想、文学,并涉及考证。影响较大的有《从龙兴寺到愚溪“草堂”——柳宗元在永州的寓所》、《柳宗元的爱情欲望与婚姻生活》、《柳宗元的孝道观及实践》、《湖南地方文文献与摩崖石刻研究补遗纠正——兼谈对柳宗元的评价》、《清峻高洁的羁旅之情——柳诗探幽》等。陈松柏12篇,重点研究柳的永州心态、婚姻家庭问题,大胆提出新见。代表作有《柳宗元贬离长安的心境及其加贬后的变化》、《“名为司马,实如囚徒”辩——以柳宗元为个案,论贬谪文人研究的“三突出模式”之一》、《论贬谪文人研究“三突出模式”之二——以柳宗元为例》、《柳宗元永州婚恋考辩》等。翟满桂5篇,研究范围包括柳的哲学思想、综合儒释、民本思想、诗文创作。如《略论屈原〈天问〉与柳宗元〈天对〉》、《统合儒释的文化贯通——柳宗元与佛教论略》、《柳宗元骚赋文刍论》等。骆正军5篇,研究涉及柳的心态、教育思想、婚姻问题等。如《柳宗元贬永期间的心态主流之剖析》、《略论柳宗元的教育思想与实践》、《柳情深处难为水——柳宗元的婚姻和情感》等。周玉华4篇,着力于柳宗元与元结、刘禹锡的比较研究。如《论元结、柳宗元山水游记的文化精神》、《少年文化经历对柳宗元、刘禹锡南荒贬谪生活的不同影响》等。此外,邓怡舟研究柳的哲学思想与庄老的关系,蒋新红研究柳的教育思想及当代价值,何生风研究柳的人性追求及“美政”理想,王洪臣的《非国语》研究,杨涛研究柳的伦理思想,吴同和的柳诗文赏析,均有佳作发表。

为了加强学术交流,掌握研究动态,学会刊物《柳宗元研究》经常刊发研究信息。吕国康《回眸七年:新世纪柳学成果及前瞻》、《新世纪柳宗元研究的动态与进展》两文,对近十几年海内外来柳学研究进行了结合分析,涉及面广,信息量大。2008年6月,永州柳学会派翟满桂、吕国康、杨金砖专程赴南京、天津拜访吴文治、孙昌武先生,向柳学名家请教。10月,蔡自新、翟满桂专程去武汉大学,拜访尚永亮会长。韩国学者黄瑾喜、孙兴彻、日本学者户崎哲彦、下定雅弘、小池一郎、市川桃子、丸山茂,我国台湾学者王基伦、衣若芬、张蜀蕙等来永州时,学会都派专人陪同考察,进行交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湖南科技学院学报》的“柳宗元研究”栏目,自1980年创办,历时33年,中间从未间断,累计发表柳学论文200多篇,在全国学术期刊中首屈一指。2006年,“柳宗元研究”专栏被评为“百种特色栏目”,并开始与中国柳宗元研究学会合办;《学报》被评为第三届、四届“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全国百强学报”。2010年在湖南省高校文科学报评比中获一等奖。2013年、2015年获得湖南省委宣传部“优秀理论栏目资助。”“柳宗元栏目”刊载了大量角度新颖、学术含量高的论文,在全国引起了强烈反响,品牌效应显著。北京大学龙协涛教授说:“这家学报上的‘柳宗元研究’是有分量的,是在别的名校名刊上找不到的。”

三 课题研究及获奖方面

近十年来,永州的学者围绕柳宗元,获得了10多项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省社科基金、省教育厅和永州市的课题立项。他们分别从历代柳宗元研究文献、柳宗元的年谱系年、接收嬗变、政治思想、法学思想、教育思想、伦理思想、文献文本以及旅游价值、文化产业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与多层次探讨。既有学术的深度研究,也有学术的普及推广研究,可以说,正是这样一批永州学者的努力,无论是课题立项的层次,还是论文发表数量与质量,都捍卫了永州作为全国柳宗元研究重镇的地位,为我国的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翟满桂在“柳宗元年谱长编”以及“柳宗元湖南十年创作年谱”系列课题中,认真考证了柳宗元的作品系年,尤其详细考证了柳宗元贬谪永州十年期间创作的作品,这些作品数量有400多篇,占柳宗元传世作品的三分之二以上。所以说能确系柳宗元谪永时期的诗文系年,大体上就完成了柳宗元诗文系年的考释。因此,这个课题的研究,从理论上讲,拓宽了柳宗元研究的新领域,便于人们更加全面了解柳宗元的创作思想,深入把握柳宗元的时代精神,并为湖南乃至永州发展柳宗元文化旅游经济提供了智力支持;从实践上讲,柳宗元在中国文学史上的贡献是多方面的,这一课题的研究弘扬了中国文学的优良传统,更好地从本质上寻找到柳宗元研究的生命力和文学的原创力。

杨再喜在“柳宗元的接收与被接受”、“柳宗元文学接收史”以及“柳宗元研究的历史进程”系列课题中,认真论述了柳宗元的接收与被接受史。这一研究有诸多突破,一是论述了柳宗元作为一个接受者,他对《尚书》、《诗经》、《史记》的借鉴与吸收;二是论述了柳宗元作为一个被接受者,他的散文对后人的影响,他的诗歌对明清及近现代人的影响。

翟满桂在课题“柳宗元文化学考察”中,从文化层面探讨了柳宗元对湖湘乃至全国的影响。着重论述了柳宗元与多元文化的关系、柳宗元诗文的文化意蕴,以及历代柳宗元文化的认同。

蒋新红在课题“柳宗元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研究”中着重研究了柳宗元的教育思想。他认为,柳宗元一生热心教育,其教育业绩卓著,特别是为永州、柳州等边远地区古代教育的兴盛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他又是一位“不敢为人师”的教育家,长期的教育实践及教育著述都采取“去名全实”的策略,以至其教育贡献至今鲜为人知,其教育思想也亟待开发。

挖掘传统文化有利于打造人文旅游的核心竞争力。翟满桂、吕国康、周玉华等人在“柳宗元与永州的旅游开发研究”、“建设零陵柳子景区民俗文化园、促进古城旅游产业大发展”和“元结、柳宗元永州山水游记探究及其应用研究”课题中很好的论证了这一点。柳宗元是永州的烫金名片,不仅以优美的永州八记而传世,而且以“利安元元”的民本思想和“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的为民请命而感动世界。他们的课题探讨了柳宗元山水游记的内涵,探讨了柳宗元在永州十年的生活游踪。提出了柳宗元在永州遗址的修复方案,零陵古城是湖南四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柳子景区建设是永州申报全国历史文化名城的重头戏。应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对文物古迹、历史性自然山水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同时,根据现代旅游发展需要,适当开辟与之相关的新景点。这些都促进了柳宗元与永州的旅游经济发展。

以翟满桂教授为古代文学学科带头人,学会同仁王洪臣、张京华、杨金砖教授等主持的中国古代文学学科,经过论证答辩、专家评审,2007年被确认为湖南省“十一五”重点建设学科,并获得了湖南省教育厅每年5万元资助建设经费(连续5年)。同时,在湖南省第八届、第九届、第十届、第十一届,永州市第一、二、三、四、五届社科成果评奖活动中,学会成员多人次获奖。如2006年蔡自新主编的《潇湘文化系列丛书》获湖南省第八届社科成果奖二等奖,其中有刘继源《柳宗元诗文研究》;翟满桂《一代宗师柳宗元》获省第七届社科成果四等奖;翟满桂《柳宗元与舜文化研究》获省第十一届社科成果三等奖。翟满桂、吕国康、杨金砖、王涘海、杨再喜、雷运福、骆正军、杨涛等人的柳学著作及论文分别获得永州市社科成果奖一、二、三等奖。2015年,永州市柳学会申报的“柳宗元祭祀习俗”在永州市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评审会上通过论证,蔡自新研究员被确定为“柳宗元祭祀习俗”代表性传承人。

表1.永州学者研究柳宗元著作一览表

作 者书 名出版社及时间 陈雁谷柳宗元社会心理思想研究广西师大出版社1989年9月 何书置柳宗元研究岳麓书社1994年2月 杜方智 林克屏柳宗元在永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12月 陈雁谷柳宗元旅游思想研究香港新风出版社2000年12月 陈松柏 蔡自新主编柳宗元与永州山水湖南文艺出版社2002年1月 吕国康 杨金砖主编柳宗元永州诗歌赏析湖南文艺出版社2002年1月 翟满桂一代宗师柳宗元岳麓书社2002年7月 蔡自新 主编柳宗元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珠海出版社2003年8月 刘继源柳宗元诗文研究珠海出版社2003年8月 吕国康 主编柳宗元诗文教与学珠海出版社2004年9月 陈雁谷柳学·徐学研究论文集珠海出版社2004年10月 黄伯荣柳宗元永州山水诗文鉴赏中华图书出版社2004年12月 张官妹三子与三溪人民日报出版社2005年5月 李中麟柳宗元官德论广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9月 王涘海 主编柳宗元研究:1980-2005南海出版公司2006年9月 骆正军柳宗元思想新探湖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4月 吕国康柳宗元评说广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5月 赵新国柳宗元文学作品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6月 吕国康柳子风范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年5月 翟满桂柳宗元与舜文化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年9月 蔡自新 主编柳宗元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年9月 雷运福柳宗元集版本探微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年10月 杨增和柳宗元诗文精选凤凰出版社2011年 杨再喜唐宋柳宗元传播接受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11月 翟满桂柳宗元永州事迹与诗文考论上海三联书店2015年4月 吴同和 马重阳主编柳宗元研究大系:晋湘篇现代教育出版社2015年5月

表2.永州市有关柳宗元研究课题一览表

课题名称课题层次主持人课题编号 历代柳宗元研究文献整理与数据库建设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翟满桂16BZW034 柳宗元年谱长编教育部人文社科翟满桂2012YJA751077 柳宗元的接收与被接受湖南省社科基金杨再喜0806042B 柳宗元湖南十年创作年谱湖南省社科基金翟满桂0407029 柳宗元民本思想研究湖南省教育厅杨涛09C462 柳宗元文化学考察湖南省教育厅翟满桂08A025 论柳宗元的法学思想湖南省教育厅谢水顺08C352 元结、柳宗元永州山水游记探究及其应用研究湖南省教育厅周玉华08C360 柳宗元文学接收史湖南省教育厅杨再喜07B028 柳宗元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研究湖南省情与决策咨询课题蒋新红0809BZZ91 建设零陵柳子景区民俗文化园促进古城旅游产业大发展永州市社科联吕国康2010.2.01 柳宗元政治伦理思想研究永州市科技局杨涛永科发[2008]14号 柳宗元研究的历史进程永州市科技局杨再喜永科发[2007]12号 柳宗元与永州的旅游开发研究永州市科技局翟满桂永科发[2004]9号

(责任编校:张京华)

2016-12-07

吕国康(1948-),男,湖南永州人,高级讲师,原永州市教育局督导室主任,湖南科技学院特聘教授,研究方向为柳学与潇湘文化。

I209.9

A

1673-2219(2017)02-0010-05

猜你喜欢

永州柳宗元研究
柳宗元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零陵区:“两考”工作平稳顺利
永州滨江新城营销中心
永州至新宁高速公路即将开建总投资152亿元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江雪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淫羊藿治好柳宗元的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