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藏医泻下疗法治疗96例黄疸型肝炎的疗效观察

2017-05-24傲见多杰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17年2期
关键词:泻下藏医黄疸

傲见多杰

(青海大学藏医学院,青海 西宁 810000)

藏医泻下疗法治疗96例黄疸型肝炎的疗效观察

傲见多杰

(青海大学藏医学院,青海 西宁 810000)

目的:观察藏医泻下疗法治疗黄疸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96例黄疸型肝炎患者进行藏医泻下疗法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周、第3周进行随访,同时进行临床评价和血清学检测。结果:1周后,临床和血清学治愈率分别为62.5%、56.3%,第三周后随访达91.7%、89.6%。结论:藏医泻下疗法治疗黄疸性肝炎效果显著,同时未见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藏医;泻下疗法;黄疸型肝炎;治疗

泻下疗法是藏医治疗黄疸型肝炎疾病的一种经典疗法。黄疸型肝炎是各种病因引起伴有皮肤黏膜黄染,血清胆红素超过17.1μmol/L的肝炎者。黄疸型肝炎是基于有无黄疸表现及血清胆红素水平是否升高来定义的,与之相对应的是无黄疸型肝炎。泻下疗法能够很好地改善黄疸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黄疸型肝炎患者的生活质量。证实藏药泻剂理论思想指导下的泻下疗法黄疸型肝炎的治疗中优于普通常用藏药。泻下疗法不仅能在短时间内使黄疸症状消失,改善自觉症状和肝功,而且配方组成均为草本植物,成本低,操作简便,疗效率高,无任何副作用,在同类药物中可做为黄疸型肝炎的首选药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一般资料

自2014年1月至2016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96例黄疸型肝炎患者,均通过临床和血清学检查确诊且经一般治疗长期不愈或反复发作的黄疸型肝炎患者,其中男60例,女36例,年龄20~67岁,平均39岁。病程最长6年,最短1年,平均3.2年。96例患者经临床及实验室检查未现肝肾疾患,并在1月内未服用其他治疗黄疸型肝炎的相关药物。

2 治疗方法

2.1 清道剂:半夜时温服长嘴诃子、大黄、亚大黄、光明盐、荜茇煎汤。服汤后,能泻者为软腹,肠鸣者为中腹,无反应者为硬腹。根据软硬程度,决定泻剂用量。如是硬腹,为剂量过小,不仅不易下泻疾病,反而会诱发其它疾病;如为软腹,为剂量过大,则造成泄泻不止,损伤正精。上述清道剂有软腹作用,使后服正式泻剂不致引起呕吐,并有防止锐泻剂刺激胃肠等辅助作用。

2.2 方剂:泻肝方剂每日5~8g。

2.3 服药方法:泻下疗法药剂,分为汤、散、丸和药油丸4种;年老和体弱者,宜服汤剂4g。体质强壮,病势亢盛者,服散剂5~8g为宜;有呕吐情况者,宜服丸剂5~8g。

2.4 服药时间:一般在清晨空腹服用,服药后用冷水漱口2~3次,再口含蔗糖、藏糖等甜食,以防呕吐。同时要安静,少说话,不宜侧卧,背靠枕头蹲坐,放松肛门,不要憋住矢气,欲泻则泻。

2.5 催泻:服药2~3次后,患者自觉胸懑和欲吐消失,不曾泻出者,一般疾病可频服开水,以助泻下,但不可过迟或过早,如饮水过早(胸懑、欲吐未消失前)则会引起呕吐,饮之过迟病邪不能排出。隆盛者,宜用骨汤催泻;体弱者用藏糖汤;热邪成熟而亢盛者,用雪水;黄水病及陈旧 热病用黄牛溲汤催泻。如泻泄缓慢者,宜用长嘴诃子尖汤催泻,不论寒热症一般用开水加光明盐频频催泻,则能泻下。

2.6 泻下反应处理:在服药泻下过程中,如果患者因身体虚弱,出现神志不清、频频空呕者,是隆风抬头的缘故,可用油脂加肉豆寇研末的药油涂抹按摩全身或四肢、掌心,并以酥油或藏糖焚火烟熏,内服骨汁汤抑制隆邪。

2.7 泻下衡量标准:泻下的次数,以30次为最宜,20次为中等,10次为下等。泻物数量, 3L为最宜,2L为中等,1 L为下等。便色,色青而清稀如水者为上等,浑浊如痰者为中等,色如胆汁者为下等。是否需要继续泻下,必须依患者病情和体力而定,如病人体质强壮而病邪没有根除者,应继续反复催泻;如病邪未除面正精已受损耗者,应即刻停止催泻,以免发生不测;如病邪已除,尽泻清水者,不 论患者体力强弱,应服药止泻。

3 疗效观察

临床标准:治愈为临床症状及黄疸完全消退;显效为临床症状及黄疸减轻>70%;好转为临床症状及黄疸减轻>30%;无效为临床症状、黄疸无明显变化甚至加重。

黄疸指数标准:治愈为黄疸指数(血清胆红素值)<17.1umol;显效为黄疸指数(血清胆红素值) <17.1umol或 <正常上限2倍;好转为黄疸指数(血清胆红素值)比治疗前有明显降低;无效为黄疸指数(血清胆红素值)无明显变化。

表1 藏医泻下疗法治疗黄疸性肝炎的疗效结果

4 讨论

采用藏医泻下疗法治疗黄疸型肝炎1周后,临床治愈60例,黄疸指数(血清胆红素)<17.1umol者54例,临床和黄疸指数(血清胆红素值)<17.1umol的治愈率分别为62.5%、56.3%;第3周后随访,临床治愈88例,黄疸指数(血清胆红素值)<17.1umol者86例,治愈率分别达91.7%、89.6%。它能取得如此疗效,主要是泻出淤积在肝脏部位的陈旧性病血和病毒,它参与调节免疫因子,破坏病毒,增强组织器官自身免疫、逐渐得以控制和康复。泻下疗法不仅能在短时间内使黄疸症状消失,改善自觉症状和肝功,而且配方组成均为草本植物,成本低,操作简便,疗效率高,无任何副作用,在同类药物中可做为黄疸型肝炎的首选药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帝司.桑结加措..秘诀补遗[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7.

[2]宇妥.元丹贡布.四部医典[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2,275-277.

[3]叶任高, 陆再英. 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第6版.2004.

[4]格尔.格桑扎西.实用藏药名库[M].西宁:青海民族出版社,1999.

[5]段振离.西医诊断学基础[M].北京:中国中西药出版社,第2版.2003.

2016年10月12日收稿

R291.4

B

1006-6810(2017)02-0016-02

猜你喜欢

泻下藏医黄疸
基于藏医经典古籍《四部医典》的文献传承发展研究
新生儿黄疸治疗箱常见故障处置及预防性维护实践
鲁晓岚:黄疸
基于数据挖掘的藏医放血疗法治疗高血压选穴规律
向你普及新生儿黄疸相关知识
碳氧血红蛋白在新生儿ABO溶血性黄疸中的临床意义
太阳
藏医临床课教师面临的教学问题及对策分析
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