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阜阳市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2017-05-22李智民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7期
关键词:高产小麦栽培技术

李智民

摘要 介绍了阜阳市小麦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选用良种、精细整地与土壤处理、施肥、种子处理、适期播种、田间管理、叶面喷肥或植物生长调节剂、病虫草害防治、适期收获等方面内容,以期为种植户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安徽阜阳

中图分类号 S512.1.04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7-0032-03

小麦是安徽省阜阳市第一大粮食作物,在粮食作物中占有主要地位,一是小麦营养价值高,用途广泛,是当地人们的主食,又是食品加工、饲料等工业的主要原料;二是小麦是秋播作物,其丰收可起到以夏补秋的作用,使全年粮食生产取得主动;三是小麦与其他作物间套种植,提高复种指数,增加单位面积全年产量和农民的总收入。

提高小麦单产应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高产优质品种的选育和利用;科学播种技术(七分种三分管);测土配方施肥;病虫草害的综合防治。现将阜阳市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选用良种

一是选用与市场需求、生产发展相适应的品种;二是选用与栽培条件、当地气候等相适应的半冬性品种。原则上使用抗逆性强、品质较优、丰产性好、抗(耐)病虫能力强的品种。2016年秋种阜阳市主推品种有淮麦22、济麦22、烟农5158、连麦2号(强筋)、泛麦5号、淮麦35、安农0711、烟农999、新麦26(强筋)、华成3366、周麦26、淮麦33、新麦21(适用中、晚茬)、未来0818等。搭配品种有荃麦725、郑麦9023(适用晚茬、稻茬)、周麦27、涡麦9号(强筋)、鲁原502、烟农5286、豫麦70-36、山农20、洛麦23、淮麦29等。

品种选择渠道要正规,应选择当地农业部门和种子管理部门推荐的品种。不要轻易接受外地不明来路的种子,并应严格核查种子包装是否正规、合法。

2 精细整地与土壤处理

精细整地,做到深耕细耙,耕耙配套,不漏耕,耕透耙透,无明暗坷垃,耕后土地达到平、细、匀、上松下实。阜阳市普遍使用旋耕犁,以旋代耕面积大。这种耕作方式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是耕作浅,一般不到15 cm,這不利于小麦根系下扎、不利于土壤蓄水纳墒。要求深耕与旋耕相结合,加深耕作层(20~25 cm),即可采取1年深耕或深松整地、2~3年旋耕。土壤处理时,对地下害虫发生较重的地块,可用5%辛硫磷颗粒剂或3%甲基异柳磷颗粒剂2~3 kg拌干细土20 kg于犁(旋)地前均匀撒施地面,随犁翻入土中。也可用50%辛硫磷乳油400 mL或40%甲基异柳磷乳油500 mL,兑水2~3 kg,均匀喷在20~30 kg干细土上,制成毒土施用。

3 施肥

施肥原则:增施有机肥,氮磷钾配合,基追结合,氮肥后移,根据土壤检测的锌、硼、锰等含量及小麦缺素症状,针对性地使用微量元素肥料。

施肥总量:施优质农家肥45 t/hm2、纯N 225~255 kg/hm2、P2O5 90~120 kg/hm2、K2O 105~120 kg/hm2。

肥料分配:有机肥、磷钾化肥及微肥全部作基肥,氮肥的60%~70%作底肥、30%~40%作追肥。

施肥方法:基肥可采用撒播肥后深翻或旋耕方法。追肥可用耧穿施或趁雨撒施。

4 种子处理

药剂拌种即每50 kg小麦种子用40%甲基异柳磷乳油50 mL,或50%辛硫磷乳油80 mL+2%戊唑醇(立克秀)湿拌种剂100 g,或25%三唑酮(粉锈宁)可湿性粉剂60 g,或15%三唑醇(羟锈宁)可湿性粉剂120 g(兼治小麦纹枯病、全蚀病等),也可单选50%甲柳·三唑酮乳油50 mL拌种。拌种时将药剂加水3 kg稀释,用喷雾器边喷边拌,拌后堆闷4 h,再摊开晾干即可播种。

5 适期播种

播种是形成壮苗的关键,必须适期播种。若播期过早或播期过晚,均影响形成壮苗;不同地区播期有所不同,淮北地区一般半冬性品种适宜播种期为10月10—18日。播种一般有条播和撒播2种方式。中高产田均提倡机械等行距条播。适宜播种行距是提高小麦单产的主要技术措施之一,适宜的行距有利于通风透光,对防止后期倒伏、减轻病虫危害都非常有利。一般行距以20~23 cm为宜。

播种量的多少是建立合理群体结构的关键,要因地因条件因品种确定。中低产田因地力不好,适当增加播量,可较多地依靠主茎穗争取高产。高产田地力基础好,若适当降低播量,群体适中,个体粗壮,抗倒,穗大,产量较高。一般在适播期范围内半冬性品种播种量120~150 kg/hm2(基本苗225万~270万株/hm2)为宜;春性品种播种量180~210 kg/hm2(基本苗300万~345万株/hm2)为宜;播种量计算公式如下:

播种量(kg/hm2)=基本苗(万株/hm2)×千粒重(g)÷发芽率(%)÷田间出苗率(%)×100

其中,田间出苗率(%)是估算值,一般整地质量、土壤墒情好或砂土地为80%~85%,整地质量、土壤墒情偏差或黏土地为70%~75%。

应做到足墒下种,要求播种时土壤适宜含水量达65%~75%,墒土不足应进行造墒,造墒浇水要尽可能均匀,以保证出苗整齐一致,切忌无墒播种或干播等雨。播深一般以3~5 cm为宜,深浅应一致。播种过深,出苗时间长,出苗率低,苗弱,次生根少,分蘖晚、少,难以形成适宜的群体结构;播种过浅,缺苗断垄,易落干及受冻害。

6 田间管理

小麦一生的生长发育可以分为前期、中期和后期。前期是指从小麦出苗至起身这一段时期;中期是指从小麦起身至抽穗这一段时期;后期一般是指从小麦抽穗至成熟收获这一段时期。

6.1 生长前期

小麦前期田间管理主要指苗期和小麦早春田间管理(出苗至起身)。小麦出苗后,及时查苗补苗,采用缺苗处浇底水或浸种催芽的方法和小麦3~4叶时进行田间疏密补缺、栽苗后浇水的补苗方法。

根据麦苗的长势长相,麦苗主要可以分为壮苗、旺苗、弱苗3种,对旺苗要控,对弱苗要促,通过控旺促弱,使麦苗都能达到壮苗标准,保证麦苗安全越冬。小麦壮苗标准可以从以下4个方面来划分,一是从长势长相上划分,要求小麦个体生长健壮,叶片宽厚,叶色葱绿。二是从叶龄上划分(叶龄即叶片数),年前半冬性品种要求主茎叶片达到7~8叶,春性品种主茎叶片达到6~7叶。三是从分蘖个数上划分,半冬性品种在年前能有4~5个分蘖,春性品种在年前能有3~4个分蘖。四是从整个群体上划分,壮苗小麦在年前春性品种群体总数达到900万~1 200万个/hm2、半冬性品种群体总数要达到1 050万~1 350万个/hm2。达到以上4个标准的田块为壮苗田块,超过的为旺苗,达不到的则为弱苗。

6.1.1 壮苗田的管理。麦苗达到壮苗后,田管相对轻松简单,进行常规的浅中耕与除草即可。对壮苗田块需要注意的问题是苗情变化是一个动态的,壮苗遇到温度升高、肥水偏大,可能会变成旺苗,反之管理措施跟不上,壮苗可能变成弱苗。因此,最好要经常性地去田里看一看,根据苗情及时采取管理措施[1]。

6.1.2 旺苗田的管理。旺苗的特征是群体过大,苗高叶长,叶色先浓绿后黄绿。旺苗形成原因:一是播期偏早,如半冬性品种在10月10日之前播种,春性品种在10月15日之前播种,年前都有可能会形成旺苗。二是施肥量偏大,在高肥水条件下,年前麦苗生长过于快速,也容易形成旺苗。三是播种量过大,造成群体大,苗子挤,窜高徒长(假旺苗)。旺苗田块如不采取措施,遇到冻害年份大部分都会冻死,最终导致群体不足而减产。年前旺苗田块要及早采取措施,控制其继续旺长。通常采用深中耕、镇压、疏苗等措施。深中耕要掌握一个深度,中耕深度为7~10 cm,目的是切断部分根系,减少根系对水分与营养物质的吸收,延缓地上部分生长速度,中耕浅了一般达不到控制旺苗的效果,反而使旺苗长的更旺。立冬前后采用镇压措施,可在晴天午后进行。对于地力不肥,因播种偏早播量大形成的旺苗一般是假旺苗,通常分蘖少,越冬前后就逐渐衰退变成弱苗,“麦无二旺”就是指这类苗,对此应进行疏苗并适当进行镇压或深锄[2]。

6.1.3 弱苗田块的管理。弱苗多数表现为矮小,瘦弱,叶片薄而细长,叶色发黄。造成弱苗的原因主要有以下3点:一是因干旱缺水形成的弱苗,此时要及时浇水保苗;二是底肥少、地力薄而形成的弱苗,此时要及时追施氮肥,追尿素112.5~150.0 kg/hm2,并结合浇水,中耕松土;三是因晚播形成的弱苗,对这类弱苗,主要是因为积温不足,不提倡追肥浇水,以免降低地温,影响发苗,采取措施可浅锄松土,增温保墒,拔节时再追施尿素75~120 kg/hm2。

6.2 生长中期

小麦生长中期(起身—抽穗期),这一时期正处在春暖季节。春季是小麦一生中生长发育最旺盛的时期。这个时期是小麦一生中需肥需水最多的时期,因此这个时期要搞好春季肥水调控,促使小麦稳健生长。同时春季万物复苏,麦田中各种病虫草害相继发生,所以春季的田管重点主要是追施拔节肥,合理调控群体,同时做好倒春寒的防御及病虫草害防治工作。

6.2.1 及时镇压、化控防倒。对高产田块或一部分因早播、密度过大年前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早春仍有旺长趋势的麦田要在小麦起身至拔节期(3月初前后)及时进行镇压或化控。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750~900 g/hm2兑水750 kg/hm2,或用壮丰安525 mL/hm2兑水600 kg/hm2进行叶面喷施。已拔节的田块不宜再进行镇壓和化控[3]。

6.2.2 中耕、化除。在小麦返青至拔节期间,结合施肥、灌溉、培土等适时进行中耕,中耕深度一般为3~5 cm。对于群体偏大的旺苗,深锄7~10 cm。中耕不仅可以有效除草,还可以提高地温,增加次生根数量,抗旱保墒,控制群体,有利于小麦生长发育。

6.2.3 追施拔节肥。追肥时期一般掌握在基部第一节间定长、小分蘖开始死亡、分蘖高峰已过、麦苗叶色褪绿时。对于群体偏小,苗情偏弱,茎蘖数不足的可适当提早到小麦起身时期施用;群体偏大,苗情偏旺的延迟到拔节后期至孕穗期进行施肥[4]。施用量为尿素112.5~150.0 kg/hm2。遇旱时要追肥与浇水相结合,能有效促进小麦生长,增加每穗粒数和粒重,有利于提高籽粒蛋白质含量和增产。

6.3 生育后期

小麦生育后期通常指的是从小麦抽穗至成熟这一段时期。小麦生育后期营养生长基本停止,整个生长中心转向生殖生长,重点就是穗部生长。小麦生育后期的管理目标是适当延缓小麦根、茎、叶的衰老速度,力争茎、叶、穗不受或少受损害,保证根、茎、叶向穗部输送养分,尽可能延长叶片光合功能期,以促使小麦穗大粒多、籽粒饱满[5]。此期遇雨应及时排涝。小麦后期如遇阴雨天气,要及时排涝,不能让田地里积水。因为小麦后期植株接近干枯,根系活力大大降低,如经雨水一泡,根系迅速腐烂,使小麦青枯逼熟,粒重降低,产量下降。

7 叶面喷肥或植物生长调节剂

试验证明,在小麦灌浆初期即5月上旬,喷施1%~2%尿素+0.2%~0.4%磷酸二氢钾溶液,或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如喷施宝、叶面宝等,后期能延长叶片的功能期,有效预防干热风危害,促进籽粒灌浆,对增加千粒重、提高产量有明显作用[6]。

8 病虫草害防治

生长前期主要抓好小麦纹枯病、麦蜘蛛、蚜虫的田间调查防治。小麦纹枯病田间防治指标为病株率20%,可选用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450 g/hm2或20%井冈霉素可湿性粉剂750 g/hm2,机动喷雾器兑水225 kg/hm2,手动喷雾器兑水450 kg/hm2均匀喷雾。小麦红蜘蛛田间防治指标为每1 m行长有虫600头。小麦红蜘蛛在露水大、中午高温或大风天气多隐藏于麦丛下部,因此防治应选中午前或15:00后的无风天气进行。用15%哒螨灵乳油375 mL/hm2兑水750 kg/hm2,或用20%敌敌畏200 g/hm2拌毒土750 kg/hm2撒施或15%扫螨净乳油2 500倍液喷雾麦田。小麦苗期蚜虫的田间防治指标为500头/百株,且天敌单位数与蚜虫数量比例小于1∶150时应进行喷药防治。可选用吡蚜酮、抗蚜威、吡虫啉或24%抗蚜·吡虫啉、高效氯氟氰菊酯、联苯菊酯等药剂防治,均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小麦生长中期继续抓好小麦纹枯病、麦蜘蛛、蚜虫的调查与防治。小麦纹枯病防治可用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450 g/hm2或20%井冈霉素可湿性粉剂750 g/hm2等喷雾。麦蜘蛛防治用15%哒螨灵乳油600 mL/hm2,或2.5%联苯菊酯乳油600 mL/hm2,或1.8%阿维菌素150 mL/hm2等喷雾。蚜虫防治用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300 g/hm2或24%抗蚜·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0~450 g/hm2。防治方法:用机动喷雾器兑水225 kg/hm2,手动喷雾器兑水600~750 kg/hm2均匀喷雾。

小麦后期的病害主要有白粉病、锈病、赤霉病,虫害主要有穗蚜、吸浆虫、粘虫、麦叶蜂。小麦白粉病的发生与品种、气候、栽培等因素有密切关系。小麦孕穗期至抽穗期病叶率达20%时,要进行药剂防治,用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900 g/hm2,或20%三唑酮(粉锈宁)乳油225 g/hm2,兑水750 kg/hm2喷雾防治。锈病可分为条锈病、叶锈病和秆锈病3种。叶锈病主要危害叶片、叶鞘,茎秆很少发生,孢子堆呈桔黄色至赤褐色。春季条锈病早期出现发病中心,要立即进行围歼防治,病叶率达1%时要立即普治,叶锈病病叶率达10%时用药防治。可选用三唑类杀菌剂,如用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450 g/hm2,或20%粉锈宁乳油600 mL/hm2,或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750 g/hm2,兑水750 kg/hm2喷雾,视病情发展连喷1~2次,每次间隔7 d左右[7]。

小麦赤霉病的发生与气候条件、菌源数量等因素有密切关系。赤霉病是小麦生育后期减产最为严重的一种病害。赤霉病如果在5月上旬发病,由于此时小麦籽粒尚未形成,赤霉病侵染后,病穗部分枯死或整个穗子将成为空穗,颗粒无收。如果在5月中旬之后发病,由于籽粒已基本形成,发病后麦粒将变小变瘪,且感病麦粒中含有一种毒素,人食用后会引起头昏、呕吐,严重时会造成死亡。药剂防治通常于小麦扬花率10%左右,阴雨天出现之前,在小麦抽穗初花期用氰烯菌酯·戊唑醇混剂(420 g/hm2)、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 500 g/hm2兑水喷雾防治为好。用机动弥雾机施药液量225 kg/hm2,手动喷雾器喷雾药液量450 kg/hm2。如遇持续2 d以上的阴雨、露水或大雾天气,应在第1次施药5 d后进行第2次喷药,以提高防治效果。

小麦抽穗后,蚜虫喜欢聚集于穗部危害,从而影响穗部正常的籽粒灌浆,再加上蚜虫排出的蜜露,落在麦叶片上,严重影响光合作用,造成小麦减产。当田间麦蚜发生量超过防治指标(穗期800头/百穗),且天敌单位数与蚜虫数量比例小于1∶300时应进行喷药防治,可选用2.5%高效氯氟氰菊酯或用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300 g/hm2或24%抗蚜·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0~450 g/hm2喷雾。用手动喷雾器兑水600~750 kg/hm2,机动喷雾器兑水225 kg/hm2均匀喷雾。小麦吸浆虫主要靠吸食小麦籽粒的浆液,造成小麥籽粒缩小,干瘪而减产。一般发生田块减产10%~30%,严重的达50%以上甚至绝收。于4月中旬小麦抽穗期,密切观察田间吸浆虫的发展情况,如果用手拨麦垄,一眼可以看见有5只吸浆虫,说明吸浆虫已经到了防治时期。一般用50%辛硫磷或用2.5%溴氰菊酯4 000倍液喷雾。小麦粘虫与麦叶蜂主要靠食用小麦叶片危害。大发生时常将叶片全部吃光,抽出的麦穗被咬断,如不及时防治,造成巨大灾害,可以用菊酯类药剂进行喷雾防治[8]。

麦田杂草最常见的有猪殃殃、米儿蒿、泽漆(猫耳眼)、刺刺芽、荠菜、燕麦等。防治杂草的最佳时间是在年前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此期杂草刚刚萌发,幼苗组织幼嫩,抗药性弱,施药时应选在晴天、风小、气温较高时进行。防治阔叶杂草可以选用春收(双氟·唑草酮)、麦喜、塞隆、使它隆、苯磺隆、百草枯等;防治禾本科杂草如野燕麦、节节麦可选用骠马。年前没有进行化学除草的麦田,小麦返青至拔节期应及时进行化学除草,化除适期:3月中旬小麦拔节以前,日平均气温在5 ℃左右的晴好温暖天气进行。

9 适期收获

小麦适时收获的最佳时期是蜡熟末期;联合收割机收获的适宜收获期为腊熟末期至完熟初期。

10 参考文献

[1] 赵朝阳.小麦冬前及田间管理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8(21):227-229.

[2] 孙书静.冬小麦苗期、越冬期管理技术[J].北京农业,2011(34):43-44.

[3] 李志鹏,候继森,王军,等.小麦春季科学管理技术要点[J].河北农业科技,2008(21):12.

[4] 陈晓慧.春季小麦的田间管理[J].农技服务,2008(2):57-59.

[5] 彭敏.绿色小麦高产栽培技术[J].安徽农业科学,2016(6):66-67.

[6] 杜世州,肖扬书,乔玉强,等.淮北地区不同播期条件下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组装[J].农学学报,2014(9):6-12.

[7] 左端荣,李安将,汪明,等.晚播小麦高产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11(3):174-175.

[8] 赵君实,刘和平. 山东小麦高产栽培体系与配套技术[J].山东农业科学,1996(2):5-10.

猜你喜欢

高产小麦栽培技术
解读山东小麦栽培技术要点及发展前景
小麦,你好
我国育成高产高抗水稻新品系
防止小麦倒伏和增加穗数及穗重的措施
玉米高产优质高效益简化栽培新技术
我的英国朋友小麦
淮北地区马铃薯优质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