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韩国汽车怎么了

2017-05-22

汽车之友 2017年9期
关键词:索纳塔起亚萨德

中国人都喜欢“开门红”,图个好兆头,也是新一年开始的动力。从前三个月汽车产销数据看,确实有的企业妥妥地来了个开门红,比如吉利汽车,1-3月销量同比增长了98.3%,达到了28.5万辆。当然也有欲哭无泪的,比如韩系品牌,现代加起亚3月销量同比下降了52.2%,可谓是断崖式下跌,用股市的行话叫被腰斩了。想当初,韩系品牌刚刚进入中国时,确实涌现出一批叫好又叫座的产品,比如索纳塔,伊兰特,狮跑等,甚至有跟日系分庭抗礼的态势,在中国消费者心中创下了不错的口啤。时至今日却落得门可罗雀,不禁让人想探究一下个中原因。

有人说韩国车的溃败源于萨德,属于政治原因,不可否认目前的政治环境对于韩国企业来说并不舒服,从旅游、电子产品、超市波及到汽车行业,算是个连锁反应。但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并不是一个突发事件,而更像一个导火索。追根溯源,我们应该先了解一下韩国车在中国为什么会火,才能发现退步的根本原因。从索纳塔开始,韩国车以一种务实的姿态进入到中国市场,配置高,质量稳定,设计也很入流,相比于德系和日系又有明显的价格优势,当时自主品牌还处于模仿阶段,对它也不能形成竞争压力。就是在这样一个环境下,韩系品牌在中国突飞猛进地发展。后来的起亚更是以出色的设计和性价比占领市场,甚至在一些二三线城市,开韩国车也是挺有面子的一个事儿。我们同事中也有不少选择韩国车的编辑,有些车甚至开了十几年状态依然不错。可以说从2005年到2014年这近十年的时间里,是韩国汽车在中国市场的蜜月期。

不过风水轮流转,近几年,韩国汽车受到了来自中国品牌的强力冲击,根本原因是他们原本所占有的优势已逐渐地失去,比如设计,越来越多的本土设计师、外籍设计师帮助中国品牌完成崛起,有些新车的设计完全不输国外大企业,更不用说现代起亚了。再说配置,现在几乎所有的零部件都可以全球采购,只要你的量大,价格、质量都有保证,玩性价比,中国企业有先天优势,毕竟不用与合资伙伴分一杯羹,成本更低。当然最主要的还是渠道,这也是韩系品牌滑坡的主要原因,他们过于钟情于一二线城市,对于更广阔的农村市场并不感冒,甚至会认为拉低了品牌力,于是中国品牌趁虚而入,很快占领了大量县市级城市,完成了产量的原始积累,反过来通过研发新产品与韩国车分庭抗礼,这个过程其实还不到5年。

不得不说,近几年韩国车在产品布局上也存在一些问题,在日本企业重新重视技术含量、豪华品牌下探的变化下,夹在中间的他们没有突破重围,杀出一条血路,而是仅仅通过多车型、降价、设计取悦消费者,这种短视的市场行为也断送了韩国车的大好前途。

表面上看,这次断崖式下跌,受益的是日系品牌,因为一部分韩国车的潜在消费者还是对中国品牌有偏见,门槛稍高的日本车成为了最终选择,但是从长远看,如果韩国汽车再不痛定思痛,其市场份额早晚会被瓜分,中国品牌无疑将会是渔翁得利者。

政治原因对于市场的影响不会持续很长时间,国家一定以经济发展作为最根本的訴求,毕竟韩国企业在中国也要纳税,也要解决就业,长时间的冷战对于谁都不是最好的结果。萨德只是一个导火索,也是一个警示,任何对于中国市场不重视的企业都会很快被遗忘。

猜你喜欢

索纳塔起亚萨德
顶配20.58万元的第十代索纳塔,凭什么说自己是B级车标杆?
16.18万的全新索纳塔,同级最长轴距,240ps,拿捏B级新标杆
韩媒:追加部署“萨德”或在本周
韩暂停部署新增“萨德”系统
起亚高端子品牌Stinger全新“E”字LOGO亮相
从过去到现在从现代到未来北京现代第九代索纳塔
北京现代第九代索纳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