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景观林林相改造树种的选择以及配置模式

2017-05-20李蓉

农业与技术 2017年8期
关键词:树种选择生态景观

李蓉

摘 要:根据生态景观林建设需求,对林相改造思路、树种选择、以及模式配置进行了探讨,以营造稳定、绿色、经济的生态景观为目标提出了合理科学的树种配置模式。

关键词:林相改造;树种选择;配置模式;生态景观

中图分类号:S727.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432205

前言

南宁区当前树种配置为松、衫木与乡土树种间种的模式,该生态景观为地区生态做出贡献,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客观看待当下生态景观林存在的弊端,整理出林相改造的思路,提出分区种植的科学化模式,以营造稳定、绿色、经济的生态景观林。

1 生态景观林现状

林分结构不尽合理,森林景观以松、衫木为主,缺乏季相变化,植被类型层次结构简单,景观效果不佳,林下地被植物种类较少,对鸟类和其它栖息的野生动物不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整个森林群落物种较少,生物群落多样性的保护效益较低,林区改善环境的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生态效益较低;色叶树种偏少,非色叶树种群落比重大,森林景观价值低;面临生态安全威胁,容易引发森林火灾,容易引发大规模病虫害,且传播速度快,一旦灾起,触目惊心;当下生态旅游业发展越来越快,生态景观林较为单一的植物景观难以满足旅游观光的需求。

随着各地生态景观林的建设和生态旅游业的发展,生态景观林的问题逐渐显现,以提高生态景观林建设的效果为目标的生态景观林改造迫在眉睫。林相改造的重点是将松、衫林与乡土树种间中的单一模式改造成山脚种植木本蔬菜,山腰至山顶采取松、衫与乡土树木间种的模式。

2 林相改造的思路

2.1 遵循自然

遵循生物物种的自然演替规律,并给予相应的引导与控制,在山腰种植木本蔬菜,形成比较和谐的复层多树种混交林群落,有效利用空间、光、热、水及营养条件,打造比较理想的群落结构。

2.2 因地制宜,合理改造

点的改造:在出入口建设基础设施,如建一座凉亭供游客休息,凉亭周边利用彩石形成的地形高差做成叠水,水溪与植物自然合二为一,动静结合.既体现了功能又增加了景观效果。线的改造:设置游览步行道,作为登山的必经之路,游道边栽植耐阴的草本地被,缓解公众登山的疲劳感。

2.3 景观效益与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谐统一

通过林相改造,种植辣木、香椿等木本蔬菜使林分单一的林层转变成复层异景观,景观质量提升,林分结构得到改善,生物多样性得到丰富,木本蔬菜的种植也可以带来可观的經济收入,实现景观效益与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的相统一。

2.4 速生树与慢生树合理搭配、常绿树与落叶树和谐共生

园林建设的景观效果要具有长远的眼光,远期为主、远近结合,以慢生树种为主,种植速生树种,快慢物种有机结合,体现出层次感。因此速生树和慢生树的比例和品种搭配应当引起重视。南宁市夏天日光暖烈,应选冠大荫浓的树种为宜,山腰下种植本木蔬菜及灌木类物种,如此一来,季相变化、植物景观的天际轮廓线变化及种植形式的多样性特征便得以展现。

3 树种选择

3.1 适地适树

适当选择乡土树种和已经在本地适应多年的松衫作为主要树种,因乡土树种对当地气候土壤适应性强,病虫害相对较少,抗逆性强,有鲜明的地方特色。而且在树种苗源比较充足的情况下,大苗的移植和栽培管理工作可以高效开展,省时、省力、省资源,便于有效地发挥园林树木的作用。

3.2 植物物种呈现多样性趋势

种植木本蔬菜增加物种的多样性,丰富了物种形态,各种植物综合种植。

3.3 合理密度

上层松衫,保持间距间或种植乡土物种,下层木本植物行距间距合理、补植300株/hm2。种植密度根据种植要求确定,多树种栽植,应考虑物种间的位置关系,把各种树种的季相变化较好地展现出来,既要使各树种能够正常生长,不影响树种个体的景观功能,又要使各树种充分发挥其生态景观功能

3.4 注重景观

在出入口、公共活动区域、叠水旁边等人流集散区域,空间做到开敞,选择本土花木,进行丛植,形成群植效果。以游道分隔空间,沿游览路线种植花木以供赏玩。以木槿为例,花期为夏秋,红花绿叶,暗香浮动,有着点染山野的自然情操,弥补了在色彩、品种和种植方式上的单调感.形成优美的植物景观。

4 预期效果

单层植被结构改造成复式植被结构,改善了森林群落结构,增加了森林生态功能,提升了森林景观质量;打造了植物景观,既有彩叶植物景观,又成为了生态景观林的一新景点;木本蔬菜可以带来经济效益,实现了生态效益、景观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生态安全防范得到加强,生态安全问题得到有效缓解;为旅游开发与建设提供了有效资源,进一步增强了生态景观林的经济效益。

5 结语

在充分了解了地区生态景观林的不足,理清了林相改造的思路,并对未来生态景观林的发展做出了合理预期后,选择了以本土树种和本地适应多年的松、衫为主,种植辣木、香椿等木本蔬菜,具体模式为山腰至山顶将坚持发展林下生态经济模式,山腰以下种植辣木、香椿等木本蔬菜,辅以本土灌木类植物,增强生态景观效果,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使林相改造后的森林结构稳定,绿色生态的森林景观得以展现。

参考文献

[1]刘滨谊.现代景观规划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2]俞孔坚.景观:生态.文化.感知[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树种选择生态景观
骊山森林公同人文景观规划设计探析
南岭植物园马尾松纯林林相改造技术研究
现代中国城市景观设计发展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