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手机依赖的成因及干预对策研究

2017-05-20吕辉张杰

科技视界 2017年3期
关键词:干预对策手机依赖成因

吕辉 张杰

【摘 要】目的:调查大学生手机依赖现状,分析大学生手机依赖的成因,并提出干预对策。方法:选取山东省某高校在校大学生,发放自编大学生手机依赖问卷,有效回收问卷577份。结果:轻度、中度、重度手机依赖倾向比率分别占3.12%、86.14%、10.74%,问卷平均分总分为47.52分。成因涉及课余时间充足、大学生自控能力不足等方面。

【关键词】大学生;手机依赖;成因;干预对策

随着手机外观和功能的不断发展革新,手机使用逐渐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文化的重要部分,但长时间的手机使用无形中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甚至出现手机依赖的现象。研究旨在通过对大学生手机依赖现状的调查和分析,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帮助大学生减少手机依赖的发生,帮助教育者了解大学生的手机依赖现状,从而有的放矢的采取不同的教育、干预方法。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某高校在校大学生600人,发放问卷并有效回收问卷577份。其中男生281份,占48%,女生296份,占52%。

1.2 研究工具

采用自编大学生手机依赖问卷,包括大学生手机使用情况调查和主问卷[1]。主问卷有15个题目,包括突显性、强迫性、冲突性、戒断性四个维度。总量表的克隆巴赫系数为0.884,各分维度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729-0.877之间。

1.3 数据处理

采用Spss17.0进行数据处理分析。

2 结果

2.1 大学生手机使用情况

3 讨论

3.1 基于大学生手机使用现状的成因分析

手机使用的大量时间投入和功能用途需求的多元化是大学生手机使用情况的基本特征。大学生课余时间充足,课后无事可做便把注意力转移到手机上,减少了其他活动的同时更是依赖手机,渐渐形成恶性循环,甚至出现没课时间足不出户靠手机“浏览世界”的现象;手机以其网络化多元化即时性的功能迎合了大学生的各种需求,在带来极大方便的同时很容易滋生手机依赖的负面效应。主问卷中调查有31.75%的学生表示经常在课堂上、自习室或其他不适合使用手机的场合频繁查看手机,学校方面没有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和制约学生合理地使用手机,建立良好的校园手机使用文化风气。社交软件的使用率高达92.54%,很多大学将“刷屏”视为“刷存在感”,以频频出现在社交软件中作为自己存在于朋友圈子中的证明方式,担心被“遗忘”,依赖社交软件维系自己的网络社交。

3.2 基于大学生手机依赖倾向的成因分析

大学生手机过度使用现象数见不鲜,甚至重度手机依赖倾向已不是个例。大学生处于青年中期,心理发展基本成熟但社会性尚未成熟[2],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能力不足,尤其缺乏奋斗目标者更是缺乏学习动力,很多大学生因不能抵制手机中“广阔的世界”的诱惑而产生手机依赖心理。使用高端新型智能手机也满足了大学生与群体行为一致的从众心理和在群体中的攀比心理[3],随着手机深入人们的生活,使用手机的现象太普遍以至于人们认为理所当然,大学生自身忽视了使用手机过度现象,没有采取措施来预防或遏制手机依赖的产生和发展。

3.3 大学生手机依赖的对策

大学生自身努力。大学生应确立自己的奮斗目标,积极的目标会成为努力奋斗的动力,减少生活中的懒散和迷茫;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增强人际沟通和交流,着眼于精彩的外部世界。

学校采取积极措施。学校应加强大学生手机依赖的宣传工作,使大学生认识到过度使用手机的后果和合理使用手机的重要性;开展参与度高的有益于身心的活动,丰富大学生的课余生活,将大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活动中,放松心情,舒缓不良情绪,同时也能满足大学生的交友需求,将网络社交转变成现实生活中的社交活动;出台相应的管理条例明确在课堂上、自习室等场合使用手机的规范。高校教师应加强课上手机使用的管理,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和学生的参与性,将大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中来,减少大学生课上使用手机的动机。

家庭支持。家长应加强与大学生的沟通,多多关心孩子的心理精神层面的健康而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支持,鼓励孩子多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督促大学生积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自觉抵制不良诱惑。

【参考文献】

[1]韩永佳.大学生手机依赖量表的初步编制及信效度检验[J].赤峰学院学报,2012,28(01):241-243.

[2]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3.

[3]俞国良.社会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6.

[责任编辑:朱丽娜]

猜你喜欢

干预对策手机依赖成因
晕纹石成因解读(上)
医院悬挂式输液架细菌污染情况调查与干预对策
精神科住院患者院内感染现状分析及干预对策
大学生感恩、孤独感和手机依赖的关系研究
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及干预对策研究
翻译实践问题及成因
“酒”类语符两个修辞场及其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