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快推进湖南教育现代化的思考

2017-05-19熊柏隆

湖南教育·A版 2017年1期
关键词:现代化学校发展

熊柏隆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进一步指出要“迈进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行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要求“推进教育现代化”、“加快学习型社会建设”。近年来,在“科教强省”目标指引下,湖南教育体系日益健全,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各级、各地、各类学校长足进步,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不菲成就。与此同时,诸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也日益凸显,尤其教育发展的地域不平衡、结构不合理、优质供给不足、发展机制不活以及学校治理创新滞后、人才培养模式僵化等短板,仍然是困扰教育领域的热点难题。面对当今世界经济、科技、文化、信息等诸多发展挑战,在教育主导功能、结构体系、办学模式、发展路径以及教学方法日益创新和国家公共服务品供给改革中,国内一些发达省域坚定走教育现代化发展道路,正在构建并形成富有特色的教育教学模式,逐步彰显出了活力勃发的先导示范效应。因此,加快推进湖南教育现代化,全面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力和人民群众满意度,缩小与发达省域的差距,补齐短板,促推“双创”,惠济民生,已时不我待!

一、创新教育现代化驱导机制

围绕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重点创新教育发展推进机制、公共资源配置机制、校长教师优选机制和服务供给监管机制与分类考核评估机制。建立省、市州和区县(市)三级教育现代化推进委员会与专家咨询委员会,统筹协调城乡教育发展政策,营造整体联动、合力共推的优良社会环境;全面编制各类园、校现代化标准体系与实施计划,科学规划、均衡优化各地各类园、校空间分布。适应二孩政策实施后的人口结构性变化趋势,重点在县城和人口、产业大镇与重要边际中心镇加快布局兴建一批公办幼儿园、寄宿制义务教育学校,促进一批现代化职校、高校与继续教育学校加速发展。深化校长聘任、教师绩效评价与专业职称评聘以及学校去行政化改革,采取教育部门主持、业界专家考核、学生与家长主评、社会大众参评的多元化公开选评方式,科学全面考评校长履职能力、治校水平与工作实绩,更加注重公开考核教师的道德品行、育人水平与教学质量,公正考量教师科研成果的创新成就和实际贡献,推行校长任期目标责任制,奖优汰劣,激励各级各类园、校优秀教育名家不断成长。尤其要在教育教学指导、质量监评诊断、就业创业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为学校提供科学、前瞻、务实、高效的公共服务。通过发布专业性评估报告等方式,向社会公开学校教育质量监测数据,全面推进教育开放。全方位构建学校安全清单监管防控体系,杜绝学校各类安全责任事故的发生。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分别制定考核各级政府和监评各类园、校教育现代化发展质量水平的量化指标体系。由政府教育督导室分级考核下级政府教育现代化年度公共服务能效;由各级教育部门采取网上抽评和实地考评方式,组织监评园、校教学质量及其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逐步实行由专业服务主体主导与社会大众共同监评,积极促进管办评分离。

二、全面推进提质强校工程

积极探索创建现代学校制度。严明学校教育主体有限责任,优化内部治理结构,扩大办学自主权,强化校务委员会、董事会决策职能,完善学科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教学委员会、家长委员会、学生俱乐部等辅助治校组织,健全校长职业化、市场化竞争流动机制,精细校本管理,促进校务公开,扩大民主监督,激发并释放学校发展活力与差异化办学的创新竞争力。

编制学校提质升级行动计划。根据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要求、推进时序及其监评要素,分级分类制定园、校提质升级目标和实施行动方案,优化配置相关公共政策与社会助教资源,明确设定推进园、校发展的量化指标及其实施的路线图与时间表。

全面推进分异聚类强校工程。通过政府主导的多元投入,全面推进教师住校公寓、学生后勤服务、校园音体美设施、教育信息化装备以及学生体验教育、创新创业孵化联建基地等重要基础设施建设,不断缩小与发达地区的校际落差。督导学校持续实施质量强校、特色强校与联合强校计划,大力开拓个性化、差异化、聚类化教学育人路径,扩大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广覆盖的教育服务供给,推动教学模式、学习方式的现代化变革,注重向偏远乡村和民族地区学校通过专递课堂、网络联校辐射推送优质教学资源,整体提升全省教育现代化水平。

三、锐意探索开放办学新路

全方位拓展现代办学理念。以国际化视野、前瞻性思维推进融合式教育,既大力发展公办教育,也积极鼓励兴建特色鲜明的公办民助、民办公助园校和社会业界资本兴办的股份制学校、社区性学校、品牌化学校乃至跨国联盟的国际化学校,推行校长负责制和专家集体治校制,支持学校依法创建自主筹集、自我管理、自助服务的品牌发展基金或特色组织活动基金,鼓励学校多渠道吸纳社会业界精英教育资源与知本技术资源,促进学校释放潜能、自我约束、强优发展。大力构建多元化办学体系。制定公益性、营利性民办教育差别化扶持政策,充分调动社会资本投入教育现代化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推助职校与高校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构建集公办学校、非营利性民办学校与业界股份制、社区合作制、品牌集团制、国际联盟制学校于一体的现代开放型教育结构体系,开展高等教育厅、市共建,扩大教育服务品社会消费,促进更高水平的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升级,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性、个性化教育发展需求。引进国外教育集成化办学。重点引进发达国家先进的教育理念、办学模式、教学方法、育人经验、专业装备、治校手段和管理规则,通过融合集成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和以点带面的试点示范,不断提升教育创新力与国际开放度,打造并树立湖南教育的新优势和新品牌。

四、积极倡导现代教育模式

注重个性教学、创新育人。树立科学人才观与现代先进育人理念,遵循学生年龄身心发育成长规律与现代知识、技能传导规律,倡行崇德守法、因人施教、智能兼修、终身学习、人人有为,注重专才与通才的甄别培养,切实保障弱势群体的教育际遇公平,多层面提升学生学习力、创造力、社会适应力和杰出贡献力。鼓励全科化渗融式教学。普遍推介全科型教师的渗融式课堂教学法,让不同科目、不同课堂、不同教师的教学过程更多地渗融相关科目知识点与互通面,帮助学生架设跨越关联知识鸿沟的融会贯通桥梁,引导学生自主乐学活学,大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学生学习效果,培养并激发学生的联想思维、专博智慧与知识集成创新能力。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创新学生成长路径辨识机制与人格品质培育机制,健全学生自入园后随同傳递的终身学习电子档案及其身心素质大数据分析评价系统。责成教师认真履行识别学生不同学龄成长阶段潜在智慧、外显禀赋与个性技能的育人义务,培养学生社会公民意识与优良行为习惯,精心帮助学生科学、理性并切合个体实际的人生定向及其职业选择,指导学生未来发展的志愿目标甄别与积极有效作为。

五、构建全民终身教育体系

树立全社会大教育观,全面建设学习型社会与创新型社会。发展社区教育。以各地社区教育大学为主导,以县城和重要中心镇为节点,以城镇大型居民社区为网络,逐步推进社区教育向跨边界、广覆盖、多层次、高水准延伸,丰富广大居民业余生活,不断提升其现代文明素养与文化知识水平。开发继续教育。以适用、实用、使用为原则,以高校和职校为支撑,以校企合作、联办共建为主体,精准开发满足业界与求学者需要的短、精、快、廉多元化继续教育产品,汇集各类优质教育与部门政策资源,重点培训现代新市民、新镇民、新居民和新农民,为产业转型升级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更多知识普及与技能培训服务。扩大在线教育。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以远程教育、网络教育为载体,以新锐知识、普及技术、业界资讯、仿真示范为重点,通过虚拟大学或虚拟学习社区,系统集成各类教育资源,集中辐射新生代教育市场,全方位扩展湖湘文化影响力,厚植湖南发展软实力,促进当代教育新兴服务业态不断崛起。

(作者系常德市教育局副调研员)

猜你喜欢

现代化学校发展
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的现代化新篇章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区域发展篇
图说共享发展
学校推介
我的女巫朋友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
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