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网络文化观研究

2017-05-19王艳芝刘德军

关键词:文化观网络文化习近平

王艳芝+刘德军

摘 要:网络文化是一种全新的文化表达形态。近年来,网络日趋社会化并在国家社会安全领域呈现出日益显著的特征。针对这一情况,习近平十八大以来发表了一系列关于网络文化的讲话,本文主要从习近平网络文化观提出的背景、主要内涵和意义三个方面来系统阐述习近平网络文化观,以期拓宽对习近平相关思想的研究和彰显网络文化日益增加的重要性。

关键词:习近平;网络文化;文化观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7)04-0106-03

众所周知,互联网技术正在以各种形式、借助不同的载体,以飞快的速度改变着我们和我们的生活。如今的互联网已经走进“寻常百姓家”,且正以飞快的速度不断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大家熟知的各种网络服务项目正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而网络文化就是由此而衍生出的一种全新的文化。

一、习近平网络文化观形成的背景

我国网络的迅速发展及其目前的存在问题是习近平网络文化观提出的背景,这主要集中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网络的普及度得到提高,网络逐步走向大众化。第一台计算机诞生以后,它便以极快的速度惊人地发展着,并改变着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互联网事业的飞速发展,使得网络的普及程度在如今社会达到了其最大值。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领域,无不在实现着网络化,由此而催生出了与网络有关的互联网+新的产业模式:网络消费、网络支付、网络教学和网络就医等。很难想象,今天的社会,离开了网络,人们的生活会变成何种模样。二是网络的社会监督功能不断增强,成了民意民情得以反映的有效渠道。功能多样和兼容并包,是网络文化本身所具有的特点,所以,在网络文化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平民百姓就能够通过网络直接表达自己的呼声,这就为他们提供了一个表达民意、倾诉民情的平台,为社会存在问题的妥善也解决提供了另一条有效的途径。同时由于这个交流平台的多元性和开放性,普通民众也可以以此收集信息和解决问题,这便增强了网络的社会监督作用。三是信息安全问题成为网络安全的一大威胁。如今社会,由网络滋生出的诈骗、黑客攻击和思想渗透频频发生,严重地危害到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由于网络的监管不力,国家核心信息以及个人重要信息极易被窃取,可能造成无法挽救或不可弥补的损失。不久前的“魏則西案”、“徐玉玉案”就是典型案例。再加之西方反华势力和国内一些反动势力的勾结,他们沆瀣一气,打着“普世”的旗帜,唱着“民权”的论调,在网络空间散布谣言,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中国现代化建设前进的步伐。综上所述,中国网络发展现状无疑成了习近平网络文化观提出的背景。

二、习近平网络文化观的主要内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就中国互联网和网络文化的发展提出了很多的新理论,并出台了一些新举措。不仅如此,他同时又深入到有关媒体机构进行调研和座谈,以实际行动为我国网络文化建设指引了前进的方向。现将习近平网络文化观的主要内涵概括如下:

(一)强调党对网络文化的先锋领导作用

习近平高度重视网络媒体的方向问题,并以实际行动发挥着我党对网络文化的引领作用。无论在什么样的环境下,所有的网络媒体都要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是我党对一切媒体提出的最根本的政治要求。党的网络媒体,必须紧紧跟随着时代的前进步伐,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党性,必须以最高的标准、最严的要求,始终恪守着我党的党性原则,不能有半点的疏忽与懈怠。习近平在视察了人民日报社等党的媒体时,就党的新闻媒体的党性问题发表了重要讲话。他说,党的新闻舆论媒体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新的时代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党的媒体在任何时代都必须姓党,在任何地方都必须成为党和政府的宣传阵地,这为我国的网络文化建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而同时网络文化的先锋领导离不开党的干部队伍的积极参与和实践。习近平在实施网络强国战略进行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现在各级领导干部要学会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经常上网看看,潜潜水、聊聊天、发发声……”[1]这是我党对媒体的政治方向所提出的党性要求。党要领导网络文化,就要不断增强网络媒介的党性,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断拓宽工作的思路,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办好党和人民满意的媒体。同时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要学网、懂网、用网,以互联网为媒介,凝聚起全党的智慧和力量,有力地推进我国的网络文化建设。

(二)唱响网络文化建设的主旋律

中国是全球网民最多的国家,网民成分复杂,网民素质良莠不齐,年轻的网民群体在网络空间里追求的是“猎奇”和“快餐”的网络文化,他们的目的是寻求一时的快乐和刺激。还有一些网络喷子,他们言辞激烈,性格偏执,经常制造网络暴力,是网络文化的不和谐因素。有鉴于此,网络文化必须“唱响时代的主旋律”。习近平总书记在历次关于网络建设的会议上,都反复强调网络文化要规范其宣传导向。有关部门要多宣传积极健康、奋发向上的内容,用积极正面的实例,来传播社会的正能量,唱响时代的主旋律。通过宣传新时代的楷模和榜样,来激励网民择善而从,从而达到整个社会的和善与美好。随着网络媒介的不断优化,网络文化必须及时创新宣传方式,改进宣传方法,不断弘扬时代的主旋律,弘扬社会的正能量。网络文化具有极强的扩散性,因此我们更应该根据其特特点,多加宣传正面的、真善美的文化,给网民以美的熏陶,给网民以善的启迪,涤荡网民心中阴霾,以春风化雨的方式达到对国人教化之目的。关于网络文化的引导问题,习近平曾多次这样还强调:“唱响了主旋律,传播了正能量……牢牢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牢牢坚持正面宣传为主。”[1]主张我国应该“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形成网上正面舆论强势”[2]。在网络文化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更应该在党中央的英明领导下,根据党的网络文化建设的方针和政策,“做强网上正面宣传,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1]。习近平时时刻刻在强调唱响网络建设的主旋律,他在文艺工作者座谈会上也对广大文艺工作者提出了要求:“要适应形势发展,抓好网络文艺创作生产,加强正面引导力度。”[3]由此可见,习近平对网络主流文化引导的重视。

(三)有关网络文化建设的相关制度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使得现行的网络文化的管理机制的弊端越来越明显,而网络文化的健康发展,离不开网络文化的相关制度。制度建设是网络文化健康发展的保障,只有具备了健全的制度,网络文化才能健康发展。习近平在党中央的有关会议上也指出,就目前情况而言,我国互联网和网络文化建设还是有很多的不足,有很多机制需要不断地改进和完善。习近平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目前网络文化建设存在的弊端:多头管理、职能交叉、权责不一以及效率不高等。网络文化目前存在的弊端,从某种程度上说已经是阻碍我国网络文化发展的根源之一。因此,在关于网络建设的会议上,习近平号召全党和全社会要依据问题存在的原因,健全和完善网络文化管理的相关制度,从而构建正面引导和依法管理相结合的网络文化管理工作局面。要积极规划,依法管理,加大党和政府依法管理网络的力度,保障网络文化健康有序发展。

(四)打造风清气正的网络文化空间

网络安全涵盖系统、信息传播、信息内容等,其内涵在不断扩大。当前通过网络途径进行攻击和诈骗等不法行为屡屡发生,且屡禁不止,对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构成了巨大威胁。净化网络空间,打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制止、打击网络不法行为,已成为当今网络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由于网络空间法制不健全,網络监管不力,由网络引发的恶性事件时有发生,我党对此十分重视。党中央发出号召,各级网络管理部门要发挥其职能,在网络文化的舆论导向上要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适时、适度、有效地引导网络文化向积极、健康、清朗的方向发展。习近平不仅关心我国网络文化建设工作,也呼吁全世界都行动起来,共同打造网络文化空间。他说:“各国应该共同努力……坚持依法治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让互联网在依法轨道上健康运行。用人类文明优秀成果滋养网络空间、修复网络生态。”[4]网络文化的健康发展,网络空间的纯洁,不是一个国家的事情,也不是一个人的事情,它需要地球上每一个个体的共同努力、共同行动起来。如果每一个人都把网络文化的健康发展当作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携起手来,网络文化的空间一定会春光明媚、艳阳高照。到那时,人们将沐浴在没有暴力、没有伤害、没有欺诈的虚拟世界,使广大网民获得高品质的精神食粮。所以,习总书记呼吁:“网上网下要形成同心圆,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1]

三、习近平网络文化观的现实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的网络文化观立体全面,内涵丰富,意义深远,为我国的网络文化建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一)有助于发挥网络文化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习近平网络文化观,与时俱进,切合实际,与其治国理政思想是一脉相承的。我国的网络文化在习近平网络文化思想的引领和指引下,得到了很大发展,网络文化日趋健康。对于网络文化的地位和发展方向,习近平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制定实施国家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发展战略、宏观规划和重大政策,……不断增强安全保障能力。”[5]党中央也把网络建设纳入了我国的“两个一百年”的发展蓝图中。习总书记指出:“建设网络强国的战略部署要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同步推进,向着网络基础设施基本普及、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信息经济全面发展、网络安全保障有力的目标不断前进。”[5]网络在逐步改变着社会治理的模式,我国政府的管理模式也顺应这一变化,以助推网络文化的发展。

(二)有助于发挥网络文化的引导作用

社会的健康发展,是多种力量均衡发展的结果。对一个社会而言,经济和政治很重要,但文化的引导作用也是不容小觑的,尤其是把文化视为国家发展战略的今天。为了更好发挥网络文化的引导作用,我们要把握网络文化主流传播的话语权,创新网络文化载体的传播方式,规范网络文化的新秩序,净化网络文化的空间环境。习近平强调:“我们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战略规划和统筹。”习近平的网络文化观及其理论是现阶段我国的网络文化发展的灯塔,为网络文化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道路。党和政府对网络文化的重视,有利于发挥网络文化在社会进程中的积极作用。

(三)有助于增强我们的网络文化自信

今天的中国,正以昂扬的姿态,在世界的舞台上扮演着主要的角色,演绎着精彩的故事。在网络文化这个大观园,中国文化犹如耀眼的金星,光彩夺目,在世界网络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国要对自己的网络文化充满自信,用实力,用文化品位向世界展示中国网络文化四射魅力。对此,习近平强调:“在网络发展的今天,我们要发挥新兴媒体的作用,增强我国的对外话语的创造力、扩大我国形象的感召力、提高我国文化的公信力。”他还表示:“我们愿同各国一道,共同推动网络文化繁荣发展,丰富人们精神世界,促进人类文明进步。”[6]在互联网时代,中国要不断增强自信心,传播好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给世界网络文化传递健康气息,打造靓丽的风景。

参考文献:

〔1〕新华网.习近平主持召开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N].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4/19/c_1118670958.htm.

〔2〕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 98-105.

〔3〕新华网.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的讲话[N].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5-10/14/c_1116825558.htm.

〔4〕新华网.习近平在第二届互联网大会开幕上的讲话[N].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5 -12/16/c_1117481089.htm.

〔5〕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197-199.

〔6〕新华网.习近平在第二届互联网大会开幕上的讲话[N].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5 -12/16/c_1117481089.htm.

(责任编辑 姜黎梅)

猜你喜欢

文化观网络文化习近平
习近平的传统文化观
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研究
浅析中国室内设计的文化观
论瞿秋白的马克思主义文化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