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家用电器技术基础与维修技术”课中的应用

2017-05-19黄忠茂

教师·中 2017年4期
关键词:检修驱动教学法

黄忠茂

摘 要: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相对独立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家电维修课程教学中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法可以把已学过的知识点连接起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实施过程更体现了中等职业教育的特点与特征,是促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全面发展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任务驱动教学法;家用电器技术基础与维修技术;应用

任务驱动教学法有五个环节:提出任务、分析任务、自主学习、完成任务、过程评价。在常规教学模式中,教师一般把操作步骤和方法传授给学生,学生很少有机会进行独立思考、探索,导致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无法得到充分发挥,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时,由教师提出具体任务,引导学生自主分析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法有利于将学过的知识点串联起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在“家用电器技术基础与维修技术”教学中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可行性

“家用电器技术基础与维修技术”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该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基础知识、电熨斗原理故障与检修、电炊具原理故障及检修、空间加热器与热水器、电风扇的结构与原理、电风扇的故障与维修、洗衣机的结构与原理、洗衣机的故障及其排除等,知识点较多、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将重要内容分成多个知识点的综合任务,学生在明确目标的任务驱动下,自主学习分散的知识要点,把分散的知识点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系统的理论,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007年7月,编写组对第三版内容进行了修改,在第三版前言中编者谈及教法问题:修订后的教材贯彻落实“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办学指导思想,采用任务驱动方式组织教学能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自己动手维修电器的能力。因此,在“家用电器技术基础与维修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切实可行的。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实施步骤

1.提出任务

任务的提出要以教学的内容为依据,任务的难易程度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来确定,让学生既能掌握所学的知识,又可以自主创新。基本上让每个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都能完成规定的任务。

2.分析任务

首先把总任务分解成一些“阶段任务”,“阶段任务”又可以分解成更小的“分任务”,逐步细化。有了任务的细化,可以使学生明确具体的小任务和明确学习的方向,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分析任务过程中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分别采用讨论、问答等方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

3.自主学习

把任务细化后,学生根据任务分别查找相关课外资料和阅读教材具体内容,确定解决任务的方法。这一过程非常关键,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鼓励生生间的交流讨论,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案。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学生的考核评价,主要包括检索资料的能力和学习的主动性,是否有团体合作精神及是否遵纪守法等。

4.完成任务

完成阶段任务是一个由分任务—阶段任務—总任务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很多的问题,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及时恰当的指导,解决学生中自主学习时碰到的难题,督促学生按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内容,并对学生进行阶段性评估检查,由于电器维修是高危行业,在维修操作中要经常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树立安全意识,切忌违规操作,确保学生能顺利按时完成任务中的内容,达到教学目的。

5.过程评价

总结评价是完成任务后不可缺少的环节。首先,让学生表达、分享自己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都学到了什么,遇到了什么困难和解决的方法,学生通过总结找到自己在理论上和操作上的不足,以及在完成任务过程中最大的体会和收获。其次,对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教师要作出评价和检测,既可以掌握学生学习的情况,也可以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以提高。在总结评价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对任务中做得不够好的环节进行重新示范和讲解。

三、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家用电器技术基础与维修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实例

以教材第二章《电烫斗原理、故障及检修》为例,浅析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模式,本章包含普通型电烫斗、调温型电烫斗、电烫斗的拆卸与检修三节内容。

1.提出任务

(1)具有一定的资料检索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

(2)能掌握普通型电熨斗的基本构造。

(3)能正确画出电熨斗的电路原理图。

(4)能够根据电路分析电熨斗的工作原理。

(5)根据故障现象,能够对电熨斗进行检修。

2.分析任务

总任务:对调温型电熨斗进行拆装与检修。

分任务:教师指导学生进行任务细分

阶段任务一:电器的基本构造

分任务1:了解电熨斗的功能、规格、型号及主要技术参数。

分任务2:掌握电熨斗的基本组成。

分任务3:理解电熨斗的工作原理。

阶段任务二:电熨斗的拆装与检测

分任务1:能够对电熨斗进行正确的拆装。

分任务2:掌握电熨斗各部件的检测方法。

分任务3:能够简单画出电熨斗的电路原理图。

阶段任务三:故障与检修部分

分任务1:知道电熨斗的常见故障。

分任务2:根据故障现象,对电熨斗进行检修。

3.自主学习

学生根据分任务自主进行学习,教师要求学生通过阅读教材的具体内容或查找相关的课外资料,确定解决“分任务”的方法。

4.完成任务

教师应在此过程中适当引导,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碰到的疑问进行解答。为确保学生安全,检修完成后,在通电测试时,教师必须检查电路并进行现场监护。

5.过程评价

完成任务后,对实训报告与成绩进行评定。

总之,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目的明确,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家电维修课程中的教学实践中,的确是个好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实际上是理实教学的有机结合,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课本的理论知识,使学生能用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去处理维修中碰到的实际问题。任务驱动教学法给学生提供了浓厚的学习氛围,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组织实施过程中体现了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的特征和特点,在职业教育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1]麦汉光,王军伟.家用电器技术基础与维修技术(第3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李移伦,姚和芳.浅谈课程教学的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7(1).

(作者单位:防城港市理工职业学校)

猜你喜欢

检修驱动教学法
基于模糊PI控制的驱动防滑仿真系统分析
屈宏斌:未来五年,双轮驱动,砥砺前行
轨旁ATC系统门控柜接收/驱动板改造
检修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二次回路的维护与检修
基于S3C6410的Wi-Fi驱动移植实现
论自动化焊接设备的预检修
茂名式大修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
“假弱”教学法你用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