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小升初”数学教学的衔接

2017-05-19陈惠梅

教师·中 2017年4期
关键词:小升初数学教学新课改

陈惠梅

摘 要:新课改是21世纪我国教育领域最大的变革,同时也意味着我国教育事业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新课改下,我国中小学学校不仅引进了现代化的多媒体设备,学生更接受了新的知识。但需提出的是,新课改虽然有诸多优点,但也不乏缺点。教育观念、教学方式以及适应性问题都使我国中小学数学教学面临不少问题,如何做好中小学数学教学工作成为当前主要探讨的问题之一,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数学教学方式能够为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价值。

关键词:新课改;数学教学;“小升初”

一、中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衔接问题

1.教学观念落后

传统的教学观念以传授学生数学知识为主要内容,教师将授课内容当作一件任务,只要任务完成,就不再过多补充。但当前我国大部分中小学校数学教材都已经使用了新课改后的教材,传统的教学观念已经不适应新课改后教材,教师采用固有的教学观念授课,以传统的灌输方式为主,这就导致了旧观念和新课改思想的相撞,不利于提升教学质量。除此之外,虽然新一轮课程改革已经在全国推广,但由于我国各地推广时间不同步,部分边远落后地区对新课改教材的适应性较弱,教师采用新观念、新方法授课时,学生还难以适应。

2.师资队伍不完善

新课改的推广单靠政策的支持和新教材的印刷使用远远不够,还需要建设一支和新课改相匹配的师资队伍。即使当前我国教育行业涌进了不少年轻的大学生群体,但大部分中小学校的教师队伍主要是老教师,而这类教师大多生长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他们已经适应了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当新课改引进 ,旧思想和新思想的碰撞便阻碍了新教材的推广。此外,即使这类老教师愿意接受新课改下新观念、新教学方式的培训,但由于适应性问题,他们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才能接受新课改的新理论、新知识,这不利于学生接受新知识。

3.现代化教学设备不完善

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人们生活和出行提供了便利,多媒体等设备引进校园也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师采用多媒体设备教学更迎合时代潮流,从而让学生和时代接轨。但是,在我国推广新课改是按照由沿海向内地,由一线城市向二、三线城市的方式推广的,这样的推广方式导致当前我国中小学校的学生对新课改的适应程度不同,多媒体设备的引进时间也不同,学生对多媒体教学的方式难以适应。此外,我国大部分偏远地区的中小学因为经济的原因还没有引进多媒体设备,农村教学也缺乏新的教学方式,多媒体设备的缺乏也导致了新课改难以推行,新教材也难以实施。

二、优化中小学数学教学的策略

1.更新教学观念,制订教学目标

教学观念指的是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式,新的教学观念有利于指导教学开展新的教学方式。除了教学观念的更新,教师在授课前也应当制订教学目标,根据教学目标制作教学课件,以此来指导教学。如当前小学四年级下册开始学习未知数和方程,而在旧课程中,学生在小学六年级时才开始学习未知数和方程。新课改的提前学习符合当前我国小学生的年龄和智力。教师在教学四年级下册“认识方程”这一章节中,不能采用传统的直接按照教材板书灌输授课的方式,而应利用多媒体设备,让学生对“未知数”这个概念感兴趣及有初步了解,之后,教师再运用实例,将未知数结合到方程中,让学生了解方程的概念和具体公式。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更能提高教学质量。但在正式授课前,教师必须结合教材和教学进度制订教学目标,根据教学目标制作课件。通过制订详细的教学计划,教师在授课中才有教学框架指导,也才能把握教学进度。但新课改下教师和多媒体设备地位混乱的问题依然是当前的重点问题之一,教师在利用多媒体制作课件时,必须掌握好课件的时间,合理分配教师授课和多媒体的使用时间,坚持教师的指导地位和多媒体设备的辅助地位,只有这样,才能解决教师地位和多媒体地位混乱的问题。

2.培养优秀师资队伍,加强对教师的培训

在传统的教育中,我国并没有建立完善的教师衡量标准,随着新课改的推广,学校需要的教师不仅是知识型的教师,更是科技型和素质型相结合的教师。国家为了提升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针对我国教师制定了完善的业务素质标准。教育局提出,教师不仅需要过硬的专业知识技能,更要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以及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为了适应时代潮流和需要,也为了提升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我国中小学校应当加强对教师的培训,为本校及国家培养优秀的师资队伍。但培训的内容和培训的方式是什么,各中小学校应当结合本校需求进行相关培训。从培训内容来讲,中小学数学教师除了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也需要有良好的思想品质和科技运用技能,针对这三个方面,学校可以开展相关的培训活动,特别是教龄和年龄较大的教师,为了迎合新课改,更需要重点培训。而培训的方式,可以采用本校听课或前往兄弟学校听课的方式进行培训。

3.利用多媒体设备,创设教学情境

将多媒体设备引进教学课堂无疑是当代教育最大的改革之一。多媒体设备集合了动画、声音、视频以及文字等要素,利用多媒体设备制作图文并茂和动静结合的课件,不仅容易吸引学生的目光,更符合中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此外,为了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让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来,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浓郁的数学氛围中接受知识。而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应当结合学生的学习和年龄特点。小学生不仅喜好新事物,同时喜好玩乐,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做游戏、情景模拟的方式授课。例如,在教学小学六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中,教师结合应用题、未知数以及方程的知识,可以设计情境以下问题:A、B同学相隔100米,此时正好上午10点,A同学以每秒1米的速度前行,B同学以每秒2米的速度前行,A、B同学在几点会相遇,两人相遇时分别走了多少米?文字性的描述让学生难以想象,教师可以让学生模拟方程问题,进行解答。中学生虽然喜好新事物,但相比小学生而言,中学生更加叛逆和喜好冒险。为此,教师可以设置相关悬念的情境问题,让学生解答。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第五章“二元一次方程”教学中,教师设计如下情境问题:不会游泳的A同学身高一米八,掉进了长宽高皆为10米的枯水库中,水库忽然开闸,管道以每秒0.5立方米水向水庫中灌水,消防队员从3千米外以每秒20米的速度赶来,问消防队员赶来时水库中的水到A同学身上的哪一位置上?通过设置这样的悬念,可以很快地吸引学生的关注,学生为了解答,也更加主动地询问教师。从而在这个过程中,就达到了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

新课改的推广虽然符合时代的潮流,也迎合学生的性格特点,但新旧教学观念、新旧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适应性问题依然是当前中小学数学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教师在授课中遇到此类问题时,绝不能忽视忽略,必须结合新教材内容和新课改下的要求,不断提升自己,为学生创新一套行而有效的教学方法。只有结合新教材内容和新时代教学观念创设的教学方法,才能加快学生对新教材的适应性,也才能提高中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刘礼洪.浅析小学数学教学问题及相关对策[J].中外交流,2016,9(20):209.

[2]邱富琴.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研究[EB/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2015,4(12):319.

(作者单位:福建省平和县第二中学)

猜你喜欢

小升初数学教学新课改
小升初英语教学衔接的内容及建议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河南严格规范招生行为 小升初特长生比例降至5%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