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注重沟通,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2017-05-19周青霞

教师·中 2017年4期
关键词:引导师生关系教育

周青霞

摘 要:青少年的教育涉及家庭、社会、学校三方面,而班主任正是联系这三方面的纽带。如何提高青少年教育的实效性,是班主任必须积极去探讨的课题。文章结合笔者的教育实践,介绍了几种教育策略,用于教育实践,以达到更好的教书育人的目的。

关键词:注重沟通;教育;引导;师生关系

一、引言

学校不仅是教授学生知识的地方,更应该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圣地。近些年来,学生高智商、低情商以致在社会失足的例子屡见不鲜,如2002年清华大学刘海洋用火碱和硫酸伤害黑熊事件。2013年关于林森浩的复旦投毒事件,除了叹息,我们更应该想想如何在平日里的教育中给予学生更多的关爱和引导,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身为班主任,笔者通过自身的教育实践与研究,针对目前学生存在的普遍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二、“00后”学生普遍存在的特点

1.个性强

在国家还未正式推行“二孩”政策之前,“00后”学生大多是家中独子,他们习惯了处于独一无二的状态,存在“唯我独尊”的问题,考虑问题多从是否有利于自身实际出发,较少顾及他人的想法。而在人口众多、还在实行大班教育的中国,只考虑个人感受是很难实现的。

在这个社会,少部分特立独行的人能走在行业前端,但那部分人他们本身就有很强的实力,但芸芸众生,大部分人还是资质平平,要成功还需要加强和别人的沟通和协作。

2.眼高手低

“00后”学生生活在相对安逸富足的时代,尤其是在中国经济较发达的东部地区,他们并不需要花费多大力气便可获取自己所需,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种只出现在电视里的人物,离他们太遥远。这也使得很多人一畢业就失业,高不成低不就,成为“啃老一族”,习惯了获取,一旦出现家庭变故,往往很难成为家庭的担当。

3. 普遍存在社会经验不足、依赖性强、心理承受能力差的心理特点

“00后”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被寄予了整个家庭的希望,为了不使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有些家长强制性地要求孩子学习多样的技能,参加各种培训班,习惯性地主导压制孩子,本该玩乐的童年过早地被束缚。孩子习惯性的顺从剥夺了他们思考的空间。一旦到了青春期,有部分动力十足、目标明确的学生确能达成家长所望,但也有一部分学生,例如我2016年所带班里有个学生,是学校的正取生,从小就是妈妈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多才多艺,但到了青春期,到了高中阶段,父母对其寄予了更高的期待,而由于“过度透支”的童年,到了这时期,智力、能力跟不上,学习成绩一落千丈,曾经“别人家的孩子”沦为班里、学校里的差生,孩子本身心理落差大,父母不甘心,加强监管监制,手机、电脑、交友、时间安排、零花钱用途样样管制。孩子大了总会有自己的想法,比不过同学,斗不过父母,加上没有正确定位自己的学习能力和现状,出现了厌学的现象,出现了和家庭对抗的现状。这使得作为班主任的我要担起这沟通的桥梁,既要做好沟通,又必须当学生可信任的引导人,时时刻刻上演“无间道”。

三、班主任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途径

1.严于律己,为学生树立榜样

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学生,学习和模仿的能力都很强,而他们接触或接收各种教育信息最多的便是来自班主任。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被学生耳濡目染,甚至班主任的打扮穿着也是学生评头论足的日常话题。“为人师表”四字很好地体现了教师在教育当中的重要地位。教师要处处都起到表率作用,讲师德,用自己的行动去感染学生。甚至某些教育问题,教师亲自示范,对学生的感染力更强,能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教育效果。例如,早读、午写的考勤等常规问题,如果教师能坚持按时到班,甚至比学生提前到班,这样教育那些经常迟到的学生就更具说服力了。在学生面前,自己已经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榜样了,说话底气也比较足,学生也毫无反驳之力。相反,如果自己也经常迟到,那么你自己已经很心虚了,总不好意思问学生“你怎么就不能坚持按时到校呢?”如果问了,学生即使不当面说穿你,表面应承你,其实他们心里已经暗自这样思量:既然老师都可以迟到,我作为学生就更加可以迟到了。

另外,言行一致也是教师要特别注重的,千万不能说一套做一套,这样才能在学生当中树立威信。一些关于班级管理的规章制度一定要落实到位。该表彰的要及时表彰,该惩罚的也不能含糊。或是像要求学生背诵之类的也要落实,因为如果没有落实,学生便存在侥幸心理。同时你说话的分量在学生心里也会大打折扣,这样一些管理实施起来难度更大。当然,老师也是人,总难免会犯一些错误。例如,因某事耽搁,上课迟到了,或是上课口误,还有发音不准等,学生可能会笑,某些教师会很生气,觉得很没面子,一整节课的气氛或浮躁或沉闷。现在遇到此类问题,我都是很大方地承认错误,甚至“自黑”,学生不但不责怪我,反而感觉和老师更亲近了,更像朋友一样。所以作为一名教师,要提升个人的魅力,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2.主动出击,加强沟通

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学生,此时是处在增长知识的阶段,更是处在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过程。在社会转型期,尤其在信息爆炸时代,学生无时无刻不受到各种观念意识的冲击,有时他们在学校所受到的教育可能会与他们了解到的社会上的一些现象相抵触,此时他们的是非观念并不是很稳固,很容易受到社会的影响,产生逆反心理。教师有时突出强调一件事的重要性,学生却不以为然。在教育的过程中,一些学生甚至采取极端的对抗行为,连教师的人身安全也得不到保证,这类事情在不少校园屡见不鲜。缓解学生逆反心理最有效的途径是沟通。

其实,无论什么类型的学生,他们都希望得到别人的重视和关注。特别是一些在校成绩并不理想的学生,发自内心地想引起别人的关注,有时便会采取一些另类的行为,例如通过迟到、上课说话等引起老师和同学的关注。教师一定要善于观察,不要采用尖锐的语言去当面批评学生。谁都比较喜欢受到表扬,在与学生的交谈中,教师应先正面鼓励学生,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长处,这样的话,就有了一个沟通的良好时机。如班里的袁同学,他学习不认真,经常打瞌睡,但即使他不是班干部,凡是班里有什么重大事情的话,他总是挺身而出,很有领导气质和责任感,每次找他谈话我总是会先借机表扬一番,接着,再开门见山,摆出他存在的问题,给他一定的时间说说自己的看法,这时可以了解他的想法,也可以了解问题的所在,以便进行针对性的引导。多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让沟通处于一种平等的状态,让学生感受到老师是真的在关心他、为他好,而不是以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去批评他,这样学生也容易接受教师的观点和看法。正如陈俊才老师在《校园春风》里提到的:“当老师降下了批评的旗帜,学生也就升起自尊的旗帜。”我们应该更多地走进学生心里,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理解,沟通就会更加高效。

3.善于引导,注重培养

作为教师,不仅要循偱善诱,正确引导、疏导,更要注重对学生的培养,多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不要老给学生扣上差生、后进生的帽子。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例如,有些学生成绩不理想,但人际关系好,在同学中很吃得开,这也是他们的优势,他们将来踏上社会并不一定就会比别人差。教师要善于发掘他们的优点,及时给予鼓励;平时可以适当给这些学生安排一些班级工作。一方面,他们觉得颇受重视,责任心也增强了;另一方面,又结合了他们的长处,让学生确实发挥了自己的优势。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便可以集中精力去发现新的问题,研究新的对策。

如以前班里的郭同学,她基础较差,成绩不是很理想,但她是一个很活泼开朗的女孩子,尤其擅长舞蹈,所以我尽可能地让她发挥自己的长处。在学校的文艺演出中,她和其他同学合作表演了一场非常精彩的爵士舞演出。我在班里及时给予她表扬,之后在其他方面她的表现也很好,成绩稳步提高。又如陈同学,他踏实内敛,不大善于表达,但很喜欢地理,所以一旦有机会我就鼓励他去参与地理竞赛,他在广东省天文学会组织的第二届中学地理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之后他自信心增强了,在班里和其他同学交流增多了,性格开朗了许多,也很受同学欢迎。

4.及时发现问题,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现在的学生接收信息的渠道广、信息量大,他们的见识广,但同时由于长期处在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里面,就好像温室里的花朵,经受不起生活当中的挫折,心理承受能力低,所以一旦出现不如意的情况,不能满足他们预期,就会出现各类的心理问题甚至于漠视生命。

据悉,近几年我国每年自杀人数总计为10多万人,青少年自杀的比例居高不下,其中学生自杀的情况以中学生最为严重。第二届中美精神病学学术会议上的一份资料显示,在中国,15岁至30岁的青年死亡的第一原因是自杀。成都市一个13岁少年因与父母就学习问题发生争执纵身跳下7楼,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河南一高三学生,高考成绩估分不理想,竟在家自杀,而高考成绩揭榜时,她的高考总分超过本科分数33分!生命是宝贵的,又怎能轻言放弃。学校或家长都应及时发现学生心理的转变,及时疏导,化解不良情绪。

如我们班的谢同学,高二还没结束就想辍学,与其交流之后发现该生有轻微的“被害妄想症”,总觉得前排的一个女生要害她,上课觉得女孩老转过来骂她(那个女孩比较开朗,又是第一排,喜欢转到后面和别的同学聊天),又觉得宿舍里的人太吵,故意针对她,所以她心里很郁闷想辍学。知道这种情况后,一方面,我及时与其家长取得联系,了解其实际情况,鉴于其有看过心理医生,但没有坚持去的情况,我建议家长继续让其到医院接受治疗;另一方面,我多次找她谈心解开她心理的疙瘩,最终她坚持下来了,没有辍学并考上了理想的院校。所以一旦发现学生有心理方面的问题一定要及时干预,如果能及时处理和干预,对学生的人生轨迹来说会是很大的改变,有很多人也不至于自残、伤害别人或误入歧途。

四、结语

时代在变,班主任面对的学生特点也因时而异,作为班主任,我們要博学笃行、与时俱进、注重沟通,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参考文献:

[1]王贵林,陈 洵.心理学教程[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陈俊才.校园春风[M].广州:花城出版社,2007.

(作者单位:广东省汕头林百欣中学)

猜你喜欢

引导师生关系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细细品味课堂语言 轻松享受教学过程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浅谈技校的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