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单身也精彩 新娘季我不打算抢花球

2017-05-19贾楠

都市丽人 2017年5期
关键词:泼冷水鸡血现居

贾楠

花开得最好的五月,大概是“最好朋友的婚礼”场次最密集的时候。婚礼总是大同小异,而最为相似的大概就是一群未婚女扎堆抢花球,想成为那个“下一个结婚的新娘”。甚至有热心的新娘对闺蜜“放水”,提前“暗箱操作”透露花球将扔向哪个方向……

那个代表“下一个结婚”祝福的花球真的那么值得搶吗?有人真的像是经典日剧场景中动不动就说出金句的女主角一样说出早已确定了许久的台词:“谢谢你的好意,我想我不需要。”

也许一颗钻石真能恒久远,也许一件婚纱真能衬托出最美年华,也许有个人疼爱相守一生真的是女人的最好归宿。浪漫的女人向往过梦幻的恋情,但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向往,没办法渗透到现实生活的柴米油盐。现实的女人期待过灰姑娘遇到王子的命运转折,但少年时代对爱情与婚姻的憧憬,都像是模棱两可的谜。已婚女子像谜底,喜忧参半,而不婚女子却像是猜不破的谜面。

令人忍不住揣测她们的真实想法——她们为什么不结婚?她们到底怎么想的?她们怕被别人说“嫁不出去”而强撑着?是不是言不由衷?真相并非只有一个,诸多单身女子脑子里的影片可都可不相同呢!

单身女子公开信

我不想结婚的理由:关于不婚这件事,我很坚持也很满意。

习惯一个人生活,不太想要做什么改变,就像是小房间不需要扩大也不需要多添家具一样,早已找到了适合自己的生活,像是画了一张完美的表格,自己设计自己应用,舒服又高效,没有必要去打破。

Lydia cheng 38岁注册会计师

现居墨尔本

我妈是单亲妈妈,从小我们吃了不少苦,妈妈供我读书太不容易。大概从研究生毕业的时候开始,我就放弃了要结婚的念头,后来创业就没有什么时间考虑恋爱的事情。前几年买了大房子,现在我和我妈一起生活,觉得很好很满足了。

鹿玲娜 36岁 私企创业者 现居广州

从28岁自己一个人住,就像高木直子漫画里一样宅在家里画插画,过着“一个人的生活”。因为每天所有时间都被喜欢做的事情充斥着,所以从未觉得寂寞,真想这样一直到老。对了,我已经给自己上了人寿保险,还预订了五星级度假酒店级别的养老院,不必担心我自己饿死在家里,哈哈。

孙小彬 37岁 插画作者 现居上海

我不太想照顾人,也不想被别人照顾,即使结婚应该也会保持现有的生活状态。如果遇到一个真心爱我的人,何必非要一张纸来证明呢?和我谈一辈子恋爱不是更浪漫吗?

魏琪琪 31岁 平面模特 现居北京

我是相当自私的人,我觉得自己的时间最最宝贵,想把全部时间都用在自己想做的事情上。所以我不会和任何人同居,也不会和任何人做无效的联系,那对我来说都是浪费时间。嗯,特别冷漠,但我觉得这样也没有侵犯别人啊,我想我有权利去坚持。

苏飞40岁 眼科医生 现居苏州

单身女子匿名信

我不能结婚的理由:也向往过,但最终放弃了。

初恋男友吸毒,第一任男友家暴,第三任骗走了父母打算帮我们买婚房的钱……后来也算释然了,大概是自己的运气和智商都与结婚这件事不太匹配吧?

匿名女子A 42岁 个体经营者 现居广东

当我相信自己是个独特的人的时候,我无法找到和我匹配的人;而当我承认自己是个平凡的人的时候,很显然也没有人觉得我和他们是匹配的了。大概可以总结成“错过花期”。

匿名女子B 50岁 职业作家 现居悉尼

有严重的家族遗传病,父母在我很小时都已经去世了,现在虽然还不算太糟,但也需要常常到医院报道。没有恋爱过,更不会结婚,遇到表示好感的统统拒绝。不想连累别人,更不想在有一天自己去世的时候留下一个和我一样身心负担都过重的孩子。请一定帮我隐去名字。谢谢。

匿名女子C 31岁 自由职业者 现居北京

前前后后和不同的EX都有过短暂同居,总是因为不同的理由觉得不舒服而分开。后来发现,还是自己生活比较好。不用迁就和讨好,比较自在。

匿名女子D 40岁 艺术工作者 现居武汉

从小装“乖乖女”太久了,当终于可以自己做主的时候,非常不想失去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自我”的感觉。

匿名女子E 36岁 艺人经纪人 现居香港

不婚理由的结案陈词

不管是心甘情愿的不婚还是境遇所迫的不婚,就像是用的导航不一样,走了不同的路线,却殊途同归走到类似的生活轨迹中。理由和借口总是层出不穷、花样翻新,但精神内核终究还是可以归纳总结成一句相同的话——“在奇迹发生之前,我坚信没有比我现在状态更好的生活方式了!”

拿什么诸如“齐天大剩”、“三十三岁不嫁人就是败犬”、“嫁不出去的老姑娘”、“女人不生孩子就不完整”……这种媒体包装出来和世俗约定俗成的刺眼字眼儿都无法刺激到真正心理成熟的单身女子。毕竟不婚是她们明确又坚定的选择,而别人到底要拿这种状态熬鸡汤还是酿鸩酒,都是别人的事儿。

成熟女人的脑子里,不仅仅有周围环境给她植入的“爱情观”、“婚姻观”和“伦理道德”,更有一套自己通过生活经历总结而成的“生活方式运算法则”。说通俗点,就是懂得衡量任何决定的成本与得失,知道自己“在追求什么”和“更想要什么”。不在乎外界的眼光与评价,对于感情与婚姻的判断维度不是年龄、不是硬件、不是来不来得及生孩子,而是“是不是适合我”、“是不是值得我去改变”。

也许是潮流驱动,也许是互联网把危言耸听的故事扩散太快,越来越多的年轻女子也开始标榜“我是不婚主义”、“要当女王不要当王妃”、“才不想让自己凑合嫁出去”,但可惜的是喊得最汹涌的却难免有心口不一的“恨嫁之心”。真心享受不婚状态的女子,往往并不会轻易对外展示自己的Flag,而是会默默将真实的想法贯彻在真诚的生活中。

加映彩蛋:100位吃瓜群众不记名投票阐述‘路人怎么看

Q1你觉得女人选择不结婚都是出于什么原因?

还没遇到合适的。还没遇到动心的。还没遇到令自己愿意奋不顾身的。

45%

男的不结婚往往是因为条件太差,而女的不结婚往往是因为条件太好。

35%

个人选择,没什么特别。

15%

自私,不想分享也不想分担。

3%

有阴影或者不相信婚姻制度。

2%

Q2你觉得选择不结婚的女人最显著的特征在哪儿?

经济独立,很有主见。生活独立,不怕寂寞。性格坚强。

37%

生活比较悠闲。不太容易老。

35%

性格比较怪。自我中心。冷漠。不合群。不喜欢社交。

15%

女领导、女博士、女警察,总之形象和处事都很权威。

7%

不婚女子的独家支线情节判断题

求学——求职——结婚——生子——育儿——退休——顺其自然地度过剩下的时光。这种人生轨迹一直是大部分人选择的幸福模式,不可否认它一定是“对的”,但也不能肯定它是“绝对的”。世界上从来没有完全相似的两个人,也不太可能每个人都能接纳最普世的幸福。

不是所有不结婚的女人都是恐婚,还有很多是本来就想好了要不婚。不是所有确认不婚的女人都不后悔,很多是咬着牙不承认。从主线情节中跳到少数派支线情节,剧情将如何发展?会开启什么样的支线情节?遇到判断题,到底向左还是向右?

保持单身和孤独终老是两回事

不结婚,但不放弃恋爱行不行?

打鸡血:结婚=幸福,抱有这样想法的男男女女真是太单纯太乐观了。很多人只适合恋爱,却不适合一起生活。理想的人生难道不就是在充实的工作与生活之外,还有源源不断的美好约会吗?

泼冷水:没有婚姻的捆绑,一个魅力与精力都日渐衰减的女人真的会有源源不断的爱情吗?那些给你爱情的人,真的是为了感情本身吗?就算你有一个不必用婚姻来证明的固定伴侣,家庭成员的相互权利都无法履行,会造成什么样的隐患令人不敢多想。

不结婚,但想要个孩子行不行?

打鸡血:冷冻的卵子在10年甚至20年以后都可以使用,错过生育期也有后悔药了!花多少钱都要存的。等到真的想要孩子的时候,就算不结婚也可以生个亲生的孩子。泼冷水:这种后悔药很可能是不灵的。全世界至今为止也没有多少足以证明其可靠性的成功案例。卵子也许还能用,但你的子宫却不一定能等。而如果一定要操作,那么自身怀孕的危险性、代孕母亲的合法性、捐精带来的伦理问题以及非婚生子女的户籍问题,都是有待考量的问题。

享受孤独和忍受孤独是两回事

不結婚,真的会很寂寞吗?打鸡血:有那么多喜欢做的事,有那么多尚未尝试的事,有太多值得去探究的未来,有太多值得观赏的风景。工作做不完,书看不完,电影看不完……精力有限,但趣味却总可以有新内容,怎么会寂寞?

泼冷水:寂寞从不发生在忙碌的时刻。突如其来的雨,骤降的气温,一首熟悉的歌飘过闹市,失而复得的旧物,老朋友一句随便的寒暄……也许最平常的东西才会变成某个脆弱时刻不经意间压塌骆驼的稻草。

不结婚,真的能获得自由吗?

打鸡血:不必交代就能说走就走,不必牵挂就能日行千里,不用迁就别人口味,自己做决定不会有人反对,想什么时候睡都可以,这不就是自由吗?

泼冷水:自由并不是别人是否牵绊你,而是你自己内心的力量能燃烧多久。终有一天火苗熄灭,到时候也许你就不会认为自由是值得追求的了。

别人怎么说和自己怎么想是两回事

不结婚,怎样才能不在乎别人的议论?打鸡血:喜欢一个人,不喜欢家里有人,这是日剧女王天海佑希不结婚的理由。必须有个家庭?不结婚也可以有啊!谁说家庭非要是一男一女的形式呢?一个人,也可以是个家庭啊!

泼冷水:“不相干的人和只有一次的人生,究竟哪个更重要?”但相干的人呢?你也不在乎吗?也许你的心比钢还坚强,但你的父母不一定。

不结婚,怎样才能不接受别人同情?

打鸡血:一个人无法照顾好生活?一个人生活有很多为难的地方?但现代社会早就进入分工明确的境地了啊!

泼冷水:如果有一天,开始下意识地“想证明自己无需同情”,这才是最值得同情的事。

Q:不结婚,但不放弃恋爱行不行?

当然行,但有两个前提:第一,不和已婚男人恋爱;第二,接受姐弟恋。

女生到了一定年龄,未婚的异性同龄人越来越少,恋爱时需要接受更大的“尺度”。

日剧金句时间轴

关于爱情、关于想法、关于单身女子的生活状态,日剧里有金句——

2010

要使人幸福,首先要让自己幸福才行啊。

《不屈的女人》

2011

我不想追着别人的梦想跑。

《我不能恋爱的理由》

2012

自己的人生尚且把握不好,怎么可能背负起别人的人生。

《不结婚》

2013

男女凑到一起不代表是夫妻,夫妻也不等同于家人。只要去政府交了申请就成了夫妇,但不代表能成为家人。

《最完美的离婚》

2014

可能说过很多遍了却还是要说,向前看,好好活着最重要。所谓人生,就是和自己的未来恋爱。爱上自己的未来,一定可以愉悦地生活。

《倒数第二次恋爱》

Q:不结婚,但想要个孩子行不行?

如果能够给孩子经济和精神比较全面与成熟的照顾,从条件上说,我认为可以。但是,准生证之类的怎么办,户口怎么上估计是技术性问题。

Q:不结婚,真的会很寂寞吗?

会的,不结婚一定会寂寞。

但是,结了婚同样会寂寞。

寂寞是人类情绪的旋律之一,无法回避,抵御寂寞的力量来自于自己内心的充实,而不是生拉硬拽一个人陪着。

Q:不结婚,真的能获得自由吗?

坦率地说,婚姻确实会对“自由”有一定束缚,但是,“已婚”的身份也提供很多保障,人们对拥有常规幸福的人更容易有认同感。

不结婚,在个人生活上更自由,但在目前的中国社会,不婚的女性要承担一定的舆论压力。

其中的利弊选择,也是非常个人化的事。

Q:不结婚,怎样才能不在乎别人的议论?

形成自我的认同和评价体系,而不是被社会通用价值观牵着鼻子走,坦率地说,过于在乎外界评论的女生,还是走结婚生子的常规人生路线更安心,因为她们很难对抗别人的评论。

Q:不结婚,怎样才能不接受别人同情?

真心觉得自己过得好呗。

结婚和不婚都是一种状态,各有利弊,为什么不婚一定要被同情?很多女生自己放弃了婚姻选择,渴望更自由自主的生活,并且有能力为自己的不婚负责,哪里需要同情呢?

单身也许才是真正洞察生命真谛的机会

拥有全部的自己,可以利用全部的时间,完整的生命线索里绝大部分的资源与空间都由自己支配。这也许真的是“人性样本”中最完美的一种类型。

有足够时间在一个独立空间生活与思考的人,比婚姻中手忙脚乱的人有更多机会坦诚面对内心,而一旦开启这个模式,人必然会对自己特别真诚:会非常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更会非常明确自己不要什么。

也许只有美丽又潇洒地选择一个人终老的女子,才能完整体会人生的奥义——生命从来不是那些你选择的那些构成的,而是你放弃的那些成就的。

当花朵盛开在别人手里的日子,也祝福自己得到幸福,不管是两个人的,还是一个人的。

2015

女子力只是男人们随便安在女人身上的词汇,女人真正的强大是不可估量的。

《问题餐厅》

2016

我和我周围的人没有把结婚当成是全部。更大的兴趣跟关心是在自我投资和专业上的进步。也有遇到好的人,不过说实话,我有实力一个人活下去。所以我不是结不了婚,是不想结。

《我不是结不了婚,只是不想》

2016

我们30多岁的人啊,光是自己的事情就够忙的了。我真的很想跟他们说,别拿那些无聊的纠葛来打乱我们井井有条的生活。

《家族的形式》

2017

是谁把我变成这样的三十大龄剩女的?是我自己啊!真想从二十岁开始重来一遍。但时间无法倒流啊。

《东京白日梦女》

2017

女人年近四十后,就想给自己佩戴各种勋章,找出自己比别人优秀的地方,然后拼命炫耀,有点像確认身份的感觉。自己有值得炫耀的东西还好,没什么可炫耀的,就光炫耀自己的孩子,也没什么不对,但不觉得有点可悲吗?

《东京女子图鉴》

猜你喜欢

泼冷水鸡血现居
泼冷水的学问
画里有话
莫给热猪直泼冷水
龙胜鸡血玉博物馆典藏
猪场降温 靠泼冷水可不行
龙胜鸡血玉博物馆典藏
王春书
龙胜鸡血玉博物馆
“打鸡血”的由来
百岁老人庆重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