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电视新闻中的现场报道

2017-05-18李振国

记者摇篮 2017年5期
关键词:参与感现场感现场报道

李振国

【摘 要】电视现场报道是电视记者在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以目击者或参与者身份面向电视观众所做的图像报道。电视现场报道主要由出镜记者、同期声、新闻现场、影像画面、新闻事件等元素组成。搞好电视现场报道,就必须在这些环节上精雕细琢,了解并掌握现场报道具备的几要素。

【关键词】电视新闻 现场报道 要素 代入感 参与感 现场感

现场报道是电视新闻的报道方式之一,它指电视新闻记者在新闻事件中,以事件的目击者和参与者的身份进行现场报道,让受众“穿越时空”更强烈地感受到“身临其境”的参与感,从而增强报道的真实性,这种报道方式是电视新闻当中最能体现、发挥电视传播特点和优势的新闻采访方式之一,目前大家所熟知的电视直播就是现场报道的一种形式。这里,就现场报道在电视中的应用做一些探讨。

一、代入感

现场报道必须体现记者是在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是带着受众去采访的。新闻的定义决定了任何新闻都必须通过记者在现场采访才能写出。但现场报道与一般新闻所不同的是:现场报道是“记者带观众去了解新闻事实”,而普通新闻是“通过记者的观察总结告诉观众新闻事实”。因此,现场报道就必须突出代入感。近几年,随着技术水平的进步,中央电视台做了许多次成功的现场直播,电话连线、时空连线、多地互动等现场直播方式已经成为了常态,并且在新闻节目中占据了很大的比重。就拿2013年的雅安地震来说,地震的当天,四川台和雅安台的记者就在地震现场与演播室的主持人进行时空连线,对灾区的情况进行现场解说,用非常生活化的、简练的语言把听到的、看到的、体会到的如实说出来,摄像师也利用镜头跟随记者的解说拍下了现场真实的画面,并录下了现场同期声、效果声,让观众感到身临其境。在这样的报道中,记者是新闻的第一目击者,是带观众了解事实真相的第一人,他始终不离现场,即使摄像镜头推到其他场景时,记者依然用声音带观众去了解新闻事实,这就给人以真实可信的感觉。

二、参与感

现场报道是进行式的,新闻记者要参与其中,要随着新闻事件的发生、发展随时进行观察和报道。既然是现场报道就要突出记者的参与感,不能把记者在镜头前出出镜、录个导语就把这个报道冠以“现场”二字。记者只录个头就不再见踪影的报道我们称之为“戴帽式”报道,这只能算为一般的电视新闻,不能称为现场报道。搞现场报道一定要因新闻的题材而定,并且出圖像一定要紧紧扣住整个报道的核心,达到带观众一道去观察、去参与的目的。当然,许多记者也并不愿意做戴帽式的所谓现场报道,也希望以新闻第一目击者的身份向观众传达信息,但是这一希望往往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一是受自身条件的制约:一些记者对镜头有恐惧心理,一面对镜头既担心自己普通话说不好,又担心自己的形象,变得不知道应该说什么,因此,明知道这样的题材应该是现场报道的题材,也只好事先写好了导语或者背诵或者请一个并不知道新闻事件前因后果的播音员或主持人去出图像,至于以后的解说词自然是由播音员在播音室里播出了。久而久之也使记者养成一种惰性,出个图像就了事了,使现场报道成为了普通的新闻。二是受客观条件的制约:许多新闻事件都是稍纵即逝的,记者虽然是第一目击者,但是如果记者不能及时调整状态、组织语言、抓住新闻点的话,就会失去新闻现场,即使过后补拍,这个现场报道也失去原有神韵。因此,喜欢做现场报道的记者平时要多学习相关的业务知识,加强自身修养,厚积薄发,以免好的新闻题材与自己失之交臂。

三、现场感

同期声和现场效果声是现场报道当中最不可缺少的要素。在现场报道中,同期声应用的好坏也直接决定了整条片子的成败。大家都知道,文字、图像、同期声三者具备是电视能够成为目前第一传播媒体的关键,但现在许多记者在采写新闻时常常在注重稿件文字的华美之后配上一些画面,同期声是被大多数人所忽略的。一些记者还把同期声片面理解成对人物采访时的讲话声,其实同期声包含了记者的现场解说、与采访对象的谈话,以及现场的音响效果等方面。记得中央电视台在采访雅安地震现场时,有一路记者跟随救援队伍徒步走过一段非常险要的山路,这名现场记者一边走一边介绍路况,当记者快速跑过一处塌方地段时,山上滚下了许多石块,这时电视屏幕上只有四处乱晃的镜头和周围人们粗重的喘息声、指挥人员提醒人们避让的喊叫声音以及山石滚落到地面的声音等等,过了好一会,心有余悸的记者才出现在镜头前介绍刚刚出现的险情和采访现场指挥人员如何处置险情的同期声,这一连贯的同期声运用不仅让观众通过电视屏幕就能感受到远方灾区随时都会出现的险情,而且还会给人强烈的现场感。

此外,现场报道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社会新闻、体育新闻等时效性强的新闻,现场报道都是最好的形式,一些时效性并不是很强的大型宣传报道也可以用现场报道的方式进行。在这类报道中,只要找好新闻的切入点,巧妙地运用好现场报道的形式一样可以达到增强声势、贴近观众的效果。此外,调查式新闻也是现场报道的绝佳题材,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就是成功的范例,记者在介绍新闻事件的同时阐述自己的观点,把观众的思路引导到要调查的问题上,这样就能调动观众的参与意识,增加节目的可视性,当然一些不可能记录全过程,而且记录全过程也没有意义的新闻事件,如一般礼节性的外事活动、一些党政部门常规会议、文艺演出等等,一些可以用简讯就能处理的新闻,用现场报道就显得有些多余了。

好的现场报道,特别是时间有限的重要现场采访,除了能让观众第一时间知道他们想知道或者应该知道的信息外,还应该传递一种积极的能量。因此,它对出镜记者的各方面能力和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记者一定要掌握好现场报道的代入感、参与感、现场感这几大要素,提高自身职业素养,发挥现场报道的优势,满足广大观众在更高层面上的需求。

猜你喜欢

参与感现场感现场报道
广播新闻现场报道的优势和发展趋势
强化新闻记者的现场感 提升电视新闻的影响力
写出新闻的现场感
电视民生新闻现场报道初探
记者在突发事件中如何做好现场报道
电视新闻现场感初探
现场感:电视新闻报道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