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用学视角下的微信朋友圈中的语码转换现象研究

2017-05-18杨柳

青年文学家 2017年14期
关键词:微信朋友圈语码转换结构特点

摘 要:本文借鉴语用学对语码转换动机的研究成果,以20名英语语言学研究生2016年的微信朋友圈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定量与定性结合的方法,主要从结构特点和动机两个方面分析了其中的英汉语码转换现象,研究发现句内语码转换所占比例最高,语码转换的动机分析对语码转换的使用也要一定启示作用。

关键词:语用学;语码转换;微信朋友圈;结构特点

作者简介:杨柳(1992-),女,汉族,黑龙江大庆人,英语语言学硕士,吉林大学公共外语教育学院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英语)2015级研究生,研究方向:语用学、语义学。

[中图分类号]:H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14--02

一、引言

“自1970年以来,对语码转换的研究都是在语言接触的范畴内进行的,其研究方向大致为四类:语言结构学、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和语言学”(樊建华,金志成,2006)。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跨文化交流的进步,英汉双语语码转换现象无论在实际交流中还是在期刊杂志上都已成为了一种普遍现象。但是结合语用学视角对微信朋友圈中的汉英语码转换现象(尤其是研究对象均为英语专业)进行的研究还是相对较少。

微信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1月推出的一款通讯产品,可以通过网络迅速发送免费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截至2016年第三季度,微信月活跃用户数量已经达到8.46亿,现已成为亚洲地区用户群体最大的即时通讯软件。微信朋友圈是指微信上的一个社交功能,用户可以通过朋友圈发表文字和图片,同时可通过其他软件将文章或者音乐分享到朋友圈。本文收集20名英语语言学硕士研究生2016年共88条微信朋友圈内容,探讨其结构特点以及语用学视角下的英汉语码转换动机。

因此,本文试从语用学视角对微信朋友圈中的英汉双语语码转换现象进行实证研究,以期发现其结构特点并对其使用动机做出合理的解释。

二、理论基础

(一)语码转换的定义

语码转换是受到语言学家们广泛关注的一种常见的语言接触现象,但由于在研究方法和目的等方面有所差异,学术界对语码转换的定义尚没有统一定论。本文不对语码转换和语码混用进行区分,采用Myers-Scotton对语码转换所下的定义:“语码转换是同一段谈话中使用两种或更多语言变体的现象。不同的语言、方言或者同一语言的不同风格之间都可以进行转换。”

(二)语码转换的分类

研究者们认为对语码转换类型的准确划分可以揭示其在结构和功能方面的细微差异和本质(何自然、于学栋,2001)。本文将借鉴语法研究路向代表Poplack对语码转换类型的区分。Poplack认为语码转换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

1.句间语码转(Intersentence code-swithcing or sentential code-switching)

句间语码转换一般发生在两个句子或分句的分界处,而且每个句子或者分句都分别属于一种语言,例如:

他撇着英国腔对曹元朗说道:“Dash it! That girl……”(《围城》,2003)

2.句内语码转换(Intrasentence code-switching)

句内语码转换涉及到句子和分句内部的转换,是在句子还没有结束时就出现了别的语种,例如:

“你在英国,到过牛津剑桥没有?他们的tutorial system是怎么一回事?”(《围城》,2003)

3.附加句语码转换(Tag code-switching)

附加语码转换是在单一语言表达的句子或分句中插入另一种语言表述的附加成分,也就是说句子的附加成分来自于一种不同的语言,例如:

听我说话,OK?

(三)动机理论与语码转换

刘正光(2000)认为由外部因素诱发而产生的语码转换和为达到某种特定修辞效果的转换是语用学研究的两种主要语码转换动机。其中,由外部因素诱发的语码转换主要包括词汇的可及性程度、话题、回避隐含意义等。语用学结合动机理论对语码转换的研究同时指出语码转换也出现在为了解除语窘(用一种语言不知道怎样表达)的情况下。

三、研究方法

本文收集的语料是28名英语语言学硕士于2016年发表的共88条有英汉语码转换现象的朋友圈内容。本文采用定量的方法将英汉语码转换现象进行分类统计,并结合定性的方法对朋友圈中英汉语码转换现象从外部因素诱发的转换、作为修辞手段的转换和为了解除语窘的转换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四、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从结构分类看微信朋友圈中英汉语码转换现象

从表1数据可以看出,出现频率最高的是句内语码转换,占总数71.6%,句間语码转换排第二位,占27.3%。附加语码转换出现的较少,仅占1.1%。其中首字母缩略词和短语以及形态的语码转换出现的句内语码转换明显少于单词形式。

例如:

1.(1)在餐厅吃饭的时候偶然看到NBA,没忍住百度了一下艾佛森的消息,发现他今年4月5号入选名人堂了。

(2)要么订购中,要么charged out,严重怀疑都是一个人借出去的

(3)推荐一部电影,釜山行,丧尸片。虽然有一些bug,但是剧情什么的还不错……

(4)开心ing

2.今天的结果,不必在意,you will always be your queen.人生如梦而已。

3.下次别再走丢了,OK?

(二)从动机产生看微信朋友圈中英汉语码转换现象

1.由外部因素诱发的语码转换

从词汇的可及性角度来看,某些双语者能够掌握两种语言中表达想法的词汇,但是会选择使用方便或者更容易回忆起来的词汇,从而产生语码转换现象;从话题方面来讲,不同领域的话题倾向于引导双语讲话者使用某一种语言;而从回避隐含意义来看,由于不同语言的词汇意义不完全对等,双语者在表达时会选择更贴切的语言(刘正光,2000)。所收集的语料在这三方面均有所体现:

(1)掐指一算,快两年了,how time flies

(2)充满了melancholy的literature review之夜

(3)2016年做的第一件crazy事情,ladies,早安

例(1)中是非常容易的英语口语;例(2)中相比于文献综述,要写英文论文的同学自然更倾向于使用literature review;例(3)中的称呼用英文很显然避免了中文中不必要的隐含意义。

2.为达到特定修辞效果的语码转换

为避免歧义或为了达到幽默、讽刺等效果语码转换可被看做一种修辞手段(刘正光,2000)。例如语料中出现:

旁边这俩women 聊八卦聊得热火朝天,实在有伤大雅(po huai fen wei)别说话,来,让我静静地喝会咖啡

此处,women可以理解为讲话者语气中包含对她们的不满。

3.为解除语窘的语码转换

用Sperber和Wilson的关联理论可以解释某些语码转换是为了寻找简便的表达方式(刘正光,2000)。语料中出现:

(1)林宥嘉,Best wishes!

(2)Life is full of fun.我们家妹妹的烤箱之路从这里出发。

两个例子中用英语表达同样的含义都比汉语简短,可见双语者倾向付出较少的努力表达同样的含义时会发生语码转换。

五、结语

语码转换现象随着全球化的进程日益普遍。本文以微信朋友圈中的语码转换内容为语料,定性定量分析了英汉语码转换的结构特点,并结合动机理论从语用学角度对英汉语码转换进行分析,验证了从语用学动机理论角度研究语码转换的可行性,以期对语码转换的使用和研究有所助益。

参考文献:

[1]Myers-Scotton,C.Dueling languages:grammatical structure in codeswitching [M].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93.

[2]Poplock, S. Sometimes Ill start a sentence in Spanish: toward a typology of code-switching[J].Linguistics,1980(18):581

[3]樊建华,金志成.语码转换的文化及心理因素探析[J].東北师大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112.

[4]何自然,于国栋.语码转换研究述评[J].现代外语(季刊),2001,(24):1.

[5]刘正光.语码转换的语用学研究[J].外语教学,2000,(10):21.

[6]钱钟书.围城[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微信朋友圈语码转换结构特点
微信朋友圈的拉康式解读
官员“微信朋友圈”缘何“官味十足”
高校内语码转换研究
顺应模式指导下的教师语码转换在词汇教学中的功能分析
国内三十年语码转换研究述评
“微信朋友圈”之法律问题反思
社会学视角下的微信朋友圈研究
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特点及基础结构设计探讨
教育生态学视域下英语课堂中语码转换的功能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