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功能对等理论下汉字成语英译策略探析

2017-05-18付朋月贾珍霞

青年文学家 2017年14期
关键词:功能对等理论翻译策略

付朋月 贾珍霞

摘 要:汉字成语是汉语文化的沉淀和跨文化交际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探析功能对等理论下汉字成语英译策略,包括直译法、意译法、归化法、异化法、脚注法。以功能对等理论为指导将汉字成语英译,利于跨文化交际,展示了对文化的珍视。

关键词:功能对等理论;汉字成语;翻译策略

作者简介:付朋月,华北理工大学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翻译方向;贾珍霞,硕士,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华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大学英语教学部主任。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14--02

引言:

上世纪60年代初,人们对翻译的探讨程度加深,试图从语言学与交际学角度研究翻译。功能对等理论也称“动态对等”理论,由里厄(E.V.Rieu)最早提出,奈达受启发从语言学的角度结合翻译本质,在著作《翻译科学探索》中提出“动态对等”,并在《翻译理论与实践》中深化该理论,即译文读者读译文的反应要与原文读者读原文的反应一致。之后,为突出“功能”和减少对“动态”的误解,他在《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中改为“功能对等”。1969年,奈达正式提出功能对等理论。

功能对等理论指出实现理想的翻译应找出最接近的自然对等,注重原语与目的语的对应。同时,译文读者的感受要与原文读者感受一致,关注读者的反映。

功能对等理论重“语义”功能,其次为“形式”功能。语义功能强调表达方式自然,能够将译文读者与它所在的文化语境中的行为联系。形式功能重视原文信息的形式。运用功能对等理论需注意四要素:译文意思要正确;传达原文的情感与规范;语言要像原文自然;原文读者感受与译文读者感受应一致。

1、关于汉字成语英译

1.1汉字成语表分类

汉字成语具有特殊性,内涵丰富、短而精炼。成语常含有褒贬义情感色彩。成语使用得当,语言会铿锵有力。翻译成语时要了解其所指内容与情感,表达力度应与原语一致。

汉字来源常是以下方面:一是生活习惯,如安家立业、饱经风霜;二是风俗人情,如雪中送炭、知恩图报;三是寓言故事,如揠苗助长、掩耳盗铃;四是历史故事,如完璧归赵、纸上谈兵;五是信仰传说,如安贫守道、舍生取义;六是文人作品,如柳暗花明、世外桃源。译者进行成语翻译往往要了解其来源与内涵,否则很难翻译准确。

1.2汉字成语英译现状

汉字成语英译现状存在不足。汉字成语凝结中华文化,成语翻译既是语言交流,更是文化交流。受地域、历史、习俗、信仰的影响,不同民族形成文化差异,许多汉字成语在英译时并未考虑这些因素,只注重语言文字转换,忽略深刻的文化内涵。译出的成语要么难于理解,要么与原义大相径庭。

成语承载丰富的文化内涵,成语英译应达到学术标准并传播文化。所以,应该基于功能对等,考虑译文读者反应,追求译文读者感受与原文读者感受一致,实现语义功能对等。

2、功能对等理论下的汉字成语英译策略

功能对等理论主张语义对等与读者反映论,用该理论英译成语,常采用以下方法:直译法、意译法、归化法、异化法、脚注法。

2.1直译法

功能对等理论主张译文读者和原文读者产生相似读后感。当汉语成语按照字面意思直译后的英文蕴含和原语相同的文化意象,且这一文化意象容易被目标读者接受时可采用直译法。直译往往采取文本语言对等,关注形式和字面本身,将一种语言信息准确转换为另一种语言信息即可。涉及到人们的生活习惯类的汉字成语常采用直译法,如:

改邪归正(mend ones ways) 三思后行(Look before you leap)

捕风捉影(catch at shadows) 不劳无获(No pains, no gains)

2.2意译法

基于功能对等理论采取意译法常适用于寓言故事类汉字成语的英译。功能对等理论注重译文读者的感受,意译在一定程度上迎合译文读者。意译指翻译原文的大致含义,不追求逐字逐句翻译。功能对等理论主张把原语的深层结构转换为目的语的表层结构,用目的语中相应词汇解释原文本内涵,形式更自然。该理论指导下用意译法十分恰当。大多数寓言故事类成语只读字面无法了解原语表达含义,需要追根溯源,意譯可达到表述功能准确,如:

水中捞月(fish in the air) 空中楼阁(castle in the air)

画蛇添足(paint the lily) 叶公好龙(professed love of what one really fears)

这些成语具有一定引申含义,取字面意思不能表达透彻。意译法符合英文风格,便于译文读者理解。

2.3归化法

此方法适用风俗人情与信仰传说类汉字成语翻译。归化法指内容正确前提下,减少翻译腔,译文更显通顺自然。归化法的目的是贴近译文读者,传达原文语义内容,在较大程度上减少了读者的阅读障碍,读者容易接受。这与功能对等理论所倡导的核心内涵相符。风俗人情类的汉字成语常具有情感色彩,且与英语国家的风俗存在差异,译者需要理解原语并在目的语中找到合适的词表达相同含义,如:

兴高采烈(like a dog with two tails)

雪中送炭(help a lame dog over a stile)

归化法促使译者寻找目的语中合适的词并采用转换,化抽象为具体贴近译文读者生活习惯。在英语国家,狗常被视为一种吉祥忠贞的象征,包含一种褒义的情感色彩。关于狗的汉字成语也有很多,然而中国的狗却往往含有贬义色彩,如狗急跳墙、鸡鸣狗盗等。所以,基于功能对等,将汉字成语英译时应贴近目标语读者风格。成语与文化相关,成语翻译是文化的深刻表达。此类成语若采用逐字翻译易造成误解,文化底蕴不能准确表达,采用归化法更合适。

2.4异化法

适用于翻译文人作品和神话故事中出现的汉字成语。异化法与归化法相反,异化法尊重原作者风格,强调翻译过程中不能丢掉原汁原味。如:运筹帷幄(devise strategies within a command tent)出自中国历史著作《史记·高祖本纪》,网开一面(leave one side of the net open)出自《史记·殷本纪》,精卫填海(The bird Jing Wei fill the sea)出自《山海经》。这些成语具有浓浓本国特色,采用异化法能让译文读者感受精髓。

2.5脚注法

适用于翻译历史故事类汉字成语。基于功能对等,为使译文读者理解顺畅,采用脚注法尤为必要。如,四面楚歌(to be besieged on all sides),来源于战国时期历史事件。英译时可在译文右上角标数字,并在本页页脚相应数字解释来源(Chinese historical events during Warring States period, metaphor isolated and helpless situation under attack from all sides)。此类成语众多,外国读者较为陌生,翻译时加上英译的脚注更易懂。如:

锱铢必较(to haggle over every penny)“锱铢”为中国古代计量单位。

毛遂自荐(to volunteer ones service)“毛遂”为战国时期的人名。

3、总结

汉字成语的英译对文化的交流传播具有重要意义。运用功能对等理论英译汉字成语能够达到更好的翻译效果。本文通过归纳功能对等理论,结合汉字成语的特点探究了汉字成语英译策略,希望能够起到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Jan De Waard,Eugene A·Nida. From One Language to Another[M]. Edinburgh: Thomas Nelson Inc.1986.

[1]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M].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4.

[2]郭建忠.当代美国翻译理论[M].武汉: 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3]刘艳平. 功能对等理论框架下的委婉语翻译[D].长沙: 中南大学.2009.

[4]奈达,泰伯.翻译理论与实践[M].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5]尤金·奈达.翻译科學探索[M].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功能对等理论翻译策略
近十年国内影视翻译研究综述
浅谈青岛市公共标识语英译现状及翻译策略
《作者自述》两个译本的对比赏析
旅游景点名称翻译的原则与策略研究
汉语叠词及其英译
国际会展用语特点及口译策略
合同英语的语言特点及翻译对策
功能对等理论在文化补偿翻译教学中的应用
柰达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的公示语英译研究
基于功能对等的商务英语翻译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