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自身的角度去欣赏四种爱所得

2017-05-18吕昭玉

青年文学家 2017年14期
关键词:情爱路易斯仁爱

摘 要:本文主要对C.S.路易斯的《四种爱》中“情爱、友爱、爱情、仁爱”通过自身的理解和结合现实社会对爱的态度做了一个整体的内容概述。从我们身边最熟悉的情爱,浪漫的爱情以及具有边缘性的友爱,再到伟大的仁爱。这几种不同的爱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换和发展,给予和需求之间的变化。从C.S.路易斯眼中的上帝就是爱到柏拉图提出的爱即爱美本身两人对爱和美的比较。

关键词:C.S.路易斯;情爱;友爱;爱情;仁爱

作者简介:吕昭玉,现就读于北京服装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攻读研究生学位,2012-2016年就读于山东临沂大学,在校期间多次荣获学业一等奖学金,2016年评选为山东省优秀毕业生。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14--02

爱这个神奇而又有魅力的话题,古今中外各个层次的人都曾谈论它,经历它。而每个人都根据自身独特的背景、经历,对爱也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见地。路易斯在《四种爱》中全面地展示了爱的真谛,以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的视角,对爱做了多元的诠释。帮助我们去认知爱,去看清爱、去体会爱。向我们展示了爱的种种可能以及爱的误区,清晰的把爱分为了需求之爱和给予之爱。根据爱在人们现实生活中体现出来的不同特点详细的分为了情爱、友爱、爱情、仁爱。

这四种形式的爱,在作者看来也是有等级之分的。情爱是最基本的爱,它可以是对家人的关爱,友爱可以为朋友之间的爱,而情爱则是发展成了恋人之间的爱,仁爱是最高尚的爱,它也是上帝之爱。

一、熟悉——情爱

情爱从我们降生的那一刻就存在于我们的身边,也是我们至今体会最深的一种爱,是我们成长道路上最持久的温暖。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爱是这个词的核心意思,也是这种爱的最初的形式。从当初呱呱坠地的婴儿到现在成人,情爱时时刻刻围绕在我们的身边。也许是隔壁邻居、也许是小学门口卖零食的大爷、也许也许。不过最直接的还是从母亲一点点的喂养我们长大,到父亲教我们怎样去做人、怎样去承担自己的责任,这些都体现了最现实的子女与父母之间这种无私的情爱中。还有在我们多年的求学中,学校中的老师教我们握笔、识字,然后到现在传授我们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更多的存在于我们在接受知识和获取道理上的师生情爱。每个阶段经历的情爱都有各自的色彩,我们发现着它的与众不同、更多的也是怀着一种欣赏的爱,这种爱占据着我们的平时点滴的生活。情爱几乎从不公开表现自己,而是渗透在生活里。也许是母亲早年织的毛衣,小时候父亲给买的玩具、老师给发的奖状等,它无声无息地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和记忆中。情爱跨越年龄、性别、阶级和教育的障碍。不会因为年龄的差距而不去理会自己的邻居或者教育程度不同的人。情爱是不会挑剔我们所交对象的好与坏,情爱的对象可能是你、我他或者它,一切都是不违背常理的。另一方面,情爱的一切特性几乎都是双刃的,既可以促进幸福,也可以招致不幸。现如今,尤其是大部分年轻人都不爱听父母说话,都觉得父母太唠叨,我们听得最多的也许是“你看别人家的孩子”“我们都是过来人,你还小不懂、我们这样都是为了你好”此类的话。其实这都是年轻人都不想听到的话,虽然在某种角度上这也是一种情爱,只不过我们不太喜欢这种观念和表达方法。还有一种是父母过度的表达对子女的情爱,完全规划了好所有的一切,一路直行没有中途的困难,完全按照父母自己的意愿来进行。其实大部分孩子都想按照自己的思想去进行、去闯荡。这时的情爱就会向杯子里溢出来的水,相对来说有点饱和。因此“若想被人爱,自己要可爱”,这就需要我们如果想成为情爱的对象,这就需要适当的把握好这个分寸,而不是让情爱反向的发展。

二、沉浸——爱情

作为一个学生去谈论这个话题,未免有点陌生和渴望。爱情对于年轻人来说可能代表着一种渴望、吸引、给人一种神秘和未知的感觉,说不清道不明。文中写道:“毫无疑问,性欲在没有爱情、不‘相爱时也可能出现,而爱情,除性欲之外还包括其他内容。”作者一开始就明确的把“爱情”和“性欲”的界限区分开,说明了要谈论的是真正的爱情,而不是所谓的“爱情”。

爱情使男人真正想要的不是女人,而是一个具体的女人;爱者渴望的是爱的对象本身,而不是她能给予的快乐。这一点非常清楚地表达了真正爱情的快乐,而不是那些男人体验到的庸俗的“快乐”,这是非常重要的。這种奇妙的爱情也可以说是一种给予和需求之间的统一体。它是值得人们敬佩和颂扬的。至今爱情都是人们非常渴望的,而真正的爱情是能够经历住风雨的吹打和考验。“我宁愿这样也不愿分离,宁愿有她而痛苦,也不愿没她而幸福。只要两颗心在一起,心碎也愿意”这才是真正的爱情,这种爱情是任何人都想拥有的、是为爱情真正付出的人值得拥有的。不论在什么时代,这种真正的爱情都不会过时,都应该受到人们的敬仰。这也在某种程度上证明着爱情的伟大和至死不渝。正是因为这样,爱情的伟大中潜伏着危险让人全身心的投入,将幸福置之度外。这种爱情是一种无形的手,看不见摸不着,它又在无形中指引着左右的方向。所以爱情一旦毫无保留的尊崇和无条件地遵从,就会变成魔鬼。

三、边缘——友爱

友爱在我们这个正青春的年纪是最适合不过的话题。不管是男生、女生还是老人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一个“朋友圈”,只是多或少的不同。小时候读幼儿园时我们可能喜欢和这个小伙伴一起玩,可能他有我喜欢的玩具、画笔。也有可能我和他都喜欢看同一部动画片,有着聊下去的乐趣。这种问题到现在也存在,交朋友都喜欢交和自己有着共同兴趣或者共同价值观念的。只有在两者或者多者之间有着共同关注的点才可能有继续下去的话题,否则只会“冷场”“相比之下,现代社会对它却不够重视”中国古代的时候对友情的赞扬大有所在。“桃园三结义”“俞伯牙与钟子期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充分的证明了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人们对友情的一种重视。

现如今这种友情可能没有当时的那种豪言壮志、那种辉煌。越来越不被人们重视,越来越把它看做成为一个边缘性的爱。在所有爱中,友爱最非天性,最非本能的,最非与生俱来,与生命的联系最小,最爱离群索居,最无必要。这种非天性的爱不是我从你那里获得多少实质性的东西,更多的可能是我和你对这个事情有着共同的爱好、共同聊下去的兴趣。而不是那种放在手上可以实实在在看的到的东西。真正的友爱是谈论共同话题和兴趣的快乐之中,而不是那些自认为聪明人所看到的表面的行为。所以说不合时宜的是我们,而不是他们。像友爱这种高度灵性的东西,只有我们真正的朋友才会从内心中了解我们真实的思想和行动。在这种友爱中都存在着一个隐形的圈子,圈外的人进不去。只有他们自己在圈内发表着自己的观点、讨论着彼此都感兴趣的话题,相互欣赏、相互思考。

“这种圈子里会有很谦虚的氛围,但对于外界,更多的是不屑一顾。有时会这么想:我们这些有层次的圈内人的理解你们这些圈外的土包子怎么可能理解。这种优越感无处不在,甚至在社会中也是,持主流思想的是一个圈子,对其它看法不屑一顾甚至打心眼里排斥那些异类;也同样,持某些信仰的圈子(在国内是非主流)当然也不免排斥那些圈外人,这是人的本性,我们无从回避。”

四、至上——仁爱

最后的一种爱可以说为是大爱,或者上帝对我们的给予之爱。相比之前的情爱、友爱、爱情、仁爱更具有一种崇高和至上性。人间的爱与神的爱相似(likeness)而不相近(approach),就像悬崖上和下面的村庄,离得近但还有很多路要走。如果把人间的爱当成偶像来崇拜必然不得寻见神,而明白神的爱需要认识到这种不同。人间的爱像纸,攥得太紧会皱,神的爱像水,攥得太紧会溢。(狭窄)“一切为了爱”这个反叛的口号,实际是爱的死刑令。既然去爱就不要怕受到伤害、就必然会受到折磨。即使是爱错了或者爱的过多直到伤害。上帝赐给我们舍己之爱与需求之爱,同时它又让我们分享它的舍己之爱。这爱的特点是:它全然公正无私,只想到什么才是对所爱者最好的;它能爱那些本质上不可爱的人。上帝同时也改造了我们对彼此的需求之爱,使我们能够心怀感恩。

五、《会饮篇》与《四种爱》

柏拉图《会饮篇》中的爱表达的是爱美本身,追求爱的本身是什么。爱和美两者是共同存在和相互联系的。生活中用高尚的方式去做一件有爱的事情,这种爱是现实存在的,也证明这种爱的本身就是一种美,这种美伴随着高尚的爱的方式而真实地存在着。假如一个坏人用着不道德的手段做着坏事情,与之伴随的是一个高尚的人做着一件为人民服务的好事情。这就明显的区分开了好与坏。好人的高尚也伴随着他的行为是美的,这种美也是一种高尚的爱。然后是爱和美在人的欲望中的体现,一个庸俗的人在对待人的欲望的时候更多的体会到的身体上的快乐和“美”,这种“美”和“爱”完全不能和高尚的美和爱联系到一起,如果他们认为这也是一定程度的爱和美。这样就很大程度上的贬低了爱和美的高尚。如果庸俗的人只享受到了身体上的快乐,那这个人不会真正的理解爱和美的真正的意义,可能永远也不会看到真正的美和真正的爱。再如:当地震发生的时候,人们都会伸出自己的援助之手,在捐款箱前你可能会看到有衣着整齐的人、有儿童、也可能会有衣衫褴褛的老人。此时的这种爱是高尚的,这种爱是行善的,这种爱是正能量的、这种爱是没有高低贵贱的,这种爱是美的。爱是无处不在的,有高尚爱的同时也有美,爱即爱美本身。

路易斯的《四种爱》和柏拉图《会饮篇》相比之下没有过多的去阐述什么是爱,而更多是在说明是为什么。首先就强调了上帝就是爱,把爱分为了需求和给予之爱。而柏拉图更多的是把爱和美充分的联系在其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四种爱详细的把爱分为了:最熟悉不过的情爱、沉浸其中无关肉欲的爱、“朋友圈”的友爱、至上的上帝之爱。从多角度的揭示了愛的美好画面之下也暗含着危险。“爱一旦成为上帝,亦沦为魔鬼。”

两人都是对爱的颂扬,柏拉图表达的是爱即爱美本身,对爱和美两者关系从各个方面的呈现,高尚的爱和美的表达,更多的是对爱和美的赞扬。路易斯则详细的把爱分了等级,各种爱之间在发展到某种程度的时候是可以进行相互转换的。在各种爱中适当地去把握一个尺度,最后上升到伟大的爱、高尚的爱。

爱这个话题自古至今人们都还在继续谈论,不论是爱即爱美本身,还是上帝就是爱,这都充分地体现着人们对爱的渴望和探讨。因为爱的伟大和奇妙,因此每个人都有对爱有着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正是这样更加的充实地证明了爱的不平凡和伟大。

参考文献:

[1]作者:万琦,《青年文学家》,爱的教育-路易斯《四种爱》,2010年07期.

[2]作者:范学德,将因爱而受的痛苦献给上帝—读《四种爱》,范学德博客,2014.10.23.

[3]作者:刘炤元,狭隘的爱,宽广的爱-读C.S.路易斯《四种爱》有感,刘炤元博客,2011.07.09.

[4]作者:汪永梅,《四种爱》,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7.

猜你喜欢

情爱路易斯仁爱
更多的可能
情爱永恒
路易斯·巴斯德:微生物学之父
人在何时最清醒
Looking Forward/by Robert Louis Stevenson期待
增强必胜、责任、仁爱、谨慎“四心”
路易斯·威廉姆斯最佳第六人
仁爱篇(上)为人撑伞
情爱感怀
告别“文战”,来一场情爱“野战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