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英译策略分析

2017-05-18章成成

青年文学家 2017年14期

摘 要:新疆文化是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李娟的《阿勒泰的角落》是一部着重描写新疆阿拉泰地区游牧民族文化的散文集,该书的英译能够使更多的国外读者了解我国新疆的民族风情和历史文化,符合我国当前提倡的文化走出去战略要求。本文以功能对等理论为出发点,从词汇对等、句法对等、篇章对等和风格对等四个方面对该散文集进行英译分析。

关键词:《阿勒泰的角落》;词汇对等;句法对等;篇章对等;风格对等

作者简介:章成成(1985-),三亚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14-0-02

一、前言

《阿勒泰的角落》是作者李娟于1998年开始发表的短篇散文集。散文集主要讲述了新疆阿拉泰地区居民的生活日常,她以清新、朴实而又自然的语言风格描述了阿拉泰地区人民的淳朴善良和在穷苦困难日子里开朗乐观的豁达心态。《阿拉泰的角落》在文法结构和语言结构上对新疆地区的风土人情描述相当到位,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文就此书为例,从功能对等理论为切入点,对其在翻译策略上做进一步分析。

二、功能对等理论简述

功能对等理论是美国著名翻译家奈达的翻译核心理论,在该理论初期,主要要求源语言与目标语言在形式上要保持一致,也被称为形式对等理论,经过近十年的发展,该理论的重点从形式对等逐渐转为语言与文化之间的翻译对等,能够以较为合适的方式对语言与语义进行重新构建以达到在功能上相近的翻译理论。这种变化是翻译理论上的重要变化之一,它把翻译重点从单纯的形式一致转变为在功能上一致,打破了以往翻译刻板落后的桎梏,使翻译更加的灵活生动,能使译文读者在阅读时能产生与原文更为相近的心理感应,为翻译的更好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三、功能对等理论在《阿勒泰的角落》英译应用

《阿勒泰的角落》英译从功能对等方面来分析主要可以概括为:词汇对等、句法对等、篇章对等和风格对等四个方面。在这四个对等的基础上结合翻译技巧使译文读者对原文的表层含义与深层次寓意都能有较为深刻的理解。

(一)词汇对等

词汇对等是基于功能对等理论所发展的翻译形式之一,在其结构上细分为词与句之间要达到意义之间的对等,可概括为:完全对等、部分对等、多元对等和零对等。

1.完全对等

完全对等主要是在一些专用词的翻译上可以体现的到,专用词的英译不能随心所欲,一般都有固定的单词。如:《阿勒泰的角落》中,喀吾图的乡政府是村子西边树林里的一排红屋顶小房子。文中乡政府属于专有名词,应直译为:township government。

2.部分对等

顾名思义,部分对等就是指在翻译中汉语与英语都有不同的含义,其中有部分词义是相同的,这个我們常见的有很多,如文中有一句:总有一天这女人会砸了我们娘儿俩的饭碗。在这句话中“饭碗”在汉语中根据不同的语境,不同的背景就有着不同的含义,可翻译为:shell screw up our jobs someday.。在这句话中“砸”一般泛指用手或者工具重击的这样一个动作,英译中可翻译为:“pound”,例如,砸核桃、砸门等。但是在此句中要具体分析,明显可以看出不是常规意义的砸,意指破坏,毁掉等。这句话应采用意译,“screw up our jobs”。

3.多元对等

多元对等就是指一个词语在被翻译的语言中所代表的含义比较多,即多元化。例如,“拉扯”一词,在汉语中的寓意比较多,如《阿勒泰的角落》中这句话:这就是为什么一开头就拉扯那么多有关理解啊误区啊之类的话。这句话中,“拉扯”意为闲聊、说话等含义,可以翻译为:talked。而在其他的语句中,如拉扯母亲的衣角、把小孩拉扯大、拉扯进某种麻烦要分别翻译为:pulling、raised、involve。在这类的翻译当中,要熟练掌握各种词汇、灵活运用词语在语句中的作用。

4.零对等

零对等是指源语与译语之间某一个词语没有相同的或者意思相近的翻译参考。例如《阿勒泰的角落》中一句话:她是家里的老大,有一大群如花似玉的妹妹们。英译为:As the eldest child of her family, she has a bunch of beautiful sisters。这句话翻译中“老大”在英语中没有特定的对应的单词,如果单纯地翻译“老大”可能会误翻译为“领头的”“老版”等。在这句话中显然不是这个意思,是家里的长子,所以翻译为:the eldest child。

(二)句法对等

前文我们着重讲述了词汇之间的功能对等,这里我们要着重讲述下语句句法之间的功能对等。句法之间的对等主要表现在词汇对等与句法之间的灵活转换,针对原文的原有意思进行转换加工重组,使翻译文能尽量在功能上面接近原文的意义。

例句:《阿勒泰的角落》中:院子里那几棵大树之间牵了好几根绳子,估计是用来晾衣服的,而那一片也正是坦阔向阳的地方。

译文:Several ropes were tied between the big trees in the yard. Maybe they were used to dry the clothes after washing, and there just was a broad sunlit place.

在汉语中这句话没有主句,所以采用了被动句,这样就能够比较准确的表达原文所要表达的意思。在汉语翻译为英语的过程当中,要分清楚并充分了解汉语与英语之间语句的异同点,例如汉语的一句话当中,主要突出的是主题,而英语当中主要突出的是主语,鉴于此,在翻译的过程当中要把汉语的句法进行重新架构,使其符合英语的句法,并使作者在阅读英译作品使能充分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意图。

(三)篇章对等

在作品的整体翻译过程当中,不能只注重某一个词汇或者某一句话的翻译,而要结合整体的篇章单独分析某一词汇或者某一句话在文章中所要表达的真实含义,例如,在《阿勒泰的角落》中有一段描述牧民迁移的语句,大家离开牧场时,羊群瘦弱,大部队回来时,羊群膘肥体壮,这里的“大家”和“大部队”要根据语境实际分析,“大家”在这一篇当中指的是牧民们,所以要翻译为:nomads,而不能单纯地翻译为people,“大部队”就又不一样了,它不僅单只牧民们也指羊群,所以说,合理的翻译应为:they。

(四)风格对等

每一个作者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每一部作品也都体现了作者的写作风格和文学素养。《阿勒泰的角落》也是如此,作者李娟的写作风格纯朴自然,这些都深深地体现到了她的作品当中。风格,体现在作品中也可以称之为文体,俗话说“画猫画虎难画骨”,同样,在英译的过程当中要想把一部作品的风格对等的体现在译文当中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这就要求在翻译的过程当中要充分地了解汉语的文体翻译到英语当中该如何体现,灵活的把握词汇,语句的变通是非常重要的。例如,文章有一段描写作者对兔子的认识的一段话,文章中使用了很多的情感描绘词,这些都是拟人化的,让人从人的角度去思考兔子面对死亡时的种种情感表现,如果说译者了解兔子并不是人,那么在翻译的过程中还是从兔子的角度去分析,那就无法体现作者对兔子的情感认识,所以,化繁为简,把:兔子兔子,你一个人好可怜啊……,直接翻译为:Hare, hare, how pitiful you are to be alone……。还是原来的表达意思,英文也使得兔子的情感更加的丰富,由此体现了灵活运用翻译技巧在文学翻译过程中对风格的重要性。

四、总结

通过对《阿勒泰的角落》散文集进行英译翻译,可以看出这其中运用了诸多的翻译技巧,功能对等理论在翻译的过程中影响颇大。功能对等理论除了在文学作品的翻译中有指导意义外,在其他文体的作品中也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以《阿勒泰的角落》为例,文章有着散文集文学作品的情感丰富自然等特色,这些特色在英译的过程当中具有重要的灵魂作用,功能对等理论对使得整个文章的翻译形神具备,使得外国读者也能了解我国新疆地区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与历史特色,好的译文能够使读者完全融入到作品的氛围当中去。就目前而言,对文学作品的翻译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要注重翻译理论的融合与借鉴,去伪存真,充分理解原文的寓意与文体风格,在翻译实践中通过灵活的翻译技巧做到真正意义的“功能对等”。

参考文献:

[1]丁美玲.谈谈奈达的翻译模式一分析、转换与重构[J]. 大连大学学报,1995(1).

[2]Nida, E. A. Towards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M]. Leiden: E. J. Brill. 1964.

[3]李德俊.完全对等、零对等的考察与汉英双语词典研编—基于平行语料库的研究[J]. 辞书究, 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