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州市城市化水平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2017-05-18陈晨

时代金融 2017年12期
关键词:信息熵

【摘要】城市化是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主要表现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及城市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本文分别依据城市化水平综合指数测量广州市城市化水平,并对其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关键词】城市化水平 城市化水平综合指数 非农人口比重 信息熵

一、引言

我国研究城市化水平和进程的理论起步相对较晚。新中国成立后20年是建立,国家基本采取限制农民进城的政策措施,城市化速度缓慢;改革开放后,农村劳动力开始出现大量的自发流向城市,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也日益严重,关于城市化的理论研究得以出现。目前,较多研究是从社会学、人口学、人文地理学甚至统计学、数学的视角展开,探讨城市化概念、社会意义、城市化转化方式与道路选择。

对中国城市化进程,陈洋研究表明,我国城市化水平的区域空间格局由北南差异转变为东中西差异,省级城市化水平的差距正在逐渐缩小。在影响中国城市化省际差异的因素方面,传統的农业发展水平对城市化的影响正逐渐减弱,乡镇企业及外商直接投资成为20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城市化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①邱彭华采用多元统计分析中的主成分分析(PCA)方法和相关分析(CA)方法,对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的福州市城市化进程问题,以及城市化水平与产业结构演变之关系作了研究,结果表明:自80年代后期以来,福州综合城市化水平经历一段波动发展期后较快提高;综合城市化水平同产业结构的调整之间有着密切联系,尤其是信息产业、电子工业、建筑业及房地产业,对福州综合城市化水平有较大促进作用。②史晓庆以山东为例,运用灰度关联方法分析了山东城市化与经济、社会、环境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推进山东城市化进程的相关建议。③万欢用工业总产值、人均GDP、平均每万人在中等专业学校和高等学校学生数量、非农人口比重四个变量指标通过计量模型分析得出变量间的互动关系,期间用到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④然而,这种从定量角度研究城市化水平、城市化进程速度,及其影响因素的文章较少,大多数城市化研究多采用定性描述的方法,而对于广州市城市化水平及其影响研究,单独用定量方法研究的文献则更少。

本文采取定量研究方法测量广州城市化水平,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本文所用数据均来自广州统计信息网中的广州市统计年鉴。⑤数据包括1999年至2014年广州市的人口密度、非农业人口比重等。研究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对1999年至2014年间广州城市化水平进行测量,测量采取城市化综合指数的模式;第二部分对计算出的广州城市化水平的一系列相关因素作相关分析。

二、广州市城市化水平测定

合理的指标体系是评价城市化发展状况的前提,所选指标必须要能体现系统的主要特征,指标体系选取的科学性与否直接影响结论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城市化评价指标选取应遵循以下原则:第一,综合性原则。城市化过程是经济、人口、生活方式、地域环境等多要素的转化过程,指标的选取要能涵盖城市化的基本内涵。第二,主导型原则。因为该系统是受经济城市化,人口城市化,社会建设城市化和地域环境城市化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而不同因素对其的影响程度不同,所以不能等量对待,要尽量选择能突出反映城市化内涵和特征的关键指标。第三,层次性原则。众多城市化指标所反映的城市化内涵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应合理确定其合理确定其在指标体系中的层次和位置。第四,可行性原则。对所选定的指标要素,要依据本地区的实际,有针对性的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要概念明确,容易获取和界定,可操作性强。为此,本文选取非农人口比重和城市化综合指标来测定城市化水平,这样既可以将综合因素、主导因素结合起来,同时在分析时采取赋权方法以便识别各实际的因素及影响因素对广州市城市化水平产生效应的差别,从而保证可行性和层次性。

城市化综合指标测量广州市城市化水平。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历来是衡量一个国家城市化水平的标准之一,很多学者都将“非农业人口比重”作为衡量城市化水平的主要指标,但是这种方法其科学意义是有限的。这种方法侧重人口城市化,但对经济城市化、基础设施城市化和生活方式城市化等没办法说明。为此,不少研究将人口、经济、生活、环境、科技、保障等方面纳入城市化范畴。根据已有的指标体系,并结合广州市的具体情况,本文确立人口、经济实力和产业结构三方面作为测量广州市城市化的综合指标。人口城市化表现为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集中,转变为非农业人口,使得非农业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不断增加,本文用人口结构、人口数量和人口素质等来衡量人口城市化。经济城市化是指产业结构的转变,即非农产业向城市集中发展的过程。根据Sullivan的研究,非农产业集中化主要有比较优势、生产上的内部规模经济和聚集经济三个方面的原因。⑥综上,本文选取的综合指标有:人口密度、非农业人口比重、每万人口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人均GDP、人均内政财政收入、人均规模以上工业总值、人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三、广州市城市化水平影响因素分析

(一)评价体系

一个地区的城市化水平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各因素的作用也是随着经济发展水平而不断变化的,不同时代及不同发展阶段的地区具有不同的动力结构。根据相关研究结论,可以将区域城市化分异的动力原因概括为六个方面,即自然环境条件的支撑力、工农业发展的推拉力,产业结构的转换力、科技进步推动力、外向经济的促发力、国家政策的调控力。考虑到广州市市情及资料可获得性,本文选取以下11项指标(如图5),从不同的侧面来探讨该市两段时间内城市化发展水平的主要相关影响因素。具体指标解释如下:以人均耕地面积和单位面积粮食产量两指标代表区域地理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以人均GDP 代表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阶段、以人均农业产值和人均工业产值代表工农业发展水平、以人均社会固定投资总额和人均社会零售总额代表社会投资和消费、以人均第三产业产值代表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以人均进出口总额代表外向经济的发展、以教育支出占GDP比例代表科技教育发展水平、以存贷款占GDP的比例来代表金融发展水平。

(二)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因为以上所提到的所有数据都是定比变量,故要分析影响城市化水平的相关因素,要用到Pearson相关分析,即用1999年到2014年的城市化水平指数与上文图5中的11项指标作Pearson相关分析。为消除数据的屏蔽,将人均产值和人均GDP都取自然对数,进出口额按照世界银行图表集法换算为人民币,然后对其人均值也取自然对数。

对上文所计算出的信息熵确定的广州市城市化水平综合指数和广州市统计年鉴上获得的1999年到2014年的广州市人均耕地面积等11项指标运用spss作Pearson相关分析,导出结果如表5所示。

从表3可见,由信息熵确定的城市化水平指数与人均耕地面积、单位面积粮食产量、人均GDP、人均农业产值、人均工业产值、人均社会投资总额、人均社会零售总额、人均第三产业产值、人均出口总额、存贷款比例的显著性系数分别为0.000、0.02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7

均小于0.050,且除了单位面积粮食产量,均小于0.010。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842、-0.633、-0.935、0.988、0.978、0.995、0.998、0.976、0.945、-0.707。说明由信息熵确定的城市化水平与人均GDP、人均农业产值、人均工业产值、人均社会投资总额、人均社会零售总额、人均第三产业产值、人均出口总额呈非常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与人均耕地面积、单位面积粮食产量、存贷款比例呈非常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城市化水平指数与教育支出占GDP比例的显著性系数为0.451,大于0.050,说明城市化水平指数与教育支出占GDP比例没有明显的显著关系。总的来说,由信息熵方法确定的城市化水平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工农业发展水平、社会投资和消费水平、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外向经济的发展呈非常显著的正相关,与区域地理环境、区域农业生产条件、金融发展水平呈非常显著的负相关,与科技教育发展水平没有明显的显著性关系。

四、结论

从城市化水平相关影响因素分析表明,与广州市非农人口比重呈正相关的因素有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工农业发展水平、社会投资和消费水平、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外向经济的发展,都属于经济增长因素;呈负相关的因素有区域地理环境、区域农业生产条件、金融发展水平,主要为地理、生态和金融环境。与广州市综合城市化水平呈正相关的因素有区域地理环境和金融发展水平,主要为地理和金融环境;成负相关的因素有农业发展水平、社会消费水平、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外向经济发展,主要为经济增长因素。从这几方面相关关系可以假定,广州市非农人口比重升高与经济增长具有正相关关系,但在一定程度上可能破坏了地理、生态和金融环境;另外,经济发展并不表明综合城市化水平提高,测量结果表明的情况恰恰相反,但后者与地理和金融环境具有正相关关系。由此,我们认为,综合城市化水平测量不仅摆脱了采用非农人口比重这种单一指标来说明城市化水平的局限性,削弱了经济增长对城市化的拉动,将地理、生态、金融等环境要素纳入其中,为城市更为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和提出了更高要求。

综上,对于广州市这样的城市,非农人口比重對其城市化水平的贡献将越来越难以说明问题,应该寻求更为灵敏的指标体系,综合城市化水平是一种比较灵敏的指标。综合城市化水平追求将摆脱单纯追求非农人口比重和经济增长这种城市化理念,从而使城市发展能更多地关怀地理、生态、金融等环境因素。从研究结果表明,广州市非农人口比重虽然达到将近90%,但综合城市化水平波动很大,且水平相对低不少。也就是说,广州市如果要提高综合城市化水平,需要摆脱单纯追求人口和经济增长这种粗放型城市发展的路子,需要更加注重地理、生态、金融,以及社会环境建设与发展。

注释

①陈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时空演变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地理科学,2007,27(2):143-145.

②邱彭华.福州城市化进程的多元分析.福建地理,2001,16(4):32-34.

③史晓庆.影响城市化进程的相关因素分析.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23(2):66-68.

④万欢.影响广西城市化进程因素的时政分析.特区经济,2001年1月222-225.

⑤广州市统计年鉴:http://data.gzstats.gov.cn/gzStat1/chaxun/njsj.jsp.

⑥晓会林.城市经济学.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⑦张继国.降水时空分布的信息熵研究.南京:河海大学,2004.5.

⑧岳书平.中国东北样带生态可持续研究.长春: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2008.5.

⑨刘勇.基于改进熵权法的中原城市群城镇化水平综合评价.河南大学学报,2011,41(1)49-55.

作者简介:陈晨(1990-),男,河南人,贵州大学经济学院数量经济学硕士。

猜你喜欢

信息熵
基于信息熵可信度的测试点选择方法研究
基于信息熵模糊物元的公路边坡支护方案优选研究
基于小波奇异信息熵的10kV供电系统故障选线研究与仿真
基于信息熵的实验教学量化研究
基于信息熵赋权法优化哮喘方醇提工艺
一种基于信息熵的雷达动态自适应选择跟踪方法
改进的信息熵模型在区域水文站网优化布设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信息熵的IITFN多属性决策方法
基于信息熵的循环谱分析方法及其在滚动轴承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泊松分布信息熵的性质和数值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