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县委第一书记带头让亲属离职

2017-05-18

当代党员 2017年10期
关键词:城镇人口精简困难

1959年至1961年,中国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困难。为了克服严重的经济困难,1961年初,中共八届九中全会提出国民经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决定对国民经济进行大规模调整。当时,经济困难集中在粮食短缺上,最切实可行的办法就是精简因“大跃进”而膨胀的职工队伍和城镇人口,一方面减少城镇商品粮的供应,另一方面增加农业生产劳动力,以减轻粮食供应压力和加快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为此,中共中央在大幅度调整农村政策、调动广大農民生产积极性的同时,又决定对“大跃进”期间上马的一批工矿企业实行关、停、并、转,并且大规模精简职工和城镇人口。

正如陈云在1961年5月31日中央工作会议上讲话时所指出的那样,精简职工和城市人口,对调整经济、克服困难非常重要而且迫切,是关系全局的大事。但精简职工并非易事,周恩来当时就说,这件事“震动极大,几乎要震动我们全民族的生活”,好不容易跃出农门的人现在又要返乡,土生土长的城市人去完全陌生的农村,对个人家庭、个人命运来说都是一种逆转。

关键时刻,党员干部必须带头。1962年5月2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精简职工和减少城镇人口的决定》指出,在各级行政机关方面,除了精简编制和减少大批人员外,应当由上级领导机关挑选一批得力干部下放基层。首先中央机关要带头,派一批部长、副部长、司局长级的干部下去,各省、市、自治区也应该选派一批干部下去。机关领导干部在行动,基层党员干部也在行动。陕西榆林米脂县委第一书记常锦城为了完成本县精简职工的任务,带头让本不属于精简范围的妻子提前离职。在精简职工过程中,从中央到基层,层层领导干部及党团员带头积极响应党的号召,不计私利,支援农业,回到农业第一线。从1961年到1963年6月,全国共精简1800多万名职工,减少城镇人口2600多万人,这些人以克服国家经济困难大局为重,牺牲个人的利益换来了共和国经济的好转。

(摘自《北京日报》)

猜你喜欢

城镇人口精简困难
困难中遇见团队
困难我不怕
浅谈城镇高中英语口语教学的困难与对策
时常精简多余物品
一种面向应用的流量监测精简架构设计
选择困难症
应用于SAN的自动精简配置架构设计与实现
精简(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