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春天有种高血压光吃药难达标

2017-05-18杨璞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17年5期
关键词:血压高中医师养肝

杨璞

寒热交替的时节是高血压病的高发期,很多高血压病患者都靠吃降压药来调节血压。但是最近笔者发现,有一类血压高的患者这个时候最容易发病,而且只吃降压药效果并不理想。这是怎么回事呢?

头重脚轻或是血压高

“去年这个时候,一般我吃点降压药就能把血压稳定在正常值左右;但是今年的效果却不如去年,感觉有点晕,而且头重脚轻。到医院看中医才知道,我的体质和这个季节有关系,我用中药调理后感觉好多了。”患者钱大爷如是说。

据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老年病科主治中医师卢岱魏介绍说,像钱大爷这样的高血压主要是由于肝阳上亢导致的。去年是暖冬,中医讲究“秋冬养阴”,但是很多人没有养好,加上初春时节人体的肝阳像大自然的植物一样处于升发的狀态,如果太过了就会出现血压升高、头晕目眩等症状。这种肝阳上亢证型的高血压患者只吃降压药效果的确不理想,因为不是单纯的降压那么简单,需要治本。

肝阳上亢 升发食物要少吃

中医认为,春属东方,五行归木,于脏为肝。所以人们应当顺应自然季节的转换,在春季养生中注意应春生之势,养肝护阳。

春季昼夜温差波动较大,易引起血压升高或波动。加之春季多风,中医认为“风属肝”,春与肝对应,因此春季易引起肝阳上亢,血压升高。肝阳上亢型高血压多由情志忧郁惊怒、肝气不舒、气机上逆所致,多见头痛眩晕、面红目赤、口苦烦躁、便秘尿赤、舌红苔黄等。这类患者最好不要常吃烧鸡公等容易升阳动风的食物,以免血压居高不下。其次,猪头肉、鹅肉、羊肉等热性食物,都不适宜患有高血压、头风痛及癫痫的人食用,否则可能导致病情复发或加重。

春季养肝慎食肝

春天万物复苏,按照中医养生理论正是养肝的好时节。很多人认为养肝的时候多吃些动物肝脏有助于补肝,而民间以及祖国医学也有“以形补形”之说,以脏补脏似乎也有道理。但是,汉代名医张仲景却说“春不食肝”。肝病门诊副主任中医师孙刚介绍说,从中医的角度来说,因为春天肝气生发,容易出现肝火旺盛的情况,引发各种不适,如口干舌燥、大便干赤、失眠、易怒等。此时若食用动物肝脏过多的话,会造成人的肝火越来越旺,会给健康帮倒忙。

春季预防肝阳上亢型高血压,可以多按摩脚上的“降压”穴——太冲(位于足背第一、二跖骨底结合部前方凹陷中)。太冲穴能够缓解肝阳上亢型高血压带来的各种不适。另外,配合按摩三阴交穴(足内踝尖直向上四横指处),调理肝、脾、肾三脏,降压效果更好。

猜你喜欢

血压高中医师养肝
《中医药法》助力中医师职业教育发展的完善路径
吕华主任辨治支气管扩张经验
三个动作能疏肝
四次高考的中国工程院院士
老年人降血压不能过分
每天嘘一嘘轻松保护肝
养肝可适当吃酸
无症状高血压更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