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隧洞塌方体注浆加固及支护技术应用

2017-05-17

水利科学与寒区工程 2017年3期
关键词:塌方隧洞注浆

方 芳

(贵州江河监理有限公司,贵州 贵阳 550001)

隧洞塌方体注浆加固及支护技术应用

方 芳

(贵州江河监理有限公司,贵州 贵阳 550001)

目前,我国公路网不断完善,高速公路跨河穿山的情况越加常见,由于地形条件的限制,修建隧道成了不可缺少的部分。在隧洞施工中,塌方、突水等事故会影响施工进度,增加施工造价,危及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必须重视相关加固处理措施的合理应用,确保工程安全。本文主要通过隧洞塌方体注浆加固及支护技术的工程应用实例,阐述了注浆加固施工过程,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隧洞;塌方体;注浆加固;支护技术

随着我国道路建设规模的日益扩大,隧洞施工越来越频繁,难免也会遭遇一些不良地质,如:岩溶、断层、软弱带,一旦施工不当,极易出现大规模塌方、冒顶等事故[1],直接影响到工程施工质量、进度以及造价。为了确保工程施工作业的顺利开展,必须做好事故处理工作,注浆加固是目前较为常见的治理方法之一[2],通过将浆液注入地层达到改善土体力学性能、防渗堵水的目的,在隧道、地铁、矿井等工程中均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3]。

1 隧洞塌方体与注浆加固

1.1 隧洞塌方体及其成因

在隧洞开挖施工中,因为地质条件等因素的影响,难免会出现塌方、断层等问题。其中,塌方具有高危性和高发性,直接影响到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做好塌方体的处理十分重要。在进行塌方体处理施工时,应对其成因进行具体分析,保证处理措施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塌方体成因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种:

1.1.1 不良地质、水文条件

(1)在隧洞施工过程中,若是其穿过断层破碎带或是错动发育的区域,极易因为开挖导致围岩失稳,出现围岩掉块、塌落等现象,严重时即会导致塌方。

(2)当隧洞通过堆积体时,也会因为结构松散、颗粒间胶结差,甚至是无胶结,出现塌方。

(3)隧洞穿越地层覆盖过薄区域,例如:丘陵浅埋段、沿河傍山、偏压地段等均容易出现塌方事故。

(4)水也是导致塌方事故的一个重要因素,其具有冲蚀、溶解等作用,从而导致岩体强度下降、失稳、塌落。

1.1.2 设计问题

在进行隧洞设计时,若是未科学开展勘察工作,选址不合理,则会导致施工中遭遇一些不良地段,出现塌方现象。此外,隧洞设计不合理也会导致施工方案出现失误,从而引发安全事故。

1.1.3 施工不当

在隧洞施工时,若采用的施工方法与实际地质条件存在差异,或是地质条件出现变化时,没有及时调整施工方案,支护不及时,导致围岩松动,出现塌方。

1.2 隧洞塌方体注浆加固原理

注浆又称为灌浆,是用来加固地层或进行防渗堵漏的重要技术。在隧洞塌方体注浆加固施工中,主要是在地表用钻孔机械钻孔,通过钻孔用一定的压力将水泥浆液压入土体孔隙、强风化岩体裂隙中或在碎石土孔隙以及细颗粒岩体内注入具有填充、胶结的浆液材料,经过浆体的充填、压密、渗透作用后,使岩土体孔隙、裂隙被浆体填充,增加覆盖强度、稳定性和防水性,保证隧洞能够正常施工。注浆后塌方体的土体组成如图1所示。

图1 注浆后塌方体的土体组成

2 应用实例

2.1 工程概况

叶家河隧洞桂松32+848~33+217段设计为V类围岩。1月4日叶家河隧洞开挖桂松至33+124处,掌子面出现频繁掉块现象,右侧伴随流沙,流沙包含软泥。流沙空腔高度达十几米,经业主、设计、监理及施工方现场商定,为保证施工人员安全,待围岩稳定后立即进行支护。至1月5日凌晨4点围岩掉块现象依然严重,此时掌子面出现大范围坍塌,并发现桂松33+124处出现地表沉陷,深度2 m,直径8 m。

2.2 隧道塌方原因

经业主、设计、监理、施工四方现场勘察认定:地表土质为古滑坡体,此段覆盖层较薄约30 m,地表土体松散,局部有煤层采空区及较大溶洞。为保证今后隧洞施工安全,决定对桂松33+122~33+152浅埋段进行地表注浆处理,加固和加强本段隧洞一次支护。

2.3 塌方体注浆加固及支护方案

本工程采用深孔注浆加固处理隧洞塌方体、增强隧洞一次支护。

2.3.1 深孔注浆

在桂松33+122~33+152段长30 m,宽5 m地表范围内布设注浆孔(Φ89×6 mm热轧无缝钢管)39个,梅花型布置;注浆管长度:隧洞区域为地表至隧洞开挖外轮廓,隧洞两侧为地表至隧洞底板下1 m处,使用注浆管预计1522.57 m。地表深孔注浆发生工程量最终以现场监理确定实际工程量为准,注浆孔布置断面图如图2所示。

图2 注浆孔布置断面图

深孔注浆的目的主要是对隧洞桂松33+122~桂松33+152段塌方区的隧洞顶板以上塌方体进行加固处理。一方面改良塌方体的物理力学性状,另一方面尽量恢复地层应力的平衡状态,使清理塌方体时减小塌方体对内支撑的压力。即通过高压充填、挤密、固结,增加土体强度,尽量使隧洞恢复重新掘进、支护和安全施工。

施工方案主要参数如下:注浆孔按2.5 m×2.5 m间距梅花型布置;注浆段范围隧洞底板下1 m,隧洞底板上15 m(16 m范围),注浆段总长预计为546 m;注浆初压力为0.5~1.0 MPa,终压根据注浆试验情况确定,稳压时间为30 min;注浆管为Φ89×6 mm热轧无缝钢管,即为注浆管,也是注浆固结体的主要受力件。

2.3.2 隧洞塌方段10 m范围内加强支护措施

(1)Ⅰ18工字钢架支护。在保证无欠挖的前提下架立钢架,钢架与初喷混凝土要密切接触。钢架纵向间距30 cm,间距允许偏差±10 cm,垂直度允许偏差±2°,钢架间纵向连接钢筋为Φ22钢筋,环向间距0.8 m,纵向连接时,单面焊搭接长度为22 cm,双向焊搭接长为11 cm。接头螺栓拧紧。

(2)钢筋网布设。拱墙设置Φ8钢筋网,钢筋网孔为20 cm×20 cm,网孔允许偏差±1 cm,钢筋网搭接长度为1~2个网孔,允许偏差±5 cm。钢筋网布设紧贴岩面,铺设平顺。

(3)Φ25砂浆锚杆,长度3 m,排距1 m,每排9根;喷厚25 cm的C20混凝土(为保证衬砌厚度,钢架内轮廓尺寸为4.15 m)。

(4)拱部设双层超前小导管支护。钢管采用外径42 mm,壁厚3.5 mm热轧无缝钢管,每根长4.0 m。小导管环向间距40 cm,纵向相邻两排的水平投影搭接,长度190 cm。小导管外插角10°~30°。小导管注浆用水泥水玻璃浆液,具体水泥砂浆配合比和注浆压力由现场实验确定。

(5)径向锚管支护:为保证一次支护稳定性,将在塌体范围内径向打设Φ42×3.5 mm小导管,每根长度均为6 m,环向间距1 m×1 m梅花型布置,注水泥水玻璃浆。

(6)在塌体范围内设置临时仰拱,仰拱底部采用Ⅰ18工字钢支护,钢架间距为30 cm,临时仰拱采用C25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厚度为50 cm。

2.4 施工工艺

注浆施工流程如图3所示。

图3 注浆施工流程图

2.4.1 施工准备

(1)新修施工便道,长度150 m,宽度6 m。

(2)标注注浆加固范围。在叶家河隧洞地表坡面上打设木桩圈定注浆范围。

(3)清理注浆地表。清除注浆坡面上的妨碍注浆的杂物,清理中尽量不破坏地表植被。

(4)地表注浆坡面上按间距2.5 m×2.5 m,进行注浆布点。布点按梅花型布置,并在各注浆点钉设小木桩。

(5)计算各点的打设角度和深度。

(6)测量注浆范围内的各注浆点的坐标及高程,计算该注浆点的注浆深度。

2.4.2 钻孔、钢管加工安装和注浆

(1)钻孔。非注浆段,采用Φ89锥形实心钻头,进行冲击钻进,既可以挤密土体,也可以提高施工效率,同时也可以防止注浆时水泥浆液大量进入这部分土体。注浆段,采用Φ89钻头,泥浆护壁钻进,钻进时严格控制钻压,保证钻进速度均匀和钻孔的垂直度。全孔不采用清水钻进。钻孔用泥浆采用专人负责。为防止钻孔液大量流入塌体,钻孔漏浆时应及时封堵。终孔位置:隧洞区域钻至隧洞衬砌体外轮廓终止,隧洞两侧钻至隧洞底板下1.5 m处终止。及时做好成孔记录。

(2)钢管加工和安装。注浆管加工如图4所示。注浆孔成孔后,才能安装注浆管;安装注浆管时,采用自由下落方式进行。

(3)注浆。注浆阶段:第一阶段是选择小量的、分布合理的,进行大流量、快凝固的低压注浆,注浆目的层是隧洞内的塌方体及隧洞顶板的岩土体,以封堵主要的泄浆通道,为第二阶段高压注浆创造条件。第二阶段为高压注浆,主要目的层是隧洞顶板的岩土体。通过两个阶段的注浆才能达到稳定塌体、保证隧洞施工的目的。

图4 注浆管加工大样图

注浆工艺:采用多孔同时注浆,每次注浆数量不少于3个;注浆采用双液注浆工艺;先注岩体比较破碎地带,后注岩体比较完整地段;注浆用水泥浆液的水灰比为0.5∶1,其具体比例根据土体的实际情况和注浆压力来确定;在注浆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水灰比,并且做好相关记录;注浆结束标准:注浆孔段注入率不大于1 L/min,稳定时间为30 min,特殊情况另行处理;注浆量以注浆压力来控制,注浆量过大时可采取其它措施。

注浆效果检查:全部注浆完成7 d后,进行注浆效果检查和评定,不合格者进行补孔注浆。对注浆过程中的各种施工记录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注浆压力和注浆量是否合理,是否达到要求;通过压水试验,判断注浆固结质量是否满足要求。

(4)特殊情况处理。当每孔注浆量大于30 L/min,小于50 L/min时逐级调整水灰比灌注。当每孔注浆量大于50 L/min时,可越级灌注。当注浆量过大,每孔注入量水泥大于10 t时待凝4 h以上再扫孔复灌,直至达到灌浆结束标准为止。当地表冒浆时进行减压控制。

3 结 论

注浆技术在各种工程中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

用,矿井、隧道、地铁等工程开挖过程中,若是遭遇塌方等事故,可利用注浆加固和支护,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在叶家河隧洞施工中,深孔注浆和支护技术的应用获得了良好的施工效果。

[1] 朱锋盼, 胡建华, 章立峰,等. 小导管注浆法在隧道塌方治理中的应用[J]. 中外公路, 2012, 32(4):248-250.

[2] 王义霞,陈彬,张雷.注浆与管棚加固在隧道坍塌段施工中的应用[J].现代矿业,2013,29(8):107-108.

[3] 王平.锣鼓洞隧道涌水塌方处治技术研究[J].中国水运月刊,2015,15(5):205-208.

方 芳(1977-),男,湖北天门人,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工程监理方面工作。E-mail:727319120@qq.com。

U455.49

B

2096-0506(2017)03-0088-04

猜你喜欢

塌方隧洞注浆
公路工程隧道施工塌方治理技术应用
隧洞止水带安装质量控制探讨
公路隧道塌方的预防和处理分析
滇中引水工程大理段首条隧洞顺利贯通
建筑工程注浆技术的应用
注浆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应用
浅析岳家沟隧道塌方原因及处理措施
自密实混凝土在水工隧洞衬砌中的应用
新型复合注浆材料研发与应用
隧洞衬砌段渗水修复施工技术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