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庆市地表水资源现状评价

2017-05-17月,苗

水利科学与寒区工程 2017年3期
关键词:大庆市类别降水

崔 月,苗 欣

(黑龙江省大庆水文局,黑龙江 大庆 163000)

大庆市地表水资源现状评价

崔 月,苗 欣

(黑龙江省大庆水文局,黑龙江 大庆 163000)

大庆市作为国内重要石油原产地之一,其地表水资源现状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了解并研究水资源量及水质现状,对人民生活和城市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大庆市五区四县为研究区域,综合分析大庆市地表水资源量和水质质量,为大庆市地表水总体利用规划及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依据。

大庆市;地表水;水质

1 概 况

大庆市水资源相对匮乏,属于资源性重度缺水城市,用水方式较为粗放,效益不高,用水效率普遍偏低,水生态环境较差,全市水功能区达标率不足[1]。本次地表水资源调查评价范围为大庆市五区四县,调查评价区面积21 219 km2,评价以2014年为现状水平年。

大庆市位于黑龙江省西部,属黑龙江流域嫩江、松花江水系。地处北纬45°46′~46°55′,东经124°19′~125°12′之间,属中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季风气候区,无霜期143 d,全市多年平均降水量381.8 mm,折合降水总量81.01×108m3,降水量年内分配不均。现状年全市年降水量总的分布趋势为北高中低,年平均降水量400.7 mm,比上年少33.7%,比多年平年平均多5.0%,其中市区平均降水量362.5 mm,折合降水总量18.51×108m3;林甸县年平均降水量462.6 mm,折合降水总量16.16×108m3;杜蒙县年平均降水量409.8 mm,折合降水总量24.81×108m3;肇源县年平均降水量378.6 mm,折合降水总量15.60×108m3;肇州县年平均降水量406.9 mm,折合降水总量9.95×108m3。

2 水资源计算与评价

2.1 地表水资源量计算

地表水资源量是指河流、湖泊、冰川等地表水体逐年更新的动态水量,即当地天然河川径流量。大庆市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3.43×108m3,2014年全市地表水资源量3.21×108m3,折合年径流深15.1 mm。比2013年少58.2%,比多年平均少6.2%。

2014年全市地表水资源分布不均,高值区主要分布在三岔河至哈尔滨区间,年径流深等值线在25~50 mm之间;低值区主要分布在杜蒙县、林甸县,以及大庆市区,年径流深小于25 mm。

大庆市现状可利用水资源量为26.36×108m3。大庆市地表水资源主要类型为降水资源、河流资源、湖泊资源。

2.2.1 降水资源

大庆市夏秋季节受东南季风影响,降水充沛,占全年降水量的65%左右,冬春季干燥少雨,降雨量仅占全年降水量的35%。区域内无天然河流,降水均由区域内湖泡、洼地蓄存,靠蒸发、入渗消耗。因此,区域内降水以“自耗”为主。

通过对黑龙江省西部径流情况分析,大庆市多年平均径流深小于25 mm。2014年大庆市径流深15.1 mm,径流量为3.21×108m3。

2.2.2 河流资源

乌裕尔河由龙安桥进入大庆市,现状年入境水量为9.81×108m3;双阳河经依安县入境,入境水量为0.78×108m3。嫩江、松花江干流是大庆市杜蒙县、肇源县与吉林省界河。嫩江在杜蒙县江湾乡拉海进入规划区,流经杜蒙县、肇源县在吉林省三岔河与第二松花江汇合,形成松花江干流,并由肇源县三站镇流出大庆市。松花江年径流量为391×108m3(下岱吉水文站),嫩江年径流量为239.7×108m3(江桥水文站)。

2.2.3 湖泊资源

大庆市境内湖泊、泡沼密布,水体面积为1358.76 km2,蓄水量为15.87×108m3。

2.2 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的比较 两组患者入室至出室连续监测心率(HR)、血压(MAP)值、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表2)。

2.3 地表水体现状评价

大庆市天然地表水体、引水工程及配套的排水渠系,改变了地表水的径流条件,为大庆市地表水总体利用规划及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依据。大庆市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3.43×108m3,过境水量丰富,但可利用水资源量受流域规划、客方截流利用及本身工程能力制约的影响较大。松花江下岱吉站多年平均径流量为300.2×108m3。水资源在年际间变化也十分明显,常出现连续多年的丰水期和枯水期交替变化现象。降水、径流年内分配不均,丰枯变幅很大,呈现夏秋季丰水,冬春季枯水的特点。受大气环流等因素周期变化的影响,水资源年内、年际这种变化特性,是造成全市春旱、秋涝、夏汛的重要原因。

2.3.1 地表水水质监测概况

依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同时结合城市发展现状和总体规划,对大庆市的地表水域功能进行划分。监测断面的选择基本涵盖了大庆市境内水量较大、受人为活动影响较重、与人民群众生活关系比较密切的重要河流和湖库,其水资源量分别占大庆市河流、湖库水资源总量的70%以上,具有良好的代表性。

2.3.2 地表水水质监测指标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监测项目为24项,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补充项目5项。为了能更好的反映大庆市水质特点,根据大庆市地表水水质特征,大庆市地表水监测指标主要为pH值、溶解氧、COD、BOD5、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汞、砷、镉、铅、铜、锌、氰化物、氟化物、挥发酚、铬(六价)、硒等17项指标,对主要水库、湖泊增加了硫酸盐、氯化物、总氮、叶绿素、透明度监测指标5项。

2.3.3 地表水水质评价方法

评价方法采用最常用的单因子评价法[2],即根据该断面评价时段内参评的指标中类别最高的一项来确定。单因子评价法的基本思想是一票否决原则。在所有参与综合水质评价的水质指标中,选择水质最差的单项指标所属类别来确定所属水域综合水质类别;或者说,在所有参与评价的水质指标中,若有某一单项水质指标超标,则所属水域的使用功能便丧失。评价结果用水质类别、主要超标污染物及其超标倍数(指标浓度超过Ⅲ类水质目标的倍数)来表征。

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TLI)[3]即按照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湖泊(水库)富营养化评价方法及分级技术规定(总站生字〔2011〕90号)进行。湖泊、水库的营养状态分为贫营养、中营养、轻度富营养、中度富营养、重度富营养5个级别。计算公式见式(1)。

(1)

式中:TLI(∑)表示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LI(j)代表第j种参数的营养状态指数;Wj为第j个参数的营养状态指数的相关权重。

2.3.4 地表水水质评价结果及水质状况

参与评价的大庆市主要地表水体中,Ⅲ类水体和Ⅳ类水体均占40%,水质较差的劣Ⅴ类水体占20%。其中松花江干流及北部引嫩水系的水质类别均为Ⅲ类,几乎无超标污染物,能够实现水域功能,并且满足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功能对水质的要求;嫩江干流为Ⅳ类水体,主要超标污染物为化学需氧量(COD),未达功能类别标准;中部引嫩水系的水质类别为Ⅳ类水体,超标污染物为化学需氧量(COD),由于中部引嫩水系的水质目标为Ⅳ类,所以中部引嫩水系实现了水域功能。安肇新河的水质类别为劣Ⅴ类,未达功能类别标准,超标污染物为化学需氧量(COD)、高锰酸盐指数以及氟化物,安肇新河为大庆市的排水主干渠之一,承泄大庆市的城市污水及工业废水,因此水质较差。具体指标评价结果见表1。

表1 大庆市地表水水质现状评价表

注:括号内为超标倍数

2.3.5 地表水源地水质现状评价

本次对大庆水库、红旗水库及龙虎泡水库地表水源地进行富营养化现状评价。其中红旗水库的水质类别为Ⅱ类,营养程度评价结果为轻度富营养;大庆水库与龙虎泡水库的水质类别为Ⅲ类,营养程度评价结果也均为轻度富营养。三座水库的营养程度评价结果均为轻度富营养,表明评价时段内三座水库存在较弱的富营养化问题,水质状况较好,适当处理后能够满足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的水质要求。

3 结 论

以大庆市的地表水资源为研究对象,对大庆市五区四县的地表水资源进行了研究,从地表水资源量、水质情况等内容出发,分别从质和量上对大庆市地表水做了详细说明,运用单因子评价法和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对该地区地表水质现状给出了一个科学的评价。

[1] 刘文忠,王立勇,陈兴国,等.大庆市地下水化学特征[J].黑龙江水专学报,2009(1):113-115.

[2] 李文攀,朱擎,李东一,等.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评价方法研究[J].中国环境监测,2015(1):24-27.

[3] 王明翠,刘雪芹,张建辉.湖泊富营养化评价方法及分级标准[J].中国环境监测,2002,18(5):47-49.

崔 月(1989-),女,山东临沂人,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水文情报预报工作。E-mail:627291058@qq.com。

TV211

B

2096-0506(2017)03-0074-03

猜你喜欢

大庆市类别降水
大庆市庆虹桥立交改造方案比选
黑龙江省玉米生长季自然降水与有效降水对比分析
大庆市盐碱地治理措施探析
为什么南极降水很少却有很厚的冰层?
壮字喃字同形字的三种类别及简要分析
降水现象仪模拟软件设计与实现
服务类别
加快大庆市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思考
大庆市房地产业供需现状与建议
多类别复合资源的空间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