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河翘嘴鲌胚胎发育观察

2017-05-17董学飒孟庆磊安丽王锡荣刘羽清赵波张广新山东省淡水水产一次育种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淡水渔业研究院山东济南250117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7年6期
关键词:卵裂囊胚水产

董学飒,孟庆磊,安丽,王锡荣,刘羽清,赵波,张广新(山东省淡水水产一次育种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淡水渔业研究院,山东 济南 250117)

陈鹏 (山东省高青县鹏宏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山东 高青 256300)

黄河翘嘴鲌胚胎发育观察

董学飒,孟庆磊,安丽,王锡荣,刘羽清,赵波,张广新
(山东省淡水水产一次育种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淡水渔业研究院,山东 济南 250117)

陈鹏
(山东省高青县鹏宏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山东 高青 256300)

将黄河水域收集的野生翘嘴鲌(Culteralburnus),经促熟培育、人工催产、人工授精获得受精卵,对其胚胎发育过程进行了系统观察。结果表明,黄河翘嘴鲌成熟卵呈淡黄色或黄绿色,为黏性卵,平均卵径约0.9mm,卵内无油球。胚胎发育过程可分为受精卵、卵裂、囊胚、原肠胚、神经胚、器官发生和孵化7个阶段21个发育时期。24~26℃水温下,受精卵经25h左右孵出仔鱼。初孵仔鱼全长平均4.1~4.7mm。

翘嘴鲌(Culteralburnus);胚胎发育;人工授精

翘嘴鲌(CulteralburnusBasilewsky,1855)又称翘嘴红鲌、大白鱼、噘嘴鲢子等,隶属于硬骨鱼纲(Osteichthyes)鲤形目(Cypriniformes)鲤科(Cyprinidae)鲌亚科(Cultrinae)鲌属(Culter),其分布范围较广,在我国黑龙江、黄河、长江、珠江等水系均有分布。

翘嘴鲌生长速度快、抗病抗逆性强,单养可驯食人工配合饲料,套养可清除低值杂鱼,具有重要的养殖开发潜力。目前,已有学者对国内诸多水域翘嘴鲌的生长[1]、繁殖[2]、营养[3]、肌肉生化成分[4]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其中,翘嘴鲌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及基础研究以长江水系和黑龙江水系为多[5~8],而黄河翘嘴鲌养殖开发和基础研究[9]相对薄弱。为此,本研究对黄河翘嘴鲌胚胎发育过程进行了观察,以摸清其胚胎发育规律,为其规模化人工繁育提供参考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于2014年5月从黄河水域捕捞野生翘嘴鲌亲鱼,在山东省淡水渔业研究院西郊基地进行池塘养殖和促熟培育。雌鱼体质量为600~850g;雄鱼体质量为550~750g。雌雄比例约1︰1。

2015年6月上旬,对成熟亲鱼进行1次胸鳍基部体腔注射,雌鱼注射量为(LRH-A 10μg+HCG 1000IU)/kg,雄鱼注射量减半。本研究采用干法授精,精、卵分别取自5尾雌雄鱼。受精卵用清水漂洗2~3次,然后将粘附有受精卵的培养皿移入实验室水箱内连续充气孵化。水温控制在24~26℃。参照其他鲌亚科鱼类的胚胎发育情况,按预设时间取样进行胚胎发育观察。

全部发育过程均用徕卡DM2500正置荧光显微镜观察、测量记录和照相。记录时间以同批次样品中有50%以上表现出相应发育期特征为准,照相记录典型时期。

2 结果与分析

在水温24~26℃范围内,黄河翘嘴鲌受精卵27min开始第1次卵裂,受精后9h开始形成器官,受精后约25h,开始岀膜,刚岀膜的仔鱼全长平均4.1~4.7mm。孵化后约70h,腰点出现,此时即可下塘培育。黄河翘嘴鲌整个胚胎发育过程可分为受精卵、卵裂、囊胚、原肠胚、神经胚、器官发生和孵化7个阶段。根据外部形态特征可将胚胎发育过程分为21期(表1)。

表1 黄河翘嘴鲌的胚胎发育时序

A.受精卵;B.胚盘期;C.2细胞期;D.4细胞期;E.8细胞期;F.16细胞期;G.桑椹胚期;H.囊胚早期:I.囊胚中期;J.囊胚晚期;K.原肠初期;L.原肠中期;M.原肠晚期;N.神经胚期;O.胚孔封闭期;P.肌节出现期;Q.视泡出现期;R.尾鳍出现期;S.尾泡出现期;T.肌肉搏动期;U.出膜前期;V.仔鱼期。图1 黄河翘嘴红鲌胚胎发育过程

2.1 受精卵阶段

成熟卵卵粒饱满,淡黄色或黄绿色,呈圆形,微透明,有黏性。平均卵径为0.9mm(0.7~1.1mm),卵内无油球。受精后3~5min,卵膜举起,出现卵间隙,且卵间隙不均匀(图1-A)。受精后18min,卵膜吸水膨胀,原生质由均匀分布状态逐渐向动物极集中,形成胚盘并逐渐隆起,为胚盘期(图1-B)。

2.2 卵裂阶段

受精后27min开始第1次卵裂,方向从动物极向植物极。胚盘中央凹陷,顶端中间开始经裂成大小相近的2个细胞,为2细胞期(图1-C)。第2次卵裂,胚盘上出现与第一次经裂沟相垂直的第二条经裂沟,将胚盘分裂成大小相等的4个分裂球,为4细胞期(图1-D)。分裂球呈2行4列,为8细胞期(图1-E)。分裂球呈4行4列,为16细胞期(图1-F)。分裂球呈4行8列,为32细胞期。分裂球越来越小,细胞团隆起呈桑葚状,为桑葚胚期(图1-G)。黄河翘嘴鲌受精卵的卵裂为典型的盘状卵裂,即卵裂仅局限于胚盘部分,卵黄部分始终不参加分裂。

2.3 囊胚阶段

此阶段又可细分为早、中、晚3期。胚盘卵裂球数目不断增加,细胞界限渐变模糊,胚胎表面显得平滑,胚盘高度隆起于卵黄上。在解剖镜下能观察到一较“平坦”的区域即卵黄合胞体层,为囊胚早期(图1-H)。细胞界限消失,细胞数目逐增,原胚盘高度有所下降,为囊胚中期(图1-I)。囊胚表面细胞进一步扩散,胚盘明显变低呈扁平而宽状,向卵黄部分下包,约达整个胚胎的1/3,卵黄合胞体层变为钟形或圆顶形,为囊胚晚期(图1-J)。

2.4 原肠胚阶段

此阶段又可细分为初、中、晚3期。

胚盘继续下延、外包约达1/2,月牙状胚环出现,胚盘边缘内卷成为背唇,为原肠初期(图1-K)。胚盘下包约2/3,胚环增厚,胚盾出现,为原肠中期(图1-L)。胚盘下包约3/4,部分卵黄外露形成卵黄栓,胚盾增厚,背唇明显,为原肠晚期(图1-M)。

2.5 神经胚阶段

胚盘下包约4/5,胚体侧卧,胚环变小,留有很小卵黄栓,出现神经板雏形,胚体前端膨大,出现脑泡(图1-N)。胚层完全包围卵黄囊,卵黄栓消失,神经板中线略下凹,但胚孔位置仍留有凹陷,为胚孔封闭期(图1-O)。

2.6 器官发生阶段

受精后9h,胚体头部增大,中部出现2~3对体节,为肌节出现期(图1-P)。受精后11h,胚体前端两侧出现视泡,为视泡出现期(图1-Q)。受精后12h,体节17~23对,眼杯出现,尾牙隆起并末端具绍榴,为尾鳍出现期(图1-R)。受精后13h20min,体节12~14对,胚体后部腹面出现尾芽,呈圆锥状,尾泡形成,为尾泡出现期(图1-S)。受精后15h,体节24对,肌肉有规律的开始抽动,为肌肉搏动期(图1-T)。

2.7 孵化阶段

受精后24h 30min,胚体伸展,胚胎在卵膜内开始不断搏动,尾部屈于体侧,富有张力,各器官发育趋于完善,为岀膜前期(图1-U)。相继岀膜,大部分为尾部先岀膜,也有部分头部先岀膜。初孵仔鱼全长平均4.1~4.7mm,躯体透明,体节43~44对,卵黄囊前粗后细;初孵仔鱼鳍发育不完全,只能间歇进行上下垂直游动,为仔鱼期(图1-V)。

3 讨论

目前,翘嘴鲌的人工养殖正在全国范围内兴起,了解其胚胎发育规律对于大规模人工繁育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人工授精的方法批量获取受精卵,保证了受精的同步性。翘嘴鲌的卵为黏性卵,不具有油球,这一特征与大多数淡水鱼类相同。受精卵的卵裂方式为盘状分裂,与其他硬骨鱼类的卵裂方式相同,而且是以下包的方式形成原肠胚[10]。受精卵的发育时序和形态特点基本符合“卵裂—胚体形成—器官分化—孵出”的基本顺序[11]。胚胎发育过程可分为受精卵、卵裂、囊胚、原肠胚、神经胚、器官发生和孵化7个典型阶段和21个连续的典型发育时期,水温24~26℃,受精卵约25h孵出仔鱼,孵化后约70h,腰点出现,与已报道的太湖翘嘴红鲌相似[12]。其原因可能是翘嘴鲌是一个广布种,不同的地理种群间可能存在自己的特征,而本研究对象取自黄河流域,与太湖地区距离较近,因此研究结果也相近。

[1]韩英,王昕阳,尹海富.兴凯湖翘嘴红鲌生长式型的研究[J].大连水产学院学报,2005,20(3):218~221.

[2]谢刚,黄樟翰,潘加雄,等.池养翘嘴红鲌全人工繁殖和胚胎发育[J].淡水渔业,2001,31(6):6~7.

[3]王桂芹,周洪琪,陈建明,等.饲料蛋白对翘嘴鲌生长和内分泌激素的影响[J].水生生物学报,2008,32(4):544~550.

[4]王伟,陈立侨,顾志敏,等.六个群体翘嘴红鲌肌肉生化组成的比较[J].水产学报,2007,31(1):92~99.

[5]张伟明.翘嘴红鲌规模养殖关键技术[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0~17.

[6]占家智,羊茜.翘嘴红鲌实用养殖技术[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9.

[7]姚闻卿,胡菊英,吴先成.巢湖翘嘴红鲌的繁殖[J].水产学报,1987,11(2):101~109.

[8]刘丹阳,司力娜,张晓光,等.兴凯湖翘嘴鲌胚胎和仔鱼发育的研究[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2,43(3):110~116.

[9]孟庆磊,朱树人,李宁,等,朱永安.黄河翘嘴鲌染色体核型研究[J].齐鲁渔业,2016,33(6):5~7.

[10]楼允东.组织胚胎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349~351.

[11]孟庆磊,朱永安,王玉新,等.大鳞副泥鳅胚胎发育观察[J].齐鲁渔业,2010,27(11):8~10.

[12]顾志敏,朱俊杰,贾永义,等.太湖翘嘴红鲌胚胎发育及胚后发育观察[J].中国水产科学,2008,15(2):204~211.

[编辑] 余文斌

2016-11-28

山东省农业良种工程项目;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鱼类创新团队(SDAIT-14-011-01)。

董学飒(1987-)女,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水产遗传育种研究。通信作者:孟庆磊, qingleimeng@126.com。

S961.1+4;Q959.46+8

A

1673-1409(2017)06-0036-04

[引著格式]董学飒,孟庆磊,安丽,等.黄河翘嘴鲌胚胎发育观察[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7,14(6):36~39.

猜你喜欢

卵裂囊胚水产
搞养殖,我们都看《当代水产》
加油!水产人!
早期异常卵裂不影响囊胚染色体整倍性
D5囊胚解冻后培养时间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非优质D3剩余卵裂胚所形成囊胚的FET周期妊娠结局分析
冻融囊胚的发育天数和质量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大咖点评:2020年水产动保谁主沉浮?
读懂“水产人十二时辰”,你就懂了水产人的一天
移植早期卵裂胚胎对IVF-ET妊娠结局的影响研究
一氧化氮在小鼠囊胚发育和孵化中的调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