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最优化模型在京津冀京冀协同发展中的应用

2017-05-17卢静

现代交际 2017年5期
关键词:协同发展京津冀高职院校

卢静

摘要: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重要的专业技术性人才的培养基地,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充分发挥技术人才优势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实现高职院校的产教结合是进一步激发地区经济活力、完善市场要素的关键。京津冀地区的协同发展涉及三个地区生产要素和资源的深度整合,其中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和教育体制的综合发展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内容。同时高职教育的改革與创新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三地之间的均衡发展,对于我国经济体制和教育体制的完善与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现实的角度对高职院校产教结合在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作用和相应的实现形式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和研究,以期进一步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深化产学研相结合,并实现经济水平的同步提升。

关键词:最优化模型 京津冀 协同发展 高职院校 产教结合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5-0067-02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已经早已获得了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批准,并已经上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三地经济和教育协同发展对于稳定市场格局、激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活力以及促进国民经济的平稳快速增长、缩小地区之间的贫富差距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015年,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审议并通过了《京津冀协同规划发展纲要》,明确表示高等教育在促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进一步深化教育体制的改革与发展,以教育和技术带动区域稳定发展。产教结合是高职教育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同时也是为国家培养专业的复合型技术人才的关键所在,因此必须进一步明确高职教育的主要培养目标,通过高职教育水平的提升促进京津冀三地经济和教育协同发展,为社会主义生产力的提升提供稳定的保障。

一、京津冀协同发展与高职教育协同发展

(一)经济发展与教育发展之间的关系

京津冀协同发展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协同发展,更是教育、环保、文化等领域的协同发展,是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社会改革与发展中的核心内容之一。从根本上来说,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成果要体现在增强三地人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上,将协同发展的果实惠及到个人,真正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体现“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从发展水平上来看,北京是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更是诸多资源的集结地,在三地的工业体系建设中一直走在前列,天津地区近几年发展迅猛,尤其是塘沽开发区已经成为高新技术产业的代名词。而河北地区则发展速度较为落后,目前正处于工业化中期。虽然三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尽相同,但是同属同一经济发展圈的三地人民在教育、娱乐、健康以及文化等方面的需求具有趋同性,如何满足三地人民尤其是河北地区人民的社会诉求成为影响民众获得感的决定性因素。在社会公共服务中,教育具有先导性、公平性以及基础性的作用,高职教育更是其中一个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为专业技术性人才是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更是各地区争抢的主要类型之一。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诉求之下,必然会引起教育资源的深度调整和教育产业的深刻变革,因而应当将完善教育体制和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摆在突出的地位,以产教结合的新型教育理念带动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协同发展。

(二)产教结合在促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首先,高职院校的产教结合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专业人才短缺的问题,实现产学研综合发展。高职教育的根本教育理念就是为国家培养专业的技术人员,而实现产教融合是解决人才培养问题的关键,可以从根本上提升人才教育质量,为社会经济发展输送高质量的技术人才。其次,可以实现人才的流动,缓解京津地区人才过剩的问题。由于京津地区长久以来占据着巨大的政策和资源优势,导致人才过剩,不能充分发挥专业人员的优势,而产教结合可以很大限度上缓解这种尴尬的局面,通过提供优质的产业发展机会和教育资源吸引人才,分担京津地区的人才过剩的压力,引导技术和人才的合理流动。最后,产教结合的高职教育发展模式对于京津冀地区人口的均衡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京津冀地区的协同发展的根本目标就是打造以北京、天津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缓解城市人口极化严重的问题,形成城市带动乡村、京津带动河北的良好市场发展格局,实现产教结合可以进一步推动城市优质的教育、医疗、行政机关和高新技术产业向周边区域和城镇进行外迁,从而缓解中心城市的压力,促进人口的转移,进而解决人口不均衡分布带来的一系列经济和社会问题,实现京津冀地区的协同和稳定发展。

二、产教结合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应用

(一)优化资源配置

从京津冀地区教育产业的发展现状来看,存在着严重的不均衡现象,京津地区的初级教育和高等教育等处于全国全列,而河北省由于地理环境和国家政策扶持上的劣势导致全省的教育水平一直处于全国中下游,并且北京和天津享有丰富的教育资源,河北省在优质教育资源上的占比甚至不到北京、天津市的四分之一,这种教育资源的分布不均成为影响经济发展水平的关键因素。因此完成三地经济协同发展的目标首先是要实现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一方面,要打造覆盖京津冀三地的教育资源共享机制,探索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实现跨领域、跨专业的产学研协同增长模式,同时高职院校要立足于现实发展跨专业的集团化办学,逐步完善三地教师的轮岗机制,进而达到京津冀地区的产教结合和产学结合,避免优质教育资源扎堆的现象,为教育薄弱地区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输送。另一方面,要从根本上实现教育质量、教育均衡以及教育创新的全面发展。首先要通过多种激励措施提升教师的教学积极性,营造良好的学术和研究氛围,逐步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建设高水平的教师人才队伍。其次,要实现高职教育与基础教育、中学教育和高等教育均衡发展,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并实现高等教育与高职教育的机会均等。最后,要运用创新理念和创新思维实现招考制度和人才培养机制的改革与创新,形成良好的竞争机制和科学的人才培养体制,激发教师和学生的热情,使得创新人才培养取得突破。

(二)协同与创新

京津冀三地教育资源和教学体制各有特色,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实现优势互补,增强教育体制的活力,促进三地教育领域的协同与创新。其一,要由京津地区牵头成立三地教育协同发展的治理机制,通过深入调研理清各地区教育资源的优势和劣势,并分析各级教育部门在促进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中的作用,着力构建一个覆盖政府、教育部门、工业产业和教育部门的综合治理机制,将覆盖范围内的教育资源和产业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为产教结合提供基础和保障,如可以在高新产业聚集地建立相关专业的高职院校和高等院校,一方面为经济建设输送高水平的技术人才,另一方面也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协同发展。其二,要立足于当地经济发展格局和市场规划现状,调整高职院校与产教结合之间的关系,有必要针对当地的用工需求和教育教学现状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有效整合教育资源,突破办学瓶颈,建立办学和实习共存的教育机制,给高职院校学生提供充分的社会实践的机会。

三、结语

在当前形势之下,要想实现京津冀三地经济协调发展,必须将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实现产学研综合发展摆在一个突出的位置,以教育带动产业结构调整,激发教育系统的活力,通过产教结合的模式提升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从而为京津冀协调发展提供必要的人才储备。

参考文献:

[1]李强.京津冀地区职业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现状分析[A].天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四个全面”·创新发展·天津机遇——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十一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C].天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15:8.

[2]郝盼.京津冀城市群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协调度实证研究[D].西华师范大学,2015.

[3]张翼.京津冀经济一体化:现状与发展[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5.

责任编辑:杨国栋

猜你喜欢

协同发展京津冀高职院校
京津冀协同发展
山东省旅游产业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协同发展探析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