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最狠鹰爸:15岁“少林儿子”从初二读起结局如何?

2017-05-17胡杰

知音·上半月 2017年5期
关键词:武校武术儿子

胡杰

29岁的马源泽是西安市公安局刑侦局三处五大队的民警,也是个拿过国家奖学金的学霸。可有谁知道,他15岁才走进校园,并用5年的时间,完成了小学、初中、高中的所有课程,最终以高出一本线66分的优异成绩考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这神奇的“三级跳”是如何炼成的呢?

一个成功儿子的背后肯定站着一个伟大的父亲。儿子马源泽与父亲马永昇

把你从“悬崖”上推下去!“鹰爸”另类教子只为打造男子汉

天下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出息的。天下的儿女,有几个能体会得了那颗父母心?1994年的春天,当马永昇一手扛着行李,一手拉着7岁的儿子马源泽走进西安赵长军武术学校时,他的心里充满了感慨。时年32岁的马永昇是陕西省铜川市的一名中医,他的家在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自从妻子生育了儿子马源泽和女儿马源蔚,马永昇便让她在家专心带孩子。兄妹俩在母亲的娇宠下渐渐长大。

当时,曾连续十次获得国际、国内武术“个人全能冠军”、主演过电影《武当》的赵长军,在家乡西安创建了赵长军武术学院,马永昇决定将儿子送到那里习武,磨炼筋骨,锻炼意志。这个决定,无疑是等于把儿子从“悬崖”上推下去,能在触底之间振翅高飞,儿子以后就能成大器,而一旦飞不起来,可能就会“摔死”。其实,马永昇让儿子去赵长军武术学院习武之前,也纠结了很久。但马永昇更知道,如果一个男孩,没有个健康的身体,没有坚强的意志力,那长大后也是个废物。想通了这点,他确定自己的决定是对的。妻子的泪水、亲朋好友的劝说,都无法改变马永昇的决定。1994年9月,当同龄的孩子开学报到的时候,马永昇却背着铺盖卷儿,领着儿子马源泽,坐长途汽车从阎良来到西安赵长军武术学院。

刚到武校,马源泽特别想家。马永昇第一次去接儿子,马源泽鼓起勇气对他说:“爸,我不想练武了。”结果马永昇就回了俩字:“不行!”为让儿子打消这念头,他很少再接儿子回家。好在,馬源泽慢慢适应了武校生活,在赵长军武术学院呆了三年半,马源泽年年都是“三好学生”。成了校队成员,有资格参加大型表演活动了。1995年,中央电视台《东西南北中》走进西安,小学员代表赵长军武术学院在陕西省历史博物馆门前表演少年集体拳。这是马源泽第一次代表学院参加表演。马永昇和妻子早早守在电视机前等着,虽然他们根本看不清哪个是自己的儿子。

在西安赵长军武术学院练了几年后,马永昇觉得儿子还可以再上个台阶,于是决定带他去少林寺看看。此时,马源泽也爱上了武术,于是欣然同意。

好儿郎闯荡少林,折腾老爸突令弃武从文

少林寺方丈释永信的师弟释永帝在少林寺对面山坡上办了个少林武僧团文武学校,马永昇领着儿子,就这么找到了释永帝。少林寺武僧团文武学校有五百多学员,规模仅次于塔沟武校和嵩山少林武校。到了少林寺,马源泽才知道,原来在西安练武时吃的那点苦,根本不算事儿。刚去不久,有一次练集体踢腿,因为大家动作不整齐,教练罚他们所有人撅着屁股头顶地,人在地上摆个三角形。这动作本来就难受,何况地是砖地,不平。可是,谁要是一晃,教练的棍子就抽上来了。就这样,他们顶了半小时。马源泽觉得,那半小时都是一秒一秒数着过来的,起来之后,他的脖子都动不了了。过了几天,光头上的皮开始一揭掉一层。这里生活用的井水,都是学员从山坡下抬上来的。平时武校没条件洗澡,冬天一下雪,马源则就和小伙伴们一起脱光衣裳,站在雪地里,用雪和着沙子往身上搓……

马永昇每年四五月份,就会来少林寺看儿子一次,每次除了带些他爱吃的零食,还会带些钙片、奶粉以及当时流行的“红桃K”、“生命一号”之类的营养品。还有雷打不动的十盒六味地黄丸。中医有“肾主骨”之说。马永昇让儿子吃六味地黄丸,就是怕儿子不长个儿。艰苦的生活,把马源泽从一个娇娇的男生,磨砺成替人着想的男子汉。爸爸拿去的东西,除了中药,他全都跟同学们分着吃了。

有个郸城的孩子叫小宝,爸爸是个收破烂的,经济吃紧。马源泽又管他吃了一个月。一次,小宝的爸爸来看儿子,马源泽发现他连自己吃饭的钱都没有了,于是,他把小郸城父子俩的饭一起管了。

一次,马源泽饭票都吃光了,赶上学校开运动会,那两天不用训练,他就在宿舍里躺了两天,硬饿着,直到有个同学从家里回来,递给他两个鸡蛋。那鸡蛋还是双黄蛋,马源泽平生第一次见到。那俩鸡蛋塞进嘴里,三两口就让他吞下了肚儿。2000年,在全校运动会上,马源泽拿了五项全能第二名;参加洛阳市青少年武术锦标赛,他拿过五项全能第六名;参加河南省传统武术大赛,他也拿到过第八名。

武校的文化课需要另外交钱,基本没几个孩子去上。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马永昇越来越觉得,光有勇没有谋,是无法在社会上立足的,于是,他坚持要儿子上文化课,并要求他每周给家里打一次电话,每个月得写封信回家,看儿子有没有识字、有没有好好学文化课。马源泽一年只有一次寒假。放寒假回来,马永昇啥事都不干,专门检查儿子的作业完成情况。有不会背的课文、没有写的习题,得马上背会写完。否则,马源泽得熬夜把欠的账补上。

一晃,马源泽已经15岁了,一天,他正在练武,突然一抬头,看见将近一年没见的父亲正远远地望着他。马源泽奔到父亲面前:“爸,你怎么来了?”马永昇道:“我来接你回陕西老家上学。”已高出父亲半个头的马源泽一听蒙了,满脸怨愤地大喊起来:“我不同意!爸,你太不靠谱了!凭什么事事都要你来做主?”

马源泽知道他文化课回去以后根本跟不上,坚决不同意。马永昇见劝不动儿子,只好去找教练和校长释永帝说。最后,教练搂着马源泽肩膀劝了半天,才把他说通。

天才少年跳级进公安大学,爹不狠儿不硬

回家的路上,马源泽情绪沮丧之极,不知道未来会如何。马永昇不住给儿子打气,跟他商量:“实在跟不上,咱干脆就从小学上起。”可是,马源泽长得比马永昇还要高,让他去上小学,他坚决不同意。马永昇只好妥协,让儿子上初中。

马源泽去的学校,是西飞二中。在阎良,这是最好的学校了,他的英语根本就跟不上。英语老师给马永昇打了电话,让马永昇给马源泽在外面报个培优班,从国际音标学起。但是,也不是什么课都像学英语这么吃力,比如上初二的几何,马源泽就学得挺好。初二期中考试,马源泽除了英语不及格,几何、历史得了两个一百分;生物、地理、政治也都九十多,不但考了全班第八,而且是男生中的第一名。初三毕业前,马源泽的成绩始终保持在前十名里。

为了让儿子中午能挤出时间来睡觉,保持体力下午上课和晚上的熬夜,马永昇把所有外面的应酬都推了,把家里一天三顿饭全部承包下来了,成了标准的宅男。马源泽的英语仍然是严重的短板。初中两年里,包括小测验,他只有三次及格。中考之前,马永昇跟儿子谈了话:“阎良的高中,也就西飞一中这一所重点学校。你如果能考上西飞一中,咱就继续上;考不上,干脆干点儿别的吧。”马源泽知道爸爸说到做到,他已经出了武校,断了后路,如果学习再上不去,不就等于流入社会了吗?十几岁的孩子在社会上能干什么?学徒?打杂?就这样一辈子?决不!

马源泽骨子里其实和老爸的脾气一样倔,决定的事从不改,认准的事从不放弃。于是,他开始玩儿命学习,最后以超过学校录取线五十多分的成绩,顺利地被西飞一中录取。因为基础差,整个高中阶段,马源泽一直处于追赶别人的状态。有段时间,马源泽从班上前十名,掉到了二十五名,马永昇急得一宿一宿睡不着觉。其实,马源泽的压力更大。马永昇依然一丝不苟地做好一日三餐,尽自己所能,变换着餐桌上的花样。他用他的耐心,终于一点点化解了儿子的焦虑。慢慢地,马源泽的成绩又回到了班上前十名。

父亲为自己吃的苦,马源泽当然看在眼里。少年时对他的恨,早已烟消云散,长大的他,已经懂得了父亲的苦心,他只能以加倍的刻苦来回报父亲。为了学好英语,补上短板,高考前,马源泽每天雷打不动要做十五篇阅读理解。结果,2007年高考,英语满分150分,他考了120多;一本线527,他考了593分。报志愿时,马永昇想让儿子上第四军医大学,但马源泽觉得,军医虽说也是军人,但总是少了那么一点意思。他觉得男孩子应该干爷们儿该干的事儿,比如当兵,或者当警察。最后,父子二人达成共识,报了公安大学。大学四年,马源泽一共拿到过一万多元奖学金。拿到国家奖学金那个学期,他的生活费完全自理,没问家里要一分钱。

2011年9月,马源泽被分配到西安市公安局刑侦局,成了三处五大队的一名刑警。受了儿子成功的启发,女儿高考时,马永昇也坚持让她报了公安大学。最终,马源蔚成了哥哥的师妹。

工作不久,马源泽就被队上抽去参与了全省刑侦系统情报信息大比武。接触到刑侦信息实战,参与了抓捕、审讯、工作汇报书写以及PPT制作与演示等全套工作,马源泽觉得自己在学校学到的东西和实际工作差距挺大,感觉有劲儿使不上,他把内心的苦闷说给父亲听。马永昇告诉儿子,目前,还只是知识积累的阶段,要虚心向前辈学习,要多看多听,少发表自己的意见。工作中,他进步很快。2012年,他被公安部刑侦局借调。此间,他担任过一起跨省移交的杀人焚尸案的专案内勤;随领导去过20多个省、市进行调研,并参与制定了两份以公安部名义下发的工作规定。

繁忙中,马源泽最愿意做的事,就是和父亲通个电话,讲讲工作的事情。但马源泽却不知道,父亲的心脏病手术已经一拖再拖。他就怕自己一住院,儿子会赶回来看他,影响到儿子的工作。

其实,马源泽参加工作不久,马永昇的心脏就出了问题。后来马源泽被借调公安部,在那期间,马永昇的病情加重。他家住在五层,犯病时,每上一层楼,他都得休息老半天。2014年2月,马源泽从北京回来一个月后,马永昇就做了开胸手术,在左心门装了瓣膜。

马永昇住院的20多天里,每天一下班,马源泽就赶到医院陪父亲,直到凌晨一两点,再赶回单位。从小,在他心里,父亲就像一座山,高不可攀,还威严得不讲理,说一不二。如今,这座山倒下了,轮到他来守护父亲了。工作日子越久,马源泽越能感觉到,当年父亲在自己身上下的每一步“狠招”,都是为了能给自己打造出一个不一样的将来。

马永昇刚一出院,就把儿子赶回了单位。马源泽随即参与了“6·14”特大跨国电信诈骗案的侦破。在这起陕西省有史以来最大数额的电信诈骗案中,马源泽被专案组指定为专案内勤,出色地完成了本职工作,并且参与了案件攻坚阶段的抓捕与审讯工作,为此案的侦破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有了实战历练和公安部的工作经历,从2015年开始,马源泽成为市局全息作战平台的业务骨干。平台的机制建设、工作岗位、业务流程设计等他全部都参与;有上级领导、外地同事来参观,他也是汇报与讲解的主要讲解人之一。

2017年开年后,马源泽利用全息作战平台进行平台各种信息比对、关联与碰撞,结合传统侦查手段落地排查,亲手抓获了三名逃犯,其中一名被定为四川省A级逃犯的系列盗窃案主犯、一名涉案价值达400多万的内蒙古诈骗案逃犯,以及一名在西安隐姓埋名躲藏七年的安徽盗窃案逃犯。看着儿子的成长,马永昇终于点了头:“这小子,还真行,这回放心了!”

[小编发言]

现代教育制度下,几乎所有的家长都希望孩子走一条应试教育的路,从小到大,考名校(重点小学、初中、高中)成了很多孩子的噩梦。本文中,马永昇为儿子选了一条另类的路,从放弃学业习武,到放弃习武回归校园,身为中医的马永昇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成就了儿子。与应试教育下培养出的身体素质差的孩子相比,这种磨炼孩子筋骨、锻炼孩子意志的教子理念,值得家长借鉴。但是,这条路上也充满了风险,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教子方式必须遵从其个性。马永昇的教子方式只可借鉴,不能照搬。教育孩子,还是要从孩子的个性和特点出发,量身而定才能最终取得成功。

编辑/張明媚

猜你喜欢

武校武术儿子
中华武术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打儿子
争议旋涡中的登封武校
争议旋涡中的登封武校
谁的儿子笨
你养的好儿子
武术
儿子
福建省民办武校生源现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