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初探

2017-05-16李欣朔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年7期
关键词: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趋势互联网+

李欣朔

摘 要 在各产业通信需求的促进下,计算机科学技术实现了飞跃式的发展,并成为了当前人们在工作、学习与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随着李克强总理对“互联网+”这一概念的的提出,计算机科学技术取得了进一步的发展,并实现了互联网技术与传统产业之间的高度融合。本文围绕有关互联网+时代的基本概述、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互联网+时代中计算机科学技术的未来展望三个方面展开讨论,对“互联网+”背景下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笔者自己的见解,希望能够对今后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一些理论建议。

关键词 互联网+ 计算机科学技术 发展趋势

“互联网+”是创新2.0下的最新发展形态,同时也是互联网思维深入实践的成果之一,它对于社会经济形态具有较大的推动力,为我国各项产业的改革工作提供更有力的条件。从通俗意义上理解“互联网+”,其实就是指互联网与各个传统行业之间结合。但是深入理解后可以发现,这里所说的结合并不是指单纯的叠加,而是借助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实现两者的深度融合,使互联网行业以及传统行业中所有资源整合在一起进行有效配置,形成一种全新的社会形态。

1有关互联网+时代的基本概述

互联网技术在近几年呈现出飞跃式发展趋势,对人类的生存方式以及生产方式长生了极大的影响。“互联网+”计划是由我国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人大代表会中提出的,该计划的提出旨在促进云计算、互联网、物联网等现代化主要技术与制造产业的结合,引领电子商务以及互联网金融朝着更健康的方向持续发展,将联网企业作为引导各个行业向前发展的先锋企业,实现互联网产业的全球化覆盖。计算机科学技术是互联网技术的核心内容,改变了现代人的生活、工作、学习方式,并决定着人类未来的发展,因此对互联网+时代下的计算机科学技术进行研究对整个国家、社会甚至是人类都具有极大的意义。

2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

世界上首台计算机被命名为“ENIAC”,它是在十九世纪四十年代由美国军方研制而成,主要作用在于对导弹发射轨道数据进行精确计算,以增强美国军方实力。“ENIAC”计算机体积庞大、运算速度慢且运行成本极高,因此主要为美国军事专用计算机,在民用领域涉及较少。在后续的几十年中,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启用政府及科研机构的力量投入计算机科学的研究当中,逐渐实现了计算机科学技术向民用领域的发展。全球第一台民用计算机出现在十九世纪八十年代,由IBM公司研制而成,这台计算机的问世意味着计算机科学技术开始正式迈向民用及商用领域。相比于四十年代研制的以军事为主的计算机来说,新一代的计算机在体积、硬件成本、运算速度方面均有极大地改善。

3互联网+时代中计算机科学技术的未来展望

3.1向精细化计算方向发展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计算机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意味大规模集成电路必须确保高度精密性,以实现计算机的高速运算。全球文明的INTEL集团,计算机芯片的集成度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至今已实现了1.3万倍的提升。当然,随着芯片集成度的不断提升,能耗墙问题也日益突显出来,现阶段采用的CPU\CPU异购协同计算以及异构混合体系结构,对于电路集成化处理具有极大的推动性,能够辅助计算机处理各种要求较高的数据。

3.2向普及化方向发展

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加速了各个产业与互联网的融合,到目前为止,基本没有企业能够在脱离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条件下开展工作,可见信息系统在现代化社会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中,研制一款面向大众、适用于大部分领域的计算机成为了一项紧迫任务,这种计算机具有低成本与低功耗的特征。这种计算机技术的研发能够为低能耗计算机技术打下有力的基础,从另一个层面上来说可以促进计算机科学技术的自身发展。这项技术无论是在科学研究、国防安全还是基本的工作学习方面,都将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3.3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智能化是现代科技发展过程中的高科技产物,它的出现标志着人类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互联网+”这一要求的提出也意味着国家建设将朝着智能化方向进一步发展。例如2008年,上海市在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中新增了无线城市建设项目,无线网络成为了“水、电、气、交通”以外的第五大城市基礎设施。

4结束语

综上所述,计算机科学技术在“互联网+”时代中呈现出更加活跃的发展趋势,“互联网+”策略是推动计算机科学技术不断发展革新的力量。我们应充分把握好“互联网+”时代所提供的机遇,并积极应对迎面而来的各种挑战,加速互联网行业与我国传统产业之间的深度融合,最终实现信息化、互联网、传统产业的一体化局面。

参考文献

[1] 欧阳日辉.从“十互联网”到“互联网十”—技术革命如何孕育新型经济社会形态[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15,(10).

[2] 张云泉,袁国兴,孙家爬,张林波中国高性能计算机TOP100十周年回顾与展望[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12,(34).

[3] 王珊,王会举,覃雄派架构大数据:挑战、现状与展望[J].计算机学报,2011,(34).

猜你喜欢

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趋势互联网+
关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趋势研究
计算机科学技术在数据管理中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