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粘连性肠梗阻治疗方式选择及疗效观察

2017-05-15

黑龙江科学 2017年4期
关键词:肠梗阻腹腔腹部

张 宇

(道里区人民医院,哈尔滨 150001)



粘连性肠梗阻治疗方式选择及疗效观察

张 宇

(道里区人民医院,哈尔滨 150001)

为了对比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结合患者情况,将40例粘连性肠梗阻者分为保守治疗组(23)与手术治疗组(17),实施针对性治疗后,比较效果。结果:保守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1.30%,手术组为 76.47%,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粘连性肠梗阻者,除去具有手术指征之外,建议先实施保守治疗,通常患者可缓解,若无效应及时手术,把握手术时机。

粘连性肠梗阻;保守治疗;手术治疗;疗效观察

粘连性肠梗阻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为不同原因引致的临床症候群。主要指肠道内容物运行受阻,进而引起循环异常,水电解质紊乱现象,病情严重者会出现继发性感染、休克等症状,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极大威胁[1]。此病一经确诊,应当使用有效方式积极治疗,只有及时控制疾病进展,才能改善其疾病预后。结合实际情况,择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40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面探究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该疾病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9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40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存在腹痛,呕吐,肛门不排气,腹胀等临床症状,经实验室检查以及医学影像证实,患者存在不完全性梗阻,小肠壁广泛性粘连增厚,肠腔内积液与腹腔内积液出现渗出现象,患者确诊符合卫生部最新颁布的临床诊断标准[2]。患者知晓实验过程,自愿参加实验调查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其中男患者 29例,女患者11 例,年龄区间为16.8~82.7岁,平均年龄为(52.8±2.8)岁,病程区间为1.2~15.8 d,平均病程为(5.8±0.7)d。依照患者实际病情,选择针对性治疗手段,其中手术治疗者17例,保守治疗者23例。两组患者在年龄和性别等基线资料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1.2.1 保守治疗

保守治疗者的疾病较轻,如果外部条件允许,建议对患者实施下述治疗方案。

a.常规治疗:主要包含胃肠减压,补液治疗,禁食,纠正酸碱平衡,调节电解质紊乱。b.药物治疗:对患者使用激素类药物奥曲肽、莪术油等并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加以治疗。c.中医辨证治疗。d.润肠通便:使用有效方式解除消化道梗阻,如使用开塞露等 。

1.2.2 手术治疗

结合病患的临床表现和泛影葡胺检查结果,在注入完毕1 h之后,使用X线照射腹部,在此同时摄片,观察泛影葡胺经过肠道的位置和梗阻近端扩张详情。2~3 h观察并摄片,如果12~24 h造影剂进入到结肠且临床症状好转,可实施非手术治疗,直至痊愈。如果在观察24 h以后,患者临床体征无改善且仅有少量/无造影剂进入到腹部,应在第一时间采取手术治疗。手术过程为:术中探查,实施单纯肠管切开减压术或者粘连切除术等。

1.3 疗效按判定

本实验依照卫生部最新颁布的关于粘连性肠梗阻临床治疗标准 ,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全面观察,痊愈:患者原有呕吐,腹胀,腹痛等临床症状消失,胃肠功能正常,排便正常,肛门排气,腹部气液平消失。好转:患者既往临床症状有所好转,胃肠功能改善,排便与排气不正常,腹部存在气液平。无效:保守治疗3 d后,患者未达到痊愈标准,临床症状加重,转为手术治疗的保守治疗者,视为临床无效。经手术后患者疾病症状未改善,患者死亡视为手术组治疗无效判定标准。

临床有效率=(痊愈人数+好转人数)/总人数*100.00%。

1.4 统计学原理

本实验利用SPSS20.0专业统计学软件,对数据中的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方式进行计算,当P<0.05时,说明相关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保守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1.30%,手术组为 76.47%,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详情见表1。

表1 粘连性肠梗阻者治疗效果比较情况(例)Tab.1 Comparison of curative efficacy of patients with adhesive intestinal obstruction (case)

注:与手术组相比,P<0.05。

3 讨论

粘连性肠梗阻为临床常见疾病,腹腔内手术为引致该疾病发生的主要因素,该疾病具有病情严重、发病时间短的特征。其一般在实施腹部手术后早期出现,因为腹内手术创伤致腹腔内粘连性炎症,令肠壁出现水肿与渗出,进而引致动力或者机械性粘连肠梗阻,术后0.5个月为疾病高发期。从临床表现上来看,主要为呕吐,腹胀,腹痛,停止排气与排便等等,一般在多次腹腔手术者中较为常见。在完成原手术后,患者少量通气,通便,进食后发生上述症状。腹胀腹痛以及腹部压痛现象轻微,肠鸣音消失或微弱,可不存在金属音和气过水声,因此,临床症状和病史检查为诊断该疾病的重要基础[3]。粘连性肠梗阻的主要检查方式为腹部穿刺以及X线透视平片。

在腹腔内部形成的肠梗阻较为常见。国内文献指出,在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中,以疝嵌顿以及粘连性肠梗阻发生人数最多[4]。肠粘连并不代表是肠梗阻,即便在患者的腹腔内存在广泛肠粘连现象,倘若其尚未形成锐角,肠道内容物无法正常通过,即为无肠梗阻。如果肠曲粘连为团就会影响蠕动波前进,或者当粘连发生牵拉令肠曲粘连形成支点,肠曲环绕发生旋转或粘连索带对肠曲造成压迫,在索带下形成内疝等,均会引发肠梗阻[5]。

在发生粘连性肠梗阻之后,是否进行手术治疗以及时机选择为当前普外科医生所面临的难题。因肠梗阻疾病约有10%~25%会发生绞窄,后果严重,预后不良,严重者会出现肠坏死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实施开腹手术法,对粘连部分加以松懈,又会形成新的粘连组织,二次梗阻发生率较高。因此,全面掌握手术时机,是降低肠梗阻患者病死率的关键所在。泛影葡胺可以精准显示出肠腔充盈情况、病灶位置与周围组织关系,方便医生及时判断患者病情,为手术选择的重要性指标。

本次试验相关研究结果可见,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的结果差异显著,保守治疗治愈率显著较高,死亡例数显著较低,P<0.05。由此能够看出,手术为肠梗阻患者的最后选择,建议先进行保守治疗,无效后实施手术,在实际工作中,可以结合患者自身情况,择取合适的保守治疗方式。

综上所述,对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医生应当动态性观察其疾病变化情况,查看是否存在肠绞窄,如发生应立即实施手术,全面掌握手术时机为治疗疾病的关键所在。泛影葡胺造影术为诊断疾病的安全依据,其还有着治疗疾病的效果,可显著降低黏连性肠梗阻患者手术几率和病死率,值得进一步推广。

[1] 吴科仕.生长抑素对腹部手术术后早期肠梗阻的预防及治疗效果研究[J].吉林医学,2016,(01):15-17.

[2] 李健.老年急性肠梗阻60例临床诊治分析[J].吉林医学,2012,(06):1241-1242.

[3] 区卫林,尹合坤,李启祥.静脉滴注奥曲肽治疗不完全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2011,(09):1766.

[4] 辛力.经鼻肠梗阻导管置入术治疗老年患者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研究[J].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2015,(02):90-93.

[5] 查小应,费哲为,陈大伟,等. 腹腔镜手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5,15(35):6892-6895.

Treatment of adhesive intestinal obstruction and observation of curative effect

ZHANG Yu

(People′s Hospital of Daoli District, Harbin 150001, China)

Forty patients with adhesive intestinal obstruction were divided into conservative treatment group (23) and surgical treatment group (17) in order to compa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conservative treatment and surgical treatment of adhesive intestinal obstruc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ffective rate was 91.30% in the conservative group and 76.47% in the operation group.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It concludes that conservative treatment was suggested for patients with viscous intestinal obstruction, and suigical treatment should be applied if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curative efficacy timely.

Adhesive intestinal obstruction; Conservative treatment; Surgical treatment; Observation of curative efficacy

2016-12-16

张宇(1982-),男,本科,主治医师。

R656.7

B

1674-8646(2017)04-0058-02

猜你喜欢

肠梗阻腹腔腹部
伤寒杆菌致感染性腹主动脉瘤合并腹腔脓肿1例
腹部胀气的饮食因素
粘连性肠梗阻,你了解多少
腹部创伤的CT诊断及其临床意义分析
大面积烧伤并发消化道溃疡大出血及胸腹腔感染1例
胎儿腹腔囊性占位的产前诊断及产后随访
Gardner综合征的腹部CT表现
褪黑素通过抑制p38通路减少腹腔巨噬细胞NO和ROS的产生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粘连性肠梗阻3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