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读科马克·麦卡锡“边境三部曲”中的怀旧文化

2017-05-15丁超峰

出版广角 2017年8期
关键词:麦卡锡比利边境

【摘 要】 “边境三部曲”是美国作家科马克·麦卡锡由南方哥特风格转入西部牛仔特色的成熟之作,描述了主人公的生活经历,展现了西部的失落与毁灭,表达出怀旧情怀。这部作品中,科马克·麦卡锡通过叙事艺术和象征意象及对死亡场景的阐释来对怀旧文化加以佐证,赞颂美国西部的传统与开拓精神。同时,从出版的角度来看,《边境三部曲》借助美国西部来观照整个美国社会的现实,承载了怀旧文化,具有显著的文化和社会意义。

【关 键 词】科马克·麦卡锡;“边境三部曲”;怀旧文化

【作者单位】丁超峰,平顶山学院。

西部文化是美国大众文化的重要组织部分,也融入了世界文化,并对世界文化产生了影响,而科马克·麦卡锡对西方文化的怀旧与颂扬,以及对美国现状的担忧,彰显了怀旧文化的社会意义。尤其是“边境三部曲”,这部小说讲述了主人公约翰·格雷迪·科尔和比利·帕勒姆两人在美国与墨西哥边境的迷茫,尝试再现西部牛仔的独特文化,并表达了对消逝的自由生活感到缅怀与惋惜,在死亡与废墟中展现了生命的救赎。

一、科马克·麦卡锡与“边境三部曲”

“边境三部曲”由《骏马》《穿越》和《平原上的城市》所组成,是美国当代著名小说家科马克·麦卡锡所著。科马克·麦卡锡的小说主要以对美国及墨西哥中下阶层人民生活经历的描写为主,早期更为关注田纳西州地区,让读者能够了解田纳西东部的文化、神秘性等特色,后期则转向了美国西部地区,展现了美国与墨西哥边境的动人史诗。“边境三部曲”不仅有噩梦般的屠杀,也有柔细潜心的安魂曲,被称为“地狱与天堂的交响曲”。

在20世纪90年代,科马克·麦卡锡开始撰写“边境三部曲”,1992年,《骏马》出版,这部小说主要讲述了格雷迪的冒险故事,成为当时《纽约时报》的上榜畅销书,6个月内销售了19万册,并获得美国国家圖书奖;1994年《穿越》出版,这部小说讲述了比利的冒险故事,影响更为广泛,创下了严肃文学类的新纪录;1998年《平原上的城市》延续了上两部小说的主人公原型,讲述了两人在美国与墨西哥的冒险故事,并于结尾处抒发了大段感慨,是整个三部曲的点睛之笔。具体来说,第一部《骏马》是一部以西部牛仔生活为背景的成长小说,20世纪中期,在“二战”之后的美国德克萨斯州,两个牛仔少年格雷迪和罗林斯在目睹大工业对家庭牧场的侵袭后,决定南下墨西哥寻求新的田园生活,最终历经挫折的磨炼成为真正的牛仔返回故乡。《穿越》被认为是“三部曲”中文学成就最高的一部,其以20世纪美国与墨西哥边境为背景,在“二战”前与“二战”之间的四年中,少年比利连续三次骑马穿越美国新墨西哥州与墨西哥边境,为追求理想生活和维护生命尊严,历经磨难的故事。在这三次穿越的过程中,比利遭遇和目睹了因战争所带来的掠劫和残杀,但又从其中坚定了对于生活的信念。第三部《平原上的城市》的故事发生于“二战”结束不久后,在历险中走过来格雷迪和比利共同生活和劳作于美国新墨西哥州牧场中,两人在辛勤的劳动生活中互相关怀,同时也不乏描述了格雷迪和墨西哥年轻妓女的爱情悲剧。

二、“边境三部曲”中怀旧文化的表现

历经两百多年的发展,美国西部承载了美国人奋斗不息的梦想。但随着工业兴盛、科技繁荣,价值观多元化、对外战争频繁等渗透进入西部地区,昔日带给美国人荣耀的西部精神逐渐没落。“边境三部曲”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中诞生了,这个“西部儿子”仍坚守着故土的灵魂和精神。品味文本,读者不难发现“边境三部曲”中有大量的西部怀旧因子,这些怀旧因子组成了作品独特的西部怀旧文化。这种怀旧不仅表现于具体的描写内容中,更体现于精巧构思的叙事手法、独特的象征意象和对死亡场景的描述。

1.表现怀旧文化的叙事手法

对话叙事是“边境三部曲”中表现怀旧的主要手法,小说中不仅有青年追求牛仔理想,也有老牛仔们用自身的经历告诫新一代。“边境三部曲”正是用老牛仔与新牛仔的沟通连接起对西部怀旧文化的阐释。如《穿越》中,比利三次穿越国境来到墨西哥,每次都会发生不同的故事,但唯一固定的场景就是比利四次见到邻居桑德斯老人。因比利和父亲要借捕狼的工具,他首次见到了桑德斯,一个饱经风霜,却意志坚强的老人。当美国陷入混乱之中,各地不断征兵,比利又一次见到了老人,桑德斯老人更为苍老了,但却仍怀念于之前的生活,向比利讲述的以往的事情:有年轻时墨西哥放牧的内容,有参加墨西哥战争的内容,有逃出焦干如火的高原的内容。但比利的表现是一直沉默,仅仅是倾听。这样使得读者感受到回忆的连贯性,也感受了岁月流逝的真实性。同样,在《平原上的城市》里约翰逊老爹与格雷迪也有着对话,但格雷迪的提问却一直贯穿其中。面对格雷迪的咄咄逼问,约翰逊老爹则不紧不慢地道来。科马克·麦卡锡描写这些对话时,采用了不同的语气,一张一弛的步调,使得年轻人的急切与老人的怀旧形成鲜明对比。在对比中,读者能够看到老人对过往生活的怀念之情。所以,“边境三部曲”的这种对话叙事方式,使得老人的回忆重组呈现于文本中,而新旧两代人的对话更突显了怀旧的意蕴,让读者感受青年们难以了解过去的悲痛。梦境叙事是“边境三部曲”连接和表现“旧岁月”的主要途径,使得小说人物在梦境中得到了在现实生活中渴望而不可即的东西。如在《骏马》中格雷迪对马有着特殊的情感,这一形象也成了他梦中的常客。因盗马事件格雷迪被关进监狱时,他第一次梦见了奔腾的马群,自己与马群在高原上快乐地驰骋着,这一段描述借马的意象来表达格雷迪对自由生活的怀念。当格雷迪在救出自己的马并挟持上尉的归途中,他又一次梦见了马,“有些马神情严肃的在乱石间徜徉,好像发现了一座古城遗址,在那里,人世间的秩序行不通……”他也从梦境中认识到内心中的秩序是不会消失的,他要更为坚守内心的准则,不会因现实中各种磨难而妥协。同样,在《穿越》中梦境更好地诠释了科马克·麦卡锡对西部逝去生活的怀念。比利的梦境以“家”为主,突出了他对家庭的记忆。比利多次梦见不同的父亲,却难以看清父亲的脸庞,这为比利失去父亲埋下了伏笔。他还多次梦到弟弟博伊德,这些梦充满着焦灼的气息,所有这些元素在比利现实生活中频频出现,加深了读者对文本的理解,也使西部精神消逝的现实更具有普遍意义。

2.表现怀旧文化的象征意象

“边境三部曲”中存在大量的象征意义符号,如日历、照片、图画等,其对表现怀旧文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意象和意象引发的联想是怀旧的导火线,科马克·麦卡锡用意象引导读者回忆过去,使得读者能够感同身受体验到往事,进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过去”。这部作品中出现了许多对日历和照片的刻画,其都暗指过去,为怀旧做铺垫,渲染氛围。《骏马》中所描述的各类日历的内容就突显了怀旧文化。在小说里,有五次描述日历的场景,墨西哥家庭和公司挂着的过时日历,是作为静止摆设出现的,造成了时间的模糊性,混淆了过去与现在。还有格雷迪祖父工作室的黄铜历牌,日期一直是9月13日,这是祖父去世的时间,而祖父是格雷迪生活的精神支柱。日歷的停留时间,说明了这个时间段对格雷迪的重要性,表达了他对祖父的想念和对牛仔生活的留恋。同样,小说中的照片也传达了过去的意义,使人联想到过去时代的特征,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穿越》中桑德斯老人家中放着的照片展现了过去时代的具体生活场景,照片上的男人们坐在照相馆的纸板仙人掌之间,他们的眼神中透露着谨小慎微。而历经岁月磨难后,照片已经泛黄,失去原有的鲜艳,但这些旧照片却彰显了西部传统精神,使得年轻一代对期盼的生活有所寄托。透过照片,读者能够看到曾经美好的生活,也能感受到人物眼神中对现代科技的恐慌及对田园生活的怀念。

3.表现怀旧文化的死亡场景

意象是加深怀旧文化的静态图像,而场景则是在动态描述中展现怀旧内容。在“边境三部曲”中,有大篇幅关于死亡场景的描述,这些场景不是胡乱拼凑的,而是通过表达对先人的怀念来观照自己的悲苦。《骏马》是以格雷迪祖父的葬礼为开篇,透视出一种悲凉的意境,老人在西部土地上生活了一生,他的去世暗含着西部文化的消逝。科马克·麦卡锡以“风”为线索来描写祖父的葬礼,人们搭的帐篷被风雪掀翻,祈祷词随风消失了。这段描写暗示了祖父在人们心中的形象逐渐消失。《骏马》的结尾也以葬礼为结尾,描述了格雷迪家的佣人阿不艾拉的葬礼,这段描述侧重于表现格雷迪的心理,他回忆了这个为科尔家操劳的女人,看着只有父亲乃至仆人的墓地,他伸出两只手想要拖住急促飞奔的世界,表现了格雷迪深深地留恋西部原始的生活方式。这些都说明了作者留恋于西部文化和生活,但又清醒地认识到这种文化已不适应社会的发展,注定会逐渐没落,怀旧氛围在逝者的葬礼中逐渐显现。同样,《平原上的城市》中格雷迪的梦境中出现了古老的献祭场景,这个场景消解了祭祀的神圣感,人物的冷漠无情象征了现实社会的快速发展导致了人情的疏远。所以,科马克·麦卡锡充分运用死亡场景,在动态的场景中实现了对西部精神的怀念,对自身命运的担忧,怀旧文化在这些场景中得以彰显。

三、“边境三部曲”出版价值与怀旧文化的承载

出版是人类借用物质载体,把精神内容制作成出版物的活动,其利于传播知识和传承文化,是人类文明得以延续的桥梁。但仅有物质载体是不会吸引公众的,人们选择出版物更注重精神内容。因此,出版需要满足人的精神和文化需求,同时承载着文化和精神的重任。通过对“边境三部曲”所表现出的怀旧文化的分析,使得读者认识到作品的怀旧氛围,也不禁思考,“边境三部曲”的出版意义何在,对怀旧文化的传播具有什么作用?“边境三部曲”的出版,让读者了解了怀旧文化不是一味哀叹逝去的美好,而是带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边境三部曲”运用西部文学的模式来思考社会现状,对西部文学的文化核心“怀旧”深入分析。伴随美国西部拓荒的发展,西部精神也萌生出来,从欧洲移民踏上美洲大陆之处,这群人积极开拓美国内陆和西部,并慢慢脱离欧洲文化的影响,有了自己的世界观。在西部探险过程中,这些人与自然环境的对抗,与土著人争夺土地,不断征服西部的荒野,并形成了英勇、自由的西部精神。但随着社会快速的发展,这种精神被侵蚀了,人与人之间变得冷漠、无情。在这种现实背景下,科马克·麦卡锡表现出对这种西部文化及精神的怀旧。一方面,西部精神源于粗狂、壮美的西部自然社会,西部自然环境是西部精神的载体。但在“边境三部曲”中,西部自然不再充满原始的魅力。“边境三部曲”的背景是西部边境的小国——墨西哥,这个国家寄托了人们对美国田园生活的憧憬,又映射了工业文明和物欲横流的现状。从文本内容中,读者能够一目了然:美国西部或墨西哥已丧失了承载文化的“沃土”。自然环境是文化精神传承的基础,如果失去了质朴的自然环境,美国人引为自豪的西部精神就毫无意义。因此,“边境三部曲”的出版价值就是告知读者文化需要自然环境的滋润,要承载怀旧文化就要维护好环境,让人们了解生态及自然环境对文化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西部精神的内核是美国式的英勇、自由和独立。“边境三部曲”中,青年们在怀旧过程中追寻这种精神,得以寻找自我的价值,但西部精神已逐渐消失。无论是信念坚定的格雷迪,还是找回家园的比利都认为自身能寻找到理想。但现实却不因他们的热情而改变冷漠的本质。小说中的人物难以真正找到人生的真谛,却目睹了理想的幻灭。20世纪四五十年代,美国的现实生活是不能让他们创造出美好的田园生活的。西部精神的没落象征着以自由与英勇为主的“美国梦”的破碎。在两百多年的发展中,美国人坚信无论地位、出身、性别,只要积极努力就能取得成功,实现自己的梦想,但是在现代化的过程中,“美国梦”从崇高变为世俗化,西部精神作为“美国梦”的重要部分,也难以避免这一情况。“边境三部曲”西部精神的没落,暗示“美国梦”也面临危机,这不仅是西部的挽歌,更是整个美国社会的哀痛。所以,“边境三部曲”出版价值在于引领读者思考,现代“美国梦”是否有存在的意义,透过美国社会的现状,来管窥传统文化对于我们现代生活的意义,这不仅是科马克·麦卡锡用西部这一独特视角来观照整体现实的独特写作方法,更让大众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传统文化是人们前进的坚定信仰。

总之,出版在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出版的根本目的就是积累和传播人类文化,“边境三部曲”出版的真正价值就是对怀旧文化的承载和传播,让人们正视西部精神的没落,发挥了作品的怀旧文化的社会意义。

|参考文献|

[1][美]科马克·麦卡锡. 骏马[M]. 尚玉明,魏铁汉,译.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2][美]科马克·麦卡锡. 穿越[M]. 尚玉明,译.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

[3][美]科马克·麦卡锡. 平原上的城市[M]. 李笃,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

[4] 徐舒仪,朱新福. 失落与救赎: 科马克·麦卡锡“边境三部曲”的寓言性叙事解读[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3).

[5]刘元直,姜涛. 直面荒诞与自由的生命悲歌——“边境三部曲”的存在主义初探[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3).

[6] 翟香荔. 浅析跨文化传播视域下的出版翻译[J]. 出版广角,2014(23).

猜你喜欢

麦卡锡比利边境
中尼边境守护营
麦卡锡为何不受坚定保守派待见?
边境扬威
边境小城马斯特里赫特
幸运的“比利”(下)
幸运的“比利”(上)
布尔和比利
布尔和比利
中越边境大扫雷的经验及其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