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离异家庭的性别教育及案例分析

2017-05-13付丹朱诗思

青春岁月 2017年6期
关键词:性别角色教育方法

付丹+朱诗思

【摘要】性别角色(Genderrole)是社会学中根据男女性别而规定的一种行为及思维模式,性别角色是人的社会性之一,也是心理健康的一种表现,随着当今社会离婚率的升高,离异家庭的数量也随之增多,离异家庭的教育问题也逐渐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而离异家庭子女的性别教育常常被忽略。儿童性别角色的社会化过程是在外部文化的影响以及自身的认知发展协同作用下完成的。在离异家庭中,由于父母离异的影响以及父母性别角色的残缺往往对子女性别教育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不仅影响他们的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的形成,更影响他们今后的工作和生活。本文主要从心理学和教育学视角以案例分析的方式来试图提供一些教育方法和对策。

【关键词】性别角色;性别教育;教育方法

性别教育,就是指引导和影响孩子向适合于自己自然性别特征的健康的个性品质、风格、行为发展的活动。对孩子的早期性别教育,主要是父母在日常家庭生活中对孩子的引导和教育。孩子的性别角色意识从3岁以后便开始建立,从小对孩子进行性别教育有利于孩子形成健康的心理和健康的人格。

性别教育其中首要的一步就是“性别认同”,它依赖于和谐、自然的双性环境和双性影响力。在父母相处的过程中,父母双方能展现出各自的性别特点和优势等等,由此,孩子能自然顺利地认同自己的性别。

但处于离异家庭中的孩子,由于父母离异,父母角色的缺失,父母之间的互动关系和互动环境不完整,影响着孩子性别角色的认同和学习。这是在很多离异家庭中常常被忽略的问题。为了孩子健康的成长,关注离异家庭孩子性别教育问题,从父母、学校、社会多方面出发,促进孩子的性别角色健康发展。以下举一个笔者在担任实习老师时亲身经历的真实案例,以此进行分析说明,并针对案例提出教育建议。

一、案例

小叶今年8岁,父母离异,在家由爷爷抚养照顾。小叶是二年级班上的一位女同学,虽然平常穿着打扮和女生一样,可行为举止却和男同学一样。平时在课间休息的时候和男同学一起坐在地板上,在地上打滚,不像其他女同学一样怕弄脏了衣服。穿着裙子的时候,坐在凳子上将腿高高的抬起,不担心曝光和不好意思,有好几次被老师提醒女孩子穿裙子要注意不要让秘密部位曝光,可每次提醒后只能当时有效,之后又会重犯。不梳头发,有好几次是学校老师帮忙扎头发。平常和班上的男同学一起打闹,和男同学打架,班上的同学都说她不是一个女孩子。每次被这样说小叶都会很生气,但在行为方面还是和男孩子一样,没有好转。班主任多次和家长沟通无效,感到很苦恼。

二、分析

类似小叶的例子在小学生群体中都能找到很多。为什么小叶明知道自己是女生,行为方式和特点却和女生应有的行为方式特点不相符合?这要从小叶的成长环境来具体分析。小叶自小父母离异,跟随父亲生活,但实际由爷爷抚养照顾。平日父亲忙于工作很少回家,和远在异地的妈妈一年也最多见一次面,妈妈平日工作也很忙和小叶联系很少,这样爷爷就成了小叶最主要最重要的抚养人。爷爷文化水平不高,对小叶宠爱和娇惯,不太懂得教育孩子,有时教育方式还不合理,缺乏对对小叶女生性别行为习惯的正确培养,致使小叶缺乏足够的女生性别的教育和引导,出现男孩子的行为特征。小叶的行为问题原因主要有一下几点:

1、家庭离异是最重要最直接的原因

和睦的家庭关系是儿童性别角色完整而正常发展的第一源泉。由于父母离异,原有的家庭结构遭到破碎,家庭离异后父母角色的缺失,给小叶的心理带来不完整和不适应的感觉。小叶虽然跟随父亲生活,但由于父亲长期在外工作,实际由爷爷一人单独抚养。家庭离异带给小叶内心伤害和影响,而且平常妈妈的关心也不够。小叶虽然平时开朗活泼,但性格深处却极度缺乏安全感,经常害怕好朋友不跟自己玩而哭闹。

2、父母角色的不完整,母亲性别角色的残缺,缺乏最直接的学习榜样

从教育学的角度,儿童对成人尤其是重要他人(比如父母、直接抚养人)的行为有本能的无意识模仿。在完整的家庭中,儿童从小就有自己的性别学习榜样,可以从父母身上获得关于男性和女性各自相符的行为方式和性别特点。而在单亲家庭中,单亲子女最大的缺憾就是在性别角色的学习中缺乏直接的学习榜样。对小叶来说,妈妈不在身边,小叶也就不能很好地学习怎么做女生。而且小叶是独生女,在家庭中没有朝夕共处的同性和异性的兄弟姐妹,缺少对同性的认同和对异性的认识。小叶的父母常年不在身边,爷爷虽然替代不了父母的角色,但在生活中无形之中会间接成为小叶行为模仿的榜样,爷爷属于男性,小叶自然会认同和模仿爷爷的行为方式,也就自然有了一些像男生的行为。

3、父母对小叶教育的不重视,平常生活中亲子互动很少

儿童对自身性别行为的学习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和父母的相处和互动过程中获得。父母是一个绝好的性别学习榜样,孩子可以从妈妈身上认识女性角色,从爸爸身上认识男性角色,从父母和谐的相处发展对异性的信任。父亲母亲都忙于工作,在时间上很少陪伴小叶生活和学习。加上小叶父母常年在外,在空间上不能和小叶常在一起。因此在心理上小叶对父母的感觉是分离的。记得有一次小叶提起妈妈难过地说:“我家里有一部手机,是专门用来和妈妈打电话的,我常常等着妈妈给我打电话,但妈妈很忙,很少会给我打电话。”由此小叶在内心会形成对妈妈的不信任感,但又很渴望妈妈的关怀。对妈妈不信任,就会减少对妈妈的认同,加上妈妈常年不在身边,所以对妈妈女性性别行为的学习和模仿就会大大减少。

4、爷爷不合理的教育方式

爷爷文化程度低,且属于祖亲一代,对小叶的教育方式多为娇惯溺爱,对小叶的照顾多为基本生活起居,对小叶性别教育仅仅停留在口头教育,在口头上告诉小叶是女生应该怎么做。小叶出现男孩子的行為的时候不知采取合理的方式进行引导。长此以往,表面上爷爷对小叶的教育和照顾很用心,实则并没有实际的教育效果。况且爷爷的角色不能替代小叶的父母,但不当的教育方式带来的负面影响却会胜过父母。

三、教育建议

性别角色教育是儿童身心健康成长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的部分,离异家庭的父母要更加重视孩子性别角色的教育和培养,促进孩子身心健康的发展以及人格的完善。

1、在思想上离异家长要引起对儿童性别教育的重视

由于父母离异,首先在心理上对孩子就已经造成了伤害。再由于离异后父母角色的缺失对孩子身心的成长更是一个重要的影响。离异家长要比其他家长更加重视孩子的教育和引导,做好儿童的教育工作,尽自己所能保护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2、单亲家长要做好孩子学习的榜样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儿童认识性别发展性别行为的最重要的榜样,离异后的单亲家长首先要做好自身性别角色的示范,成为孩子学习和模仿的榜样,同时对孩子不否定离异的另一半,不给孩子心理造成不平衡和冲突,而且要尽可能在孩子面前肯定和赞美离异的另一半,让孩子即使在现实生活中和父母的另一方不在一起,但在心理上彼此是在一起的,这样才有利于孩子性别角色的形成以及身心健康的发展。所以爸爸妈妈一定要注意自己身上的性别特征,甚至是性格特征、衣着打扮,这对孩子的影响是终生的。同时,还要注意多带孩子接触两种性别共存的伙伴群体,让孩子了解同龄人中性别的差异。

3、单亲家长调动亲属和身边的性别资源,进行性别角色互补

由于离异带来性别角色的缺失,单亲家长可以注意调动親戚、朋友中的性别资源,如孩子的姑姑、姑父、姨妈、姨夫伯父、伯母等亲属,让他们对孩子做好性别示范和引导,给孩子适宜的影响,让孩子的性别角色得到充分的认识和展现,培养他们健康完善的人格。

4、依法协商对子女的抚养和教育规则

亲生父母在孩子心中的地位是很难被取代的,即使离异,父亲或母亲对子女的影响仍然存在,在某些时候,无抚养权的父亲或母亲对子女的影响甚至会强于双亲完整的家庭。因此,依法协商对子女的抚养教育规则对儿童性别角色的教育有重要的帮助作用。子女是双方共同的责任,不能因为离异,无抚养权就不管不问,离异双方应该共同关心子女的成长。

5、家长注意家校合作,多和学校和老师沟通

学校是影响孩子成长除家庭之外的又一重要场所,学校的老师和同伴对孩子的性别教育有重要的影响。家长要多和学校老师沟通,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以及请求老师的帮助,老师的关心和正确及时的引导对孩子的成长也非常重要。

6、多开展亲子互动

教育孩子是每一位家长的责任,家长要协调好家庭和工作之间的关系,在陪伴照顾教育孩子这方面要分配足够的时间,多与孩子相处互动,在亲子互动的过程中,拉近父母与孩子心理上的亲近感,有利于孩子形成对父母角色的认同,从而在父母榜样示范的过程中更好的学习。

7、家长不断学习

家长自身树立不断学习的观念,不断学习心理学和教育学相关的基础知识,学习不同性别儿童的正确教育方法,减少儿童成长过程中由家长带来的问题,使儿童健康快乐地成长。

性别教育最终的目的就是帮助孩子养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父母离异对小孩本身就已经是一种伤害,希望离异的父母能更加重视对小孩的教育,使家庭离异对小孩的伤害降到最低,让小孩在父母的用心保护下健康快乐的成长。

【参考文献】

[1] 周宗李. 儿童社会化[M]. 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 1995.

[2] 陈妙娥, 邹 瑾. 单亲家庭中儿童性别角色的移位及其教育策略[J]. 宜宾学院报, 2003.

[3] 王炳元. 论单亲家庭儿童的性别角色教育[J]. 中国性科学, 2008,17(12):18-20.

[4] 刘秀丽. 论科学的性别教育[J]. 教育研究, 2013.

[5] 严兴亮. 浅谈单亲对子女性别教育的影响[J]. 问学视野, 2016.

[6] 王宏安. 性别角色互补帮助单亲家庭子女的体会[J]. 吉林教育, 2011.

[7] 王 征. 性别教育:男孩女孩各有侧重[J]. 家庭医学, 2014.

【作者简介】

付丹(1989—),女,汉族,四川营山人,硕士研究生学历,单位:重庆师范大学,主要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

朱诗思(1992—),女,汉族,贵州毕节人,硕士研究生学历,单位:重庆师范大学,主要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

猜你喜欢

性别角色教育方法
英国拟禁广告中做家务都是女性
复杂理论视角下性别角色与外语成绩的关系
一个都不能少
小学体育教学中审美教育初探
浅谈小学班主任工作
金工实习教育对工科院校创客教育影响分析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影响幼儿性别角色认知发展水平的因素
浅谈职业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有效性
当前幼儿社会性发展新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