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植物保护专业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2017-05-13刘晓芸

青春岁月 2017年6期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刘晓芸

【摘要】创新型人才是社会主义事业的主力军,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的中坚力量。应用性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高校教育人才培养的关键。本文便由此出发,深入研究植物保护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探索一条符合现代化社会发展的创新之路。

【关键词】植物保护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各行各业都将目光投向专业能力强的创新性复合型人才上,而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下却难以培养出企业需要的现代化人才,使植物保护专业的学生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尴尬境地。为此,农业院校管理及教育者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一、确定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教育的基础性工作,为创新型人才的发展划定明确的方向。具体来说,首先,打破固有封闭模式的弊端,深入分析基础、专业与创新能力三方面内容,合理把握三方面的教育比重,既不能顾此失彼,又不能没有重点针对性。对于植物保护专业的学生来说,应当将基础知识培训作为基础内容开展,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其次,专业技能是植物保护专业学生的成功就业的重要方面,应作为中心内容;创新意识是新时代下的各行各业都迫切需要的,更应作为高校的重心工作,大力挖掘学生潜能,帮助他们突破自我,实现自我。

二、优化人才培养计划

人才培养计划是高校的教育方向与指导性文件,是人才培养的整体性方案,也是高校进行教学质量评估的基本依据。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转型的关键期,无论是经济结构,还是社会人文,都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而产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为此。高等农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也行有所更新,人才培养计划更应紧跟时代步伐,不断调整,深入调研,综合证书教育者及学生的意见及建议,深化教育改革,妥善进行每一步的教育改革之路。另外,人才培养计划要力求具体明确,让其充分发挥作用,充分展现高等教育的办学思想,切合现实需要,从而保证植物保护专业学生的教育水平。除此之外,还可以适当增加实践课程的比重,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

三、加强课程体系改革

植物保护专业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与学术化水平,培养社会稀缺性人才,也正因为专业的特殊性而常常造成毕业学生就业时的局限性往往较大。究其原因,还是其专业化课程体系的不完善,缺乏动态调整,教学模式传统老旧,教学机制又得不到及时更新。我国是农业大国,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也在不断升级转型,再加上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农业发展已经不再是以前乡间农村种地收割的简单面貌了。农业对于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对人才水平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而高等农业院校应当深刻认识到这一点,针对性的培养植物保护专业毕业生,不断完善课程体系,补充新内容,研究新方法,时刻关注社会最新动态,把握发展潮流,响应党的号召,构建多位一体得课程体系模型,探索开展互联网+农业新模式。就拿东北农业大学的植物保护专业来说,为了增强学生们的专业化技能与创新能力,在进行课程设置时,整合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与综合实力,将多门相关课程合并,删减多余过时的理论性内容,融入新的科学技术,既给学生减轻重担,又提高了学科知识得凝聚力,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四、加强实验实践教学

农业大学植物保护专业强调学生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与运用能力。因此,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应当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实验实习基地是具有针对性的实践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基地,为打造现代化应用型人才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因此,高校应当重视实验实习基地的建设与开拓,不断加强校内专业教师与基地内专家的沟通与合作,针对化建设符合本校植物保护专业学生创新发展的多层次实践基地,培养学生积极性,提高社会关注度,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零距离上岗。

五、加强应用创新型人才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对学生的学习发展起引领作用。作为与学生沟通交流的直接主体,教师的整体素质与综合能力关系着学生的学习质量,甚至是今后的发展方向。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更需要有具备丰富教学经验、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的教师。首先,要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专业知识,有一定教学经验,又要及时根据社会动态进行深入的学术研究,用以进行教学的一手资料。其次,要有较强的实践能力,从而在进行教学时将理论与实践并用,用丰富的实践经验为学生们分享农业生产过程,让他们对此有一个基础认识。而学校方面,也应当给予教师更多的学习机会。例如,提供外出交流、参与相关主体论坛的平台,让他们能更进一步地进行科学研究,提升综合能力。组织教师进行一线锻炼,也可以极大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积累实践经验,促进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

六、采取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

科学的激励制度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更易调动学生的探索精神与创新能力。例如,创设大学生科研创新奖励基金,让学生能够端正思想,走出课堂,走出课本,不再“纸上谈兵”,而是真正深入田间,了解生产第一线的工作,通过与农民及农业科技工作者的深入交流提高实践经验。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有益于激发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在与农民或科技工作者的交流中探索实际生产中的问题,再与专业老师探讨后研究针对性的对策,从而形成自己的成果经验。不仅如此,有效的激励机制也为学生带来足够的动力,为自己设立目标,从而不断提高专业能力。通过物质或精神上的鼓励,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创新思维,开拓视野范围,实现跨学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七、建立多方位的评价考核机制

评价考核机制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质量,教师的教学水平。正确的评价考核机制既为教学保驾护航,又对日常的教学进行监督,从而促进整个教学水平的提高。单一的应试课程考核制度只重学生的成绩,教师时时关注学生的分数水平,学生也“以分论英雄”,这样的考核制度是偏离教育初衷的。长此以往,学生过分重视分数,完全依靠題海战术,而不注重实际的实践能力,难以进行深入的探索与创新,限制了思想的开拓性与创造性。这样的评价制度,过于单一而片面,没有关注到学生的整体能力。因此,建立多方位的评价考核机制,全面考核学生的基础知识、实践能力、想象与创新能力等等多方面内容,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挖掘自我潜力,实现个性发展。教学考核评价制度应当灵活多变,而非让学生拘泥于固定的教学体系之中。为此,应当采取多样化的评价考核机制,综合农业大学植物保护专业课程的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考核方式,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都要算在考核范围以内,当然还要包括学生的自主创新、实验课程、实习考核等等内容。

【参考文献】

[1] 黄金光. 青岛农业大学植物保护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 农业网络信息, 2015(02).

[2] 尹宝重, 薛宝颖, 徐 芳. 植物保护学科“专业-学业-就业-创业”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农林教育版, 2014(02).

[3] 詹秀娟. 现当代科技工作者的责任与道德关切[J].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4(07).

猜你喜欢

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我国高等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影响因素及改革策略
创新意识下日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如何在生理学教学中培养创新型人才
高校艺术专业打造“众创空间”模式研究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电子信息类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模式探析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