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本科历史教学融合时事热点的教学改革

2017-05-13何文华

青春岁月 2017年6期
关键词:时事热点教育改革历史教学

【摘要】历史学本科教学在授予学生知识的同时,更應让学生联系社会现实运用所学知识,并且针对学生的智识特征,历史教学还要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本文认为在历史学本科教学中融入时事热点问题,既是历史学学科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史学现实功能和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德育功能的发挥。

【关键词】历史教学;时事热点;教育改革

在目前的历史学本科教学活动中,对时事热点问题的认识和分析大都被剥离出历史教学课程安排之外,历史和现实社会结合的教学没有得到重视。本科阶段往往还是一个人历史观、价值观成熟的重要时期,加强本科历史学教学与时事热点问题的结合,将对未来全民族的历史观和价值观形成产生深远影响。

一、现行本科历史教学中时事热点问题的缺失

美国教育学家杜威认为“用实用主义的方式来研究历史,历史在教学上便自然具有伦理价值……它也必须对现今社会生活的各种方式具有真知灼见。”学习历史、研究历史问题,从中总结出社会变化发展的规律,将历史作为认识工具用以指导、厘清当下的社会现实热点问题是典型的古今结合的史学教育方法。然而,这样的史学教学方法与理念在目前的高校历史学教育中却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首先,目前高校学科和课程内容划分极具封闭性。有关时事热点问题的认识和分析已然被剥离出历史学专业教学的课程安排而作为政治或形势教育内容的一部分,这使历史与现实时事热点问题的结合早在教学计划阶段就已被排除;

其次,就本科历史教学的内容编排来看,显得单一和缺乏实用性。目前历史学两通主干课程普遍采用夏曾佑先生于二十世纪初创建的章节体例分划体系,历史讲述一般以政治内容为中心,然后扩及经济、文化和军事等领域,课程内容知识性和理论性比例占多数,实践性和方法论内容所占比例很少。此外,当代史部分的教学内容在整个历史教学安排中所占比例不大,这进一步局限了当前时事热点问题与历史教学联系的可能性;

再次,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很多反映社会问题的时事热点因被认定为太过敏感而成为教学的“禁区”。当史学从神学的“使女”的地位解放出来,却又受到了“来自官方的压力”,这种情况“在很多国家都始终存在着”。本来应该和现实联系紧密的历史课堂失去对当下热点认识和分析的自由,大学生关怀现实和运用历史的潜能受到局限,而且进一步受意识形态的影响,历史教学在很多时候还开始自觉和不自觉地充当起一种服务工具;

最后,高校历史学考核方式单一也导致历史教学和时事热点问题的脱离。目前高校较为重视的本科必修性通史课程,无一例外地使用闭卷考试形式,且试卷题目被固定于授课内容中。因为时事热点问题不属于课程教学内容,这便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学生关注时事的积极性,也让学生失去以所学历史知识分析现实问题的动力。

二、历史学本科教学与时事热点问题结合的必要性

历史与现实政治、经济、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人们的日常生活也离不开历史知识。近代著名教育家蒋梦麟则谈到,“离开了现实生活的历史,便会失去其本意。”时事热点问题是现实生活中的重要问题,是引起人们普遍关注的现实,历史教学与时事热点的联系既是史学学科发展的要求,也是发挥史学现实功能和德育功能的重要途径。

“历史学科是什么?”这是把握历史教学和改变历史教学地位需面对的首要问题。卡尔顿在《历史是什么?》一书的开头便引用了两种观点:一是阿克顿1896年在负责《剑桥近代史》编撰时向剑桥大学出版部提出的,即坚信只要得到“一切情报资料”,就能写出“终极历史”;另一观点是克拉克约60年后在《新编剑桥近代史》中声称的过去知识是经过人们“加工处理过的”,因此不可能有客观的历史真实。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结合时事热点,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周易》上说:“君子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唐朝史学家刘知几谈到,“史之为务,申以宪诫,树之风声”。历史具备德育的功能,历史的教学必须注重对此功能的挖掘。以学生需求为出发点,历史教学在授予学生知识的同时,也应该做到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新的《历史课程标准》也明确规范了历史教育的目标:“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历史教学中结合时事热点问题,还可以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理性爱国主义情感。梁启超曾说过,“史学者……国民之镜也,爱国心之源泉也。”现阶段高校教育的任务是培养跨世纪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现在我们历史教师面临的最大任务是通过历史教学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这是关系我们建设四个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一个重要的措施。”

三、历史学本科教学与时事热点结合的途径

虽然“古为今用”的史学社会功能已得到广泛认可,但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却更多地强调历史知识的灌输,史学“经世致用”的理念最终未得到深入贯彻。杜威谈到,“当我们把历史仅仅看作过去了的事情的记录时,它必然是机械的,因为作为过去了的事,过去是遥远的,只是因为是过去了的事,所以没有引起对它注意的动力。历史教学的伦理价值是根据将过去的事情用作理解现在的工具能达到何种程度来衡量的——在何种程度上能对构成今天社会的结构和运转的东西提供洞察力。”

首先,应该在教学计划安排阶段打破既有的历史教学观念。历史教学需要在必修课程中专门设置与社会热点相关的课程,要适当地突破学科之间严格的划分界限,解放思想,为历史的教学活动少设“禁区”。除课堂教学外,还应该有计划地安排结合时事热点问题的历史专题讲座,拓宽学生接触时事问题的渠道,培养学生以历史分析时事、解决现实问题的兴趣。

其次,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以社会现实问题为教学出发点,用追溯热点问题的历史渊源、发掘其历史变化规律和寻找相关历史借鉴等方式开展教学活动。从教师角度来讲,除了向学生讲授自己擅长的史学知识以外,还应有与时俱进的观念,从“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观念转向“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观念。

第三,充分发掘学生主动参与的历史学习模式,突出时事热点问题在其中的重要地位。具体可包括组织开展以时事热点为主题的历史专业讨论会,给予学生就相关问题认知充分的发言权,深化学生对历史和现实的感知;组织专题辩论会,可以从正反两个方面辨证政府的某项政策或决议,加深学生对热点问题解决途径和政府政策导向的理解;开展相关的演讲比赛,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激情。

【参考文献】

[1] 杜 威, 著. 王承绪, 译. 民主主义与教育[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0:157,270.

[2] 王加丰. “理解”:二十世纪西方历史学的追求[J]. 历史研究, 2001(3):165,166.

[3] 张忠祥. 重视史学功能,加强历史教育[J]. 探索与争鸣, 2004(2):36.

[4] 李储林. 当前高校历史教学现状与改良途径探析[J]. 贵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7(12):14.

[5] 于友西. 中学历史教学法[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0:262.

【作者简介】

何文华(1985—),女,历史学博士,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时事热点教育改革历史教学
浅谈时事热点在政治教学中的渗透
学有所悟,学有所乐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任务型教学在初中英语听说课教学的应用研究
浅谈大学教改中创新型的物理试验问题
论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应用
动物医学专业面向官方兽医与执业兽医教育改革的探讨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探究时事热点有效融入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