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完善黑龙江省及哈尔滨市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

2017-05-13孙晓梅

活力 2017年2期
关键词:文化站哈尔滨市服务体系

孙晓梅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今年国家出台了《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对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建设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

一、黑龙江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公共文化经费投入不足,服务体系建设缺乏有力的资金支撑。国家规定各级政府每年文化投入不低于财政支出的1%,由于受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实力等方面的制约,哈尔滨市级文化事业投入不及财政支出的0.6%。

2.公共文化设施总量欠缺,没有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市图书馆、群艺馆场所面积、基础设施等硬件未达国家标准。

3.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不均衡,农村的服务较为薄弱。2014年,市级文化体育与传媒投入资金中县(市)仅为市区的18.6%,哈尔滨市有各类博物馆、纪念馆95个,大多分布在市区,50%以上在主城区,通河、木兰、延寿和巴彦等县均没有。

4.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专业性人才匮乏。有的街道、乡镇文化站编制不足,工作人员身兼数职,基层文化工作者新老交替,年龄结构不尽合理,

5.社会化程度不高,现代科技手段应用不广泛。公共文化服務基本靠各级政府投入,社会力量参与积极性没被调动起来。

二、 对策建议

1.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政策,加强顶层设计与规划制定。按照国家《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和《黑龙江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机制工作方案》要求,明确黑龙江省及哈尔滨市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总体思路,编制近、中、远期规划,结合各地市情制定。将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为重大文化和民生工程摆上突出位置,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2.多渠道多形式筹集资金,提供经费保障。建立公共财政对文化事业投入按比例增长机制,将公共文化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确保年文化支出增幅不低于财政收入的增幅,力争接近、达到国家标准。将群众文化活动经费、街道(乡镇)综合文化站、村与社区文化活动室管理经费、文物维修和博物馆管理经费等列入财政预算。

3.完善基础设施,满足群众精神需求。加快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的新建、扩建和修缮进度,依据国家要求,及时补充更新馆藏,使硬、软件设施达到国家标准,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水准的服务。扶持专业和业余文艺团体发展,通过召开创作会、举办培训班、组织演出等培育团队和骨干。

4.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使农民与市民享受同样服务。加大对市级文艺团体下乡公益演出服务购买力度和对农村民间文化艺术创作的扶持力度。县(市)图书馆、文化馆等应实行标准化建设,达到国家三级馆以上;乡镇综合文化站建筑面积达到300㎡;村综合文化活动室面积达到100㎡。加强农家书屋管理,完善出版物补充更新。

5.打造人才队伍,培养高层次专业人才。落实《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完善公共文化人才培养、培训和继续教育制度,探索多层次、多形式的人才培养培训体系,采用定期培训、轮训、实践考核培训等方式,培养一批创新能力强、专业技术过硬的文化人才。

6.鼓励社会各界参与,提高社会化与信息化水平。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将信息技术等现代科技和传播手段应用于公共文化服务,打造“互联网+公共文化服务”新模式。

猜你喜欢

文化站哈尔滨市服务体系
多元协同视角下宿迁市农村养老服务体系研究
画作选登
风景图
文化站如何开展对广场舞的推广
欠发达地区乡镇(街)文化站现状与亟待解决问题
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到“公共心理服务体系”
有失尊严
快递企业在高校快递服务体系现状及对策分析
3名黑龙江越狱逃犯1人被抓
大连成为首批国家科技创新服务体系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