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拍的是与非

2017-05-12李思嵘

艺术品鉴 2017年3期
关键词:桥本樱花艺术品

李思嵘

网拍的是与非

近日,商务部印发《关于规范和促进拍卖行业发展的意见》。这份“意见”提出将建立拍卖企业经营异常名录、服务失信“黑名单”等制度、规范网络拍卖活动等系列举措。同时还明确推动“拍卖+互联网”建设,进一步拓展拍卖行业发展的新空间等。

的确,在中国艺术品交易总额缩水,实体店门庭冷落的当下,微信里、网络上的艺拍却异军突起,为日渐萧条的拍卖行业带来新的希望。但与此同时,网拍可靠吗?它能否会为传统古玩店转型提供新思路呢?一系列问题也仍需解答。

齐白石 “叶隐闻声”花卉工笔草虫册 册页 (十八开) 设色纸本

01网拍异军突起?

新莽时期钱币一组三十二枚

艺术品拍卖圈的人士或许还记得,2015年保利十周年秋拍夜场联合艺典的同步竞拍,李可染的《昆仑雪山图》和齐白石十八开的《叶隐闻声册页》经过数十轮的竞拍分别以7015万元和1.15亿元成交,两件作品的买家均是通过电商网络同步竞拍所得。后者至今保持了网拍艺术品最高价记录。

这一次成功的“试水”之后,上海明轩、保利厦门等也加入“同步拍”行列。网络竞拍俨然成为传统艺术市场的有力补充。

大型拍卖公司开拓网络市场大显成效,不过高端艺术品动辄千百万元,无形中为普通人设下门槛。而为普通收藏爱好者开通的平台也不在少数。如与“嘉德在线”几乎同时成立的“赵涌在线”,主攻受众最广的收藏门类钱币、邮品,以“平民化”路线博得消费者青睐,成为目前最大的邮币卡网络交易平台。

高端艺术品拍场走网络路线,表示“与时俱进”;大众拍场星罗棋布,亦是有声有色。论交易额之高,高端拍场固然以一敌万,论参与面之广,平民拍场亦热火朝天。在实体艺术品市场惨淡经营的今天,线上交流却在熠熠生辉,不得不引起业内重视。

02保真与信任难?

芽庄白棋奇楠沉香制手串

线纹天珠手串

网拍本质上并不是拍卖,实际上仍然是一级市场的销售。拍卖的特性,要求艺术品单价高达几万,而这在传统定价体系内比较困难。在线交易,人们谨慎、保守的天性发挥的比较淋漓尽致。爱好者在线上试水般的买一件几百至几千的东西不至于心疼,单位上万的就要费思量了。

线上的艺术品其实还是建立在对店家本人的信任上,很少有人会在网上花几十万去买陌生人的东西,除非是朋友,或者朋友的朋友,所谓线上线下的区别仅仅是支付平台变了而已。

此外,价高者得,也要求参与者必须具备基本的鉴赏能力。否则,网拍的艺术品在超过5万元后,就会遭遇瓶颈。5万元的平行产品竞争已经非常激烈,如果超过10万元,那我们就要横向比较:首付一套房子,还是买一张画?

另外,古玩圈万年不变的还是关于真伪的话题。有调查显示,56%的人表示他们还是更喜欢从画廊等实体空间购买艺术品。82%的在线买家说,对他们而言,在线购买艺术品最大的障碍是不能够检查准备购买的艺术品实体。

现在,更多APP上用来减轻买家负担的方法是设立中介,收到货后满意,钱款才打进商家,不满意可以商议退货。

03是与非参半?

李可染 1965年作 昆仑雪山图 立轴 设色纸本

珍罕天然翡翠手镯

从线下转移到线上,对更多卖家来说,宣传推广的意义要大于买卖交易的意义。哪怕是卖不掉,他们也会把好东西放到平台上或是朋友圈去“秀一秀”,多一条不需要本钱的、免费推广的路子当然是好。

对于大众工艺品类的拍卖企业而言,通过拍卖的在线平台,拍卖会也会得到更大程度的关注,让更多的人参与到拍卖中来,这样的推广度也是线下所达不到的。

因为没有场地等成本因素,线上拍卖的起拍价和成交价一般会比线下低,普通平台收取的佣金部分,也比大型拍卖公司低一些,对买家和卖家来说都是好事。

尽管网络拍卖有不少可圈可点之处,但拍假、假拍这种在传统拍卖行业诟病已久的问题,在网络拍卖中进一步夸大。网络拍卖存在的问题,其实是现实拍卖活动中各种问题在互联网上的延伸。例如,拍卖平台上总会有这样一些“号”的存在:他们从来不出第一手价,而且违约比例较高,只在一家或者几家出价。这些“号”在业内被称为“托儿”。这些小号托价已经成了潜规则。

另外,在藏品运输方面还存在很大的问题,拍卖的形式、拍卖品的交接也存在一些问题,目前更多的是通过快递渠道来运输。因此,网络拍卖的拍品采取怎样的流通方式这一问题还需要考虑。

尽管网络拍卖问题不少,网拍发展也是小心翼翼、步履维艰,但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网络拍卖利大于弊。无论如何,微信拍卖的真正价值在于通过买卖来进行艺术教育,没有艺术教育就没有艺术需求,没有需求就没有市场。网拍以极低的价格让圈外人参与其中,鼓励了他们对艺术的兴趣。当参与其中的普罗大众心甘情愿地购买艺术品时,艺术市场也将真正获得支撑的基础。

老郑与樱花

李思嵘

郑孝胥与桥本海关笔谈手稿(图片来源于北京湛然拍卖)

又到了三、四月间,樱花盛开的时节,京都白沙村庄内,端坐于案几前的老郑,望着满院的樱花,对面端坐的桥本君也变了——满头华发换青丝,依稀是个少年郎。他的思绪随着飘落的樱花瓣,渐渐的飞舞起来……

四十多年前,老郑初到扶桑,约摸着也是这样樱花盛开的时节,他认识了来岛的第一批好友,其中便有这桥本君,二人都热爱古诗词,虽言语不通,但却不妨碍二人笔谈交流。那时老郑风华正茂,刚从李中堂麾下离开,便被派遣东渡,作为驻日使节。怎奈甲午两国交战,老郑被召回国,与这樱花的相逢便如此草草收场,所幸的是在这里结识了几位好友。

回国后,老郑官运亨通,这樱花似乎给他带来了好运,他在官场上如鱼得水,直到有一天,他在前往湖南上任的途中得知革命了,半生的荣华一夜间就这样给革了,他不甘心。

从此,老郑躲在上海的小楼中,以遗老自居,以诗会友排解孤寂。正所谓艺多不压身,老郑深以为然,一手好字霸占了当时海上书家润格榜首,一字十两银,年入万两金,简直是会移动的印钞机,求字者如过江之鲫。但是,老郑并不喜欢这样的生活,他常写信给桥本,吐槽心中的苦闷,抒发胸中的抱负。是的,孔明和姜尚是他的偶像,他不甘寂寞,他不甘,但是他必须忍。

郑孝胥像

桥本关雪像

郑孝胥至桥本海关信笺(图片来源于网络)

选自《海藏楼诗集》

《郑孝胥日记》

直到有一天,陈太傅找到他,让他进京面圣,机会终于来了,纵使被驱逐,被追捕他都没有放弃,因为他知道,只要跟着少主,总有翻身的机会,因为他还有底牌——当年的樱花。

恍惚间,老郑看到对坐着的老桥本和一旁紧张的小桥本,是啊,又回来了。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此时的自己已不是当年青涩的少年,位极人臣,匡扶明主不正是自己的梦想么?神思间,下笔已成行……

桥本:樱字俗,别无好文字乎,敬乞教。

老郑:樱桃自唐有咏之者,别未见古雅之名。

桥本:樱桃花下尚吹笙之句也。樱桃恐是非樱。

老郑:月令羞以含桃,即樱桃,杜甫有赐食樱桃云:非关上苑鸟衔残。即谓含桃。

就在这一问一答间,院外的一切纷扰似乎都与己无关,这一刻便只有这院子与这一片樱花,笔墨,还有朋友……

老郑突然间愣住了,这么些年,自己似乎已经忘记了朋友这个词了……

民国二十一年,甲戌(1934年),四月十一日午后,老郑走出了白沙村庄,在出门的那一刻,老郑眼中透出坚定的光芒,望着门前黑压压一片俯首静候的手下,上车离去,没有一丝犹豫,身后院中的樱花依然随风摇曳、呢喃低语……

猜你喜欢

桥本樱花艺术品
赏樱花
桥本甲状腺炎与病毒感染之间关系的研究进展
艺术品鉴,2021年征订中…
《艺术品鉴》常年征订中…
艺术品鉴,2020年征订中…
艺术品鉴,2020年征订中……
樱花
樱花站
一抹樱花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