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长冲孔灌注桩的施工方法

2017-05-12李海洋

中国科技纵横 2017年6期

李海洋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大跨结构及高层建筑的修建对基础承载力的要求愈来愈高,钻(冲)孔灌注桩以其具有承载力大、沉降小、对相邻建筑影响小等诸多优点,而倍受青睐,使用已相当普及,但对30m以上的超长桩而言还存在施工工艺复杂、质量难以控制等缺陷。本文以海信南方大厦桩基础工程施工为例,介绍超长冲孔灌注桩成孔、成桩的主要施工技术及事故处理方法,为后续的类似工程施工提供经验借鉴。

关键词:超长冲孔灌注桩;成孔工艺;成孔质量;成桩质量

中图分类号:TU75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7)06-0124-01

1 项目概况

1.1 工程概况

海信南方大厦桩基础工程项目位于深圳市南山区,北临创业路,东距中心路约150m,本项目占地4322.29m2,项目总建筑面积81963.61m2,为一栋单体建筑,其建筑主楼34层,裙楼3层,地下室4层。建筑高度149.65m(造型高度159.5m)。

1.2 工程桩概况

本工程共设桩位110根,其中Φ1m抗拔桩56根,位于裙楼部位,桩持力层为强风化花岗岩层;端承桩共计54根,其中Φ1.6m端承桩36根,Φ2.0m端承桩18根,位于塔楼部位,桩持力层为中(微)风化花岗岩层。现已完成全部工程桩施工,最大桩深99.2m,平均桩深88.5m。施工时项目部利用设备优势,在上部完成5-12m人工挖孔桩后利用冲孔桩机冲至15m以下,穿透块石层后,再利用旋挖桩机挖至约55m深度(旋挖机工作16小时可完成,冲孔桩机则需3-5天完成),最后再用冲孔桩机冲至勘察单位指定的岩层深度。

2 施工要点

2.1 成孔方法具体施工工艺

(1)刚开始取小冲程1m左右低锤密击,泥浆相对密度1.2-1.5,在表土为淤泥、细砂等软弱土层,可加粘土块夹小片石反复冲击造壁,保持孔内泥浆面稳定。(2)当在粘性土层中冲孔时,取1-2m的中、小冲程,泵入清水或稀泥浆,经常清除钻头上的泥块,为了防止粘钻可投入碎砖石;当在粉砂或中粗砂层中冲孔时,取2-3m中冲程,泥浆相对密度1.2-1.5,投入粘土块,勤冲勤掏渣;当在砂卵石层中冲孔时,取2-4m的中高冲程,泥浆相对密度1.3左右,勤掏渣;当在软弱土层或塌孔回填重钻时,以小冲程反复冲击,并加粘土块夹小块石,泥浆相对密度1.3-1.6。(3)进入基岩后,低锤冲击或间断冲击,如发现偏孔应回填片石至偏孔上方300-500mm处,然后重新冲孔;入岩后,每钻进100-500mm应清孔取样一次(非桩端持力层为300-500mm,桩端持力层为100-300mm),以备终孔验收。(4)遇到孤石时,可预爆或用高低冲程交替冲击,将大孤石击碎或挤入孔壁。(5)每钻进4-5m深度验孔一次,在更换钻头前或易缩孔处,均应验孔。(6)桩的冲孔,只有在中心距离5m以内的任何桩的混凝土浇筑24h以后,才能开始。(7)大直径桩孔可分级成孔,第一级成孔直径为设计直径的0.6-0.8倍。(8)冲击成孔中遇到斜孔、弯孔、梅花孔、塌孔、护筒周围冒浆等情况时,应停止施工,按上述原则采取措施后再行施工。(9)应及时将废泥浆和钻渣运出现场,防止污染施工现场及周围环境。

2.2 成孔质量控制

(1)防止成孔期间发生穿孔、坍孔等质量事故的措施。①采取大于等于4d的隔孔施工工艺;②护筒按规定要求埋设,避免开钻筒体倾斜、孔口土体坍塌、护筒沉陷导致水位下降;③钻具吊绳下放速度与成孔速度一致,避免空中钻头摆动幅度过大而造成四周孔避受力不匀;④避免成孔时间和孔避暴露时间过长;⑤砂性土层护壁泥浆应具有一定粘度,能有效形成护壁泥皮;⑥钻进速度根据不同土质情况进行调整,砂性土层中钻进速度不得快于泥浆形成有效护壁泥皮速度;⑦按规定,在30m深度以內的以粘土为主的地层中钻较小孔径的桩时,可用清水提高孔内水头保护孔壁,否则则采用水泥浆护壁措施。如果发生坍孔,可用事先储备的粘土和碎石(直径小于等于20mm)按5:1左右配比,回填至坍孔处以上0.5m处后再重钻,若坍孔严重则可用小沉井方式进行处理。(2)确保桩身成孔垂直精度。为了保证成孔垂直精度满足设计要求,采取钻机设置导向装置(潜水钻钻头上设置大于等于3倍直径长度的导向装置,利用钻杆加压的正循环回转钻机在钻具中应加设扶正器),扩大桩机支承面积使桩机稳固,经常校核钻架及钻杆的垂直度等措施,并于成孔后放下钢筋笼前作孔径、孔垂直度超声波测试。(3)确保桩位、钻具后再用测绳复核成孔深度,如测绳的测深比钻杆的钻探小,就要重新下钻杆复钻并清孔。同时还要考虑在施工中常用的测绳遇水后缩水的问题,因其最大收缩率达1.2%,为提高测绳的测量精度,在使用前要预湿后重新标定,并在使用中经常复核。

2.3 泥浆制作

(1)造浆粘土:由于本场地有造浆粘土,因此不需另外准备。(2)泥浆性能指标符合下列技术要求:①泥浆比重:一般地质条件1.0~1.25,松散易塌地层1.20~1.50;②粘度:一般地质条件16~22,松散易塌地层19~28S;③含砂率小于8%;④胶体率大于95%;五、失水量小于30m1/30min。

在淤泥层及残积粘土层钻进中,泥浆比重及粘度很大,因此,经常不断地用清水置换孔内泥浆并拉运出去。而在砂层中钻进为防止塌孔,泥浆比重须控制在1.35;在基岩钻进泥浆比重控制在1.30。

2.4 清孔

本项目采用ZX-200泥浆净化装置进行孔底泥浆净化处理,比传统的反循环清孔效能大大地提高,更有效地控制了沉渣厚度,提高桩身浇灌质量。

(1)当冲孔达到设计深度时,施工人员使用吸泥泵或其他适宜的方法清除井底沉淀物,如井底沉淀厚度大于5cm时则必须重新清孔。清除沉渣可采用泥浆循环或抽渣筒等方法,如用抽渣筒排渣时应及时补给泥浆。(2)对不易坍孔的桩孔,可用空气吸泥清孔;对于稳定性差的孔壁则应用泥浆循环或抽渣筒排渣。(3)清孔时,孔内泥浆面应高出地下水位1m以上,在受水位涨落影响时,泥浆面应高出最高水位1.5m以上,以防止坍孔。(4)清孔符合标准: 泥浆的坚硬颗粒的数量应小于5%(按体积计),清孔后灌注混凝土前,孔底沉渣厚度≤200mm,(工程桩孔底沉渣厚度≤50mm)。泥浆比重1.20~1.23,粘度≤28S,含砂率≤8%。

2.5 水下混凝土灌注

(1)施工顺序:安装钢筋笼→安设导管→使隔水塞与导管内水面紧贴→灌注首批混凝土→连续不断灌注直至桩顶→拔出护筒。灌注首批混凝土:灌注首批砼于隔水塞以上的导管和漏斗中,首批混凝土量满足导管一次插入混凝土面≥0.8m以上。当确认初灌量备足后即剪断铁丝,借助混凝土重量排除导管的泥浆水,灌入首批混凝土。(2)连续灌注混凝土。首批混凝土灌注正常后,通过输送泵连续不断地灌注混凝土。在灌注过程中,经常用测锤探测混凝土面的上升高度,并适时提升,逐级拆卸导管,保持导管的合理埋深。探测次数不少于导管的节数,并在每次起升导管前,探测一次管内外混凝土面高度。遇特别情况增加探测次数,同时观察返浆情况,以正确分析和判定孔内的情况。(3)导管埋深提升。在水下灌注混凝土时,严格控制导管的最小埋深,以保证桩身混凝土的连续均匀,避免其裹入混凝面上的浮浆皮等,防止出现断桩现象。实际施工中按每灌注高度5m拆一节导管2.5m作为控制原则,确保最小埋深>2.0m,同时也要防止埋管太深造成埋管事故。保证灌注砼材料质量,特别是塌落度指标严格控制,控制浇灌砼的灌注速度同时把握好导管的埋深,开始浇灌时埋深控制在2m左右,拆管时埋深控制在2.0-6.0m。导管应勤提勤拆,严禁导管提出混凝土面。(4)桩顶的灌注标高及桩顶处理:桩顶的灌注标高比设计标高超灌50-100cm,以便清除桩顶部的浮浆渣层。

3 结语

超长桩形似细长杆件,既要保证成孔安全,又保证桩孔垂直度,还要保证成桩质量,以一般深度的钻(冲)孔灌注桩施工工艺难以满足上述要求。为保证工程质量,除提高施工工艺外,还必须提高施工人员职业素质,完善管理水平,以工序控制和事前控制为主,建立系统化的动态管理制度和方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JGJ94-2008.建筑桩基技术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2]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GB50202-200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