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废寝忘食;北宋文人苏洵的家风故事

2017-05-12

新湘评论·下半月 2017年4期
关键词:苏家苏洵科举考试

[成语] 废寝忘食

[释义] 废,顾不上。指顾不上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非常专心努力。

[出处] 《颜氏家训·勉学》:“元帝在江、荆间,复所爱习,召置学生,亲为教授,废寝忘食,以夜继朝。”

[大意] 梁元帝镇守荆州时,十分好学,还收了许多的学生弟子,由他亲自来教导,十分投入,日夜不休,连吃饭和睡觉都忘记了。

[家风故事]

废寝忘食这个成语来自《颜氏家训》,这是一本在家风史中占有重要位置的著作,不过其中废寝忘食所指的人物梁元帝,却并不值得后世颂扬。此君确实好学,但属于书呆子式的好学,而且从他为了争夺帝位不惜手足相残、用尽权谋来看,他根本就没有读懂书中所载智慧。他的“废寝忘食”,其实是一种帝王的花架子,毫无益处,不讲也罢。

这里要讲的人物,名为苏洵,那才是一位以废寝忘食之精神,踏实钻研学问,以求报效国家,并形成好学家风,培养出了苏轼、苏辙两位大文豪的先贤楷模。

苏洵活动于北宋初年,乃四川眉山人氏,其族在当地也算是大族,但族风历来低调稳重,族人多以经商为业,读书人不多。但四川当时学术颇为发达,虽然苏家好学之风尚未兴起,苏家的邻居之中,却不乏诗书之声,这在无形之中便造成了一种好学的外在环境。

可是苏家的内在环境一直不怎么好学,如苏洵的父亲苏序,就一直对读书不感兴趣。这种习气也传到了苏洵身上,他的少年时期不是在苦读中度过,而是忙于游荡玩乐。父亲苏序本身就不好学,更懒得管儿子学不学,反正家底殷实,养活几张嘴不成问题。

但苏洵自视甚高,认为自己随便学学就可胜过身边一起长大的小伙伴,却不料到了二十多岁去考科举,得了个倒数几名,方才知道自己已被小伙伴们落下太远了。

苏洵受到了强烈的刺激。

他不愿像父親那样,靠着家财过完一生,或者去做个商人,游走于铜臭之中,他突然有了一种觉悟,认为自己的命运就在于书本之中,要在学成之后,去做官报效国家。

于是发奋读书。

苏洵时年二十七岁,后来《三字经》中便有了一句“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

虽然没有关于苏洵头悬梁锥刺股的传说,但有他读书读到痴迷时,竟然将墨汁当作白糖蘸粽子吃的故事,可见其决心与意志。如此持续了十来年,读破了诸子百家之书,其间又有四处游历,行万里路交万个友的历练,到了近四十岁时,方才自觉学问已成,可以出去“卖于帝王家”了。

遗憾的是,苏洵一直坚持参加科举考试,却屡屡落榜,即便他觉得自己可以出山了,一去考试,还是名落孙山。

并非他还在原地踏步,没有进步,而是他做学问的方式,根本就不适合去考当时的科举。

作为一种以考试取人的制度,难免存在应试化、公式化、刻板化等弊病,尤其是当时北宋的科举,已开始倾向于堆砌辞藻、玩弄文字游戏。

苏洵对这些技巧毫无兴趣,他读书是为了通达古今成败之理,故而最擅长的是做政论性质的散文。但不好意思,这种文章考官不喜欢,所以只能请你回家。

经历多次考试失败后,苏洵发现这种日益僵化的文风其实早就遭到许多人的厌恶,包括皇帝的厌恶,那么变革就在所难免了。自己所擅长的那种质朴厚重、以论成败得失为主的“古文”很有复兴的希望。虽然他对自己等到那一天不抱希望,但他有两个天资聪颖的儿子。这两个儿子也不似他年轻时那般懒散,自幼便接受了系统教育,加上自己的悉心教导,很有可能扬名科场。

从此苏洵便将重心放在两个儿子身上。

四十七岁那一年,苏洵带着两个二十岁出头的儿子进京赶考。这一次他有绝对的把握让苏轼与苏辙考上。因为当时主管科举的官员,乃是厌恶文字游戏,崇尚朴实无华、专注于讨论成败得失之“古文”的欧阳修,他正想通过这次科举考试发掘一些不同于以往的人才,掀起一场“古文运动”,来改变陈旧枯燥的文坛。

结果是早就接受了苏洵特训的苏轼与苏辙果真一考成名,连带着苏洵的文章也闻名天下,父子三人成为当时学术界的新星,号称“三苏”。

如此看来,苏洵还真是读破了诸子百家之书,不仅人在官场外看得透官场事,还早早便看破了这科举考试的前途命运,有了如此一番准备,也算是学以致用了。

苏轼与苏辙的成就自不用说,在他们之后,苏家的好学家风继续传承,孙辈之中,苏迨以诗词闻名,苏过则以书画闻名。再往后,又有自幼受到苏轼良好教导,身负绝学、胸怀大志的苏符。其后苏家历代都是文士辈出,好学的家风一直传承不弃。

苏洵当年的废寝忘食,开创了一个家族长久的风尚,二十七岁读书,一点也不晚!

猜你喜欢

苏家苏洵科举考试
共青城市苏家垱乡:共绘美丽乡村新画卷
苏洵发愤读书
科举考试答案解析
论苏洵的史学成就
“科举考试”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以苏家作龙凤灯为例
乐在村民过上好日子——记全国革命老区减贫贡献奖获得者 周宁县苏家山村党支书苏文达
中国科举考试“末班车”——光绪三十年甲辰恩科殿试二甲第二名林世焘之子林松年谈科举
苏老泉大器晚成
科举考试的投考资格——从2016年高考全国Ⅱ卷文综第25题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