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央视综艺节目改革背景与原因探析

2017-05-12杨丹

新媒体研究 2017年6期
关键词:改革

杨丹

摘 要 从“大众传播”到“分众传播”,由于传播媒介的数量、种类不断增加,电视综艺节目的内容日益丰富多彩。受众的选择面越来越广,对节目质量的要求也随之提高。随着我国广电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从“制播一体”走向“制播分离”,电视综艺节目的制作渐渐走向社会化。互联网视频市场的开放加剧了卫视之争的激烈性,收视压力的不断加剧推动着央视综艺节目改革的进程。文章多角度深入分析央视综艺节目改革的背景、原因,并借此透视中国电视综艺节目市场的整体发展趋势。

关键词 电视综艺节目;制播分离;改革;原因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7)06-0082-02

1 行业背景

文化娱乐功能是广播电视最主要的功能之一,优秀的广播电视节目不仅有助于提高人们的审美水平,满足受众的娱乐休闲需求,同时能够普及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作为一种重要的电视节目品类,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文化不断飞速发展,人们对电视综艺节目的需求也随之增加。电子技术的革新不仅促进了媒介技术的发展,使得我国的电视观众有机会进一步接触到国外优秀的电视综艺节目,促进双方电视文化的引进、交流与学习,同时也促进了国内各类综艺节目的丰富与发展。卫视之间的竞争加剧,加之原有的电视综艺节目体制僵化,中国电视综艺节目市场正在经历一场大变革。据统计,截至2016年5月,已在线上热播的几档电视综艺节目,如《奔跑吧兄弟》《我是歌手》《爸爸去哪儿》等,均是购买国外电视综艺节目版权加以改编再播出,此类“翻拍热”现象在中国已持续很久,并有继续高涨的趋势。面对中国电视综艺节目市场改革期内的种种压力,央视的综艺节目改革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2 改革背后的原因分析

1)新媒体涌进电视行业,卫视之争愈发激烈。2016年,是中国电视综艺节目市场整体格局处于腾飞的一年。以湖南卫视为代表的各省级卫视台,均将综艺节目的改革提升到了较高的战略地位。为争夺收视率与维护稳定受众群,各大卫视从节目引進、情节设置、后期制作等各方面纷纷支出“奇招”。同时,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其成为人们了解世界的又一扇主要窗口,社交媒体、视频网站的发展潜移默化的影响着现代人的电视综艺节目视听习惯[1],主要表现有:从传统媒体平台分流出去一部分观众;传统媒体广告收入减少等。互联网视频市场的竞争也达到了白热化阶段,越来越多的视频网站开办了自己的综艺节目频道。腾讯视频、爱奇艺等优质视频网站更是加大了对综艺节目的投入力度,开展与传统媒体和各制作公司的合作。在市场占有量、广告投入、宣传力度等方面都表现不凡,大批优秀的电视综艺节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中央电视台的综艺节目改革,开启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为业界提供了具有指导意义的综艺节目制作、生产和传播的高端平台,同时也成为我国电视综艺节目产业发展的行业标准和核心引擎,成为其标志性品牌栏目之一。以《中国好歌曲》《等着我》《朗读者》等一批大型新的综艺节目为代表,中央电视台的综艺节目改革掀起一阵狂潮。

2)原有体制僵化,新的体制尚未形成。自1983年第十一次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提出“四级办台”的方针以来,我国的广播电视事业进入一个飞速发展时期。较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的广播电视综艺节目均实行“制播一体”的体制,即“广播电台、电视台既是节目的播送平台,又是节目的制作机构,自播自制、自给自足。”[2]这种机制的优越之处在于它有利于电视节目内容的审查和控制,有利于宣传思想的统一贯彻。但是其弊端也显而易见,就是将导致电视台制作节目的目的不是为了经营而是为了自己播放,致使节目制作风格和节目类型局限于某一方面,阻碍了节目进行创新,不能形成产业化发展。这种特殊的垄断性使电视节目运作缺乏有力的竞争,不能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广播电视综艺节目走向市场的时代要求。“但就目前电视综艺节目市场的具体情况而言,体制改革的进展还很不平衡,基本上还处于起步阶段。但这是大势所趋,今后必将普遍展开。”[3]在新的体制尚未形成之前,我国的电视综艺节目亟需一场电视体制的改革。

3)经济文化迅速发展,受众需求扩大。“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一个快速转型期,从传统社会模式向现代社会模式过渡。”[4]在此过程中,社会结构不断重新调整,电视综艺节目受众的艺术修养、审美能力和接受习惯也在不断发生改变。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受众对电视综艺节目的需求与期待也越来越高。中西方文化的交流进一步加深,外国电视文化不断大量涌入,中外电视文化互相碰撞,逐渐发生融合。这对我国的电视综艺节目也产生着重大影响。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使得受众接触电视综艺节目的渠道逐渐增多。通过互联网平台,他们不仅可以在线观看国内电视综艺节目,还可以搜索国外的热门电视综艺节目。受众对优质的电视节目的需求大大增加,促进了文化产业的迅速蓬勃发展,也催生着电视综艺节目市场的变革。

4)综艺节目引进热潮,各大卫视纷纷效仿。近年来,以湖南卫视、江苏卫视、东方卫视等为代表的省级卫视异军突起,电视综艺节目的竞争也愈发激烈。电视台纷纷走向集团化发展,电视综艺节目也更加商业化、模式化。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大量从国外引进优质综艺节目版权,再结合国情进行本土化改造。由于被引进的这些节目拥有较为丰富的制作经验和成熟的运作模式,相比于本土电视台自主开发的电视综艺节目而言,直接引进可以大大降低电视台所需面临的各种风险。“在改造国外综艺节目时,积极把文化、艺术等方面的‘中国元素融入到节目中去。”[5]在融合创新制作的过程中,自上而下,保留所引进的综艺节目亮点的同时,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对节目进行合理的“改造”会更加符合主流受众的审美。例如,江苏卫视2015年从韩国MBC引进推出的歌唱竞技类节目《蒙面歌王》和湖南卫视2013年引进推出的歌唱比赛类节目《我是歌手》。这两档节目的播出都取得了较好的收视效果,迅速在国内的电视综艺节目市场引起大量讨论与关注。这种模式借鉴了国外综艺节目的成功经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节目的成功率,使中国的电视综艺节目少走弯路并节省节目制作经费,各大卫视纷纷效仿将成为一股必然的趋势。在这股浪潮的推动下,央视的电视综艺节目开始尝试借鉴国外优秀的综艺节目经验,推出了如《了不起的挑战》等深受观众喜爱的综艺节目。

5)节目缺乏原创力,需改革注入“新活力”。中央电视台作为我国唯一的国家电视台,不仅是中国重要的新闻舆论机构,是中国重要的思想文化阵地,同时也是当今中国最具竞争力的主流媒体之一。它的电视综艺节目制作水准代表了我国电视综艺节目的最高制作水准,它的每一次电视改革也成为我国电视节目未来发展方向的风向标,引领着当今中国电视综艺节目的前进方向,数年来均保持全国市场占有率第一的良好记录。但是单一的节目形式与内容,显然在新媒体时代无法令央视站稳脚跟,继续保持行业领先地位。受众对央视的刻板印象“新闻联播体”“死板”“严肃”等一再限制了其综艺节目的发展与制作。如出一辙、毫无创新的电视综艺节目对央视而言,无疑是一种极大的资源浪费。央视的综艺节目改革,在引进节目的基础之上结合我国受众的需求再进行本土化发展,更加注重自我创新;节目类型丰富多彩,社教类、文化娱乐类、生活服务类应有尽有,多方面均衡发展;2017年推出的诗词类创新节目《中国诗词大会》更是令观众耳目一新;此外,节目始终将受众的感受放在首位,注重全方位与受众进行互动,无时无刻不在传递正能量,为央视电视综艺节目注入了新的活力。

3 结束语

作为电视节目的一个重要品类,综艺节目的发展影响着观众的价值观形成和社会道德风尚的维护,同时也关系着我国未来电视产业的发展方向。央视综艺节目的改革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其背后所折射出的社会文化背景、经济发展背景、外来节目引进本土化趋势等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理性看待改革,寻求创新节目的有效机制,是目前我国广电事业面临的重要任务,也是应对外来综艺节目冲击困境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约书亚·梅罗维茨.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49.

[2]欧阳宏生.广播电视学导论[M].四川: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50.

[3]黄勇.广播影视发展改革客观思考[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48.

[4]胡亚婷.《年代秀》热播的传播学解读[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2(10):124-126.

[5]陈莹峰,丛芳君.借船出海:中国电视综艺节目发展的新思路[J].现代传播,2013(10):74.

猜你喜欢

改革
专业眼光看改革 改革眼光看中国
THE XIAOGANG EXPERIMENT
新高考综合改革下选科走班的思考
深圳改革叙事起点: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争当改革促进派难在哪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
改革巨轮上的“大力水手”
“改革”就是涨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