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侧头电针对脑出血重度昏迷患者促醒作用的临床观察

2017-05-11何流曾帅邱玲谢轩贵张敏张吉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 2016年9期
关键词:昏迷脑出血

何流 曾帅 邱玲 谢轩贵 张敏 张吉 郑旭 蔡毅骁 张帆

[摘要]目的:观察健侧头电针对脑出血重度昏迷患者的促醒作用。方法:40例脑出血重度昏迷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西医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加用健侧头电针治疗。治疗10次算1疗程,疗程问期休息2d,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每疗程结束后的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GCS)变化,比较各组患者在治疗结束后的清醒率。结果:1个疗程结束时和2个疗程结束时,两组患者的GCS评分较治疗前有所上升(P<0.05);而观察组的GC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对脑出血重度昏迷患者均有促醒作用,其中观察组效果最好。结论:健侧头电针可提高脑出血重度昏迷患者的GCS评分,对脑出血重度昏迷患者具有促醒的作用。

[关键词]健侧头电针;脑出血;昏迷;清醒率;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脑出血属于脑血管疾病范畴,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又称出血性脑卒中,约占全部脑卒中的20%-30%。其中80%的脑出血发生于大脑半球,发生于脑干和小脑的脑出血约占20%,据流行病学调查脑出血的自然人口发生率为每40~60/10万。脑出血早期较为突出的临床症状是意识障碍,根据程度轻重不一,分为意识模糊、嗜睡、浅昏迷及深昏迷。脑出血患者的出血量以及出血部位决定了患者出现意识障碍的轻重程度。如果大脑半球、包括基底节区出血量大于30mL,则患者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昏迷时间的长短和昏迷程度对预后起决定性作用。因此如何使脑出血重度昏迷患者尽快苏醒是临床是较为棘手的问题。笔者选取我院神经外科收治脑出血重度昏迷患者20例,应用健侧头电针疗法进行观察,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14年2月至2015年6月住院患者40例,因脑出血致重度昏迷时间超过72h,经头颅CT明确诊断且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3~8分,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两组昏迷患者的性别、年龄、手术与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

1.2纳入标准 ①由脑出血导致的昏迷患者;②经头颅CT/MRI检查,明确有颅内出血病灶;③GCS评分3~8分;④患者家属己签署知情同意书。

1.3排除标准 ①由外伤导致的颅内出血;②患有心脑血管、肝、肾及其它严重原发性颅脑疾病;③严重不可逆性脑干损害;④患者家属拒绝电针治疗;⑤怀孕和妊娠期妇女。

1.2方法

1.2.1对照组 按照临床指南,给予患者常规手术或者非手术治疗。患者均给予西医常规对症治疗,包括脱水、止血、抗感染、神经营养、抑酸剂抑酸、机械排痰、药物促醒、抗癫痫和营养支持疗法等。在治疗期间,对患者的颅内压进行监测。

1.2.2观察组 在对照组的西医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加用健侧头电针治疗。采用一次性无菌针灸针(顺和牌,规格0.25mm×40mm,0.25mm×25mm)。主穴取健侧百会、四神聪、神庭、顶颞前斜线、水沟,常规消毒后,平刺进针,刺入深度达到帽状腱膜下,手法行捻转提插平补平泻法强刺激为主,频率为80~100次/min,行针约2-3min。手法刺激后接电针治疗仪(鑫升牌G6805-II型),采用疏密波刺激20min,输出强度为1~4mA。在整个针刺过程中,需安置床旁心电监护仪密切观察患者情况,以防出现意外。每日针刺1次,20min/次,10次为1个疗程,疗程问期休息两天,共治疗2个疗程,一共20次。

1.3疗效观察 分别在治疗1个疗程、2个疗程结束时对患者进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参照英国Teasdale和Jennett提出,1976年修订的GCS分级标准:①睁眼反应:自动睁眼4分,呼叫睁眼3分,刺激痛睁眼2分,不能睁眼1分;②语言回答:回答切題5分,答非所问4分,含混不清3分,只能发音2分,不能发音1分;③运动反应:遵命运动6分,能定位疼痛5分,对疼痛逃避4分,受到刺激双上肢屈曲3分,刺激后四肢强直2分,对刺激完全无反应1分。将睁眼反应、语言回答和运动反应评分相加,大于10分判定为苏醒。在每个疗程结束后计算出GCS评分,比较疗程结束时GCS评分和两组的清醒率,评定两组的疗效。

1.4统计学方法 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加减标准差(x±s)表示,行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行x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治疗前后GCS评分比较 经治疗,两组GC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经疗程1和疗程2治疗后,GC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两组苏醒率比较 经治疗,观察组苏醒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脑出血所致昏迷属中医学“中风”、“中脏腑”、“神昏”等范畴,属于中医学心神病。内经云:“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因此凡神志活动由心所主,且有“头者,精明之府”之说。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首次明确提出“脑为元神之府”说。“元神”指人的精神意识活动,所以人的精神意识活动是脑主管的。脑出血病位在脑,直接损伤元神,病性由虚致实,风、火、痰、瘀等为主要致病因素。中风急性期实证表现突出,风痰阻络证、痰热腑实证、痰蒙清窍证(阴闭)、痰热内闭证(阳闭)多见,病情危重者易发展为元气败脱证(脱证),恢复期和后遗症期多以虚证或虚实夹杂为主,如气虚血瘀证、阴虚风动证等。

在脑出血治疗中针灸在临床上广泛被应用,醒脑开窍针法治疗中脏腑中风特别是急性期中风经过大量临床试验证实疗效确切,并可降低远期病死率。脑出血昏迷初期,绝大部分表现为闭证,应采用醒脑开窍,临床上针刺手法多用泻法。石氏的治法以开窍醒神为主,选取头部醒脑开窍之要穴,采用强刺激手法,改善脑部血液循环,减轻脑水肿,促进脑部的神经细胞的恢复和再生。从而尽快减轻或消除患者意识障碍,提高患者的生存、生活质量,有助其回归社会。脑出血外科治疗包括开颅减压手术和微创钻孔引流术等,而维持呼吸功能、防治脑水肿、维持内环境、预防并发症以及规范护理等,属于辅助治疗。急性期尽快改善脑血液循环,恢复或改善缺血组织的灌注成为治疗核心。昏迷患者病情稳定时,通过针灸刺激可以兴奋脑干以及大脑皮层,使患者苏醒,从而达到促醒作用。在针灸刺激的作用下,能帮助恢复大脑皮层的生理功能,因而可以改善大脑病变部位的缺血和缺氧的状态。据刘剑平等报道,电针对脑损伤重度昏迷患者特别是外伤长期昏迷患者疗效确切,其促醒率高,缩短促醒时间。

通过以上两组患者Glasgow昏迷量表评分的对比以及苏醒率的对比,显示健侧头电针对脑出血重症昏迷患者能够促进患者苏醒且缩短促醒时间,而且操作方便,值得临床进一步验证及推广。

猜你喜欢

昏迷脑出血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老年人摔倒 警惕迟发性脑出血
脑出血昏迷患者早期气管插管60例临床分析
脾切除后伴发脑出血1例并文献复习
脑出血昏迷患者应用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护理的效果分析
纳洛酮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探析
脑出血微创置管吸引术对老年脑出血患者血清IL-6、TNF-α和hs-CRP的影响分析
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研究进展